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2 Abstract ----------------------------------------------------------------- 3 引言 --------------------------------------------------------------------- 4 1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与结构---------------------------------------------- 6 1.1液压系统的原理------------------------------------------------------ 6 1.2液压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6 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与应用-------------------------------------------------- 8 2.1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 8 2.2液压传动的应用 ----------------------------------------------------------------------------------------------------- 8 3设计要求--------------------------------------------------------------- 11 3.1设计任务 -------------------------------------------------------------------------------------------------------------- 11 3.2设计工作点 ---------------------------------------------------------------------------------------------------------- 11 4液压系统分析----------------------------------------------------------- 12 4.1运动分析 -------------------------------------------------------------------------------------------------------------- 12 4.2负载计算 -------------------------------------------------------------------------------------------------------------- 12 4.3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 ------------------------------------------------------------------------------------ 13 4.4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13 5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5 5.1工作缸 ------------------------------------------------------------------------------------------------------------------ 15 5.2夹紧缸 ------------------------------------------------------------------------------------------------------------------ 15 5.3换向方式确定------------------------------------------------------------------------------------------------------- 15 5.4调速、卸荷的选择 ----------------------------------------------------------------------------------------------- 15 5.5控制方式的选择 --------------------------------------------------------------------------------------------------- 16 5.6夹紧回路的确定 --------------------------------------------------------------------------------------------------- 16 5.7液压泵型式的选择--------------------------------------------------- 16 5.8拟定系统原理图 --------------------------------------------------------------------------------------------------- 17 6液压系统的计算--------------------------------------------------------- 18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 18 6.2验算油液温升------------------------------------------------------------------------------------------------------- 19 7液压元件的选择--------------------------------------------------------- 20 7.1液压泵 ------------------------------------------------------------------------------------------------------------------ 20 7.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21 7.3油管---------------------------------------------------------------------------------------------------------------------- 22 7.4油箱---------------------------------------------------------------------------------------------------------------------- 22 7.5密封件的选择------------------------------------------------------------------------------------------------------- 22结论 -------------------------------------------------------------------- 24 致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首先通过工况分析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其次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液压缸结构参数并计算分析选择液压系统供油方式、调速方式、速度换接方式等。再次对流通各元件的流量的计算,合理选择液压元件。最后通过对压力损失和系统升温的验算,以及对液压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从而达到课题的设计要求。

[关键字] 工况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缸结构参数液压系统计算液压元件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 of

modular machine tool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composi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ts application. First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develop hydraulic system principle diagram. In the second preliminary calculation basis,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hydraulic system supply mode, speed, speed switching mode. Again o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element flow calculati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pressure loss and the system temperature checking, the hydraulic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s.

[ Key words] Operating condition analysis Schematic diagram of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cylinder structure parameters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components

引言

组合机床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率专用机床。它能完成钻、扩、铰、铣和工件的转位、定位、夹紧、输送等工序,可以用来组成加工自动线。为了缩短加工的辅助时间,满足各工序的进给速度要求,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换接性能与调速特性。因此它是一种以速度变换为主的液压系统,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机、液、电气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术。自1795年制成第一台水压机起,液压技术就进入了工程领域,1906年开始应用于国防战备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迫切需要发应快和精度高的自动控制系统,因而出现了液压伺服系统。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大型船舰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液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液压技术相应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工业中,液压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液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预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使液压技术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和高度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同时,减小元件的重量和体积、提高元件寿命、研制新的传动介质以及液压传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设计、微机控制等工作,也日益取得显著成果。解放前,我国经济落后,液压工业完全是空白。解放后,我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液压工业也和其它工业一样,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各种通用液压元件。当前,我国已生产出许多新型和自行设计的系列产品,如插装式锥阀、电液比例阀、电液伺服阀、电液脉冲马达以及其它新型液压元件等。但由于过去基础薄弱,所生产的液压元件,在品种与质量等方面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液压技术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液压传动控制是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方式,它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和自动控制的学科。液压传动利用这种元件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控制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为完成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来完成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

液压传动中所需要的元件主要有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液压动力元件是为液压系统产生动力的部件,主要包括各种液压泵。液压泵依靠容积变化原理来工作,所以一般也称为容积液压泵。齿轮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液压泵,它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的转动使得液体进行运动。其他的液压泵还有叶片泵、柱塞泵,在选择液压泵的时候主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消耗的能量、效率、降低噪音。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组合机床,其传动及控制系统大部份采用的是液压装置。因此对组合机床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也将围绕着对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以及液压回路的选择而进行。

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本毕业设计题目为《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我在设计过程中除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查阅了类似课题案例,并得出自己的基本思路。本课题要求设计出的液压系统速度稳定、换接无冲击、能承受一定量的反向负荷,这是本次设计能否合格的重要技术指标。确保认真进行工况分析计和精确地计算,是实现课题要求的必要条件。

1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与结构

1.1液压系统的原理

在一定的机械、电子系统内,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借助于液压执行装置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

它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液压缸组成的,在液压缸里充满水或油(充水的叫水压机,充油的称油压机)。两个液压缸里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活塞,如果在小活塞上加一定值的压力,根据帕斯卡定律,小活塞将这一压力通过液体的压强传递给大活塞,将大活塞顶上去。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1S ,加在小活塞上的向下的压力是1F 。则,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为11/S F P ,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大活塞所受到的压强必然也等于P 。若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2S ,压强P 在大活塞上所产生的向上的压力2F 是小活塞横截面积的倍数。在小活塞上加一较小的力,则在大活塞上会得到很大的力,为此用液压机来压制胶合板、榨油、提取重物、锻压钢材等。

