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气体之一,是大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某些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大气中新增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分解等)以及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达140亿吨,其中90亿吨成为污染环境的废气,危及人类生存空间。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15亿吨,仅次于美国。进入21世纪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各界已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在科学有效地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尽快使二氧化碳应用产业化、规格化。

1.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CO2)气体俗称碳酸气,是碳的高价氧化物,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1.53,略带微酸刺鼻气味。熔点-56.60℃(0.52Mpa),沸点-78.6℃。微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助燃。但在一定条件或适宜的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参与一些化学反应,如高温下的还原反应(CO2+C=2CO),有机合成反应(CO2+3H2=CH3OH+H2O);生化反应(6CO2+6H2O=C6H12O6+6O6)等等。

2.二氧化碳用途

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在多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在石油开采、冶金、焊接、低温冷煤、机械制造、人工降雨、消防、化工、造纸、农业、食品业、医疗卫生等方面,还可应用于超临界溶剂、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领域。近年来开发出的新用途如棚菜气肥、蔬菜(肉类)保鲜、生产可降解塑料等也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2.1 石油开采

液态二氧化碳以其易溶于地下油层的特性和1t液态二氧化碳可以驱出3t原油的良好效果,被国际上许多大油田广泛用作驱油剂。二氧化碳在地层内溶于水后,可使水的黏度增加20~30%,运移性能提高2~3倍;二氧化碳溶于油后,原油体积膨胀,交可使原油黏度降低1.5~2.5%倍,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增加采油速度、提高洗油效率和收集残余油。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一般可使油藏最终原油采收率提高10%~15%。

国内许多油田开展了二氧化碳采油的科技攻关,取得了良好效果。

日前,中原油田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已建成投产,回收炼油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产能达20kt/a(液态),产品将全部用于中原油田3次采油。预计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5%~20%,年增加原油产量50kt以上。中原油田将成为我国二氧化碳驱油剂使用量最大的油田。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直接对空排放和污染环境。

吉林油田通过开展二氧化碳系列增产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二氧化碳吞吐和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取得了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攻关成果。该成果分别在吉林油田低渗油藏、辽河高凝油藏及中石化新星公司东北石油局气藏进行试用,共试验了17口井21层,创产值177.5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无伤害或低伤害的油气藏改造效果,在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上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该科技成果为全国低渗透、强水敏、低压油气藏增储上产提供一有效途径。

辽河油田的原油品种主要为稠油,与稀油相比,开采成本高、价格低。近年来,该

油田采用二氧化碳吞吐等技术,提高了不同的地质环境及不同的油品特性油藏中难动用区块的油能和储量运用程度,从而达到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最终采收率,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

2.2 用作烟丝膨胀剂

我国烟草行业使用的传统烟丝膨胀剂是氟氯碳化物-11,众所周知它破坏臭氧层。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我国政府承诺2007年以前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11。《中国烟草行业氟氯碳化物-11整体淘汰计划》的目标是:2006年12月31日,全部淘汰氟氯碳化物-11的使用。二氧化碳是我国烟草行业首选膨胀剂。

使用二氧化碳(液体,食品级)膨化处理的香烟烟丝蓬松度和柔软度更加均匀,膨化过程中又能有效带出烟油及泥古丁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烟丝的质量,节约卷烟过程中烟丝的用量,并能改善香烟口感。膨化1万箱香烟所需的烟丝,需消耗二氧化碳约300吨。我国每年香烟产量在2000万箱以上,二氧化碳在烟草行业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3 用作植物气肥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粮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植物淀粉。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温室大棚产业蓬勃发展,给百姓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和实惠,现在各地又出现了果蔬大棚、鲜花大棚等反季节、大规模棚栽生产。大棚相对密闭,棚内植物光合作用旺盛需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棚内有限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浓度,影响棚内植物生长。用二氧化碳制成气肥,适当加大植物生长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加植物的干物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由山东农科院,大连化工公司研制成二氧化碳气肥,在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蔬菜大棚大面积推广使用,增产幅度在20%以上。

