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概述(DOC35页)
- 格式:doc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319
医疗机构内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职责医疗机构内的从业人员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以下是医疗机构内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责:1. 医生- 诊断和治疗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管理和监督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专业医疗建议和指导。
- 进行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有效性。
- 参与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知识的进步和创新。
2. 护士- 提供基本护理服务,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处理基本医疗程序。
- 管理和分发药物,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用药效果。
-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手术,保证手术器械和环境的无菌与安全。
- 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健康宣教。
3. 医技人员- 进行各种医疗检查和实验室测试,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 操作医疗设备和器械,确保其正常运作和维护。
- 协助医生进行特殊治疗和手术过程,确保操作的顺利和安全。
- 收集、整理和记录医疗数据,提供准确的医学信息。
4. 行政人员- 管理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和人员安排。
- 协调医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 处理医疗保险和患者财务事务。
- 管理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和库存。
5. 医疗候诊员/ 接待员- 维护医疗候诊区域的秩序和安全。
- 指引和引导患者到正确的诊室。
- 预约和安排患者的就诊时间。
- 提供基本的医疗咨询和解答患者的问题。
以上是医疗机构内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责,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工作职责,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服务。
医疗机构内各级从业人员应紧密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概述(DOC 80页)院长职责:1、在上级和医院党委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领导医院的工作,包括医疗、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和后勤保障工作。
2、领导制订本院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领导机关汇报。
3、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4、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和业务技术学习。
5、负责领导、检查全院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的拟订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6、教育职工树立良好的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7、根据国家有关人事制度,组织领导对医院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调配及晋升等工作。
8、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检查督促财务收支,审查预决算,关心职工生活。
9、及时研究处理职工及人民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
10、因事外出或缺勤时,应指定一位副院长代行院长职权。
医院党委书记职责:1、在上级和医院党委领导下,经常了解和检查党的方针、政策和医院党委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
2、领导制定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纪律检查、政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总结。
3、努力学习政治和业务,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了解党员状况,对党员进行管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4、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保证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5、充分发挥党委其他成员和院长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协助院长开展工作。
副书记协助书记负责相应的工作。
业务副院长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分管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等科室的工作。
2、督促检查医疗制度、医护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领导医院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医院质量目标及工作计划,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加强监督、定期考核,及时总结反馈,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第一章管理工作人员职责一、院长职责1.院长是医院的法人,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履行法人的职能,承担法人的责任,应当具有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
2.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领导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使用医院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有质量和安全保证的、适宜的医疗技术服务。
4.负责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
5.负责制定并保持医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指标,并有具体实施的措施。
6.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及其他科室,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7.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培养干部和业务技术学习。
8.负责领导、检查全院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的拟订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不断地运用、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提高全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
9.负责组织、检查本院担负的分级分工医疗工作和社区医疗工作。
10.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11.根据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建立新的用人机制;组织领导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考察、任免、奖惩、调动及晋升等工作。
12.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审查基本建设、物资供应计划,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开支,审查预决算,关心职工生活,逐步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人力资源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人力资源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1. 职责范围:1.1 人事部门主管:负责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制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解决相关问题。
1.2 招聘专员:负责企业招聘工作,发布招聘广告,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和面试,并做好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
1.3 培训专员:负责制订企业培训计划,组织各种培训课程,并根据员工岗位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
1.4 薪酬专员:负责制定企业的薪资体系规定,计算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做好社保、公积金等相关工作。
