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

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DG A010240)

[收稿日期] 2004-01-11

[作者简介] 廖其发(1952-),男,四川三台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

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

2004年4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VO L.20,NO.2

第20卷第2期

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

Apr.,2004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廖其发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 400715)

[摘 要] 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认为新

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学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新学制的奠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制改革的大起大落;“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缩短;新时期学制的迅速延长和稳定。每个历史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教训,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学制改革存在严重问题,现行学制存在严重弊端。我国今后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学制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各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高效率的、富有弹性或灵活性的学制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历程;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4)02-0009-08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制的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研究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学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试做回顾与剖析。

一、建国初(1949-1956)共和

国新学制的奠基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教育制度包括学制进

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早在1949年9

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1](P.426)

与民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教育甚至某些时期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相比,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总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实现这一根本的教育任务,《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和教学法。”[1](P.426)

根据这一精神,人民政府自成立以后就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改革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人民政府正式厘定的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继承了“民国新学制”的基本框架(指中华民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实行的以1922年的《壬戍学制》为基础并有所改革的学制),如保留了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等基本的学校类型和小学、中学、大学等基本的教育层次、中学三三分段等。与此同时,也对民国新学制作了一些改革:一是正式将幼儿教育作为独立的一级教育列入学制,民国新学制只是在初等教育中附带提及幼稚园。二是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且将入学年龄提高为7足岁,而民国新学制实行小学六年制,四二分段,入学年龄为6足岁。三是特别重视工农干部学校、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如识字学校(冬学、识字班)、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业余初等学校、业余初级中学、业余高级中学均列入了学校系统,并对其任务、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升学制度都作了规定。同时还将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及相关的补习小学、函授学校列入了学校系统。《壬戍学制》中无此类学校,民国新学制中虽有补习学校,但对其具体制度未作明确规定。四是特别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如规定各类初等学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合格者均可升入中学或其它中等学校,各类初中阶段学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合格者均可升入高一级的各类中等学校,各类高中阶段学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合格者均可升入高等学校,民国新学制未强调职业学校、补习学校与高一级学校的衔接。五是修业年限有所缩短。除小学缩短了一年而外,大学和专门学院由原来的4-6年缩短为3-5年,专科学校由原来的三年以上改为2-3年,专修科由原来的2年改为1-2年。六是强调学制的政治性质。认为将各类干部学校、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列入学校系统、修业年限的缩短、各类学校的衔接的目的,在于“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2](P.686)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发布以后,有关部门在以后几年中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当时的学制加以完善和改进。例如:教育部先后发布各级各类学校规程,对与学制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因

为发现当时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准备不足,故政务院在1953年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决定停止推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小学学制仍沿用四二制,分初高两级。此外,随着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党和国家又特别强调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或新人。

总之,这一时期在改变整个学校教育性质、总任务的基础上,继承了民国学制的基本框架,同时对民国学制做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性的改革,也比较注意及时纠正学制改革中的错误,建立了新中国的学制体系,从而有利于当时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但在学制改革中,也存在不适当地强调学制改革的政治性、学制改革准备不足等问题,如草率地根据政治的需要和一年左右的试验就全面推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等。

二、初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1966)我国学制改革

试验的大起大落

从1957年到1966年上半年我国初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这段时间,除了进一步强调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或方向外,对学制中的修业年限等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了改革。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7年到1960年。

1957年3月22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为研究学制改革问题联合邀请北京60多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举行座谈会,4月3日、4月22日继续举行座谈会。此后,《文汇报》《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有关文章,开展关于学制改革的讨论。[3](P.389)。这些活动推动了当时的学制改革。到1958年上半年,各地已经出现了多种学制,特别是开始举办半工半读教育。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推动了当时的学制改革。中央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的经验以后,应当规定全国的新学制。”[2](P.689)在这一文件的上述精神

?

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的指导下和当时“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你追我赶地进行大规模的缩短学制的改革试验。其主要的试验有以下一些: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九.二制,中学四年制,四二制、三二制、二二制等。[3](P.468)。

为控制各地学制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混乱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59年5月24日发布的《关于试验改革学制的规定》对学制改革做了一些限制,如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改变修业年限,须依管理关系报中央教育部或中央有关部门或地方省、市、自治区批准等。[2](P.690)自此以后,部分试验学校停止了试验。1960年4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认为我国当时的学制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下来的。这个学制是从美国抄来的,是一个落后的学制。提出“从现在起,进行规模较大的试验,在全日制的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我们准备以10年至20年的时间,逐步地分期分批地实现全日制中小学教育的学制改革。”并设想把现行的中小学十二年的学制缩短到十年左右,并且把教育的程度提高到大约相当于当时大学一年级的水平。[4](PP.971-973)。在这个讲话的推动下,又有一些学校加入了学制试验的行列。根据27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1960年9月进行学制改革试验的学校,小学达92341所,占这些地区小学总数的14. 77%;中学达3495所,占这些地区中学总数的18.67%;个别地区的中小学全部实行新学制。有的学校要求九年或十年达到大学一年级乃至二年级程度。[5](p38-39)这些数据说明,当时学制改革试验的规模很大。