2.4 用作溶剂

二氧化碳容易纯化,价格便宜,容易作到循环使用,无毒且温室效应小,被誉为21世纪的环保溶剂。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要使用数不胜数的各类有机溶剂,对溶剂的处置成为一个巨大的环保问题。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不但可以大大减轻环境压力,而且能节约了大量的溶剂资源。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在萃取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避免了对萃取物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液态二氧化碳是食品、医药及化妆品工业的优良溶剂,也是生物活性物质超临界萃取的优良工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操作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可以在接近室温的温度(35~40℃)和易于控制的压力(8~20Mpa)条件下进行,且能有效地保持生物活性。在不同的压力、温度区间,二氧化碳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萃取能力有良好的选择针对性,使萃取更为高效,萃取物纯度更高。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时,提取物中的耗氧微生物将被完全杀死,生物活性物质却不被破坏。国内有关研究部门已经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纯出一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目前部分技术已成功进行了工业基础转化。

2.5 用作发泡剂

目前世界上聚苯乙烯(PS)消耗量巨大,仅美国的年耗量就达3000万吨以上。在PS 发泡片村挤出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传统的发泡剂是氯氟烃(氯氟碳化合物),氢氯氟烃(HCFCS)和链烃。氯氟碳化合物和氢氯氟烃会引起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消耗,为国际社会所禁止;链烃具有易燃性,影响生产安全。

最近,陶氏化学宣布他们开发出用100%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挤出PS发泡片材的新工艺。该公司已在世界范围内发放以二氧化碳替代现有聚苯乙烯泡沫板用发泡剂的新技术许可证。

二氧化碳不燃,增加了生产安全;环境友好,不会消耗臭氧层,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小

(HCFC-22的全球变暖潜能约为二氧化碳的1700倍,CFC-12约为二氧化碳的5800倍);价格便宜,用量小,易于回收利用,经济实用;无毒,适于制作可降解饮食餐具。因此,相对而言,二氧化碳是一种更安全更利于环保的以泡剂。另外,使用二氧化碳以泡剂生产的PS以泡包装物具有更好的廷展性,不易折断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在环境和工业应用上都具有很大优势。

2.6 用作焊接保护气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一种明弧、低氢型焊接法,施焊时可以观察到电弧和熔池,焊接基本上没有熔渣,焊后不需要清渣和校正。焊缝的含氢量极低,不易产生冷裂缝和气孔。用半自动焊接曲线焊缝和空间位置焊缝十分方便。二氧化碳保护焊接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省时省力的的焊接方法。具有变形小、油锈敏感性低、抗裂、致密性好等特点。用于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时更为明显。日本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保护焊接法焊接量已占焊接总量的40%以上。目前我国二氧化碳保护焊接法焊接量仅占焊接总量的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我国二氧化碳保护焊从1964年开始推广,至今仍是我国重点推广的技术项目之一。现已有一些国际知名的二氧化碳保护焊机厂商在我国投资建厂,随着二氧化碳供气站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二氧化碳保护焊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7 用作果蔬、肉类保鲜剂

主浓度二氧化碳充气包装系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鲜肉保鲜技术。在鲜肉气调保鲜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是两种主要的气体。

果蔬气调保鲜因其不使用化学防腐剂而深受人们欢迎,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果蔬保鲜方法。二氧化碳气调保鲜就是人为地控制果蔬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使果蔬处于适合的气体环境中贮藏。二氧化碳能抑制需氧菌和霉菌的繁殖,延长细菌的停滞期和延续其指数增长期,延长果蔬保质期。

我国气调保鲜贮藏库正处于发展阶段。自1978年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自行设计的气调库以来,广州、大连、烟台等地相继建成气调保鲜库,用来保鲜苹果、猕猴桃、洋梨和枣等。华南农学院有关研究表明,用13~30%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条件下气调贮藏荔枝,可在30~40天基本保持荔枝原有的色泽和风味。

2.8 用作饮料添加剂

饮料行业曾经是我国二氧化碳产业的最大市场,近年来所占市场比重逐渐减少是因为二氧化碳商品量大增等原因造成的。二氧化碳可用作汽水、啤酒、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充气添加剂。广州氮肥厂年产10kt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全部供给健力宝饮料使用。据统计,1998年美国人均消耗饮料为147㎏/a,我国人均消耗饮料为4㎏/a,远低于全球人均21.3㎏/a 的水平。二氧化碳在饮料行业的发展前景仍十分乐观。

2.9 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是传统的灭火介质之一,但由于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压力较高,消防器具笨重,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除专用领域外,消防应用大部分被哈龙等灭火介质替代。

2000年11月新建“轻质二氧化碳灭火器瓶体生产线”合同签字仪式在山东维坊举行。该项目利用《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605万美元,建立年产60万具轻质二氧化碳灭火器瓶体生产线,充装二氧化碳后替代1211等灭火器具。该项目的建设也标志着二氧化碳将更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

