中考作文 点题 扣题 技巧(用)
- 格式:ppt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25
中考作文开篇点题方法多样结尾扣题达意_写作技巧_写作技巧赵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连理工附属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曾获得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省、市、区级优秀课。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言:“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这里的“开卷之初”即开篇,这里的“奇句”,就近些年中考[微博]阅卷经验来看,考场作文开篇大抵有两种方式能够方便快捷入佳境。
一是要做到“三点题”法,所谓三点题即点题目(或话题)、点题材、点题旨;二是可采用“直抒胸臆”法,所谓直抒胸臆即用题目真正触动心灵,抒写那一瞬间题目或写作内容震撼下的内心最强音。
在中考批卷中,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老师都希望尽快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
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会让人有偏题之感。
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进行点题,使阅卷人明白你写的作文是在题目范围之内的,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这里先要明确两点:一是文无定法,文章开篇可以千变万化;二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点题千万不要机械,以2012年中考命题作文《我的心灵憩所》为例,就“点题目”而言就有三种方法:①直白式:山水画,修我心养我性,我的心灵憩所。
②变化式:山水画呀,滤去烦忧徒剩清凉,心之憩所,我的家园。
③间接式:那一刻,沉浸在水墨丹青之中,仿佛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从上述几例不难看出开篇要开凤头,要精而美,切不可开猪头,甚至开大象头,拿来吓人。
“三点题”法开篇1.题记式什么是题记?题记是中心的诗意表达。
题记的两种表达格式是:①(空两格)题记:题记内容②(空两格)题记内容——题记题记的四种形式:(1)现代诗:题记:工笔细描,仕女频频笑。
一花一鸟,摇曳婉转在纤毫。
写意挥毫,神似却比形似妙。
哦,心在丹青中,才明白何为陶陶。
(2)填诗词:红尘里,平添许多愁。
细嗅书香全不问,管它冬夏与春秋。
心憩梦红楼。
——题记(仿《望江南》)(3)文言文:凡古仁人,皆有寂寞之乐,自得之欢。
合江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作文指导第一讲:点题的技巧备课组:九年级学案制作:曾林艳审核:九年级备课组【教学目标】1、明确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学习掌握中考作文常用的点题技巧;2、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写作中提高扣题意识,实践点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明确考场作文扣题、点题的重要性,学习掌握中考作文常用的点题技巧【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导学案什么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或者一段话点明题意。
一、点题的位置1、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点题如《安塞腰鼓》中间:“好一个安塞腰鼓!”3、点题如《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二、点题的方法1、题记点题——未成曲调先有情用题记点题的方式,就是让表示的句子(可以用、歌词、)独立于文章之前,醒目而形式新颖。
1、《父亲的脊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记2、《一步与一生》:那一步,我跨进书海,这一生变得光明。
——题记3、《为母亲喝彩》: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题记4、《相信自己》: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
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题记 2、篇首点题——犹抱琵琶半遮面好的开头,都应该落笔入题,既要紧扣标题,又要引人入胜,使阅卷老师一下就抓住意脉“一见钟情”。
《小草》一文的开头:“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鲜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
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草原》一文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莫怀戚的《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3、小标题点题——乱花渐欲迷人眼就是在整个行文过程,用反复点题,从而达到贯穿全文、突出中心的目的。
范文(一):初三进行曲初三,真是个多事之秋。
走进初三,走进生活,体验初三进行曲,体验个中酸酸涩涩、苦苦甜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心中始终有个“你”——中考作文如何做到巧妙点题和扣题平时作文写得还不错的小文:老师,这次的作文我怎么这么低啊?老师:你啊,你看看,这次的作文你跑题了。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天马行空,偏离主题”是考试作文得分低的一大硬伤,这硬伤伤不起啊!小文:老师,那怎样才能做到不离题不偏题呢?老师:要想做到不离题不偏题啊,就要心中始终有个‘你’,也就是说作文的时候始脑中始终要有“题”,养成点题、扣题的好习惯。
小文:老师,那我们该怎样做呢,请为我们指点下迷津吧。
老师:好的。
请听老师解说。
【技法指导】一、坚持一个中心——凸显主旨无论是在写作前还是在写作中,都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主旨)去构思、选材,谋篇布局。
心中始终有中心(主旨),不管你选用怎样的材料,选用多少材料,都要紧紧围绕中心(主旨),阅卷老师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清晰地意会到你在切“题”。
二、抓好五个基本点——扣住题旨1. 小标题扣题法。
如中考满分作文《有那样一抹色彩》小标题一:那抹纯洁的蓝小标题二:那抹清新的绿小标题三:那抹温暖的黄这篇文章用三个小标题串联全文,每个小标题扣住一种色彩,与题目相呼应,点题、扣题十分紧。