第二阶段是1961年到1966年。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部根据这一精神及中央的相关指示,在1961年2月1日召开的普通教育学制试点学校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当前只试验十年制,程度要求相当于现行十二年的水平,试验面不宜过大,试验成熟了再推广,农村学校可不搞试验。自此以后,各地迅速缩小了学制试验规模。据27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学制改革试验的学校,小学1961年减至4000所, 1962年减至900所,中学1961年减至900所, 1962年进一步大幅度减少,个别省停止了改革试验。[5](P.39)到1965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教育部召开五年制中学试验工作汇报会时,全国进行学制改革试验的中学才由1963年的68所增加到大约100所,试验中学都是城市的完全中学,绝大多数试验三、二分段制,个别试验五年一贯制。[3](P.807)这些数据说明,当时缩短中小学学制的试验规模已经很小。

这一阶段学制改革中一个热点是进一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如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积极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农村许多小学附设了耕读班,进一步发展了农业中学、半农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高等学校。城市的半工半读学校也有很大发展,其中有些全日制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此外,中央于1964年成立了学制问题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学制改革问题。

总的来说,在这十年之中,我国各地对学制做了许多创新性的改革尝试。其中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经验:一是当时中央对学制改革非常重视,这有利于推动学制改革的进行。二是重视对学制改革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组织关于学制改革的讨论或工作总结,成立专门的学制研究组织来研究学制,对学制改革的这种慎重态度,应该肯定。三是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探索,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初期存在学制改革试验规模过大、盲目、无序、热情有余而科学性不足的问题。二是后期行政控制过严,不利于专家和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其结果,我国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大起又大落,收效不大。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我国学制的缩短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受极左思想的严重影响。

?

1

1

?

廖其发: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在学制改革方面,其重要特点就是缩短修业年限而降低质量要求。

早在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同志在主持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6](P.16)1966年5月7日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6](P.28)这些意见,对“文革”时期的学制改革有很大影响。1966年8月8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1](P.495)因其如此,“文化大革命”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刀切的缩短学制的改革。

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全面展开,大中专院校和中学乃至一些小学都停课闹革命,原来的各种学制改革试验也被迫停顿。1967年,部分学校开始复课,学制改革问题也开始被一些地方提了出来。1967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在批转吉林省军区的《报请中央批示的几个教改中的实际问题》的批示中提出:“关于学制改革问题,应当在群众充分发动的基础上作好调查研究和典型试验工作,提出改革方案。全面的学制改革需报经中央批准。”[3](P.859)这就是说,虽然正式的全面的学制改革需报经中央批准,但各地可以自由地进行学制改革试验。1971年7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出席教育、出版等7个专业会议的代表时说:目前小学加中学,“有9年的,有10年的,都是试办。城市小学到底是5年还是6年,各地按自己情况试办。现在不强求一致。”[3](P.906)1971年8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记要》也提出:“‘学制要缩短’。中小学学制,暂不统一规定,各地可以继续按当地情况进行试验。”[4](P.1482)这就是说,当时中央对学制改革采取放开的态度,不再要求一致。这使得各地在中小学学制改革方面有很大的自由。这样,全国逐步形成了不同的中小学学制体系。到1973年9月,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实行中小学9年制(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7个省、市、自治区实行中小学10年制(小学5

年,初中3年,高中2年或小学6年,中学4年);9个省、自治区农村学校实行9年制,城市学校试行10年制;西藏自治区实行小学5年制和6年制并存,初中实行3年制。[3](P.936)这就是说,当时中小学学制基本上是九年制和十年制两种,比“文革”前缩短了2-3年。

在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学制方面,当时也进行了砍减学校类型和“缩短”修业年限的改革。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了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3](P.867)在这段话中,与学制直接相关的地方有三:一是中国主要办理工科大学,其它大学可办也可不办。因此,“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院校由1965年的439所减至1971年的328所。其中原有的6所政法院校全部被撤消,原有的18所财经院校被撤消16所。[1](P.37)有些学校虽然存在,但招生数大大减少,有不少专业停止招生。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仿效上海机床厂举办了一些统称为“七二一大学”的学校。二是再次强调学制要缩短。因而“文革”时期高等院校本科的修业年限一般从“文革”前的4-6年减为3年。与此相应,中专及技工学校的学制也缩短为2-3年。三是强调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招收学生。因此,“文革”时期高等院校乃至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要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有一定文化的工人农民及解放军战士。在强调实践经验的同时,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则大大降低,结果当时高等院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只有相当于初中甚至不到初中的文化程度。

可以说,“文革”时期各地在学制改革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全国多种学制并存。但总的趋势是缩短各级各类学校修业年限。给各地改革学制的自主权和缩短修业年限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也值得认真研究。但“文革”时期修业年限的缩短是以招生条件降低,同时教学要求降低,教育质量大大降低为代价而实

?