1.2液压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2.1组成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辅助装置和工作介质。

(1)动力装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液压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装置:液压机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负载做功。

(3)控制装置:液压阀控制和调节,使液流的压力、流速和方向得以改变,从而改变执行元件的力或力矩、速度、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4)辅助装置:油箱、管路、蓄能器、滤油器、管接头、压力表开关等。通过这些元件把系统联接起来,以实现各种工作循环。

(5)工作介质:液压油,绝大多数液压油采用矿物油,系统用它来传递能量或信息。

1.2.2结构

下图1表明液压系统由信号控制和液压动力两部分组成,信号控制部分用于驱动液压动力部分中的控制阀动作。

图1 液压系统结构

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与应用

2.1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2.1.1液压传动的优点

(1)在相同的体积下,液压执行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出更大的动力。在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液压执行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动机的12%左右。

(2)液压执行装置的工作稳定。液压执行装置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所以易于实现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地换向。液压装置的换向频率,在实现往复回转运动时可达到每分钟500次,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时可达每分钟1000次。

(3)液压传动能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比可达1:2000,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因为液压传动是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操纵很方便容易实现自动化。结合电气控制或气动控制使用,能实现较复杂的顺序动作和远程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且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由于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所以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2.1.2液压传动的缺点

(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在相对运动表面间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泄漏。同时,液体吧并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因此不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使用,例如螺纹和齿轮加工机床的内传动链系统。

(2)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如摩擦损失、泄漏损失等,故不宜于远距离传动。

(3)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油温变化会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因此,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采用液压传动有一定的困难。

(4)为了减少泄露,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液压元件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敏感。因此,使用液压传动的成本高。

(5)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比较困难。

(6)随着高压、高速、高效率和大流量化,必然会使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噪声日益增大,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2.2液压传动的应用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工程机械装备都能见到液压技术的踪迹,其中不少已成为主要的传动和控制方式。极限负荷调节闭式回路,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恒压,恒功率组合调节的变量系统开发,给液压传动应用于工程机械行走系提

液压应用实例展示:

图2 液压升降平台

液压升降平台广泛适用于汽车、集装箱、模具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灌装等各类工业企业及生产流水线,满足不同作业高度的升降需求。同时可配装各类台面形式(如滚珠、滚筒、转盘、转向、倾翻、伸缩),配合各种控制方式(分动、联动、防爆),具有升降平稳准确、频繁启动、载重量大等特点。有效解决工业企业中各类升降作业难点,使生产作业轻松自如。

图3 液压压铸机

液压系统为压铸机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能量。

图4 液压叉车

液压叉车是一种高起升装卸和短距离运输两用车。由于不产生火花和电磁场,特别适用于汽车装卸及车间、仓库、码头、车站、货场等地的易燃、易爆和禁火物品的装卸运输。该产品具有升降平衡、转动灵活、操作方便等特点。

3设计要求

3.1设计任务

设计一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工作台要求完成:工件夹紧——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工件松开——液压泵卸荷。动力滑台采用平面导轨,其静摩擦系数为2.0f g =,动摩擦系数为1.0f d =,往复运动的加(减速)的时间.05s 0t =?,系统的参数如下:

滑台的重量为N 4500 快进快退的速度为min /5m 滑台工进速度为s mm /60 快进行程为mm 300 工进行程为mm 100 切削负载为N 10000

液压系统要求电液结合,可实现自动循环,速度稳定、换接无冲击,能承受一定量的反向负荷。

3.2设计工作点

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工作点: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要求图面布置合理、符合相关标准及有关规定; (3)确定液压缸的结构参数,画出液压缸安装图; (4)计算液压系统,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5)选择液压元件型号,列出元件明细表。

4液压系统分析

4.1运动分析

结合对工作台要完成的动作分析,得到如下工况图。

图5 工况图

4.2负载计算

(1)工作负载:由已知条件知

切削力 10000N F =

(2)摩擦阻力负载:

已知采用平面导轨,且静摩擦系数为2.0f g =,动摩擦系数为1.0f d = 则:

静摩擦阻力 N N F g 9002.04500=?= 动摩擦阻力 N N F d 4501.04500=?=

(3)惯性负载:

N g G F T V m 72005

.008.0104500=?=???=

参考:机床快进快退速度,取s m V /08.0=?

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取s T 05.0=?

