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功能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传导性耳聋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之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所以,临床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症、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均可概括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之中。(引用)

康复科护理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 【概述】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 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 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 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5、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轮椅、站立、行走训练。 6、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饮食,适量饮水。 7、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专科护理】 1、饮水计划:和病员一起制订合适的饮水计划,并指导和监督病员执行。 2、清洁间歇导尿:评估患者残余尿量,制订导尿频次,实施导尿计划,记录残余尿量。 3、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每日1-2次。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每日饮水总量1650-1800ml。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如:浓茶、咖啡等。 3、每日1-2次自我检查皮肤情况。 4、指导病员正确选用轮椅,教会病员轮椅维护相关知识。 5、每日作呼吸训练2-3次,预防呼吸道感染。

浅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胃功能的影响 孙洪波

浅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胃功能的影响孙洪波 发表时间:2019-05-13T16:47:25.4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3期作者:孙洪波 [导读] 为了客观评估胃癌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胃功能恢复的作用,本校附院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伊春市中医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护理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基础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腹胀程度,胃肠功能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出院时评估两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与疼痛程度均轻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正常进食的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自主排氣时间、正常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乏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症状以及整体健康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8.24%,常规组为55.88%,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胃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降低术后早期疼痛与腹胀程度,预防继发性心理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于胃癌术后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护理;综合护理;胃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gastric function,complica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6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treated by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4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basic post-operative nursing was adopted in the routine group,while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group. The degree of pain,abdominal distension,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dexes and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psychological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t discharg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work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The degre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P < 0.05);the time of normal eating,recovery of bowel sounds,time of spontaneous exhaust,time of normal defecation,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and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P <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gastric fatigue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P < 0.05).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the physical function,role function,symptoms and overall health of the SF-36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24%,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55.88%,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 Conclusion: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reduce the degree of early pain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after operation,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diseas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work.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Early postoperative nursing;Comprehensive nursing;Gastric function 胃癌是消化科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3]。手术切除治疗胃癌具有理想疗效及预后,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4-6]。然而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性疗法,术后患者可发生一系列的相关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手术疗效。近些年来术后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推广普及,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正是建立在此项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型优质护理措施。为了客观评估胃癌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胃功能恢复的作用,本校附院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护理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65.37±8.26)岁;TNM分期:Ⅱ期19例,Ⅲ期15例;肿瘤数量:多发2例,单发32例;肿瘤位置:胃窦3例,胃体18例,胃底11例,多部位2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65.45±8.71)岁;TNM分期:Ⅱ期18例,Ⅲ期16例;肿瘤数量:多发3例,单发31例;肿瘤位置:胃窦2例,胃体16例,胃底13例,多部位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本校附院医学影像学诊断为胃部恶性肿瘤并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切除组织经病理检验确诊为胃癌。患者均在完全知晓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参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声明文件。本次研究报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监督。排除标准:淋巴转移、远端转移的胃癌患者;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进食梗阻疾病患者;合并心肺脑血管严重疾病患者;入组前有放化疗史患者;肿瘤侵犯至食管下段需行胸腹联合切口患者;重大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腹水、胸腔积液患者;合并有消化系统穿孔、幽门梗阻等于术前需禁食的患者;精神疾病或意识功能障碍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护、症状体征观察、常规抗感染、药物及留置管道等常规护理、术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6T13:13:17.7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李英 [导读]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对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其分组,观察组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5d的经皮胆红素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及胎便转黄所用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中十分常见,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损伤,留下后遗症,对社会和家庭均有严重危害[1-2]。因此,寻找有效途径对新生儿进行干预,以全面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多元化护理干预更加强调护理措施的综合性以及实施护理措施时间的及时性,除了对症干预以外,还提倡进行预防性护理,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期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减少其造成的损害。