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检测数据处理及实验室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40.70 MB
- 文档页数:134
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检查目的
为使粉尘采样器正常运行,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方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粉尘采样器的期间核查。
3 检查方法
3.1流量稳定分别设定ZC-QF、AKSC-92A流量为5 L/min、15 L/min、20 L/min,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校正,测试采样15min的前后流量。
3.2噪声测定正常运行采样器,用声级计进行测定,测量其运行时噪声。
4 评定依据
以下方法作为评定仪器性能的依据是GB/T17061-1997技术规范。
技术要求如下:保持流量相对变化应小于±5%,运行时的噪声小于70dB(A)
5 期间核查周期
期间核查周期为6个月。
6 期间核查结果处理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于年底统一归档。
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测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测尘管理工作,防止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测尘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对粉尘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单位,包括生产企业、建筑工地、化工企业等。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加强对粉尘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环境和人体健康。
第四条测尘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有效降低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第二章测尘监测第五条各单位应当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对粉尘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粉尘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第六条测尘监测应当在风速和风向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若发现粉尘超标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降低粉尘排放,同时对污染物的排放源进行治理。
第九条对于不合格的监测结果,应当及时整改,并向监测单位和相关部门说明原因。
第三章测尘控制第十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粉尘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闭操作、湿法处理、局部排风等方式。
第十一条对于高浓度的粉尘排放源,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防止粉尘扩散。
第四章测尘管理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测尘管理方案,明确测尘管理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
第十三条测尘管理责任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确保测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四条针对超标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接受相关处罚和整改。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对于不履行测尘管理责任的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测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的单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监测单位提供虚假监测结果的,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吊销相关资质。
粉尘测定、化验制度范本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粉尘测定化验工作,确保工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粉尘测定化验工作的人员。
执行本制度是每个人的责任,违反本制度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工作目的粉尘测定化验旨在监测和测定工作场所中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暴露水平,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二、工作原则1.准确性:粉尘测定化验工作必须准确无误,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2.安全性:在进行粉尘测定化验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3.保密性:工作人员必须严守保密协议,不得泄露测定结果或相关信息。
三、工作程序1.采样准备:1.1.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设备,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1.2.准备采样仪器和器材,确保其工作正常。
1.3.校准仪器并记录校准结果。
2.采样操作:2.1.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避免污染样品。
2.2.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空气采样并记录采样条件,如采样时间、风速等。
2.3.保持采样仪器稳定,避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3.样品处理:3.1.合理保存采样样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和损坏。
3.2.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处理,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3.3.记录样品处理过程和结果。
4.数据分析:4.1.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粉尘浓度。
4.2.比对测定结果与相关标准要求,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暴露水平。
4.3.编制数据汇报和统计分析报告。
四、质量控制1.标准曲线的建立:根据标准物质,建立粉尘浓度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校准仪器。
2.质控样品的使用:使用正常范围内的质控样品进行验证和监控仪器的性能。
3.重复性和精确度:每个样品测定至少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4.实验室内环境监测:定期进行实验室内环境的粉尘浓度监测,确保实验室的空气质量。
五、安全与应急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等。
2.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个人安全和实验室安全。
粉尘测定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简介粉尘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为确保劳动者的健康,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本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粉尘测定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粉尘测定的管理工作,确保粉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粉尘对劳动者的危害。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可能存在粉尘危害的工作岗位。
三、管理要求1.粉尘测定责任粉尘测定工作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同时,负责粉尘测定工作的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工作,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粉尘测定设备本公司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粉尘测定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粉尘测定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要求。
3.粉尘测定方法和标准粉尘测定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的测定方法和标准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进行确定,并记录在相应的操作规程中。