2

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现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是失败的。

四、新时期(1997-现在)

我国学制的相对稳定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开展了肃清极左思想影响及教育制度等领域中的“拨乱反正”工作。在学制改革方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制改革,特别是很快地延长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此后,我国在学制改革方面虽然也有一些举措,但基本保持稳定。具体地说,新时期的学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小学以“六三三”制为主,其它学制并存。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小学学制,准备逐步改为十二年制。”1981年4月7日,教育部发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中规定:“中学学制定为六年。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多数地区可争取在1985年前,把中学学制改为六年。”由于上述文件的规定,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很快改为十二年制。有些地方的义务教育实行九年一贯制,加上高中三年,就是“九三制”。有的地方的少数学校在试行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再加上高中三年,成为“五四三”制。有的地方在试行初中四年,高中二年,加上小学六年,成为“六四二”制。有少数地方在试行小学五年制,加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就是“五三三”制。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学制以“六三三”制或十二年制为主,同时有少数地方、少数学校在实行其它学制。

2、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多样化。1977年恢复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学制等具体制度由各省市自治区制定,但其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1978年6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1978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第一个统一的有关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办学制度的文件。其中对培养目标、人学条件等做了规定。在学习年限方面,规定工科3-4年,其它专业3年,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学习年限可以适当缩短。国务院1980年10月8日批转的《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

记要》提出:“中专学制可以多样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一般为四年,个别五年,有的专业仍保持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一般为二年,医科和工科等有些专业可为二年半或三年。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从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招生对象和学制。”1984年4月9日教育部发出的《1984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定》提出:“中等专业学校(不含中师)的招生对象逐步过渡到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以后也有类似规定。可以说,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条件和办法较“文革”时期有极大的改变,修业年限长短不一。

3、本专科学校以本科四年制、专科三年制为主,其它学制并存。国务院于1977年10月12日批转《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是粉碎“四人帮”后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文件。其中对招生对象、招生办法等方面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制度做了根本变革。该文件对学习年限未作规定,但实际上当时本科一般为四年,专科为3年。1978年9月28日,教育部发出的《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记要》和1980年4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都规定本科(文科或理科)修业年限为四年。[5](P.38-39)1980年1月教育部《关于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规定学制为四年、五年两种。高等师范和农业、林业学校本科都恢复为四年制,医科一般为五年,少数六年,个别八年。1984年4月10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调整改革问题的几点意见》提出:“工科本科在学习年限上实行四、五年制并存。大多数学校实行四年制,一部分基础好的全国重点高等工业学校的学习年限改为五年。”“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学习年限二至三年。”同时规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可试办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和短期职业大学。从这些规定和各地执行的情况可以看出:本专科学校以本科四年制、专科三年制为主,其它学制并存,并且在招生条件和办法方面与“文革”时期有很大改变。

4、研究生教育以“三三”制为主。国务院于1977年10月12日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

?

3

1

?

廖其发: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年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正式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制度。该文件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招生条件、招生办法、培养办法等做了规定。该文件规定,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1986年12月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硕士生的学习年限,现阶段为二至三年……逐步缩短为二年至二年半;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以三年左右为宜;研究生班的学习年限定为一年半。”但在实践中,除少数提前毕业者和延迟毕业者及在职研究生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修业三年。

5、成人教育形式多样。在修业年限上,学历教育既有学年制,也有学分制。学年制的修业年限也长短不一,但一般专科为3年,本科四到五年,有些高等工科学校本科六年。学分制则是修完规定课程、通过考试、获得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可以说,新时期学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就是粉碎“四人帮”后,政府以统一法规的形式迅速地改变“文革”时期形成的学制。自此以后,除了办学方式在不断变革外,基本学制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任务和修业年限无大的变化。因此,近20余年来,我国学制一直比较稳定、学制改革的试验基本停止。

五、当代中国学制改革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在学制改革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几十年的学制改革存在许多问题或教训,需要认真地加以反思。

(一)过去的学制改革未充分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实现。学制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要重视对于改革目的的研究。学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当然是为了完善学制,但完善学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充分地最有效率地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使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和青年都能尽快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中,又有相当部分的年轻人能够成为很优秀的人才(姑名之为英才),少部分年轻人能够成为特别杰出的人才(姑名之为天才)。这样,我国社会的发展将具有永不枯竭的十分强大的动

力,从而使我国社会能够持久地、快速地发展。所谓“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学制改革是否正确与成功,其关键就是看是否有利于这个改革目的的实现。当代中国几十年的学制改革,不能说对于这个根本目的的实现一点好处也没有,而是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几十年的学制改革中,有些时候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学制改革中,没有重视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往往为改革而改革,如为缩短学制而缩短学制,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本身,以至于牺牲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根本目的。即使在其它时间的改革中,也未能比较充分实现这一根本的改革目的。因此,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不很成功。今后的学制改革,必须最有效地为充分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服务。

