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格式:docx
- 大小:22.34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中外历史纲要(下)》包括九个单元,介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课程简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介绍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第2课:介绍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介绍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介绍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介绍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介绍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介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介绍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介绍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介绍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介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
第15课: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6课:介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7课: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第20课:介绍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21课:介绍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介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23课:介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一节人类文明的产生(三个阶段)(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最初产生(文明产生标志性意义)(1)背景:①生产力:水平低②生产方式:采集+渔猎③社会状况:没有阶级和私有财产(2)表现:①原始农业:西亚(最早培育——大麦、小麦、豆类)+南亚(芋头)+中国(水稻、粟)+中南美洲(玉米、南瓜)②畜牧业(羊、猪、牛)(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进一步发展(1)背景:生产方式:生产而非采集(2)表现:①经济:(分工)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交换)地区之间产品交换和贸易②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作的人③社会:农耕需要定居,大居住点发展为早期城市d(三)私有制和剥削的出现(1)原因:社会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出现。
(2)表现:①经济:产生私有制,社会分化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②政治:出现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国家开始形成。
③社会:出现房屋、墓葬品的差异;④军事:部落之间为争夺土地与资源进行战争。
出现奴隶制度。
【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⑤文化:文字产生。
第二节·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地理条件:①气候干旱少雨;②两河提供充足水源。
⭐时间线:①公元前9000年左右,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端。
②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③公元前2900年,下游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国家。
④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特征:①制度成果:君主专制。
(君臣关系: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员服从命令;中央-地方关系:城市失去独立地位,需要服从国王命令、向朝廷纳贡)②文化成果: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借贷。
主旨: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东北非的埃及尼罗河⭐地理条件①地处干旱②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尼罗河地理位置→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时间线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特征①政治:(制度×2)官僚制度。
1、古代早期文明特征具有怎样的特征?1、思考点: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请结合材料与教材从扩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角度讨论材料1: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波斯浮雕(纳贡)反映了被征服者向统治者纳贡的情景。
亚述骑兵:亚述帝国组建了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在内的多兵种部队,数百年时间里几乎战无不胜。
学思之窗我们居住的位于费西斯河(黑海最东部的一条河)与赫丘利柱石(直布罗陀海峡两边耸立的海岬)之间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1卷这是柏拉图关于古希腊以人居住范围和特点的描绘。
结合示意图,想一想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1)波斯帝国1.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说明波斯帝国扩张过程。
2.通过表格讲解波斯帝国的制度。
3.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讲解波斯帝国建立的影响,尤其是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2)亚历山大帝国1.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和分崩离析的过程。
2.通过文字资料,重点讲解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开启希腊化时期。
(3)罗马帝国1.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说明罗马帝国扩张和灭亡的过程。
2.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片,讲解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设置问题:(1)根据教材和材料,归纳罗马社会发展情况?奴隶制迅速发展推动了罗马经济的繁荣。
通过文字资料和图片,讲解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的发展。
归纳古代世界帝国的共性:1、依靠武力扩张建立2、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3、实行君主专制,统治权力高度集中,地方实行行省。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知识点1: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①早期人类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②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后来,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例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
同时,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③深远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定居生活出现,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①原因: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②表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③影响: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3.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①阶级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部落酋长和首领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②阶级的产生表现:1.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2.贫富差别明显;3.部落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4.奴隶进行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③国家的形成成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④国家形成的影响: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⑤文字的产生原因: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知识点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基本概况①文明的诞生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②基本特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2.独立发展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背景(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概念阐释] 古代的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
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
(2)农耕文明是指由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3)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1)波斯帝国的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世界文明起源多样,发展多样。
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古代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张,它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农耕文明区。
1.文明产生:早期文明多出现于大河流域2.多元发展:早期文明的发展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很大,独立发展并各具特色,如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制度、古希腊的早期民主政治3.文明扩展:农耕文明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具备扩展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催生了奴隶制大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得以传播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4.帝国林立: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发展的影响: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交换贸易的产生;③早期城市的出现。
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文明的标志产生原因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国家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文字记事、管理的需要城市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战争兼并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文明的特点: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的特征地理位置共同点:多邻近大河流域;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一)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1.前提: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巴比伦文明:(1)建立: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2)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
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颁行《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施行同态复仇法;明显的阶级歧视;神权主义色彩浓厚)3.文化成就: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农业的产生: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
2.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文明代表 地域范围 特征古巴比伦 西亚的两河流域 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古埃及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 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中国 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 古希腊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伦文明)地域范围 西亚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然环境大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法律: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文化①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②文学: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 ④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 军事 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2)古埃及文明 地域范围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 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文化①文学: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文字:象形文字③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建筑: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⑤造纸:莎草纸⑥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3)古印度文明地域范围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种姓制度①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②内容: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背景
(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
(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①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1)波斯帝国的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
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2.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①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
②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
(1)罗马帝国的扩张
①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
②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③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2)罗马帝国的鼎盛
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②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
(3)西罗马帝国灭亡
①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③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文明的交流
1.技术的交流
(1)农耕技术的交流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冶铁技术和交流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2.艺术和交流
(1)文学艺术的交流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2)雕刻艺术的交流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3.文字的交流
(1)字母文字的起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2)字母文字的特点
字母文字是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
(3)字母文字的交流
①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②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③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4.经贸的交流
(1)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的交流
①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
两大强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2)罗马商人东来①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②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