1.5 考评专员:负责企业绩效考评管理,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评估员工绩效,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2. 合法合规:2.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不能超越规定的职权和权限。
2.2 在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权利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有任何种族、性别、宗教等不合法不合规的歧视行为。
2.3 在薪酬管理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能超越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 公正公平:3.1 在招聘工作中,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原则,不得做出任何歧视人才的不合理举措。
3.2 在培训及考核工作中,必须依据员工实际表现,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表现。
3.3 在薪酬管理工作中,必须设置公正透明的薪酬体系,做到按照员工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给予合理薪酬待遇。
4. 切实可行:4.1 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计划时,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性方案。
4.2 在培训及考核工作中,需考虑员工实际时间和能力,制定可行方案,并及时跟进,对方案进行调整。
4.3 在薪酬管理工作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
5. 持续改进:5.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5.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负责人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并吸收并借鉴行业最佳实践,提高管理水平。
病院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岗位名称:院长工作职责:1.按照国家法律、法令和方针、政策,全面带领病院的工作,带领全院职工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预防、行政、后勤等方面,不竭进行鼎新创新,把绍兴市人民病院建设成为现代化病院。
2.主持决策病院的行政工作,负责制定病院开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制定病院各制度,努力缔造符合现代化病院打点要求的病院文化。
4.按照国家人事制度,结合病院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病院工作人员的查核、奖惩、聘任、调动和晋升等工作。
5.带领组织查抄病院的工作质量,与员工保持密切联系,按期深入科室,参加值班及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6.严格病院的监察和审计工作,审计财政预决算。
7.对副院长进行授权。
8.外出或不在岗时,须指定一位副院长代替主持病院工作。
岗位名称:医疗副院长工作职责:1.向院长负责,分管全院医疗业务工作。
2.制定医疗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总结陈述请示。
3.安插、催促、查抄分管各部分及科室负责人的工作。
4.成立健全病院各级学术委员会,按期组织召集各学术委员会会议,并查抄各委员会工作情况。
5.成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催促查抄执行情况。
6.制定和实施大夫进修培训方案。
7.负责对医疗缺陷、变乱进行查询拜访,并提出措置定见。
8.深入民解各医疗科室工作运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竭提高医疗质量。
9.组织各项学术活动及对其他病院的业务联系。
10.负责组织医疗相关突发性事件的措置。
岗位名称:人事科科长工作职责:1.在院长带领下,负责病院人力及人力资源打点。
2.按照病院工作思路,制订本部分的工作方案、每月工作月报和工作总结。
3.注意收集病院各阶段人员需求,制定全院各部分的人员配置方案。
4.组织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接收、面试查核工作及人才的引进工作。
5.递交病院党政联席会议有关人事相关的讨论内容,并及时执行高层带领层的决策。
6.方案和实施新职工的上岗前教育。
7.草拟、执行与人事活动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一、临床医师岗位职责(一)临床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临床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临床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医院各种部门的岗位职责医院的各种部门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部门及其职责介绍:1. 门诊部门:- 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门诊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
- 护士:负责门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基础护理等。
- 挂号员:负责为患者挂号、收费等工作。
- 接待员:负责门诊患者的接待和指引工作。
2. 急诊部门:- 医生:负责急诊患者的紧急处理和救治。
- 护士: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抢救、处理急诊病情等。
- 收费员:负责急诊患者的收费和结算。
3. 住院部门:- 医生:负责住院患者的治疗和诊断工作,定期进行查房和制定治疗方案。
- 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输液、更换伤口敷料等。
- 病案管理员:负责患者病历记录和管理。
- 床位护士长:负责协调床位分配和住院患者需求的配合。
4. 手术部门:- 外科医生:负责手术的操作和主刀工作。
- 麻醉医生:负责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和术后监护。
- 护士:负责手术室的护理和手术器械的准备等。
5. 检验科:- 医学检验师:负责对患者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 检验科技师:负责检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6. 影像科:- 放射科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放射线、超声、CT、MRI等影像设备的检查和解读。
- 放射技师:负责操作影像设备,并确保安全和质量控制。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部门的岗位职责,实际情况还会因医院规模和特殊情况而有所变化。
医院各种部门的岗位职责(二)可以根据不同的医院类型和规模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部门及其岗位职责的介绍:1. 门诊部门:- 医生:负责门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处方;- 护士:负责门诊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接待、测量生命体征、给药、打针等;- 挂号员:负责患者挂号、预约等排班工作;- 接待员:负责门诊患者的接待和导诊工作。
2. 住院部门:- 医生:负责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 护士:负责住院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照顾、药物给与、病情观察等;- 器械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麻醉、手术器械准备和消毒等工作;- 管理人员:负责住院部的管理工作,包括患者床位安排、人员调度、资源分配等。
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概述医院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机构,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责。
以下是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概述:1.领导层职责:医院的领导层包括院长、副院长、部门主任等,他们具有最高的权威和责任。
他们的职责包括确定医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管理和调配人力和资源,监督医院的运营状况,以及负责与政府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对接。
2.行政管理职责:行政管理人员包括行政主任、科室主任、病区护士长等。
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设备采购等。
他们需要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医疗技术职责:医疗技术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放射技师等。
他们的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和实施治疗方案。
医生负责诊断、治疗和手术等医疗工作;护士负责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和协助医生进行诊疗;药师负责药物的配药和使用指导;放射技师负责进行X光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4.支持服务职责:支持服务人员包括后勤人员、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等。
他们的职责是为医院提供各种支持服务,包括医院内部的清洁、维修和卫生工作,以及食堂的管理和供应。