4.粉尘暴露评估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健康,本公司需要定期进行粉尘暴露评估工作。
评估的内容包括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粉尘暴露时间、可能吸入粉尘量等。
评估的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不超过允许的接受标准。
5.粉尘测定结果的处理和报告粉尘测定结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编制相应的测定报告。
报告中需要包含测定的具体参数、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以及相应的控制建议。
报告需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和劳动者通报,并存档备查。
四、控制措施1.技术控制措施本公司将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控制措施,减少工作场所粉尘浓度。
控制措施包括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设备密封、提高通风设施等。
同时,本公司还要求劳动者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等。
2.管理控制措施本公司将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管理,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定期开展工作区域的清洁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机构的条件一、机构条件(一)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及设备;(三)具有能满足职业健康检查要求的工作场所;(四)岗位设置齐全合理,职责明确;(五)具有健全的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二、人员条件(一)职业健康检查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人数不得少于3人;需要专科检查时,专科检查人员必须具有与检查项目相一致的专科执业医师资格。
(二)职业健康检查人员必须掌握职业病诊治专业知识,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三)主检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正确分析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关系。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并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五)外聘(含返聘)人员必须签订相对固定的聘用合同,其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0%。
三、仪器设备条件(一)具有能够满足申报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所必须的仪器设备(详见附表);(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等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运行良好;(三)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有记录和检定标识。
四、项目申请说明本标准附表内列有各种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所需仪器设备清单。
申报机构可根据本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和需要,进行单项申报。
附表:职业健康检查所需仪器设备一、粉尘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备注高仟伏X线机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血压计血压测定心电图机心电图观片灯阅片用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上岗前检查时必备尿液分析仪尿常规上岗前检查时必备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血ALT 上岗前检查时必备二、噪声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备注血压计血压测定额镜、鹅眼灯耳科检查心电图机心电图纯音听力计纯音听力测试符合要求的隔音室纯音听力测试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血ALT 上岗前检查时必备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上岗前检查时必备尿液分析仪尿常规上岗前检查时必备三、高温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用途血压计血压测定心电图机心电图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尿液分析仪尿常规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血ALT 、血糖四、其他物理因素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备注血压计血压测定心电图机心电图B超机肝、脾B超X线摄片机透视、胸部X线摄片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尿液分析仪尿常规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血ALT裂隙灯显微镜眼晶体检查眼底镜眼底检查五、放射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备注血压计血压测定心电图心电图B超机肝、脾B超裂隙灯眼晶体检查眼底镜眼底检查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生化分析仪肝功能、肾功能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染色体分析仪微核、染色体分析岗前体检必备X线机胸部X线摄片六、化学、生物及特殊作业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备注:标注*号的仪器为建议配置的。
粉尘检测制度
是指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针对粉尘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的一项制度。
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质,它可由各种原料的加工、生产、排放过程中产生。
粉尘检测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粉尘对工人的危害,有效控制粉尘在工作场所的积累和扩散。
通过定期检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粉尘污染问题,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粉尘检测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粉尘检测的频率和方法: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粉尘防护标准,确定检测的时间间隔和具体的检测方法。
2. 粉尘采样和分析:采用空气采样器具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测量粉尘的浓度和成分。
3. 粉尘监测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工作环境。
4. 粉尘治理和控制: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粉尘的治理和控制,保障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5. 培训和宣传: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于粉尘防护的认识和意识,并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员工的粉尘防护意识。
粉尘检测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和工作单位建立完善的粉尘防护体系,减少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粉尘检测标准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体颗粒,它们可能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农业作业等各个领域。
粉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粉尘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粉尘检测的目的。
粉尘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通过对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粉尘检测的对象。
粉尘检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场所、建筑工地、矿山区域、农业作业区域等。
这些地方都可能存在粉尘污染问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
三、粉尘检测的方法。
粉尘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直接测定和采样后实验室分析两种方式。