2.10 用于制冷

二氧化碳作为最早采用的制冷剂之一,在上个世纪并直至30年代得到了普遍使用,但由于技术等原因绝大部分应用被氯氟烃等制冷剂所取代。20世纪七十年代,氯氟烃(氯氟碳化物),氢氯氟烃(HCFCS)因被发现破坏臭氧层及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面临全面禁用。

在此背景下,及超临界循环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以其优良的环保特性、良好的传热性质、较低的流动阻力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在制冷领域重新被采用。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制冷系统技术一旦成熟,必将使其它制冷工质黯然失色。

2.11 用于生产无机化工产品

二氧化碳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生产的无机化工产品主要有轻质碳酸镁、轻质碳酸氢纳、轻质碳酸氢钠、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钾、轻质碳酸钡等,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轻工、建材、医药、电子机械等行业。

此外二氧化碳还能用于“C1化学”的各分支。如可以用来生产轻质氧化镁、制造合成气、生产硼砂,生产白炭黑等。

2.12 用于生产有机化工产品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制造众多的有机化工产品,如可以生产尿素、水杨酸、碳酸丙烯酯、碳酸乙二醇酸、甲醇、甲酸、甲烷等。由于人们对二氧化碳的研究还不充分,有许多产品因催化剂等原因尚未工业化。但其巨大的环保意义和经济价值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随着世界各国“C1化学”研究的深入,二氧化碳的化工应用必将不断获得新的突破。

2.13 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自1979年人类首次发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报导以来,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十分迅速。目前已成功合成了许多品种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酮、聚醚、聚酮聚酯、聚氨基甲酸酯、液晶聚合物、聚碳酸酯、全降解塑料等等,其中不少已进入工业化阶段。

3.二氧化碳的国内处生产现状

国外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制氢工厂、合成氨工厂、钢铁厂、石化厂以及酿制业等工业副产,还有少部分来自天然二氧化碳气井。目前全球商品二氧化碳总量约为11.5Mt/a。发达国家二氧化碳主要消费领域是饮料碳酸化、食品加工(冷冻、冷藏、研磨和惰化)、油(气)井操作、焊接保护、铸造、灭火、清漆和油漆溶剂、金属冷加工、化学品和医学品生产、橡胶和塑料加工等。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产销量约为1Mt/a。接近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的市场规模。

近年,国内二氧化碳市场需要量的快速增长,引起世界各大工业气体公司及二氧化碳消费企业的高度重视,如英国的BOC公司,美国的普来克斯公司,日本的岩谷公司,德国的林德公司,梅塞尔公司以及我国的台湾泾福公司,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等先后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省市投资建厂。

4.市场预测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既是一种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可回收利用的环保型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它的应用价值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随着二氧化碳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将很快形成科学的二氧化碳产业链。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上)编制:田中义 课型:预习探知课审核人:张凤山时间: 课题:5.3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目标: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自学导航】 知识点一:(第一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第二组)根据[实验5—11]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第三组)讨论: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 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第四组)根据[实验5—12]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 生的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 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 (第五组)根据[实验5—13]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

式, 知识点三:(第六组)二氧化碳的用途: 【达标检测】 一、我来选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4.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 性质有关的是( ) A. 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灭火 D.用作化工原 料 5.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6.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课题三(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由浅入深的科学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此外,本节课实验较多,尤其要注意借助于板书和教学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在于解决了问题,又引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作业之外,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观念。 四、药品与仪器:

药品: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汽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四朵、四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一烧杯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小木条 仪器: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火柴、试管、试管架、玻璃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打一物 质的名称。 生: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也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探讨二氧化碳到底具有哪些性质呢?在生活中,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提问: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板书: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指哪几方面?) 演示:展示一瓶已经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板书: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提问:你能根据老师存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方向猜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吗?是这样吗? 生:密度比空气大,正放。 板书:2、标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你认为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演示:向一瓶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1/3的水,然后拧紧瓶盖,振荡。 生:振荡后,塑料瓶瘪进去。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板书:3、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景慧慧0521106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14.2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推断题是考查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推断题的 答题技巧。 策略一: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此类推断题给出了物质结构、性质或数量关系等。且已知条件充分, 层次清楚,所求问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依次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直接 得出各个问题的结论。 例 1(2013?朝阳)如右图所示,A、B、C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 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良好。 (1)若 A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 为空气,将金属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 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金属固 体C是 (填化学式) 。 (2)若 B 为空气,将黑色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黑色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若 A 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 C 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 B 是 (填化学式) ,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解析: (1)已知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 A 显酸性。而 C 为金属固体,且现象为冒气 泡,所以 A 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而 C 为常见的活泼金属例如 Fe、Zn、Al、Mg 等均可。 (2)已知 C 为黑色固体,A 为液体,两者反应现象为冒气泡,联想到固液产生气体的反应 原理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粒与 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但 C 为黑色固体,所以满足条件的只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即 A 为 H2O2,B 为 MnO2. (3)由于气球被吸入试管中,则意味着管内压强减小,而 A 为水,则气体 B 必然被吸收。 虽然水也能与 CO2 反应,但倒入固体 C 之后,气球是很快被吸入,所以联想到碱的固体溶 解于水,形成溶液,能够吸收气体 B。 答案:没写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借助反应现 象、物质颜色等关键点解题。另外,还需对常见吸收气体的反应有所了解。 练习:
( 2013?沈 阳 ) 体 会 内 在 联 系 , 填 写 下 表 内 容 :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 1) C 石墨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 质
颜色 硬度
无色 ( 2)
黑色 小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气体之一,是大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某些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大气中新增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分解等)以及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达140亿吨,其中90亿吨成为污染环境的废气,危及人类生存空间。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15亿吨,仅次于美国。进入21世纪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各界已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在科学有效地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尽快使二氧化碳应用产业化、规格化。 1.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CO2)气体俗称碳酸气,是碳的高价氧化物,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1.53,略带微酸刺鼻气味。熔点-56.60℃(0.52Mpa),沸点-78.6℃。微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助燃。但在一定条件或适宜的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参与一些化学反应,如高温下的还原反应(CO2+C=2CO),有机合成反应(CO2+3H2=CH3OH+H2O);生化反应(6CO2+6H2O=C6H12O6+6O6)等等。 2.二氧化碳用途 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在多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在石油开采、冶金、焊接、低温冷煤、机械制造、人工降雨、消防、化工、造纸、农业、食品业、医疗卫生等方面,还可应用于超临界溶剂、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领域。近年来开发出的新用途如棚菜气肥、蔬菜(肉类)保鲜、生产可降解塑料等也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2.1 石油开采 液态二氧化碳以其易溶于地下油层的特性和1t液态二氧化碳可以驱出3t原油的良好效果,被国际上许多大油田广泛用作驱油剂。二氧化碳在地层内溶于水后,可使水的黏度增加20~30%,运移性能提高2~3倍;二氧化碳溶于油后,原油体积膨胀,交可使原油黏度降低1.5~2.5%倍,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增加采油速度、提高洗油效率和收集残余油。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一般可使油藏最终原油采收率提高10%~15%。 国内许多油田开展了二氧化碳采油的科技攻关,取得了良好效果。 日前,中原油田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已建成投产,回收炼油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产能达20kt/a(液态),产品将全部用于中原油田3次采油。预计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5%~20%,年增加原油产量50kt以上。中原油田将成为我国二氧化碳驱油剂使用量最大的油田。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直接对空排放和污染环境。 吉林油田通过开展二氧化碳系列增产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二氧化碳吞吐和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取得了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攻关成果。该成果分别在吉林油田低渗油藏、辽河高凝油藏及中石化新星公司东北石油局气藏进行试用,共试验了17口井21层,创产值177.5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无伤害或低伤害的油气藏改造效果,在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上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该科技成果为全国低渗透、强水敏、低压油气藏增储上产提供一有效途径。 辽河油田的原油品种主要为稠油,与稀油相比,开采成本高、价格低。近年来,该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

