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 格式:pptx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28
浅析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人机工程作为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对汽车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对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机工程;汽车设计;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当今社会常用的交通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解决此类问题就应用到了人机交互原理,这样由原来纯粹的汽车研究转向了人与汽车配合上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即人机工程应运而生。
人机工程既是一种设计理论,也是一种系统评价技术,主要是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来处理人、机、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
汽车工程主要涉及到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两个方面,其中汽车设计主要从乘坐舒适性、操纵方便性、目视装置便捷性进行人机工程设计,汽车制造则使用人机工程学解决整车装配中的高频重复性操作、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1、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汽车的设计开发,必须围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前提展开。
因此,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开发出使驾驶者感到操纵方便、高效、不易疲劳,使乘坐者感到舒适、安全的汽车产品。
由于驾驶者身材各异,而一种汽车的布置尺寸只有一种,要使一种操纵件的布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身材驾驶者的手脚伸及性与姿势舒适性的要求,必须对人机工程进行仔细研究。
例如,同是操纵油门踏板,高个子驾驶者比矮个的座椅要靠后一些,但他们的手臂和腿的长度相差并不大,因此,高大的男人比娇小的女人更不易触到仪表板。
对操作姿势来说,通过试验研究,由座椅、踏板和转向盘的位置以及驾驶者姿势参数的变化得到了驾驶者的舒适特性。
2、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上的运用2.1基于人体形态的设计和制造人体形态方面,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人种、不同地区及年龄等都是影响人体形态的因素,人体的身体尺寸、特点各有不同,因此汽车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目标客户的地区、群体的人体形态特点,这也决定了当今社会中,以一种特定的产品规格同时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汽车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问题需要被高度重视。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安排人类与器材之间的关系以使得其实现目标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
在汽车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的操作安全、乘坐舒适度以及驾驶者和乘客的体验。
因此,在汽车的设计中,如何解决人机工程学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座椅设计座椅设计是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客的乘坐体验。
在进行座椅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工程学因素人体工程学是座椅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让驾驶者和乘客在长时间的乘坐中感到舒适。
如座椅的高度和角度需要考虑到驾驶者或乘客的腿部长度和膝盖弯曲程度,以及驾驶者和乘客的身材等因素。
2.舒适度座椅的舒适度是判断座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因素密切相关,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此外,座椅的材质也直接影响着座椅的舒适度。
目前常用的材质包括皮革、布料和人造革等。
3.安全性座椅的安全性同样需要被高度重视。
在设计座椅时需要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
如座椅需要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以及合理的头枕位置,避免发生碰撞时对驾驶者或乘客造成的伤害。
三、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汽车驾驶者的操作界面,它需要通过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来保障驾驶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进行仪表盘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直观易懂仪表盘的设计应该直观易懂,驾驶者可以通过一侧目光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仪表盘的颜色、字体、大小以及布局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视觉适应能力,从而提高驾驶者的操作安全性。
2.合理的位置和角度仪表盘的位置和角度也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人体工程学因素。
在设置仪表盘的高度和角度时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坐姿及身高等因素,以提高仪表盘的舒适度和易读性。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旳应用§4-1 概述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旳一门新兴学科, 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旳应用。
一、人机工程旳概念研究对象: 人—机—环境系统旳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旳设计和环境条件旳设计适应于人, 以保证人旳操作简便省力、迅速精确、安全舒适, 充足发挥人、机效能, 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①人旳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极限——能承受旳极限;②人机功能旳合理分派——充足发挥各自专长;③人机互相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互相作用——运用信息显示屏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互换旳过程;人机界面——使显示屏与人旳感觉器官旳特性相匹配, 使控制器与人旳效应器官相匹配, 以保证人、机之间旳信息互换迅速、精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旳作业活动和健康旳影响。
