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4
医院患者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咳嗽发生与持续的时间、规律、性质、音色、发作程度及频率。
评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物等。
2.询问患者有无大量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吸入史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诱因。
3.评估咳嗽、咳痰是否与体位、时间、气候变化有关。
4.评估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减轻等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颜色、量和性质。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维持室温(18~20℃)和湿度(50%~60%);咳嗽剧烈且频繁者,宜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
4. 无心、肾功能障碍患者,鼓励其每日饮水量 1.5~2L,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5.促进有效排痰,对于咳嗽咳痰无力者,遵医嘱采用胸部物理治疗,必要时予以吸痰。
6.及时采取痰标本送检。
7.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三、健康教育
1.保持环境舒适、洁净。
2.适当休息,减少机体能量消耗。
3.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咳嗽是因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一种呈突然、爆发性的呼吸运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护理常规】1.保证患者的舒适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咳嗽咳痰。
2.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使痰液稀释以促进排痰。
3.促进有效排痰:在给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时可提高吸氧浓度或改用氧气驱动的喷射式雾化吸入。
4.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痰液的药物敏感试验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镇咳及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
如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咽喉部有明显的痰鸣音,提示有窒息的发生。
及时采取机械吸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取坐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休息和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和改变活动方式。
2.饮食指导应给予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3.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镇咳及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注意安慰患者,允许和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其表示理解,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等,尽量减少睡前活动。
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咳痰的方法。
包括深呼吸、咳嗽、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和机械吸痰等,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6.复诊须知咳痰、咳嗽加剧时随时入院就诊。
咳嗽与咳痰护理常规咳嗽是因咳嗽感受器受刺激引起的一种呈突然、爆发性的呼气运动,以清除气道分泌物,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还常见于肺癌、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
【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维持合适的温湿度。
避免花粉、异味、刺激性气味等,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2.给予病人舒适体位,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和咳嗽排痰。
3.避免刺激性诱因,注意保暖。
观察病人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如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
4.慢性咳嗽病人,饮食上应补充足够热量,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 及维生素E的摄入。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饮食。
如病人无心、肾功能障碍,应给予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使痰液稀释以促进排痰。
5.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及时送检。
支气管扩张病人应记录24h痰量,注意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
出现咯血应及时通知医生,执行咯血护理常规,详见本章第三节“咯血护理常规”。
6.促进病人有效排痰,根据痰液性质遵医嘱给予湿化和雾化疗法,可配合采用有效咳嗽、胸背部叩击、胸壁震荡、体位引流及机械吸痰等胸部物理治疗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1)有效咳嗽:适用于意识清楚、一般状况良好、能够配合的病人。
病人尽可能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经口腔将肺内的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
(2)气道湿化: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雾化吸入和湿化疗法。
医院咳嗽与咳痰患者的护理常规(一)定义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进入气道内的异物。
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的。
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剧烈的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等。
因此若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则为病理状态。
咳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二)护理评估1.病因评估(1)呼吸道疾病:从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咳嗽。
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以及肺部细菌、结核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以及肺部肿瘤均可引起咳嗽和(或)咳痰。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
(2)胸膜疾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或胸腔穿刺等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当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因右心及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漏出物或血性渗出物,刺激肺泡壁及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
(4)中枢神经因素: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随意引致咳嗽或抑制咳嗽反射,脑炎、脑膜炎时也可出现咳嗽。
2.症状评估(1)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干性咳嗽,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喉癌、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以及胸膜炎等;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和节律:突然出现的发作性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咽喉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气管或支气管分叉部受压迫等,少数支气管哮喘也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肺结核等。
中老年人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及要点
咳嗽是人体为排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而产生的保护性的反射动作。
(一)咳嗽、咳痰常见于以下疾病:
1.呼吸道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等。
2.心血管疾病,如咳嗽、咳痰常伴有气急、心慌时,应去心内科就诊。
3.胸膜疾病。
如结核性胸膜炎
(二)家庭护理
1.一般的咳嗽,且无伴有任何症状时,不必就诊。
2.卧床休息,取侧卧位并深屈膝部,以利于膈肌、腹肌的运动。
3.要进行有效的咳嗽:让病人作5-6次深呼吸,再进行深吸气,病人一边抑制呼吸一边连续轻咳,使痰到咽部时,再受力咳嗽将痰咳出,随后进行腹式呼吸进行调节。
病人有伤口时,应按住伤口,避免疼痛及伤口撕裂。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有刺激性的味道(如辣椒味、油气味等)。
5.如咳嗽伴有以下症状时,应引起重视:
(1)咳嗽突然,剧烈,而且持续不断;
(2)咳嗽、咳痰而且痰中带有血丝;
(3)刺激性的干咳,带有金属音;
(4)咳嗽伴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时。
咳嗽与咳痰病人护理常规咳嗽和咳痰是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
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需要采取一些常规措施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以下是针对咳嗽和咳痰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提供舒适的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
2.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不要过于干燥或潮湿。
3.避免病人接触刺激性气味,如烟草烟雾、香水等。
4.减轻咳嗽和咳痰的症状可以通过增加病人的液体摄入量来实现,如饮水或喝温热的茶水。
二、保持充分的休息1.提供舒适的床铺和枕头,以促进睡眠。
2.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少胸部压力并促进咳嗽和呼吸。
3.建议病人多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
三、经常饮水和保持湿润1.饮用充足的水和其他液体,如温水、温热的汤和温热的茶,以帮助稀化痰液,减轻咳痰。
2.建议病人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脱水。
四、咳嗽和咳痰的护理1.鼓励病人咳嗽,但是避免剧烈和持续的咳嗽,可通过喝水、吃硬糖或咀嚼口香糖来刺激咳嗽。
2.鼓励病人正确的咳痰姿势,如盘腿坐在床上,用手支撑住胸部,收拢嘴唇,深呼吸并向上咳嗽,以便痰液可顺畅排出。
五、病人的饮食调理1.鼓励病人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煮熟的米饭、面条、汤或清粥。
2.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3.鼓励病人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苹果、梨和蔬菜。
4.建议病人避免饮酒和吸烟,以促进康复。
六、在必要时使用药物1.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咳嗽抑制剂、黏液溶解剂或咳嗽祛痰药物,以缓解咳嗽和咳痰。
2.在使用药物时,与医生或药剂师核对用药剂量、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七、加强个人卫生1.嘱咐病人频繁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咳痰之后,以预防细菌和病毒传播。
2.鼓励病人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咳嗽和喷嚏,以避免飞沫传播。
总之,针对咳嗽和咳痰病人的护理应主要包括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充分的休息、经常饮水和保持湿润、正确咳嗽和咳痰姿势,并在必要时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