4.3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

4.4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4.4.1选择系统工作压力

根据表1、表2可知,当组合机床在最大负载约为10450N 时,取液压系统工作压力a MP P 31

表1 按负载选择系统工作压力 负载/KN <5 5~10 10~20 20~30 30~50 >50 系统压力/MPa

<0.8~1

1.6~2

2.5~3

3~4

4~5

>5~7

图6

表2 按主机类型选择系统工作压力 设备类型 机 床

农用机械或中型工程机械 液压机、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 磨 床

组 合 机 床 龙 门

刨 床 拉 床

工作压力

)/(MPa p

0.8~2.0

3~5

2~8

8~10

10~16

20~32

鉴于要求动力滑台快进、快退速度相等,液压缸可选用双作用单活塞杆式,并在快进时作差动连接。在此情况下,通常液压缸无杆腔的工作面积1A 为有杆腔工作面积2A 的两倍。

4.4.2选取d/D

表3 按工作压力选取D d /

工作压力/MPa

≤5.0 5.0~7.0 ≥7.0 D d /

0.5~0.55

0.62~0.70

0.7

表4 按速比要求确定D d /

12/V V

1.15 1.25 1.33 1.46 1.61 2 D d /

0.3

0.4

0.5

0.55

0.62

0.71

注:1V —无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2V —有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5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5.1工作缸

根据组合机床特点和要求退快V V ,所以选用无杆腔面积等于两倍的有杆腔面积的差动液压缸。

5.2夹紧缸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和为了有较大的有效工作面积,采用单杆活塞液压缸。

5.3换向方式确定

为了便于工作台在任意位置停止,使其调整方便,所以采用三位换向阀。为了便于组成差动连接,应采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阀的中位机能的选择对保证系统工作性能有很大作用,为了满足工作位置调整的方便性和液压夹紧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Y ”型中位机能。

5.4调速、卸荷的选择

在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中,进给速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调速阀。根据铣削类专机工作时对低速性能和速度负载特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采用调速阀进行调整。为了便于实现压力控制,采用进油节流调速,同时为了满足低速进给时平稳性,以及避免出现前冲现象,在回路上设有背压阀。

图7

5.5控制方式的选择

为了保证转换平稳、可靠、精度高,采用行程阀控制快进转工进的控制和用压力开关控制一工进和二工进的转换。为了安全和机器平稳的工作,采用行程开关和加死挡块控制。

5.6夹紧回路的确定

由于夹紧回路的压力大于进给系统压力,为了防止夹紧系统的主压力下降,在夹紧系统串接个单向阀和蓄能器。

夹紧缸不用中间停留,故采用二位阀控制即可,这里采用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为了实现夹紧后能让工作台快进的顺序动作和保证进给系统工作时夹紧系统压力始终不低于最小夹紧压力,所以在夹紧回路上安装个压力继电器实现顺序控制。当压力继电器动作时,工作台进给。

5.7液压泵型式的选择

由工况图可知,系统循环主要由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个阶段组成,而且是顺序进行的。从提高系统效率考虑,选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或双联叶片泵教适宜。将两者进行比较如下表5。

表5 泵的选择

双联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取决于溢

流阀的性能,一般冲击较小。1、流量突变时,定子反应滞后,液

压冲击大。

2、内部径向力平衡,压力平衡,噪

声小,工作性能较好。2、内部径向力不平衡,轴承较大,压力波动及噪声较大,工作平衡性

差。

3、须配有溢流阀、卸载阀组,系统

较复杂。

3、系统较简单。

4、有溢流损失,系统效率较低,温

升较高。4、无溢流损失,系统效率较高,温

升较低。

综上比较,采用双联叶片泵较好。

5.8拟定系统原理图

综上分析后,拟定如下原理图:

图8 液压系统原理图

1—双联叶片泵 2—三位五通电液阀 3—行程阀 4—调速阀 5、6、10、13—单向阀 7—顺序阀 8—背压阀 9—溢流阀 11—过滤器 12—压力表 14—压力继电器

6液压系统的计算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由于系统的管路布置尚未确定,整个系统的压力损失无法全面估算,故只能先估算阀类元件的压力损失,对压力损失的验算按一个工作循环中不同阶段分别进行。

6.1.1快进时

滑台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由表10和表11可知,进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10的流量是22L/min 、通过电液换向阀2的流量是27.1L/min ,然后与液压缸有杆腔的回油汇合,以流量42.34L/min 通过行程阀3并进入无杆腔。因此进油路上的总压降为:

222

2227.142.340.20.50.30.22638063V p MPa ??????

∑?=?+?+?= ? ? ???????

回油路上,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2和单向阀6的流量都是 15.242L/min ,然后与液压泵的供油合并,经行程阀3流入无杆腔。由此可算出快进时有杆腔压力2p 与无杆腔压力1p 之差:

222

2115.24215.24242.340.50.20.30.165806363p p p MPa ??????

?=-=?+?+?= ? ? ???????

此值小于设计估计值0.3MPa ,符合要求。

6.1.2工进时

工进时,油液在进油路上通过电液换向阀2的流量为0.392L/min ,在调速阀4处的压力损失为0.5MPa ,油液在回路上通过换向阀2的流量是0.14L/min ,在背压阀8

处的压力损失为0.6MPa ,通过顺序阀7的流量为

L/min 14.22L/min 2214.0=+)(,折算到进油路上因阀类元件造成的总压力损失为:

222

0.3920.1422.1428.260.50.50.50.60.30.7380806378.5V p MPa ??????????

∑?=?++?++??=?? ? ? ? ????????????

?

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2p 为:

22

20.1422.140.50.60.30.6378063p MPa ????=?++?= ? ?????

此值略大于原估计值。

重新计算工进时液压缸进油腔压力1p ,即:

6422146

123485.1210.6371028.26100.69 3.9278.51010

am F

p A p MPa A η--++???===?? 考虑到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压差0.5e p MPa ?=,故工进时溢流阀9的调压值y

p 应为:

2

110.3923.920.50.50.5 4.9280y e p p p p MPa ??

>+∑?+?=+?++= ???