课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复习 考点: 一、氧气 1、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它溶于水;-183℃可变为色,-218℃可变为色状的。 2、化学性质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的气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现象,不 能但在氧气里铁丝剧烈燃烧,,生 成色固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把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 燃烧完后,迅速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会看到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所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在高温下可以与 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具有性,是常见的 3、氧气的用途 (1);具体应用,如: (2);具体应用,如: 实战演练: 1、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固体氧是无色的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2、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硫 D.四氧化三铁 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5、有一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炭 B、铁 C、红磷 D、硫 6.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选用的铁丝应用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变化。 (2)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状? 。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化学方程式如下:CO2+ H2O === H2CO3H2CO3 === CO2+ H2O (3)二氧化碳可以与碱溶液反应(比如,氢氧化钙溶液,这也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 CO2+ Ca(OH)2 ==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 1.反应原理: ⑴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固液不加热型) ⑵制取原理: 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导致CO2不纯。 ②不能用硫酸。虽然硫酸也能跟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2SO4+CaCO3 === CaSO4+H2O+CO2↑;但由于产物硫酸钙微溶于水,形成的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都选用稀盐酸。 ③不用粉末状碳酸钙或碳酸钠固体,虽然Na2CO3+2HCl ==== 2NaCl+H2O+CO2↑,但此反应激烈,不便于控制。 2.实验装置: 任何实验装置的设计都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时所需的条件、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说明:上述装置中锥形瓶也可用大试管、广口瓶、烧瓶等来代替,长颈漏斗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也可不用长颈漏斗。 【方法探究】⑴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⑵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⑶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便于排净空气。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氧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描述、分析、比较、归纳,体会化学实验时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通过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增强问题意识及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体验到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2、逐步确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化学性质难点:CO2与水的反应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在电视节目的舞台上有时会看到“白烟”,那么这些“白烟”是什么呢?又例如夏天喝汽水时,当打开瓶盖时会冒出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将已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提问】通过观察,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完成实验后补充的内容) 加压降温形成白色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能升华。 【实验一】在天平两端放两个等体积的烧杯,将天平调平。将一瓶二氧化碳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倾倒。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一 【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二】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主要内容 ①二氧化碳主要物理性质、干冰;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检验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某些现象(理解)。 2.初步学会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等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 难点: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键:探究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加工 教学的基本思路:探究活动→ 收集信息→ 解释、结论。 首先需要复习碳的燃烧及产物,可由此引出本课时题目,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学生通过观察(包括闻气味),通过观察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由学生归纳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三个主要化学性质,教材安排的是探究活动,至于此探究活动可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按教材的设计思路,实验、观察实现象(探究活动),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和结论。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对现象进行解释和讨论,教师作引导和指导,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 第二种处理是: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这需要在教师更多的帮助下进行,例如:问题、猜想、方案设计,需要教师帮助参与完成。问题的提出,不宜笼统提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而应时分别提出,二氧化碳能否燃烧,能否灭火?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是否发生反应,分别进行猜想、设计方案,以上需要教师很好地调控教学,使其真正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一、主要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③二氧化碳的用途;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应用)。 2.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理解)。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了解) 4.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了解);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等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 3.通过归纳实验室制备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和归纳实验室制备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增强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首先呢,我们大家一起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用哪种类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反应原理又是什么固液混合向上排空气法 下面呢,我给同学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思考缘由看能不能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个意大利人牵着一条狗走走进一个山洞,然后走着走着狗突然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大家思考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大家看这是老师已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及气味得出物理性质 大家都知道氧气的密度是大于空气的氢气密度是小雨空气的,那么二氧化碳呢?晋代葛洪,他说:“深井多有毒气,五月五日以鸡毛试投井中,毛直下,无毒;若回四壁,不可入。”(《葛洪方》)毛回四壁可见井里气体比平常的空气重,所以毛才不会顺利地坠落井底,而在井的四边回翔。大家都知道深井中是有二氧化碳的,那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大于空气的密度的 下面我们揭开小狗死亡的疑团山洞上部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山洞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不能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呼吸所以小狗晕倒了人弯腰救小狗时也晕倒了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我们只去二氧化碳的实验要用向上排空气法 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者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下面老师将这烧杯里的水倒入这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中然后我再把少量的石蕊试液倒入烧杯中从烧杯中取出一部分倒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大家观察这实验思考并讨论得出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H2CO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3)H2CO3的不稳定性: H2CO3=CO2↑+H2O 二氧化碳密度较大(约是空气的1.5倍),在岩洞、枯井、地窖中可能聚集着二氧化碳,人若误入其中则窒息死亡。为此,人们下到深井之前要进行明火试验,明火若熄灭就表明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二氧化碳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下面我们进行下个实验用一只玻璃管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原理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习题及答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习题)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A.B. C.D. 2.在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3.下列现象可以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薄膜 ②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红 ④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⑤二氧化碳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4.如图所示,将若干正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萌 发的种子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U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 B.U形管中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C.U形管中A、B两端液面都下降 D.U形管中A、B两端液面都上升 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 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将E中装满水 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 端通入。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 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 一、选择题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的燃料的燃烧 2..为了区别O2和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B.分别倒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

