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巨大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77 KB
- 文档页数:6
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却与城市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
财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从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财政支出的作用、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和财政对农村资源整合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可以对农村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经济中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这些投入可以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农村财政支出的作用农村财政支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财政资金的注入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二)社会保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保障,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
(三)扶持农民农业生产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对农业生产进行支持,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扶持农民增加收入。
三、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用于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此外,财政还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等业务,帮助贫困户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财政对农村资源整合的作用农村资源整合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财政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源,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
财政资源的注入可以促进农村的技术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实现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增长。
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1.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于落实,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1)必要性和重要性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③诚信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信誉的保证,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怎样建立和完善形成以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则。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4.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及手段⑴原因: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第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⑵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⑶手段:A经济手段①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表现:包括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201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三)专题三、财政和税收编校:魏会阁一、高考考点解读1、国民收入的分配2、财政收入与支出3、财政的巨大作用4、税收及其基本特征5、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7、银行的产生8、银行的分类及职能9、银行的业务及作用10、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1、存款储蓄及其作用12、债券与商业保险主要考点知识阐释考点1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
国民收入作为净产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国民收入分类:按其最终用途分类积累:(1)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3)社会物资储备。
消费:(1)公共消费;(2)个人消费(消费的主要部分)。
◎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①必要性和重要性: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积累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可以相五促进: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二者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
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眼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2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的含义。
1、财政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整供求平衡。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是基础性的。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国家应制定合理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国家财政具体用途,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
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是想社会公
平的有效手段。
5、依法纳税的原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8.2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2、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神舟五号”材料,并议论材料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二)进行新课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
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
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
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
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
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
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808亿元。
请结合教材神舟五号、青藏铁路等材料,讨论它们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可见,国家财政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研究开发
这些行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
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
教师活动:请看教材76、77页材料,联系神州五号、承办2008年奥运会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二、保障人民生活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1、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
2、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财政的巨大作用,知道了国家财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
下列直接表明这一作用的是()
(1)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3)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4)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A.(1)(2)(3)(4)B.(1)(2)(4)
C.(2)(3)(4)D.(2)(4)
答案:D
[例2]2004年,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农直接补贴,农村教科文卫事业,财政这一投资方向的目的在于()
A.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强化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D.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D
[例3]2003年,我国投入巨资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实行强制消毒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使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这这体现了财政()
A.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产业基础与保证
B.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C.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D.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答案:C
[例4]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
这表明财政()
A、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B、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C、为人民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答案A
★课余作业
讨论: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讨论国家财政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