6.1.3快退时

快退时,油液在进油路上通过单向阀10的流量为22L/min 、通过换向阀2的流量为27.1L/min ,油液在回油路上通过单向阀5、换向阀2和单向阀13的流量都是75.28 L/min 。

因此进油路上总压降为:

22

12227.10.20.50.0826380V p MPa ????

∑?=?+?= ? ?????

此值小于原估计值,所以液压泵驱动电动机的功率是足够的。 回油路上总压降为:

2

2

2

275.2875.2875.280.20.50.20.1014638063V p MPa ??????

∑?=?+?+?= ? ? ???????

所以,快退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 p 应为:

1120.4340.0820.10140.6174p V V p p p p MPa =+∑?+∑?=++=

因此大流量液压泵卸荷时顺序阀7的调定压力应大于0.6174MPa 。

6.2验算油液温升

工进在整个工作循环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达95﹪,所以系统发热和油液温升应按工进时的工况来计算。

工进时液压缸的有效功率为:

223485.1210.0499

0.0260

e P Fv kW ?===

这时大流量液压泵经顺序阀7卸荷,小流量泵在高压下供油 。大流量液压泵通过顺序阀7的流量为222/min q L =,故此阀在工进时:

2

2

2220.30.03763n n q p p MPa q ????

?=?=?= ? ?????

小液压泵工进时的工作压力1 4.92p p MPa =,流量1 5.1/min q L =,所以两个液压泵

的总输入功率为:

6363112

5.1224.9210100.0371********.57570.75

p p p

p q pq P kW η--???+???+?=

=

=

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为:

0.57570.020.5557p e P P P kW ?=-=-=

为使温升不超过允许的()030T T C ??=值,可按下式计算油箱的最小有效容积:

33

3

32

min 52910

100.07430P V m T --?????=== ? ??????

油箱总容积:

21.25 1.250.0740.092592.5189.7a V V m L L ==?==<

所以该系统不必设置冷却器。

7液压元件的选择

7.1液压泵

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为3.687MPa 。假设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0.8MPa ,为使压力继电器能可靠地工作,取其调整压力高出系统最大工作压力0.5MPa ,则小流量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为:

1 3.6870.80.5 4.987p p MPa

=++=

大流量液压泵在快进、快速运动时才向液压缸输油,由工况图可知,快退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假设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0.5MPa (因此时进油不经调速阀,故压力损失减少),则大流量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20.4340.50.934p p MPa

=+=

由工况图可知,两液压泵应向液压缸提供的最大流量为25.14L/min ,因该系统较简单,则两个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应为:(取泄漏系数为1.05)

1.0525.1426.397/min

p q L =?=

若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溢流量为3L/min ,而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0.392L/min ,则由小流量泵单独供油时,其流量规格最少应为3.392L/min 。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的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PV2R12-6/26型双联叶片液压泵,其小泵和大泵的排量分别为6r mL /和26r mL /。当液压泵的转速r/min 940n p =时该液压泵的理论流量为30.08L/min ,若,则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626)9400.9/1000 5.12227.1/min 26.397/min

p q L L =+??=+=>

取液压泵的容积效率9.0v =n

即所选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且由于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这时液压泵工作压力为0.934MPa 、流量为27.1L/min 。则液压泵驱动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取液压泵的总效率为0.75)

0.93427.10.6600.75

p p p p q P kW

η?==≈?

根据此数值查阅电动机产品样本选取Y100L -6型电动机,其额定功KW 5.1P n =,额定转速r/min 940n n =。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篇一: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XX,2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 20XX: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 62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

单片机毕业设计完整版

安徽工业大学继续学院《单片机原理》期末课程设计 题目:单片机计时时钟设计与制作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4 电升 姓名:夏云飞 学号:1410102003035 指导老师:贺容波 成绩: ( 2015.12 )

目录 一、绪论 (1) 1.1单片机简介 (1) 二、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3) 2.1 时钟电路的设计 (3) 2.2复位电路的设计 (4) 2.3 数码显示电路的设计 (5) 2.4按键电路的设计 (7) 2.5 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8) 2.6接线图 (9) 三、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3.1 模块化设计方案 (10) 3.2 主程序的设计 (11) 3.3 LED动态显示程序的设计 (14) 3.4 计时程序模块的设计 (17) 3.5 键盘程序的设计 (19) 3.6 蜂鸣器程序的设计 (22) 3.7整个程序 (23) 四、总结 总结与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使用说明 (29)