(二)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历史眼光、世界眼光与未来眼光。要实现学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必须具有世界的眼光和未来的眼光。首先是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与趋势,深切了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中国如何才能逐步赶上并最后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清楚教育究竟应该而且能够为此作些什么事情?学制改革应当为做好这些事情服务。其次,中国和世界在过去的历史和现实中,都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学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在充分吸收中国和世界学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根据未来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设计、试验学制改革方案。在当代中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在一些非常时期的学制改革中,不仅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而且往往闭目塞听,不关注或没有认真关注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竞争于世界的意识十分淡薄,以至于未能探索出一个完善的学制,因而也未能在教育方面尽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今后需引以为戒。

(三)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学生身心潜能充分发展与健康发展的关系。学制改革特别是设计各级各类教育修业年限的长短和确定学生入学年龄的早晚,除了首先要充分考虑前边讲的根本的改革目的而外,还必须认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要使我国的教育最充分地挖掘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二是要有利于而不是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

?

4

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要最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中,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处理好,一方面是所设计的学制特别是其任务和修业年限有浪费学生生命或身心发展潜能之蔽,如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教育任务太轻而修业年限较长。另一方面是教学不得法,让学生从事不少既浪费学生的生命,又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活动。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让学生生活愉快而放弃质量要求,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何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今后学制改革者们应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过去的学制改革有不顾条件而盲目蛮干之弊。办理学校特别是要办好学校,需要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再美好的设想也难以实现。因此,在设计学制改革时,要关注实现改革目标的基本条件。有条件,则可以将目标定高一些,条件不充分,则应该定低一些。我国在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都不顾基本条件,大力推行某种学制或学制改革试验,结果得不偿失。因此,今后的学制改革,要以当时当地的教育条件能够承受或能够推行这种改革为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也要为先进学制的推行而积极创造或提供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的条件。

(五)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的配合。学制改革虽然主要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的性质、任务、修业年限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领域其它方面如课程、教材、教法、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的很好配合。因此,要进行学制改革,必须同时在深入研究学制改革根本目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认真进行相关的其它方面的改革。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或者是重视的程度不到位。如只是研究用五年的时间是否能够完成原来用六年时间来完成的任务,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原来所设计的小学六年或中学六年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等是否合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只研究小学或中学某一阶段的学制改革,但没有其它教育阶段的相应改革相配合,从而发生各级教育之间不能衔接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改革都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今后进行学制改革,应该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各方面的整体改革相配合,至少要考虑本级教育各方面的配合和解决与相邻层次教育的衔接问题。

(六)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甚至文化传统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各地的儿童青年甚至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儿童青年之间的环境条件、教育条件、身心基础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用统一的学制去规范各地的教育、去统一要求相互之间差异很大的不同学生,这种学制必然难以适应各地和各个学生具体情况。因此,学制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比较充分地适应各个地方的实际和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但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中,决策者们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至少是没有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往往是以政府命令的形式,统一全国的学制,特别是全国统一入学年龄、统一修业年限,使得我国的学制比较僵化、缺少灵活性。如何解决我国学制的适应性、灵活性或弹性,仍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七)过去的学制改革中政治与行政干预过多。学制改革虽然有政治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个学术问题,故其科学性方面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相对而言,政治性的要求要退居次要地位。同时学制改革的周期极长,必须讲究连续性,而行政者的任期较短,且与专家相比,相对缺乏对于学制改革的深入研究。因此,学制改革的决策者决不能只考虑政治影响来决定学制改革的取舍,政府有关部门也不能对学制改革加以过多的干预。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考虑政治因素太多,行政干预太多。如五十年代初认为实行小学五年制还是实行六年制关系到是有利于人民大众还是有利于剥削阶级的政治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认为缩短学制与不缩短学制是关系到是执行无产阶级的教育路线还是执行资产阶级的教育路线的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从建国初到新时期,中央特别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动辄以文件或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某种学制或中止某种学制。由于有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过去的很多学制改革

?

5

1

?

廖其发: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或无疾而终,或走了一些弯路。因此,在今后,学制改革的决策者应该综合考虑政治和政治之外的其它因素对于学制改革的影响,使学制改革的决策比较全面、比较科学。有关的党政领导部门要干预学制改革,但这种干预要比较恰当。首先,需要认真把握全国教育发展包括学制改革的政治方向;其次,对学制改革要给予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和积极研究学制改革,以便能够对学制改革给予比较恰当的引导和积极的支持,特别是要虚心向有关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学习、认真听取并充分尊重他们关于学制改革的意见,为他们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制改革试验提供各种条件,使之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同时也使自己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八)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积极与稳妥的关系。逐步完善学制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积极进行学制改革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学制改革涉及到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着不慎,有可能对教育的其它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一种学制形成以后,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证明其利弊。因此,对学制改革又必须持慎重和稳妥的态度。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或急于求成,如大跃进中的学制改革,“文化大革命”中的学制改革;或过分求稳而不积极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政府对学制改革的态度就有过分求稳之嫌。要解决这一对矛盾,关键在于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该鼓励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和有关专家进行比较规范的、长期的学制改革实验研究。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有关专家、学校的校长与教师等各方面的人士