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旳措施和手段;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 由此确定作业时旳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旳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旳操作措施→↓疲劳, 保障健康, ↑作业效率;⑥研究人旳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 操作人员面对大量旳显示屏、控制器, 轻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
→研究人旳可靠性及影响原因, 寻求减少人为差错, 防止事故发生旳途径和措施。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旳关系1.人机工程学旳研究目旳——要处理旳问题①怎样减少汽车旳多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旳影响;②怎样减少驾驶操作旳失误而导致旳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旳应用——对既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记录与调查, 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旳观点和措施, 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旳多种性能。
目旳:为汽车设计、改善提供多种调查、改善、试验与分析成果, 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孙兵【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追求汽车时尚动感的外形和充沛动力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文章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基本理念及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以提升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实际体验.【期刊名称】《时代农机》【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2页(P126-126)【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应用【作者】孙兵【作者单位】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人机工程学,是把人的因素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其核心研究内容是优化人与机器设备的关系。
在当今的汽车设计中已普遍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人机协调的理念渗入到具体的汽车结构设计当中,以改善驾驶员的驾驶环境、降低其劳动强度,并同步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使车辆总体性能达到最优化。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1)基于感管的设计应用。
人是通过感觉器官来获得各种信息,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或人的自身状态受到刺激时,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带来的作用,人的神经终梢发生兴奋,并传送到大脑皮层,因此产生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特殊属性的反映,为人的认识活动提供原始资料,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初阶。
在汽车设计中,主要针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以求到达最佳的感官体验。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方面的体验,而驾驶员视野作为一项重要的视觉要求,需要在满足前方180°视野、A柱双目障碍角、A/B/C柱直接视野障碍、后视镜视野要求、前风窗视野要求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同时,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对刮刷面积、玻璃的A/B区分项要求进行设计校核,使刮刷能有效地清除前挡玻璃影响视线的物质,让驾驶员视线清晰,确保行车安全。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交互的科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原理有助于提升汽车的人性化、便利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探讨汽车设计中应用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分析其对汽车设计的影响。
一、人体工学设计原则人体工学设计原则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原理之一,旨在确保汽车内部的布局、控制和操作与人的身体特征和功能相匹配。
比如,汽车座椅的设计应考虑人体工程学,确保舒适度和支持度,减少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的疲劳感。
此外,车门、按钮、调节杆等控制组件的位置和形状也需要符合人体工学原则,以方便驾驶员和乘客的实际操控。
二、可用性设计原则可用性是指汽车的设计是否易于操作和理解,符合用户的认知和期望。
人机工程学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用户界面设计,以确保操作面板的布局和标识符合人类相关的认知规律。
例如,汽车仪表盘的设计应该清晰直观,信息显示简明,驾驶员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分散注意力。
此外,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语音识别和手势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也是提升汽车可用性的重要手段。
三、驾驶员注意力与认知负荷管理原则驾驶员注意力与认知负荷管理原则是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合理的汽车设计应将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任务上,减少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因素。
例如,尽可能减少驾驶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操作的控制件数量,避免通过复杂的操作流程完成简单的操作。
此外,智能驾驶、自动辅助系统等新技术的引入,也有助于降低驾驶员的认知负荷,提升驾驶安全性。
四、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原则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原则旨在确保用户与汽车的交互过程简单、高效、直观。
例如,触摸屏和旋钮控制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的触觉感知和手指灵活性,使用界面的布局应简明易懂,标识符和按钮大小合适,以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
五、可访问性设计原则可访问性设计原则是人机工程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汽车应该适应各类用户的需求,包括身体障碍、运动能力受限、视觉或听觉障碍等。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一、概述人机工程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与机器或系统之间交互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在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中,研究人与汽车之间的交互,着重于汽车设计和人的人体工学特性的匹配。