安徽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单片机原理》期末课程设计——单片机计时时钟设计与制作 一绪论 1.1单片机简介 1.1.1单片机的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向性能稳定可靠、微型化、廉价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 所谓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和RAM、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总体来讲,单片机可以用以下“表达式”来表示:单片机=CPU+ROM+RAM+I/O+功能部件 1.1.2单片机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CPU的位数也越来越高,已能将所有主要部件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其应用模式多、范围广,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重量轻,易于产品化。 ②控制功能强,运行速度快,能针对性地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制问题,满足工业控制要求,并有很强的位处理和接口逻辑操作等多种功能。 ③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由于许多功能部件集成在芯片内部,受外界影响小,故可靠性高。 ④虽然单片机内存储器的容量不可能很大,但存储器和I/O接口都易于扩展。 ⑤可以方便的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 1.1.3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目前它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单片机在智能化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由于单片机有计算机的功能,它不仅能完成测量,还既有数据处理、温度控制等功能,易于实现仪器、仪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②单片机在实时控制中的应用:单片机可以用于各种不太复杂的实时控制系统中, 第1页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篇一: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在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 定的格式标注,而不能随意处理: 1、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 著(书籍) j——期刊文章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z——其他,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 2、范例 (1)引用期刊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matlab和etap的电力系统仿真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1-55. [2] 周兆庆,陈星莺.matlab电力系统工具箱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 仿真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4):51-54. [3] 陆超,唐义良,谢小荣,等.仿真软件matlab psb与psasp模型及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9):23-27. 注意:作者一般只列出前3名,如果超过3名,则写“等”。页码必 须要写。 (2)引用书籍 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译.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thierry van cutsem, costas vournas.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m].王奔,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其控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注意:页码可省略。 (3)引用论文集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负荷电压静态特性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27-732. (4)引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金敏杰.分岔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1. (5)引用标准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示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6)引用电子文献(如网页内容) 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更 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示例: [1]在https://www.doczj.com/doc/2913033385.html,中使用owc创建统计图[eb/ol].(2006-1) [2006-5].. 注意: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这种文献。 3、论文正文中必须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必须标上标“[序号]”。切记!论文最后按引用次序将参考文献一一列出。 如: 控制策略是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准则,一直以来vqc 的控制策略主要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基于九区图的区域图法控制策

(毕业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2 Abstract ----------------------------------------------------------------- 3 引言 --------------------------------------------------------------------- 4 1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与结构---------------------------------------------- 6 1.1液压系统的原理------------------------------------------------------ 6 1.2液压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6 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与应用-------------------------------------------------- 8 2.1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 8 2.2液压传动的应用 ----------------------------------------------------------------------------------------------------- 8 3设计要求--------------------------------------------------------------- 11 3.1设计任务 -------------------------------------------------------------------------------------------------------------- 11 3.2设计工作点 ---------------------------------------------------------------------------------------------------------- 11 4液压系统分析----------------------------------------------------------- 12 4.1运动分析 -------------------------------------------------------------------------------------------------------------- 12 4.2负载计算 -------------------------------------------------------------------------------------------------------------- 12 4.3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 ------------------------------------------------------------------------------------ 13 4.4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13 5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5 5.1工作缸 ------------------------------------------------------------------------------------------------------------------ 15 5.2夹紧缸 ------------------------------------------------------------------------------------------------------------------ 15 5.3换向方式确定------------------------------------------------------------------------------------------------------- 15 5.4调速、卸荷的选择 ----------------------------------------------------------------------------------------------- 15 5.5控制方式的选择 --------------------------------------------------------------------------------------------------- 16 5.6夹紧回路的确定 --------------------------------------------------------------------------------------------------- 16 5.7液压泵型式的选择--------------------------------------------------- 16 5.8拟定系统原理图 --------------------------------------------------------------------------------------------------- 17 6液压系统的计算--------------------------------------------------------- 18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 18 6.2验算油液温升------------------------------------------------------------------------------------------------------- 19 7液压元件的选择--------------------------------------------------------- 20 7.1液压泵 ------------------------------------------------------------------------------------------------------------------ 20 7.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21 7.3油管---------------------------------------------------------------------------------------------------------------------- 22 7.4油箱---------------------------------------------------------------------------------------------------------------------- 22 7.5密封件的选择------------------------------------------------------------------------------------------------------- 22结论 -------------------------------------------------------------------- 24 致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纸类型及内容要求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纸类型及内容要求 一、现状分析图 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形成若干空间,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可用圆圈或抽象图型将其粗略地表示出来。如对四周道路、环境分析后,可划定出入口的范围;再如,某一方向居住区集中、人流多、四通八达,则可划为比较开放、活动内容比较多的区。 二、功能分区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和现状图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游人活动规划,不同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同的空间,使不同的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与形式尽可能统一。另外,分区图可以反映不同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该图属于示意说明性质,可以用抽象图形或圆圈等图案予以表示。 三、总平面图(园林总体规划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总立面图、剖视图、整体或重要景区局部鸟瞰透视图。 总平面图是表现规划范围内的各种造园要素(如地形、山石、水体、建筑及植物等)布局位置的水平投影图,它是反映园林工程总体设计意图的主要图纸,也是绘制其它图纸及造园施工的依据。其绘制内容与要求如下: 1.园林要素表示法 (1)地形:地形的高低变化及其分布情况通常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总平面图中等高线可以不注高程。 (2)园林建筑:在小比例图纸中(1:1000以上),只须用粗实线画出水平投影外轮廓线。建筑小品可不画。 (3)水体:水体一般用两条线表示,外面的一条表示水体边界线(即驳岸线),用特粗实线绘制;里面的一条表示水面,用细实线绘制。 (4)山石:山石均采用其水平投影轮廓线概括表示,以粗实线绘出边缘轮廓,以细实线概括绘出皴纹。 (5)园路:园路用细实线画出路缘,对铺装路面也可按设计图案简略示出。 (6)植物:园林植物由于种类繁多,姿态各异,平面图中无法详尽地表达,一般采用“图例”作概括地表示,所绘图例应区分出针叶树、阔叶树;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绿篱、花卉、草坪、水生植物等。 2.编制图例说明 图例,应在图纸中适当位置画出并注明其含义。为了使图面清晰,便于阅读,对图中的建筑应予以编号,然后再注明相应的名称。 3.标注定位尺寸或坐标网 采用坐标网格法标定工程的平面位置时,应用细实线绘出定位轴线,在其一端部绘制出直径为8mm的圆圈。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号,竖向用大写拉丁字母(除I、O、Z不采用,以避免误解为1、0、3数字),从下至上顺序编写。每一网格边长可为5m、lOm、20m(也可为30-100),按需要而定。并按测量基准点的坐标,标注出纵横第一网格坐标。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例: 参考文献: [1]毛蕴诗. 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ALEXANDER N. International Retailing [M].Oxford:Blackwell Business,1997 .日本税法[M].战宪斌,郑林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M]//许厚泽,赵其国.信息技术与应用.,於方,蒋红强,等. 建立中国绿色GDP 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C]//潘岳,绿色GDP 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35-42. 黄祖洽.软凝聚态物理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 :N, MYERS H. European Retail Expansion in South East Asia[J].European 1999,34(2): 45-50.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11-20 (15).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 道与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https://www.doczj.com/doc/2913033385.html,/periodical/qbxb/qbxb990407.htm. 奚纪荣,邱志方.武略文韬:军事知识趣谈[M/OL].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13]杜莲.“9·11”事件影响英国出版news/20010929/200109290016.htm. 英文作者姓名全部 用大写字母