要通力合作,在确有水平的专家的引导下,通过精心论证、精心组织的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制改革之路,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就可收到积极稳妥之效。

总的来说,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学制改革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我国现行的学制还存在十分严重的弊端。可以说,一个最根本的弊端就是我国学制修业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如一个学生7周岁入小学,经过12年中小学教育、4-5年本科教育,毕业时已经23周岁或24周岁,如果再经过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毕业时已经是29周岁或30周岁。也就是说,我国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时年龄已经很大。但是,我国所培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其总体水平或整体素养一般不太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强,其天赋潜能未得到比较充分地开发。那么,我国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是否还可以提高?修业年限是否还可以缩短?与之相应,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进行那些相应的改革?这些有关我国学制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还非常需要加以重视并认真研究。

如果我国党和政府、教育界、学术界真正能够正视我国学制的现存问题,能够认真地从过去的学制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能够扎扎实实地通过长期的、全面的、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找到建立适合我国各地和不同学生实际的、高效率的学制的理论与具体方法,那么中国教育的面貌就会彻底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责任编辑 江 峰]

参考文献:

[1]有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3]金铁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6]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下转第35页)

?61?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6](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7]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昔纵横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8.[8](英)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9]S. E.Frost Jr.Historical and Philos ophical F oundations of Western Education.Charles B Merrill Publishers.C olum 2bus.1966.

Profound know ledge :the Approach to the Cognition of U niversity

Wei Yi

(Nanjing X iuaozhuang C ollege ,Nanjing 210017,Jiangsu )

Abstract :Profound knowledge i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of the formation of university ,and is the basis on which university comes into being ,develops ,and ev olves.All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form a university ,such as the teachers ,students ,courses and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a university if run ,an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 uni 2versity ,such as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ng the s ociety can all be explained from the angle of Profound knowledge.Only in this way can peopl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y.

K ey w ords :university ;Profound knowledge ;higher education

(上接第16页)

Experiences in and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s School System R eform

Liao Q if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 outhwe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s orts out the experiences in and less 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school sys 2tem reform.The author especially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the 50years and m or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school system reform has underg one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which there were ups and down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system ;the period of ”Cultural Rev olution ”in which the duration of schooling was shortened ;the new period in which the duration of schooling was lengthened and stabilized.In each of the above -said historical period there were s ome experiences and less ons.But on the whole ,in the author ’s opinion ,there were serious problem in school system in the past ,and shortcomings today.Therefore ,an organic ,practical ,effective school system and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must be established ,in the hope that they are fit for the re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K ey w ords :contem porary China ;school system reform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less ons

?

53?韦毅:高深知识:识读大学的一个角度

我国基础学制改革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科学道德(就业指导) 课程论文题目:试分析当前我国学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佟超 学号:2016300132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原理 任课教师:温恒福

2016 年 12 月 1 日 试论当前学制对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出现,学制也逐渐形成。学制体现了一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状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近代学制的构建是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前进的,总体上经历了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近代三大学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在20世纪初期,美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其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仿效建立起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基本完成,其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今。这三部学制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学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到渐趋成熟。特别是壬戌学制的诞生在我国中学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壬戌学制的确立到如今,中国的学制经过了几次改革,现在基本确定为“六三三”和“五四三”并行的学制体系。但我国目前的学制体系让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六三三”学制与“五四三”学制实施混乱,当前学制并不能完全完全适切与当前社会状况与新时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等。我国一直持续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在新时期进行必要的学制改革,使其能更加适应当前中国的现状和新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重视的。 关键词: 学制;中小学学生;教育改革;学校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的学制基本延续了1922年确立的壬戌学制的基本框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目前在中国,实行的是在“六三三”学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产生的“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并行的学制制度。“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相比较之下虽然区别不大,但因为其教材所使用不同,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也不同,所以对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目前的我国的部分地区,“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实施的情况较为混乱,有的地区的学制在“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之间频繁进行切换,这种情况必然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的平稳发展和教师的对教材的熟悉,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初级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腾飞,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我国的现行学制却与当代的社会形态产生了许多不适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年龄提前,“六三三”学制和“五四三”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不适切;第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年龄提前,我国当前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情况不适切;第三,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发展不均衡的社会现状要求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学制体系来予以适应。第四,当前中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教育发达程度,部分地区都与沿海发达地区具有较大差距,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学制上也不应采取相同的对待态度。 对比美国与日本的学制历史发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与日本“六三三”学制都根据各自国情作出了调整。其中,世纪年代开始,美国的初级中学逐渐走向衰落,中间学校兴起,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1、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A1951年 B1950年 C1949年 D1952年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育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教师劳动的()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A创造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灵活性 4、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A对个人的贡献 B对学生的贡献 C对社会的贡献 D对家庭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5、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心情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