这些支持服务的人员为医院提供了基础设施和生活支持,确保医院的运行环境良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
5.行政辅助职责:行政辅助人员包括文员、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
他们的职责是提供行政支持和协助,包括文件的管理和归档、会议的组织和记录、财务的核算和报告,以及人力资源的招聘和管理等。
他们的工作保证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信息的完整性。
除了以上的人员岗位,医院还可能有其他特殊职责的人员,如研究人员、宣传人员等。
研究人员负责医学科研工作,推动医学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宣传人员负责医院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的运行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责和作用。
他们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
医院各科人员职责医院是一个综合性医疗机构,由多个科室组成。
每个科室都有不同的人员设置和职责,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各科室的人员职责:1.门诊科:门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诊断、治疗和监护门诊患者。
门诊科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责任包括:-医生负责诊断患者的疾病,并开具治疗方案和处方药。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量体温、给药、换药、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等。
-技师负责帮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诊断,如心电图、B超、血液检查等。
2.住院科:-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等。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病情、给药、换药、进行护理操作等。
-药剂师负责发药和管理药品,确保患者使用的药物安全有效。
-社工负责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和协助,解决患者的社会问题。
3.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接受急诊患者的科室,主要负责急诊治疗和抢救工作。
急诊科的人员包括急诊医生、护士、急救医生、心电图师等。
责任包括:-急诊医生负责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抢救工作。
-护士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给药、换药、监测病情等。
-急救医生负责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工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心电图师负责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解读,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4.检验科: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的科室,主要负责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查和分析。
检验科的人员包括检验师、技师、实验室医师等。
责任包括:-检验师负责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技师负责协助检验师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标本的制备和处理等工作。
-实验室医师负责制定实验室检查的方案、解读检查结果,并与临床医生进行协作。
5.放射科:放射科是医院进行放射学检查的科室,主要负责拍摄和解读患者的X光片、CT、MRI等影像。
放射科的人员包括放射科医生、技师等。
责任包括:-放射科医生负责进行放射学检查,并解读影像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第一章管理工作人员职责一、院长职责1.院长是医院的法人,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履行法人的职能,承担法人的责任,应当具有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
2.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领导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使用医院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有质量和安全保证的、适宜的医疗技术服务。
4.负责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
5.负责制定并保持医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指标,并有具体实施的措施。
6.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及其他科室,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7.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培养干部和业务技术学习。
8.负责领导、检查全院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的拟订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不断地运用、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提高全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
9.负责组织、检查本院担负的分级分工医疗工作和社区医疗工作。
10.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11.根据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建立新的用人机制;组织领导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考察、任免、奖惩、调动及晋升等工作。
12.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审查基本建设、物资供应计划,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开支,审查预决算,关心职工生活,逐步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13.组织落实社会监督制度,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14.经常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医院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15.副院长协助院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办公室主任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秘书、行政管理工作。
2.安排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负责草拟医院的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文件,并负责督促其贯彻执行。
3.负责领导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4.负责院务公开目录制定及信息发布工作。
领导有关人员做好印鉴、打字、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访来信处理、参观及外宾的接待等工作。
5.负责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6.办公室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三、医务科/处主任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具体实施与反馈工作。
2.负责实施医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指标,制定医疗部分的具体落实措施,履行监控职能。
3.负责制定医务科/处及医疗发展的工作计划,并督查工作完成情况及做出阶段和年终工作总结。
4.拟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与患者安全目标等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长、分管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5.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
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
督促各种制度和规章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6.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
7.负责实施、检查全院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协助人事科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工作。
8.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9.检查督促各科进修和教学科研计划的贯彻执行。