毕业设计说明完整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 题 目 《嘟噜嘟噜》 互动性儿童书籍中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 姓 名 李晨 学 号 2011311201213 学 院 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 艺术设计1102 指导教师 姚克难 职 称 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〇一五年六月

分类号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 《嘟噜嘟噜》互动性儿童书籍中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interactive children's books in the derivative scenario creative design study 学生姓名:李晨 学生学号:2010311201213 学生专业: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姚克难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

《嘟噜嘟噜》互动性儿童书籍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 目录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前言 ............................................................................................................................... I V 一、《嘟噜嘟噜》互动型儿童书籍概述 . (1) (一)《嘟噜嘟噜》儿童书籍情景设计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选题背景 (1) 2.选题意义 (1) (二)中国儿童书籍情景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1.中国儿童书籍情景设计现状 (1) 2.中国儿童书籍情景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2) 3.《嘟噜嘟噜》创意点 (2) 二、《嘟噜嘟噜》情景设计思路及过程 (4) (一)选题设定 (4) (二)主题风格设定 (4) (三)《嘟噜嘟噜》情景定案设计--海报设计 (5) 三、《嘟噜嘟噜》情景设计作品说明 (6) (一)《嘟噜嘟噜》情景设计作品内容 (6) 1.“嘟噜嘟噜咩乐园”“嘟噜嘟噜渡渡鸟” (6) 2.《嘟噜嘟噜》书籍情景设计中的互动形式 (7) (二)《嘟噜嘟噜》情景设计后期制作 (8) 1.书籍制作 (8) 2.周边产品制作 (8) (三)《嘟噜嘟噜》情景设计展示效果 (9)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某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含图纸)---优秀毕业设计完整版

摘要 E市给水工程,是为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该工程分为两组,最终的供水设计规模为3.1万m3/d, 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 水源取水头自流管一级泵房自动加药设备 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配水池 二级泵房配水管网用户 同时,本设计课题还包括:水厂占地面积,人员配备,厂内建筑物布置和管线定位等。 整个工艺流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时间为 机械搅拌澄清池池:1.28h 普通快滤池冲洗时间:6min 普通快滤池的滤速为:13.3m/h

目录 第一章设计水量计算 第一节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第二节设计流量确定 第二章取水工艺计算 第一节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第二节集水间设计计算 第三章泵站计算 第一节取水水泵选配及一级泵站工艺布置 第二节送水泵选配及二级泵站工艺布置 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 第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 第二节普通快滤池计算 第三节清水池计算 第四节配水池计算 第五节投药工艺及加药间计算 第六节加氯工艺及加氯间计算 第七节净水厂人员编制及辅助建筑物使用面积计算第八节检测仪表

第一章 设计水量计算 第一节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一、各项用水量计算 1、 综合生活用水量1Q 1Q d m d l N q f 33411108.81.1.200104?=???=??=人 m d l N q f Q 344111/10408.11.1.200104.6?=???=??=人 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2Q ()()d m m d n N q Q d m m d n N q Q 343222/3432221076.11.180********.11.11001201?=??=-??=?=??=-??=万元万元万元 3、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3Q ()d m Q Q Q 34213104.02.0?=+= 4、 消防用水量x Q d m s l N q Q x x X 3410432.0252?=?=?= 二、最高日用水量d Q m Q Q Q Q d 34321106.2?=++= 由于总用水量较小和消防水量相差不大则d m d m Q d 3434101.310072.3?≈?= d m Q d 34/104?= 第二节 设计流量确定 一、确定设计流量 1、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 s l d m T Q a Q s l d m T Q a Q d I d I 11.4863600 2410405.173.376360024101.305.134//34=???=?==???=?= 2、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电影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电影 篇一:毕业论文电影网页总体设计6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目:电影网站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第四章“爱电影”网站总体设计分析 4.1 网站总体设计 本网站用DIV块将页面分为几部分,每一个页面都有自己的页面划分情况,将电影网站制作成为一个拥有友好界面,并且布局合理、功能强大的,信息详尽的网站,本网站分为多个页面,分别为首页,各分类页,包括新闻频道、影院频道、商城频道、社区频道、发现频道,和详情展示页、注册页、登录页等。 电影网站会运用到多种颜色,只运用一种颜色会让人感觉单调、乏味、枯燥;但网站中主色太多的话,会让人感觉凌乱,无主题感[1]。一个网站需要有1~2种主题色与1~2种辅色,才不会让浏览者迷失方向。