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识 D.角色失败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包括幼儿园到大学四段六级的学制改革。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讽刺、定义、助产术,一步步启发学生自已思索得出答案。 3、【答案】C。 4、【答案】A。解析: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其中,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5、【答案】B。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3.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4.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有了基本规定的情况下,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就成为关键性的制度。因此,一个国家的学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该国教育的育才方向、育才质量和育才速度,即是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研究我国的现行学制,就会发现: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偏大;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学习年限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一、现行学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小学入学年龄偏大 我国小学的入学年龄普遍是6岁或7岁,这种入学年龄制度是否科学?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 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他主张应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很显然,他认为4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廖其发教授也主张“一般儿童大约4岁左右入学。”尽管古今中外已有不少世人皆知的4岁左右入学并成为名人的成功范例,特别是近年来这方面的范例连连见诸报端,但往往被人们认为这些皆为“神童”,而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因而6岁、7岁入学的学制一直得以沿用。人们甚至不去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越来越优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明显地提前,这种一直被沿用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却始终不变化,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吗? 2.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 有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如一个学生从3周岁入幼儿园,7周岁入小学,然后不间断地上学读书,高中毕业时是19周岁,本科毕业时是23周岁(四年制本科)或24周岁(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6或27周岁,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9周岁或30周岁。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1]。这说明,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3.学制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 人才的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我国现行学制追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试卷;教师按照一定标准讲课,试题力求是标准化试题,教师按标准答案和统一标准阅卷。林德宏教授对这种高度统一的同步化学制作了如下描述,“人们几乎在相同的年龄上小学、中学和大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 1960年代,除了美国的米尔斯,还有欧洲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等人在1964年召开的纪念韦伯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动的关于“价值中立”的论战;在1970-1980年代,继古尔德纳之后,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的m.英格在《论反文化》一书的前言中直截了当地申明,他“不能‘放逐价值’,在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时,也不佯装骑墙。”到1990年代,对“价值中立”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扩展到相邻学科。一些权威人士,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指出:“研究的客观性不能仅仅通过试图排除价值观念来解决。相反,社会问题的每项研究,无论范围多么有限,都是且一定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无偏见的’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存在将来也不会有。努力逃避价值观念是错误的,并且注定是徒劳的和破坏性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在一起,即使把它打入地下,它们仍然指导我们的工作。”社会政策的资深学者蒂特姆斯也指出:“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受到持续的批判,“价值中立”的影响在国外受到不小的削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事实上,近20年来,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或哲学研究的学者,很少会再认同实证论的观点了。社会研究必然会有价值介入这个论点几乎成为他们的共识。”中国社会学在“价值中立“问题上的成熟度的提高,总的来说,与国际社会学界的趋势是一致的。 2、社会学与意识形态性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消极后果是,人们由于厌恶那时的过度政治化和极端意识形态化,而导致较为普遍地对一切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厌烦和远离。

西方社会学的“价值中立”正好给了这种较为普遍的情绪以学理的支撑。这是“价值中立”1980年代在中国社会学界以及其他学界盛行的社会原因。 其结果是人们“有学理根据”地把社会学与政治、与意识形态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形成了这样一种影响广泛的“惯性思维定势”:似乎一涉及政治、一涉及意识形态,就不再是社会学,不再是学术。所以,“这不过是政治”,“这不过是意识形态”,成为杀伤力很大的话语,用来否定不合自己口味的观点和理论,用来认同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甚至用来判定谁是真正的社会学家,用来造成一种排他性的不正常学术氛围,名之为“社会认可”。这种惯性思维定势、这种充满贬义的话语,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教师和青年学子。 但是,事实一再表明,主张价值中立的的人,价值性往往是非常强的,字里行间时时露出他自己坚决反对和深恶痛绝所谓种种价值,给我们提供了提倡价值中立的人价值并不中立、甚至很不中立的例子。 为什么这样?道理并不复杂。这是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能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因此,结果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选择、奉行符合自己胃口的价值、政治、意识形态。这里选择是一种价值,不选择也是一种价值。声称没有价值似乎显得很“清高”,很有“良心”,实际上,清高就是一种价值,良心同样是一种价值。所以主张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的人,一定要在逻辑上、在实践上陷入悖论或自相矛盾。逻辑上的矛盾是主张摆脱一切价值,却选择某种价值,结论与前提矛盾;实践上的矛盾是主张价值中立,实际价值并不中立,言行矛盾。 吉登斯20xx年底中国广州讲学之行,应该给那些认为社会学能够摆脱价值、摆脱政治、摆脱意识形态的人一些启发。据网上报道,吉登斯自称经历过学术上的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 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DG A010240) [收稿日期] 2004-01-11 [作者简介] 廖其发(1952-),男,四川三台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 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 2004年4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VO L.20,NO.2 第20卷第2期 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 Apr.,2004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廖其发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 400715) [摘 要] 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认为新 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学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新学制的奠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制改革的大起大落;“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缩短;新时期学制的迅速延长和稳定。每个历史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教训,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学制改革存在严重问题,现行学制存在严重弊端。我国今后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学制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各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高效率的、富有弹性或灵活性的学制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历程;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4)02-0009-08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制的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研究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学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试做回顾与剖析。 一、建国初(1949-1956)共和 国新学制的奠基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教育制度包括学制进 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早在1949年9 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1](P.426) 与民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教育甚至某些时期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相比,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总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实现这一根本的教育任务,《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和教学法。”[1](P.426) 根据这一精神,人民政府自成立以后就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改革学制。