2.首段扣题法。
开门见山在文章的开头就点题、扣题。
如中考满分作文《有那样一抹色彩》开头。
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才发现,那里的色彩比布满钢筋丛林的城市里的色彩更绚丽、更鲜艳┄┄文章开头没有转弯抹角,很简洁地用了两个“色彩”词语直接点题,并引出下文。
3.反复扣题法。
在行文过程中,时时处处紧扣题目和题意点题和扣题。
如中考满分作文《值得珍藏的单车》。
第一段:一生中,总有些东西值得我们珍藏。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曾经载过我的单车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珍藏的东西,因为它承载了母亲对我的爱,无可取代。
第二段第一句:孩提时代,母亲的单车一直陪伴着我。
第三段第一句:步入小学,母亲的单车仍然陪伴着我。
第四段第一句:时至今日,母亲的单车依旧陪伴着我。
最后一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作文点题扣题的技巧1.标题扣题法所谓标题扣题,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嵌入体现话题或观点的字眼,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
如2008年湖南卷作文《距离产生美》,四川卷作文《我们不哭》《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辽宁卷作文《“人之初,性本善”尚在》,这些文章的题目都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观点,紧扣材料的中心,标题嵌入观点,夺人耳目。
2.题记扣题法在文章的开头加上题记,多年来很受考生的青睐,一是增强文章的美感,但更主要的是有助于文章尽快地扣题,点明文章的题旨。
如2008年全国卷二《爱的解读》:有些时候,放手离开才是最深切、最无私的爱。
——题记2008年四川卷《一切仍在继续》最终,一切都会好的。
如果不是,说明那还不是最后的结果。
坚强会让一切好起来。
——题记2008年福建卷《我于咖啡中看见》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题记以上这些文章的题记,都能很好地扣住材料的中心,明确文章的观点,表明作者的态度。
这种方法不失为点题扣题的好方法。
3.开头扣题法开头扣题,即开篇切入,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点明文章的话题或中心主旨。
如议论文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记叙文的开篇点题,散文的开篇“文眼”等等。
如2008年浙江卷《触摸城市》开篇一段: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
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
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2008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开篇一段:激动是人之常情的体现,痛苦是人之常情的体现,愤怒是人之常情的体现,宽容是人之常情的体现。
……人之常情就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以上文章的开篇就直接扣住了题目,扣住了材料的中心,避免了文章游离于话题或材料观点之外,紧紧抓住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4.主体扣题法主体扣题法,就是在行文过程中,一唱三叹,反复扣题。
即在文章主体部分多处使用一句话反复点明话题。
这句话可以是一句议论,一句抒情。
处处点题,增强文章的凝聚力。
如2008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分别用了结构相同、语意关联的四句话来反复扣题。
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认定是以我为中心,我的生活为半径的圆。
这个“圆”包含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三大板块,作为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独立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而,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打造真实的自我是最棒的。
正如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而对中考作文的准备工作,当务之急要做些什么?靠押题、套题是误人子弟,而是在临考前,把自己平时习作整理一下,按照中考作文的要求挑选自己的“代表作”,然后再按照材料的范围给习作分类。
譬如先选出学校生活:挑选出写老师的、写同学关系的、集体生活的各一篇;家庭生活:写父母的、写亲朋好友和一家人关系的各一篇;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体验和感悟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各一篇。
这些习作几乎可以覆盖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基础上作修改,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当我们奠定了以上基础后,在以下两个方面作考前操练,以利在考场上如愿以偿地写出可夺高分的作文。
破题——抓题眼破题就是常说的准确审题。
应试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们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这个意思。
否则跑题、偏题将“全功”尽弃。
破题的方法就是要抓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它在不同结构的题目里处于不同的位置。
以一个完整句子作标题的,题眼往往在谓语部分,如“生活是美丽的”,“美丽”就是题眼,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突显美丽的人与事来写,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
由于题目的范围较大,我们处理时要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给立意定位,确定选择重点。
其他以短语或词组命题的题目,题眼往往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如“收获的喜悦”,“收获”就是题眼,“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趣”就是题眼。
还有题目是个无修饰、限制的词,题眼往往是题目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