组织科室之间的协作,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10.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11.抓好病案质量控制及统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12.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四、预防保健科科长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主要负责各类传染病、恶性肿瘤报告管理,职业病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管理,红十字会,组织献血以及本院职工健康管理等工作。
2.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预防保健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拟定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4.领导本科人员完成本院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定期组织体检,掌握健康情况,提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防护和保健措施。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并对本科人员的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7.副科长协助科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五、医用图书管理员职责1.在医务科科长/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订购和收集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图书、刊物和资料。
3.负责图书资料的登记、分类和编目工作。
4.负责书库的管理,保持书库和图书清洁、整齐、通风、干燥。
防止图书霉烂、虫蛀和火灾。
5.严格执行图书管理制度,坚守岗位,按时开馆,认真办理书刊借阅手续。
6.经常介绍新书内容,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主动提供参考资料。
7.负责制订本院图书室的管理细则,经科长、副科长批准后执行。
六、病案管理员职责1.在医务科科长/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报表和提供本院领导及医疗、教学、科研需要的统计资料,所需资料准确、完整,按期上报。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负责病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4.负责病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5.查找再次入院和复诊病员的病案号,保证病案的供应,办理借阅病案的手续。
6.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
7.做好病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病案霉烂,虫蛀和火灾。
七、医疗统计人员职责1.在医务科科长/处长领导下,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报表和提供本院领导及医疗、教学、科研需要的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缮写完毕后必须核对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2.每天深入门诊、病房及有关各科室收集工作日志,分别整理、核对,进行登记。
3.每月将门诊、病房及各医技科室登记好的原始资料,分别进行统计,按月、季、半年、年度等分别对比分析,并做好疾病分类统计工作。
4.每月末负责向医技科室催送月报表,分别进行登记。
5.督促各科室做好医疗登记、统计工作,给予必要的帮助。
6.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水平,保管好各种医疗统计资料。
八、人事(或人力资源管理)科科长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国家人事工作政策、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制度和有关规定,承担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重点对象是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卫生技术人员。
2.定期讨论本科在为医院贯彻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与床位设置,与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负责人,按照国家规范,编制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计划,报经院长批准后执行。
4.掌握熟悉国家规范,制定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技能要求,任用、或聘用合法的技术骨干,使技术人员梯队适应医院功能任务的需要。
5.定期与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联合组织对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评价,决定其是否能适宜所在岗位继续任职,并为患者提供有质量保障、安全的服务。
6.主动和有关科室研究,提出全院工作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和调整工资的意见。
7.承担人员调出、调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工作人员的退职退休、离职休养工作。
8.负责管理工作人员档案和收集、整理档案材料及全院的人事统计、人员鉴定工作。
9.收集、整理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制度。
10.副科长协助科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九、总务科科长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后勤工作;科主任是本科服务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当对院长负责。
2.定期讨论本科在为医院贯彻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提供后勤系统支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教育职工树立后勤工作为医疗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坚持下送、下收、下修,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4.负责组织领导医院范围的物业与物流管理,认真执行年度财务预算、做好物资供应、设备维修、病员膳食、职工食堂、房屋修建、院容整顿、交通、电话和保洁等工作,保证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医疗及有关部门的需要,根据人力、物力和财力状况制定工作计划,检查督促执行情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总结经验。
6.组织后勤人员学习后勤业务,提高业务水平。
7.做好进修、实习、参观人员的生活接待。
8.督促、检查太平间员工做好太平间的管理工作。
9.副科长协助科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十、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主任职责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科各项工作;科主任是本科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当对院长/分管院长负责。
2.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负责组织全院医疗仪器设备、器械、卫生材料的采购、供应、管理、维修工作,保证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审查各科室提出的医疗仪器、器械的请购计划,组织有关人员汇编、制定采购计划,报请院长审批后实施。
5.了解、检查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需要和使用、管理情况,做好合理供应和调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组织有关人员对购入、调入的国内、外贵重仪器设备进行验收、鉴定,组织建立贵重仪器管理和使用制度,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挥仪器的应有效能。
7.负责本科业务训练,掌握本科人员的工作、思想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并向院长提出晋升、奖惩意见。
8.副科(组)长协助科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十一、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试行)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科各项工作;科主任是本科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当对院长负责。
2.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信息服务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有序、正常运行。
4.负责制定本部门业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获得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5.做好本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业务考核,提出调整、晋升及奖励意见。
6.检查本部门各组任务的执行情况与服务质量,并组织协调。
7.协调与用户的关系,组织本部门人员做好用户的业务指导与咨询工作。
8.评估医院信息各项工作,建立有关的标准及技术,必要时做出适当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