人机工程学可通过减少人员疲劳、错误和增加工作效率、安全性以及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可用性。
二、人体测量汽车设计时需要考虑人的身体尺寸变化。
密集的人体测量以确保汽车的舒适和安全性是必需的,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研究。
最普遍的方法是通过人类模型进行人体测量和建模。
使用这种方法,汽车制造商可以捕捉不同族裔和文化之间的尺寸差异。
人体测量也可以用于确定座椅高度、踏板高度和方向盘高度以及其他控制面板的位置,通常使用因人体尺寸而异的平均值。
三、人的行动汽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行动。
例如,将机器部件放到人可以方便访问的位置,同时保持安全。
控制面板的位置和配置必须适合驾驶员的身体类型和位置,以确保对所有人具有较好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
汽车也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司机的分心。
四、人的感知在设计中需要对人的感知做出考虑,这可以帮助产生最能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
例如,材料质地、颜色和视觉效果等可以影响最终的汽车印象。
而且,音响、香气和触感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汽车到达用户的整体感知。
五、综合评价在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后,需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汽车的设计最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样能够降低驾驶员的错误率和疲劳感,并使汽车变得更加舒适和易用。
汽车制造商通常会进行试乘试驾和模拟测试来评估汽车设计的人机工程学。
六、结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设计阶段,汽车制造商都应该特别关注驾驶员和其他乘客的需求。
通过毫不妥协地将人机工程学原则应用于汽车设计中,可以减少疲劳和错误率,促进安全和舒适性,并增加用户满意度。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题目: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名称:机械工程所属学院:机械工程2015年6月人机工程课程论文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理论在产品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而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以驾驶员为中心还是以乘坐人员为中心,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并且各种主、被动保护措施也使人们在突发危险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伤害,确保人的安全。
总之,汽车设计中的各种设计都应该将人的因素考虑其中,确保了以人为主的设计原则,使汽车更完美地服务于人们。
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理论在汽车车身设计、汽车座椅设计、安全方面的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字:人机工程学;汽车车身设计;汽车座椅设计;安全性设计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rgonomics theory occupies more and more high status in the product design.As a car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the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 in automobil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oth for the center with the driver to take people as the center, should be maximally satisfy people’s needs.And all sorts of main and passive measures also make people safety and minimize harm in immediate danger, Anyhow, all sorts of designshould consider including the human factor,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principle is given priority to people and make the car perfectly serve the people.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the theory of ergonomics in the automobile body design, automotive seat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afety aspects of the design.Key word:ergonomics;automobile body design;automotive seat design;security design人机工程课程论文0.绪论人机工程学是工业工程研究的众多重要学科领域之一。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 越来越多地追求驾驶的操纵性与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信号灯设计、仪表盘设计、方向盘设计、汽车座椅设计、操纵装置设计及安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设计; 人机工程学; 应用;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 汽车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 人们对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汽车设计研究中, 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的主体性地位, 我们必须坚定让人在使用汽车过程中感到安全、舒适的目标。
人机工程学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一门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配合规律的学科, 而汽车人机工程学则是研究人汽车环境之间优化配合的学科, 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 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的应用1.1 信号灯的设计在汽车信号灯设计时, 信号灯必须清晰醒目, 以使用目的的不同为区分, 信号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要放在鲜艳的位置, 与操纵机构不能发生干涉, 比如信号灯背景色首选灰暗色, 警示灯不利因素信号灯用红色, 提醒信号灯用黄色, 运行正常用绿色。
1.2 仪表盘的设计当前仪表盘的布置形式通常分为集中布置, 置于方向盘下, 设计基本原则是确保转速、车速、水温、油箱油量、报警指示灯等重要信息能直接明了地出现在驾驶员可视范围内, 减少方向盘与转动头部的影响, 绕开由按钮、手柄、操作杆等造成的视野盲区, 及时提供汽车状态信息, 准确反映情况, 使驾驶员能立即做出反应,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提高行驶安全性。
另外, 在设计仪表盘具体位置时还要考虑仪表盘平面的目视距离以及仪表盘平面的角度。
研究经验表明【2】:仪表盘的目视距离在460~710mm之间, 以550mm为最佳目视距离;仪表盘中心和驾驶员眼球中心连线与仪表盘平面角度设计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