如“眼神”,强调了一种情感的交流,实际上是写你心灵的情感。
范文:生活是美丽的奏响生活的乐章,你会发现有许多美的音符在跳动翻开生活的日记,你又会发现有令人难忘的篇章。
中考作文“扣题、点题”亮出你的主题————————考前作文的独门“暗器”、“秘笈”——扣题点题。
学习目标•深刻认识扣题点题的重要作用•掌握扣题点题的有效方式科学而巧妙的点题,不失为一种作文升格的秘诀,特别在考场作文中,巧妙点题所起的重要作用很可能是考生所意想不到的。
•例如,《掌声》的开头: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文章一起笔就写出了直扣主题的“掌声”。
•举例: 《往事依依》的开头年华似水,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就是“扣题”的词•例如,《掌声》的结尾: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其实人人都需要掌声,掌声是一种尊重,掌声是一种真诚的肯定和鼓励。
结尾的“掌声”照应开头的“掌声”,使首尾呼应。
“ ”的句子表明了观点,点明了中心,是点题之句。
范文赏析倾注初三(3)魏佳轻轻飘下,落地无声,那是洁白的雪花,是倾注了对女儿无尽爱的白发……——题记一个美丽的、飘雪的冬天。
你又要出远门,去和客户见面。
从小到大,陪伴我的日子寥寥无几。
我倔强的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看到你暗淡的眼眸中那不舍的光。
不一会儿,你推门而入。
坐下,憔悴的脸上藏不住那和蔼的微笑。
“帮我剪剪白头发吧。
”你轻轻地说。
我惊异不已。
白头发?拿起剪刀,我走到你的面前。
望上去,稀薄的头发,已有了微微的秃顶,更令我震撼的是,乌丝间竟夹杂着将近一半的白发。
顿时,心如刀绞,一股酸意满上鼻腔。
我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白发揪起,轻轻剪掉,每剪一下,我的心就痛一下。
是我的粗心么?是我对你忽视的太多了么?印象中的你,还是那么的健康而有活力,满头茂密的黑发,温暖地攥着我的小手。
而今,时钟的秒针奋力地走动,那令人恐惧的“滴答”声将你……催老。
窗外,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一切显得是那么静谧。
我不懈地用剪刀全力修剪,企图将岁月的痕迹抹去。
一根根白发缓缓飘落,这个过程是那么美而令人心痛。
中考作文扣题、点题技巧初三年级作文备课组【训练新目标】1、明确考场作文扣题、点题的重要性,学习掌握中考作文常用的扣题、点题技巧;2、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写作中提高扣题意识,实践点题技巧。
【导写零距离】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文的关系,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
”某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考场作文扣题的重要性:1、点题扣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2、点题扣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3、点题扣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草”。
初中生考场记叙文应该如何做好点题?一、点题的时机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
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
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文中点题,可以使行文紧凑,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让读者很容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向。
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能让你的行文紧扣文题,避免偏题,更能让阅卷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握你的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
3、结尾点题如《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作文的点题扣题技巧一、重点微视,明确要旨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名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扣题,就是要把准构思的脉搏,奏响立意的心曲,使之与作文材料紧密呼应,从而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
点题扣题:既要呼应题目,作文材料,又要呼应主题。
(题目或材料的关键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二、高效探究,技巧总结材料回顾: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仓促地走进教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仓促地踏上征程;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地代价来记取。
明确主题:阅读下面的作文,划出文章中点题、扣题的地方,并对点题、扣题技巧进行简单点评。
1、想一想,从扣题角度来看,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准备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准备好再出发》《做好准备》《充分的准备》《准备充分,踏上征程》《未雨绸缪,只为不仓促》《不备万事,东风何用》方法总结:2、下边两篇文章的题记有何特点?《未雨绸缪,只为不仓促》我的心是安稳的,因为我时刻准备着-----------题记未雨绸缪,只为不仓促的走过一生,只为在艰辛过后尝到成功的果实,只为不需更多的代价来弥补。
未雨绸缪,只为安稳地踏上征程。
《准备好》我们只有充足准备,才能更好的全力以赴。
-----------题记明天就要月考了,老师早早就提醒我们要好好准备。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我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只有好好准备,才会收获努力后的喜悦。
方法总结:3、这两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好处?趣在哪儿?生活处处不乏趣味,它们存在书本中,纵情于自然里,跳动于音符上。
“趣”与我们的生活相勾连,伴我们度过漫长岁月。
春日的一个清晨,和煦的微风带来了花香的问候。
窗外的树木伸展着枝桠,嫩绿的树叶是一簇簇的,夹杂着些许稳重的墨绿,似自然在画布上漫不经心添上的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