1、主色 在网页上,面积最大的色彩为网页的主色调,爱电影网站中白色贯穿网站中所有的页面。其次就是以淡蓝色色做为设计的主色调。以蓝色为主色的作品,多数给人感觉理智、沉稳和冷静。 2、辅色 网站的辅色用了浅灰色,浅灰色给人以诚恳、沉稳、考究的感觉。灰色更有弹性,但灰色决不是灰心丧气,悲观的表现,它甚至比黑色更有张力!浅灰色使人觉得比较干练、干净,作为辅色就不能那么的抢眼,干净利落终归是最好的选择[2]。 3、背景色 整个网站的背景色是用的白色,白色显得特别的干净、简单。不会显得整个网站杂乱无章。白色与其他色彩对比强烈。当白色与其他鲜艳的色彩组一起搭配时,往往更引人注目并可以吸引浏览者。 4.2 “爱电影”网页版式设计 通过了解各个类型的网页设计版式,结合本网站是商业性网站,爱电影网站的设计中选择了骨骼型的设计方法来完成爱电影网站的前台网页设计与制作。 以首页为主,我将整个网页纵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完整版)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书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 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4.8—15. 10.2 350 21.0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毕业设计图纸

毕业设计图纸 篇一:本科毕业设计图纸要求--2013 图纸要求:A3号或A2号。 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每人按照自己水量进行设计计算,鼓励采用各种不同形式,在设计稿纸绘制草图。图纸初绘后,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再修改,再检查修改完,再上交。图纸标题栏,图例,说明,线型,线宽,尺寸标注,比例尺,文字等等不要搞错。图纸最后折叠把标题栏折出,标题栏包括图名,比例尺,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日期,成绩等等。 所有未尽事宜,在每日设计指导,答疑时解决。 绘图步骤: 1)根据设计计算,绘制草图; 2)根据图幅,制定比例尺并设置图形界限,绘制图形框; 3)绘制构筑物的轮廓; 4)绘制管道; 5)绘制附属设施; 6)进行文字说明; 7)进行尺寸标注及文字标注 8)加入其它标识:图框、会签栏、标题栏、比例尺、图名线、剖

线、填充、截断线、对称线、风向玫瑰图、指北针和地面线等等。 绘图要求: 1)图框、内框、图纸标题栏、会签栏见设计制图标准。 2)线宽见设计制图标准 管道b图名线、剖线b 构筑物0.5b 其它0.25 b b可取0.8mm. 3)常见比例尺见设计制图标准 4)标高,管径说明见设计制图标准,标高三角高3.5mm 5)字体高3.5 mm.,图名高5 mm 6)剖线见设计制图标准 7)填充见设计制图标准 8)截断线、对称线、和地面线见设计制图标准 9)引出线见设计制图标准,采用45度 10)剖面线填充见设计制图标准 篇二:毕业设计图纸相关标准 毕业设计图纸相关标准 一、图纸幅面大小及图框格式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幅面大小及格式,图纸均留装订边,具体尺寸及图框格式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表1

(参考资料)毕业设计周记录

周记录1: 11.25 ~12.1 经过慎重的选择,我最终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气动闸阀设计。 设计气动闸阀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要使用CAD或ProE画图,这个比较适合我,凭过往三年的学习,我对画图方面情有独钟,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我在网上查看了些资料,了解了什么是气动闸阀以及它的用途等。有时上图书馆翻阅资料,参考大量文献,了解这些题目目前的理论研究现状。在这一过程中,我渐渐对气动闸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参考研究,我发现气动闸阀在难度和工作量方面刚好适合我,能够让我尽情发挥,又可以保证工作效率。因此,我想通过这个选题,将大学所学到的东西充分施展开来,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以上是本周工作,下周将根据选题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周记录2: 12.2~ 12.8 这周的工作主要是对上一星期所选的论文题目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关于资料的收集,我主要是通过上图书馆阅读及上网查找两种方法。我首先利用集美大学数字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源,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及期刊,并作相关记录及摘抄。其次通过上网查找,在中国知网里,我搜集到了与我的课题相关的期刊,进行大量阅读,了解了我的课题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有了点头绪。并在中国统计年鉴网站找到了与论文相关的数据。另外,我在中国化工设计网,专业阀门论坛以及海川化工论坛网,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及文献。最后,我认真整理了之前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并对材料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了相关分类,以便写论文时参考。以上是本周工作,下周将主要精力放在写开题报告上。 周记录3:12.9 ~12.15 周一何老师找我们小组的成员谈话,因此我认识我的指导老师何老师,还有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为以后设计学习提供了保障。何老师和我们说了许多关于课题该如何开始,如何设计,还有如何写开题报告等。

(完整版)完成全稿件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论文 ——年处理9.8万吨甲醇-水溶液精馏工艺设计专业:化工工程与工艺 班级:陕艺专081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王万侠 2009年月日