气体后各倒入约1/5容积的水,盖紧瓶塞振荡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 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4. 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 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6..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CO B.CO2 C.CH4D.C 7.【10新疆】6.2016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 ?知识点睛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_______,常用作制冷剂,也 可用于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 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此反应用来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灭火、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2.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CaO易与水发生反应,______大量的热, 可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药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_____,导致收集到的CO2不纯。 b.不选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的________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因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______,不方便收集。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的CO2中常混有HCl和水蒸气,可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净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案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学会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仪器: 长颈漏斗(3个)、导管(若干)、集气瓶(5个)、锥形瓶(3个)、台秤(1台)烧杯(6个)、试管(3个)、酒精灯(3个)、三脚架(3个)、石棉网(3个)、塑料瓶(6个) 药品: 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说它是灭火的先锋,然而环境学家却说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家猜一猜是什么物质呢?

【答】是二氧化碳 对,就是二氧化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今天的新内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 二、新课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验中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和状态的性质 结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1/2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 3、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方案: ①将烧杯内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气,放到天平上比较哪个重。 ②称量烧杯(内有空气)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指针的偏转。 (三)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验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现象:二氧化碳的验满中燃着的木条熄灭了。 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Ca(OH)2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观察现象。 相关资料:石蕊是一种紫色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78.5℃(101千帕)的温度下,气体二氧化碳将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溶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根据碳的四价原则和氧的二价原则来讲,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里包含了两个碳氧双键,它的结构式是O=C=O。二氧化碳分子是一个线性分子,键角为180度。 基本信息 二氧化碳排放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 44.01 密度:1.977g/L(相对密度1.53(以空气的平均密度(1.29g/L)为基准) 熔点(℃):-56.6(5270帕) 沸点(℃):-78.48(升华)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有酸味。 溶解情况:溶于水(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用途: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 制备或来源:可由碳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或使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煅烧或与酸作用而得。是石灰、发酵等工业的副产品。 结构式:O=C=O 其他:表示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在CO?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C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一个O原子生成两个σ键。C原子上两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sp杂化轨道成直角,并且从侧面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肩并肩地发生重叠,生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的离域键。因此,缩短了碳—氧原子间地距离,使CO?中碳氧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键特征。决定分子形状的是sp杂化轨

道,CO?为直线型分子。 能被液化成液体二氧化碳,相对密度1.101(-37℃),沸点-78.5℃(升华)。 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而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饮料基本原理)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做关于呼吸作用的产物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试验都可以用到。 二氧化碳在焊接领域应用广泛. 如: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方法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1],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烟雾。二氧化碳球棍模型 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温下密度比空气略大,受热膨胀后则会聚集于上方.也常被用作灭火剂,但Mg燃烧时不能用CO?来灭火,因为:2Mg+CO?=2MgO+C(点燃)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温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 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止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g/L,熔点-56.6℃(226.89千帕——5.2大气压),沸点-78.5℃(升华)。临界温度31.1℃。常温下7092.75千帕(70大气压)液化成无色液体。液体二氧化碳密度1.1克/厘米3。液体二氧化碳蒸发时或在加压冷却时可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一种低温致冷剂,密度为1.56克/厘米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20℃时每100体积水可溶88体积二氧化碳,一部分跟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性质稳定,没有可燃性,一般不支持燃烧,但活泼金属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点燃的镁条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跟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跟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无毒,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也会使人因缺氧而发生窒息。绿色植物能将二氧化碳跟水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机物。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碳酸氢铵、小苏打、纯碱、尿素、铅白颜料、饮料、灭火器以及铸钢件的淬火。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约占总体积的0.03%,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4%。实验室中常用盐酸跟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或酿酒的发酵气中来获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所生成的酸性物质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加热变红的紫色石蕊后又能变回紫色。 H?O+CO?=H?CO? H?CO?=H?O+CO??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用此判断集气瓶内气体是否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五单元《燃料》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性质,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氢气、碳,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化石燃料,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首先)(1)、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以及)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1)教学重点: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方面) 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学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所以本节课我制定的学法是,小组合作讨论,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实验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第三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我将它分为六个环节,首先第一个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识 课程的开始,我会先向同学们创设一个情景:最近天气比较热,长时间的干燥和高温让大家焦躁不安,也对我们的农作物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人工降雨在这时就显得异常重要,接着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人工降雨用的是什么物质?其实,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与此同时也在释放着CO2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CO2的呢?CO2它又有哪些性质呢?通过该问题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 2,实验探究,(讲解新课)探究新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