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以探讨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纳入本次研究的100例新生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日龄1-4d,平均日龄(2.18±0.67)d;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日龄1-4d,平均日龄(1.20±0.71)d。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排除标准:1. G6PD酶缺乏、ABO或RH溶血病等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先天性疾病;2.肝功能异常或合并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十分常见,系指新生儿出生后的28d内,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导致的以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变[3]。文献指出[4],新生儿出生后的2-3h以及之后的4-5d为高胆红素血症发病高峰,一般情况下,发病后的1-2周内高胆红素血症可逐渐消退。若治疗干预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给患儿留下严重后遗症。 对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而言,寻找有效途径促进患儿排便是确保患儿疾病早日康复的关键,相关研究证实[5],新生儿胎便中约含有80-100mg左右的胆红素,若患儿胎便无法及时排除,其中包含的胆红素则将加重患儿肝肠循环负荷,受此影响,患儿疾病康复时间将延迟。为此,有学者提出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其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抚触、饮食干预、等途径,加速新生儿肠胃蠕动、增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以有效防止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其临床护理效果更优、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更低;首先,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5d内的经皮胆红素数值以及7d内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其次,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及胎便转黄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新生儿均明显更短(P<0.05)。研究结果提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进行防止的,增加新生儿早期母乳摄入量、给予新生儿抚触等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帮助新生儿获得生长发育足够的营养,加速胎便排出;另一方面,可有效增进新生儿的全身新陈代谢,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加胃肠道激素、胃泌素释放,因而可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是降低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数值,缩短新生儿胎便排

康复科 护理常规(全)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到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康复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地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康复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两组护理后的BI评分分别为(87.43±4.81)分和(76.33±5.01)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的(38.47±3.09)分和(38.72±3.10)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标签: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脑梗死;偏瘫;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血管供应区神经功能的缺损,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脑梗死的死亡率比较高,而存活者中约有75.0%的患者存在偏瘫状况,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在康复护理中,传统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2]。现代康复医学要求综合性护理,需要积极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提高免疫功能。本文具体探讨了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9月到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康复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00例,纳入标准:符合脑中风瘫痪的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均经影像学CT或MRI 检查证实;单侧偏瘫;无全身其他重大系统疾病;无过往病史,无家族遗传史;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有痴呆病史。其中男445例,女355例;偏瘫部位:左侧420例,右侧380例;平均受教育水平为(12.36±2.90)年;年龄最小4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3.45±2.10)岁。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主要为出院指导与日常护理。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宣泄,经常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在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积极协助进行肢体锻炼,增强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每次锻炼要进行30min左右;在理疗中选择红外线照射偏瘫部位15min-30min,每日1次;饮食指导根据营养科的饮食建议,给予限盐,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07-23T15:28:24.0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作者:何敏 [导读] 相较于中老年乳腺癌,青年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均存在差异。 醴陵市精神病医院湖南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中选取78例,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B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青年乳腺癌;抑郁;生活质量 相较于中老年乳腺癌,青年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均存在差异,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且具有较高恶性程度与复发率[1-2]。因为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特殊社会属性与家庭地位,所以患病之后通常需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为此,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加强关注,及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针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4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中选取78例,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28.25±2.38)岁,共3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8.09±2.42)岁,共39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本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过对症护理干预,包括围化疗期护理、检查指导、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指导以及随诊指导等。 观察组:早期综合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支持一表达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干预,以此来促使其抑郁、自卑等消极情绪减轻,保持平稳、积极心态,促使其护理依从性提高。(2)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依据,采取相应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提供解答;将科室内护理人员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乳腺癌知识讲座,从专业角度纠正患者的乳腺癌错误认知。(3)生活行为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以此来对术后机体功能康复进行有效促进,提高生活质量高;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注意膳食均衡,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摄入高热量食物;嘱咐患者戒除烟酒。(4)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嘱咐患者丈夫、家人以及同时给予其充分关怀与爱护,为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将患者的自卑感与孤独感减轻。 1.3 观察指标 采用BD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高于15分则为重度抑郁,13分-15分为中度抑郁,10分以上为有抑郁存在,10分以下为无抑郁。 采用WHOQ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化版)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重量,共6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患者生活质量与得分高低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对比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B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且近年来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均构成了严重威胁。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医源性损伤,这会给其带来严重机体与精神创伤,生活质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4-5]。