直接测定是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采样后实验室分析是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采集下来,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四、粉尘检测的标准。
粉尘检测的标准是指对粉尘浓度的监测数值进行评定和判定的依据。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粉尘检测标准,但一般都是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进行执行。
粉尘检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合理的粉尘浓度限值。
五、粉尘检测的意义。
粉尘检测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粉尘污染问题,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通过粉尘检测,可以有效地控制粉尘污染,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粉尘检测的要求。
粉尘检测的要求包括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规范、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要求,才能保证粉尘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七、粉尘检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粉尘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粉尘检测可能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实时预警,为粉尘污染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八、结语。
粉尘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粉尘监测规定为规范和加强煤矿作业场所的粉尘监测工作,分析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现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等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测尘机构设置(一)各矿井必须设置专职测尘机构,建立粉尘测定实验室和配置专职测尘人员。
专职测尘人员的配备每个采区不少于____人。
(二)测尘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的井下工龄,并经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从事测尘工作。
(三)矿通风科负责本矿范围的测尘管理和指导工作。
负责检查测尘人员的工作质量,了解、评价防尘情况,定期公布和上报测尘结果。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四)粉尘测定实验室按规定配备感量不低于0.0001g的分析天平、烘箱、采样器、气体流量计、秒表(计时器)、干燥器、滤膜等仪器和材料。
(五)使用的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必须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二、测尘时间(一)作业场所的总粉尘(以下称“全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____次(每半月测定____次),地面每月测定____次。
(二)定点呼吸性粉尘:每月测定____次。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工作面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其它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和粉尘分散度: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
采掘工作面有变动时,应及时进行SiO2测定。
(四)采掘工作面每个月应进行____次全工作班连续粉尘(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测定。
三、测尘方法及合格率计算(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测尘点应布置在尘源的回风侧粉尘扩散的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井上下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见附表1)。
呼吸带是指作业场所距巷道底板高1.5m 作业人员呼吸的地带。
在薄煤层及其它特殊情况下,呼吸带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随之变化。
(二)测尘方法1.煤矿粉尘浓度(全尘、呼吸性粉尘)、游离SiO2含量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应按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
粉尘浓度检测标准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通常用mg/m3或μg/m3来表示。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包括矿石粉尘、金属粉尘、煤尘、木尘、面粉尘、化学品粉尘等。
粉尘的浓度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粉尘浓度检测的目的。
粉尘浓度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判断是否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值要求,从而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如矿山、建筑工地、化工厂等,粉尘浓度检测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评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
1. 颗粒物质量浓度法。
颗粒物质量浓度法是通过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并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其转化为质量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包括过滤膜法、光散射法、X射线衍射法等。
2. 颗粒物数量浓度法。
颗粒物数量浓度法是通过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并用计数器或显微镜等设备对颗粒物的数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颗粒物数量浓度检测方法包括激光衍射法、电动力学法、光学显微镜法等。
3. 粉尘沉降法。
粉尘沉降法是通过设置沉尘采样器,收集一定时间内空气中沉降的粉尘,再通过称量或计数等方法对粉尘的沉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周围环境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
三、粉尘浓度检测标准。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限值》的规定,我国对不同行业的粉尘浓度都有相应的限值标准。
例如,对于矿山、建筑工地等行业,规定了空气中粉尘的允许浓度限值,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监测要求。
四、粉尘浓度检测的意义。
粉尘浓度检测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和评估工作场所或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情况,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对粉尘浓度的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保护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五、粉尘浓度检测的应用。
粉尘浓度检测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工地、化工厂、制药厂、食品加工厂等各类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
粉尘检测仪工作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工作场所粉尘检测工作,确保粉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和工作场所的粉尘检测工作。
三、职责与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粉尘检测工作,对粉尘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校准和维护,确保粉尘检测仪器正常运行。
2. 各生产车间、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开展粉尘检测工作,及时提供检测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3. 粉尘检测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粉尘检测工作,填写粉尘检测记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建议。