回望改革开放历程

回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我们所处在一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最繁荣的时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不断着眼未来的顶层设计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谋福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年的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改革开放的40年,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壮观。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改革并非起自中国。苏东各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由于复杂的内外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中国的改革,历经艰难曲折,取得巨大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

验,必须长期坚持。”为此,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 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 -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却长期没有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方向正确,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方向错误,改革开放必然到处碰壁、遭到失败,甚至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和灾难。苏联改革因方向错误,而遭到失败,由此导致亡党亡国。中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虽有困难和挫折但终能克服千难万险而取得成功和伟大成就。 最后,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方向正

中国近代五种学制(简约版)

中国近代五种学制(简约版)

一壬寅学制 1 1901《教育世界》近代最早的教育刊物,系统的介绍了日本重要教育法 2 1902张百熈主持《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3 学制规定了(学堂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4学制主系列划分三段七级,蒙学堂和寻常学堂共7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此学制并没有施行) 二癸卯学制 1近代中央政府第一个颁布并得到实行的学制 2 1903张百熈,张之洞,荣庆《揍定学堂章程》1904年施行 3这个章程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有学校管理法,教授法 4该学制划分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初等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将蒙养院纳入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纳入国家规划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中等教育(中学堂-----一级5年 第三阶段:高等学堂(三级11-13年) 另设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三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 1《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校令》《实业校令》 2学制主系列划分三段四级 3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共7年,不分设男女学校(但设专门女子学校 4高等:预科,本科,大学院17 -18年另设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5小学前蒙养园和大学本科以后的大学院不计入学制年限6此学制仍以保持小学-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四壬戌学制(1922新学制) 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学制会议,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教育系统改革案》这就是壬戌学制 1参照美国式六三三学制(实用主义) 2此学制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 3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为指导 (1)适应社会进化需要 (2)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末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 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 “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 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 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实施阶段。 2、简述当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过去的学制改革未充分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实现。 (二)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历史眼光、世界眼光与未来眼光。 (三)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学生身心潜能充分发展与健康发展的关系。 (四)过去的学制改革有不顾条件而盲目蛮干之弊。 (五)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的配合。 (六)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七)过去的学制改革中政治与行政干预过多。(八)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积极与稳妥的关系。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2.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3.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新学制的主要特点: a.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b.体现学校面向工农的原则。 c.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