诚信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 本人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是《年处理9.8万吨甲醇-水溶液精馏工艺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王万侠悉心的指导下,我查阅资料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设计所撰写的内容及参考资料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我愿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接受应有的处罚,承担一切后果。 申明人:武丙忠 时间:2009年5月26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处理9.8万吨甲醇-水溶液精馏工艺设计 学院:陕西工业技术学院专业:化工工程与工艺班级:陕艺专081 学生姓名:武丙忠指导老师:王万侠(高级讲师)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任务:年处理9.8万吨甲醇-水溶液精馏工艺设计 目标:根据生产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符合实际生产的精馏塔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根据生产任务,计算精馏塔的塔高 (2)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绘制出塔设备的装备图 (4)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3、主要参考文献 [1] 化工原理.夏清.陈常贵.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第一版 [2]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张新战.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第一版 [3] 甲醇生产工艺.赵建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北京第一版 [4] 化工原理.杨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第一版 [5] 化工设备基础.王绍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北京第一版 [6] 化学工程.上海化工学院.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册.1981.12.北京第二次印刷 [7]化工计算.张桂军.薛雪.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第一版 4、进度安排

给排水毕业设计全套(说明书、图纸、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基础 0 第一节城市概况 0 第二节原始资料 0 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 (3) 第一节污水管道的布置 (3) 第二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 2.2.1 街区及管段划分 (3) 2.2.2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3) 2.2.3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4) 2.2.4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5) 2.2.5 公共建筑排水量 (5) 第三节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5) 2.3.1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5) 2.3.2 倒虹管段计算 (7) 第四节绘制管道纵剖面图 (8) 第三章雨水管渠的设计与计算 (9) 第一节雨水管渠系统布置于施工 (9) 3.1.1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 (9) 3.1.2 雨水管渠的施工 (9) 第二节雨水量的计算 (10) 3.2.1 平均径流系数的确定 (10) 3.2.2 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11) 第三节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12) 2.3.1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12) 3.3.2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类型 (12) 3.3.3 水力计算说明 (12) 第四章污水厂设计 (15) 第一节污水厂规模确定 (15) 第二节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15) 4.2.1 水质处理程度要求 (15) 4.2.2 水质处理程度计算 (15) 第三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6) 4.3.1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提出 (16) 4.3.2 两个方案的比较 (17) 第四节污水处理流程设计 (18) 第五节污水厂个构筑物设计计算 (19) 4.5.1 中隔栅设计 (19) 4.5.2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21) 4.5.3 细格栅设计 (27) 4.5.4 沉砂池的计算与选型 (30) 4.5.5 卡鲁塞尔氧化沟 (32) 4.5.6 二沉池 (38) 4.5.7 污泥回流泵房设计 (39)

(完整版)施工图预算1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 文) 天津市XX 小区2号楼施工图 预算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学号: 姓名:李树祥 专业:土木工程 系别:土木工程系 指导教师:常生福高级工程师 二〇一三年六月

摘要 施工图预算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是招标、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竣工决算的重要文件,根据具体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施工图预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熟悉图纸、图集、定额,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按基础工程、士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门窗工程、砌筑工程顺序计算建筑部分工程量,按先地面、天棚,后墙面顺序计算装饰部分工程量,套定额得出总造价并复核结果是否有误。施工图预算计算和编制时,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通过研究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综合方法的优缺点,在不同的工程条件下选择出最适宜的编制方法。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常用工料单价法,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常用综合单价法。从施工图预算最基本的两种编制方法出发,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综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造价公式等,在面对不同工程时选择最优的预算编制方法。 本设计是依据一套二层建筑的施工图纸,按照施工图预算书编制的程序,遵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天津2008定额说明为编制依据,而编制出来的一套工程预算书。在编制过程中,笔者详尽计算了各单位工程量,各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遵循定额中工程量计算规则,并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根据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形成了设计说明书工程预算书的编制是这次设计的重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一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文献类型标示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汇报R 规范S 专利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二.①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汇报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 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②. 文献习题名及版本1 / 3

(初版省略)。③ 文献类型 及载体类型标识。④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 文 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 获得地址。⑥ 文献起止页码。⑦ 文献规范编号(规范号、专利号……)。 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 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 明其载体类型。本标准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 —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 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2 / 3

(完整word版)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工程10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一、选题与定题阶段(2014年3月19—3月20日) 3月25日,10级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要求全部毕业生参加。 二、收集资料与开题报告(2014年3月24日—年4月11日前) 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内容。指导教师导教师意见作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进一步修改。 开题后,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 二、科技译文(2014年4月12—4月25日) 学生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字数不少于3000汉字。 三、设计阶段(撰写论文阶段) 2014年4月26日-5月2日,学生开始总体设计(设计类),编写毕业设计(论文类)工作计划,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阶段。 5月3日-5月25日前,部件设计及零件设计(设计类),论文类应完成全部撰写工作。 四、答辩准备阶段 5月26日—6月9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此阶段主要是修改设计(论文)。 要求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并且要求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撰写规范、文笔通顺。(具体要求见学生毕业设计手册) 6月10日交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五、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2014年6月12日—6月15日) 答辩未通过者限期整改,并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 二次答辩时间按学校通知。 注:上述时间安排可能会有变化,学生应尽量抓紧,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工业工程系 2014年3月17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