四、粉尘检测仪器管理1. 粉尘检测仪器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仪器,并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粉尘检测仪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污染、受损坏。
3. 粉尘检测仪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卸、改装或损坏。
4. 粉尘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性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五、粉尘检测工作流程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制定粉尘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
2. 粉尘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前,应了解检测计划,准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试剂。
3. 粉尘检测人员应按照检测计划,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粉尘采样,确保采样点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4. 粉尘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采样、检测、数据记录和分析。
5. 粉尘检测人员应将检测数据及时填写在粉尘检测记录表上,并进行归档保存。
6.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粉尘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六、粉尘检测结果处理1. 当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或停止作业,整改隐患。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粉尘检测结果,调整和改进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引言: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粉煤灰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粉煤灰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实验室条件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检测要求和操作规程。
通过对粉煤灰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理化性质、环境风险、工程应用价值等方面的指标,为粉煤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一、检测目的1.评估粉煤灰的理化性质:通过检测粉煤灰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吸附性能等指标,评估其在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价值。
2.评价粉煤灰的环境风险:检测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评估其对土壤、水体等环境的影响。
3.监控粉煤灰的质量:通过对粉煤灰样品的抽样和检测,确保粉煤灰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二、检测方法1.样品采集与制备:按照规定的抽样点和样品数量,采集粉煤灰样品,并按照标准的方法制备样品。
2.常规分析:包括粉煤灰的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测试、热性能测试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颗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质量分数分析等。
3.特殊分析:根据具体检测需要,可以进行特殊分析,如重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等。
三、检测标准1.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材料粉煤灰》(GB/T15962017)、《工业废渣用途深度处理示范工程评价指标》(HJ/T3172018)等,确定粉煤灰检测的指标和要求。
2.企业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制定企业标准,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四、实验室条件1.设备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仪器设备,如颗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仪等。
2.环境要求: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粉尘防护措施。
3.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物的处理、事故报告等。
煤矿粉尘监测制度一、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员,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二、根据《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办法》(MT79-84)中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现在的生产布局,设置合理的井下测尘地点。
三、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监测:总粉尘,井下每月测定____次,地面每月测定____次。
呼吸性粉尘: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每个采样工种分____个班次连续采样,____个班次内至少采集____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____个。
粉尘分散度,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
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____次。
粉尘测定结果每月上报技术负责人。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____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____个。
四、每季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一次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
所涉及到的井下各单位要积极配合,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班次、工种进行监测。
五、测尘员有权监督防尘措施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作业的或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煤矿____年____月____日煤矿粉尘监测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煤矿粉尘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煤矿的粉尘监测工作。
第三条煤矿粉尘监测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粉尘监测工作的组织体系,并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
第五条煤矿应定期开展粉尘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六条煤矿应及时处理和报告粉尘监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污染。
第二章粉尘监测人员管理第七条煤矿应组建专业的粉尘监测队伍,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粉尘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粉尘监测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盘县洒基镇二排煤矿测尘制度及操作规程2016年1月2日测尘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粉尘检测制度为了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特制定粉尘检测制度。
1、煤矿各级领导要将防尘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时,包括测尘工作。
2、测尘管理人员要对全矿粉尘检测工作负责。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
(2)、粉尘粒度分布,每6个月测定1次。
(3)、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4)、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5)、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3个。
(6)、作业点的噪声每6个月测定1次。