d.体现了重视在职干部再教育的原则。 e.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与方法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三个结合”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六个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及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a.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b.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c.中等教育改革 d.高等教育改革 e.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 a.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b.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c.改革办学体制 d.改革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制 度 e.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5.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a.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b.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c.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史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历经了十年动乱的严重挫折之后艰难启动的,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三十年,中国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负面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深入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持续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报告从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地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前是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斯大林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毛泽东曾对斯大林模式所体现的传统社会主义原则进行过总结,包括: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消灭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等等。这些原则本身无可厚非,也确实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问题出在教条式地照上述原则去做,没有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1957年之后,‘左’倾逐步发展,以致发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政治体系方面,党的一元化领导使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而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第一书记,公民权利得不到有力地保障。严重的挫折,沉痛的代价,从反面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以史为鉴,邓小平认为:“如果说我们建国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他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他总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与毛泽东时期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毛泽东坚持用生产关系的标准,通过改革使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达到一大二公三纯,认为只要公有化程度高,生产关系就能自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后来的实践中,毛泽东注重单纯的生产关系变革,以致于又回到阶级斗争的立场,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确保所谓社会主义的纯洁性。邓小平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的标准,即以生产力为标准,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核心考点梳理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核心考点梳理 最近发现很多同学在备考时,对于教育学中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部分的知识点掌握的不是特别的牢固。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备考,让大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今天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这部分的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备考有些帮助。 在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里面,考的比较多的就是这几个学制的特点和地位,经常是反选的形式进行考察。 一、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1.特点:注重国民教育和注重实业教育: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 2.地位: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我国现代学制的开端。第一部颁布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特点: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班级授课制在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重视读经,封建性明显。 2.地位: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这一学制。标志着近代体育课程登上历史舞台。 三、壬子癸丑学制 1.特点:设置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设补习科、专修科、讲习所。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2.地位: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承认女子有受教育权的现代学制。 四、壬戌学制 1.特点: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准备。别称:“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2.地位:近代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学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反映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 沿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内容为:①幼儿教育。对3~7周岁幼儿在入小学前实施使其身心获得健全发展的教育。②初等教育。给儿童以全面发展的小学基础教育;对青年和成人实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的教育。③中等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为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前三者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后者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类中等专业教育。④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⑤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实施革命的政治教育。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学制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教育制度、三类主要学校、多种形式办学的系统:①全日制学校,学生全日在校学习,或者大部分时间从事学习。其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②半工(农)半读学校,包括半工半读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农业中学、简易小学等。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在工厂或农村劳动,学习与生产并重。③业余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在职成人,包括干部、工人、农民、战士等进行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它包括识字(扫盲)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业余中等学校、业余高等学校以及短训班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学制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得到整顿恢复,学制作了进一步调整。 内容 中国现行学制分初、中、高三级教育。初等教育:①普通小学,招收6~7周岁的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②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吸收文盲、半文盲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中等教育:①普通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修业年限为 5 ~ 6 年(初中3年,高中2~3年)。②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③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 3 年。④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⑤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年。⑥成人中等学校,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成人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一)建国以前的学制改革 1. 壬寅学制 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形势的压迫下,开始实行“新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学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支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由于不够完备,所以只是公布没有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 2.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现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 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学院、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设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外国语等课程;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通儒院,属于研究院性质。

在主系列之外,主要有实业类、师范类等。 3.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成立教育部,教育部仍以日本学制为基础,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并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中学。高等教育不分级,设立大学。大学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其外,有师范类和实业教育类。壬子癸卯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4.1922年学制由于原有学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美国影响的日益扩大,1922年民国教育部又制定和实行了一个新的学制,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的分量,更加注重中等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 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学制改革

一、新学制的建立 解放后,人民政府针对国民党政府时学制存在的种种弊病,决定建立新的学校系统,并于1951年10月1日,以政务院命令正式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正式在全国施行的第四 个学制。 这个学制包含着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从纵的方面看,分四段六级:第一阶段为幼儿教育四年;第二阶段为初等教育五年,第三阶段为中等教育六年,分初、高中各三年,均得单独设立;第四阶段为高等教育二到五年,在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研究部,修业年限为二年以上。从横方面看与小学平行的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统等教育有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与中学平行的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业余初、高级中学等。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以及各级各类的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与特殊学校等。 这个学制与国民党时代的学制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首先是工农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新学制不仅把工农和干部教育及各类业余教育在学制中获得了正式地位,而且把教育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学校,按其程度,分别列入正规的学校系统之内,并使其相互衔接,同时对入学年龄,都不作统一规定,以便于他们受到 各级各类的教育。

2.技术教育受到重视。在取消原有职业教育系统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并明确规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专科学校和专修班的适当地位和制度,以适应培养新中国急切需要的大量国家建设人才,首先是技术人才的需要;明确规定把高等学校分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规定了专科学校和专修科的地位与制度,这样就给了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药等高等专业教育以极有 利条件。 3.特立了一项“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和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使在整个教育系统上保证了各级工作人员,包括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原知识分子,都有受到政治和业务的再教育的机会。 4.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改四、二分段制为五年一贯制。 新学制是根据当时国家各方面的需要以及长期我国教育工作的经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而制定的,它基本上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相适应的。新学制改革了旧中国学制的资产阶级实质,奠定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标志着人民教育走上了有计划有系统发展的新阶段。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教材师资等条件准备不足”,全国一律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困难较多。到1953年11月,政务院决定:小学五年一贯制一律暂停推行,仍沿用四·二制。所以实际上新学制对普通教育六·三·三的弊病未得到根除。 二、学制的改革 我国中小学沿用“六·三·三”学制,在教育界的意见一直很不一致。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国掀起了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的浪潮。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验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指定个别小学、普通中学进行改革学制的试验。此后,各地都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到1960年3月,各地曾试验过的学制形式有:中学四年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三·二制,中学四·二制,中小学五·四·二制,中小学九·二制,高中二年制分科,高中三年制分科,初中三年制,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一贯制等等。据27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进行学制改革的中学,总计达3495所,占这些地区中学数的18.6%①。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改革原则,试验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展望将来“新的学制……将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愿望,的确反映了我国人民立志突破外国模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学制的雄心壮 志。 但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中,教育不可能幸免于“左”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试验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不恰当地过分缩短年限,目的不明确地过多增加劳动,不适当地逐级下放教学内容等等,影响了学制改革的试验。所以到1961年就适当缩小了试验面,并停止了九年一贯制的试 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