为此,本研究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了常规护理服务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6T13:29:35.5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路艳婷曾玲侠 [导读] 分析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陕西凤翔 7214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资料,分为2组不同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黄疸出现和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含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24-02 近年来,60%的新生儿均患有新生儿黄疸疾病,其病主因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导致皮肤及黏膜出现黄染状态[1]。高浓度的胆红素含量可直接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甚至容易引发脑部疾病,患儿的神经细胞一旦受到中毒性改变,对生命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新生儿黄疸在治疗中使用科学护理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改善胆红素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2]。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41例,女患儿19例;年龄1~5天,平均年龄(2.36±0.38)天;早产儿19例,足月儿29例,过期产儿12例;对照组男患儿38例,女患儿22例,早产儿21例,足月儿30例,过期产儿9例;年龄1~6天,平均年龄(2.24±0.41)天;两组性别、年龄等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征检查、基础喂养、疾病相关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1)喂养护理: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依据患儿身体当前状态,可以增加适当的段级奶粉喂养,保证新生儿的营养。(2)排便护理:观察新生儿每天每次胎便的量、时间及颜色,有的新生儿出现胎便不通畅情况时,给予轻抚或者刺激肛门法帮助排出。(3)游泳护理:安排专业护理人员为出生2d后的新生儿做游泳护理,每2天一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游泳前需先为新生儿的肢体进行按摩及伸展,期间并全程记录体温、脉搏等。(4)抚摸护理:结束沐浴及游泳需做全身抚触,由头、胸、四肢及背部顺序进行抚触,每次进行15分钟,每2天一次,持续5天左右,此护理可以让新生儿加速肠蠕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观察记录新生儿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胆红素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症状变化时间指标对比 观察组黄疸出现和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临床中属于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血清胆红素升高,皮肤黏膜和巩膜黄疸,一般在出生2~5天内发病率最多,轻症者会在2个星期后逐渐消退,若发病期间症状及血清胆红素居高不下,易危及患儿生命[3]。及时把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加上合理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黄疸出现和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干预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意义,干预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可能为:在早期护理中对患儿进行抚摸护理,可通过背部的体表神经排便中枢起到刺激排便作用,减少患儿胎便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通过游泳护理把患儿的胃肠道激素及胰岛素增加分泌后,激进肠蠕动,把患儿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以激进食欲。在喂养护理上,除了日常所给予喂食母乳后,适当的再增加当前阶段的配方奶粉喂养,保证患儿的营养,可避免因饥饿状况增加了胆红素水平的提高,为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增加能量及蛋白,不仅可以增加胎便排除,还有利于肠菌群的正常形成[5]。因时间、样本等条件有限,关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远期临床效果影响,还有待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制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适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新入院患者应评估患者饮食、睡眠、四肢活动、自理能力、皮肤状况、言语沟通、生活 习惯等。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单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舌脉、二便等变化以及 其他的临床表现的变化。注意观察分泌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4.如发现异常,要分析病情、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 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要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和防护工作 5.做好辩证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 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放置褥疮的发生 6.根据中医护理记录的有关规定,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情、治疗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 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十一、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责任护士之间、组长之间做好床头交接班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注意服药后的护理 十三、遵医嘱给予辨证施膳,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回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十四、正确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给予情志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8-27T15:19:47.32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李芹 [导读] 分析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温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胎便转黄时间及一周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胎便转黄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一周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 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常规护理;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影响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29-01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出现上升,患儿的皮肤、黏膜等进而出现黄染现象[1]。新生儿黄疸一般于患儿出生后3d内发生,若患儿为生理性黄疸,病症可以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患儿的中枢神经等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2]。我院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收到极佳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经临床检查后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所选患儿的排除标准为:先天畸形患儿、精神疾病患儿、合并其它器质性疾病患儿、感染患儿。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胎龄37—41周;观察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患儿胎龄38—40周,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以下为主要方法: 1.2.1 喂养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时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自身需求等给予患儿配方奶粉,这样,患儿可以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及蛋白质、能量等,对于患儿的成长十分重要,也会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 1.2.2 抚触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在进行抚触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向其宣传相关的知识等,取得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所处新生儿室的温度调整为28℃—30℃,在患儿进食1小时后且保持清醒状态时进行抚触,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抚触过程中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护理人员在抚触前为患儿抹润肤油并在抚触时按照头面部、胸部、腹部、背部等顺序依次进行。 1.2.3 游泳 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儿游泳,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游泳的水温需要控制在37℃—39℃左右,并且为患儿选择合适的游泳圈并确保水质的干净、整洁。护理人员将游泳圈套入患儿的颈部并做好保险处理,之后将患儿放入水中并从旁协助,帮助患儿伸展四肢并确保患儿的头部始终位于水面之上。游泳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擦干患儿的身体并对患儿进行消毒处理[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胎便转黄的时间及患儿一周黄疸指数,并加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利用t值对其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儿一般在出生3d至1周内发病[4]。新生儿黄疸主要就是患儿的体内积存了大量的高胆红素,若是患儿未能接受及时的治疗与处理,患儿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导致患儿患上胆红素脑病,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死亡[5]。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需要科学的护理工作给予保证,我院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从喂养、抚触、游泳三方面入手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定时让患儿服用配方奶粉,增加了患儿的营养摄入量,确保患儿体内有充足的营养元素,帮助患儿建立了正常的肠道菌群,促进患儿胎便的及时排出,以此保证患儿的黄疸症状尽快好转。护理人员在帮助患儿游泳之后,患儿的机体新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