3、经常监督、检查测尘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分析粉尘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降尘措施。
5、要加强粉尘浓度数据技术档案管理。
6、测尘员严格执行测尘规程、操作熟练、记录详细,粉尘浓度要准确无误。
对弄虚作假者,根据情条轻重给予处理。
7、测尘报表格式应统一,填写正规,及时上报。
8、测尘员在测尘的同时应监督井下防尘情况,发现违章作业,测尘员有权先行停止作业,后报主管矿长处理。
二、测尘工安全操作规程1、测尘工应能使用仪表测定粉尘浓度,并提出控制粉尘的措施意见。
2、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电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
使用光电测尘器时,要检查电池电压,当低于使用电压时,应按要求进行充电。
3、根据该班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仪表、工具及其附件。
4、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要事先认真称量采样滤膜。
测量时用塑料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然后将滤膜轻放在分析天平上进行称重,并记下重量值、编好号码,再放入滤膜盒内,要求滤膜不得有折皱,滤膜盒盖要拧紧,并置于干燥器内;使用光电测尘仪测尘时,要备有足够的滤膜纸带。
2024年粉尘测定、化验制度____年粉尘测定、化验制度一、引言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微小颗粒,包括自然界的粉尘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粉尘。
粉尘的数量和组成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因此,在____年,建立一套完善的粉尘测定、化验制度,对于科学评估粉尘危害,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粉尘测定、化验设备在____年,粉尘测定、化验设备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技术和设备:1. 粉尘监测仪器:将引入更为精准的粉尘监测仪器,如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等,以提高测定粉尘浓度和颗粒大小的准确性。
2. 粉尘采样器:引入更为先进的粉尘采样器,能够准确捕集不同粒径的粉尘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化验设备:引入更为高效和准确的化验设备,如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对粉尘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
4. 数据处理技术:引入更为先进和智能的数据处理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处理测定和分析得到的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建议。
三、粉尘测定、化验方法在____年,将建立一套科学、标准的粉尘测定、化验方法,以确保测定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 粉尘浓度测定方法:采用颗粒计数法和质量测定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样和测定粉尘样品中的颗粒数量和质量含量,来评估粉尘的浓度。
2. 颗粒大小测定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粉尘样品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
3.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采用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设备,对粉尘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以了解粉尘的成分及其可能的危害性。
4.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测定和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建议。
四、粉尘测定、化验标准在____年,将建立一套科学、标准的粉尘测定、化验标准,以便正确评估和控制粉尘危害。
主要包括以下标准:1. 粉尘浓度标准:制定粉尘浓度限值,根据不同粉尘来源和环境,对工业粉尘和自然粉尘设置合理的浓度标准。
粉尘测定管理制度一、目的1.1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工作场所粉尘测定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粉尘测定的工作场所。
二、责任和职责2.1 粉尘测定的责任和职责应明确分配给专业的人员。
2.2 粉尘测定工作由专业人员完成,包括测定方案的制定、测定设备的校准和使用、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
2.3 相关部门应配合粉尘测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测定方法和仪器3.1 粉尘测定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和仪器,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2 测定方法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3.3 测定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风险评估和控制4.1 在进行粉尘测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4.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4.3 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工艺改进、防护设施的设置、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五、样品采集和分析5.1 样品的采集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5.2 样品采集时应注意保护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3 采集到的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5.4 样品的分析应由专业人员完成,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六、结果评估和记录6.1 测定结果应及时评估,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6.2 测定结果的评估应将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考虑在内,提供合理的结果范围。
6.3 测定结果和评估应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测定方法、仪器使用情况、结果和评估等。
6.4 测定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日后查询和审查。
七、培训和宣传7.1 所有参与粉尘测定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测定方法和操作要求。
7.2 定期进行粉尘测定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
7.3 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员工对粉尘危害和测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八、监督和检查8.1 上级部门应定期进行粉尘测定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粉尘测定制度
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粉尘污染的方法和规定。
它的目的是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粉尘暴露造成的健康问题。
粉尘测定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量方法:制定粉尘测量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确定合适的测量设备和仪器。
2. 测量频率:确定粉尘测量的频率和时机,通常需要定期进行测量,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粉尘的情况下。
3. 标准限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适当的粉尘暴露限值,以确保工人的暴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4. 数据记录和处理:建立数据记录和处理的系统,记录粉尘测量的结果,监测和评估粉尘暴露的水平,并进行必要的政策和控制措施的调整和改进。
5. 监督和检查:设立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各项粉尘测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问责和处罚。
粉尘测定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人的健康,减少粉尘暴露带来的风险。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粉尘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以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