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 格式:pdf
- 大小:43.92 KB
- 文档页数:1
听觉障碍分类与分级(1)
听觉障碍是指人类的听觉系统失去或减弱其感知能力,引起听力功能的障碍。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的影响。
根据听觉障碍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分类和分级:
一、按病因分类
1.先天性听觉障碍:指因遗传、胎儿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婴儿出生后即患有听觉障碍。
2.获得性听觉障碍:指在出生后或某一时期内发生听力损失的情况;获得性听觉障碍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长期噪声刺激、药物毒性等病因。
二、按听力损失的程度分类
1.轻度听力障碍:是指听力损失在20~40分贝之间,患者需要大声谈话才能听清。
2.中度听力障碍:是指听力损失在41~70分贝之间,患者需要很大声地听才能听到。
3.重度听力障碍:是指听力损失在71~90分贝之间,患者只能感觉到较大声音。
4.极重度听力障碍:是指听力损失在91分贝以上,患者只能听到很大声的声音。
三、按听力障碍部位分类
1.传导性听力障碍:又称传导性耳聋,指由外耳、鼓膜、听骨链等部
位引起的耳聋。
2.感音性听力障碍:又称感音性耳聋,指由内耳、听神经引起的耳聋。
3.混合性听力障碍:指同时有传导性和感音性听力障碍。
综上所述,听觉障碍的分类和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病因、听力损失程度、听力障碍部位的不同进行的。
在临床上,对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听觉
障碍,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听觉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而对于日常生活中有听力损失的人群,也要加强健康教育,减
少时间和频次高噪声的环境,保护自己的听觉健康。
耳聋分类、定义及分级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慨称为耳聋。
一般轻者为“重听”,在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重者为耳聋,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
因耳部病变部位及性质不同,致耳聋的程度有所差异。
幼童由于耳部发育不全或某些疾病引起耳聋后,无法学习语言,可致聋哑。
从耳部病变损害的部位来讲,耳聋可分为传音性耳聋及感音神经性耳聋。
由于外耳及中耳的病变从而阻碍声波的传导,即为传音性耳聋。
若接受声波的内耳或由内耳经听神经径路发生问题,影响声音的感受,则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如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均有病变所致成的耳聋,称为混合性耳聋。
耳聋分级按WHO 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
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dB。
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dB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dB。
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1dB。
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
耳聋分类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一)传导性聋(conductive deafness):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
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
(二)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neurosensory deafness):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导音性聋亦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当心!使用耳机不当可致病作者:陈金伟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2年第04期使用耳机不当可致病是指耳部疾病,包括感音性耳聋、外耳道炎、外耳道乳突状瘤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码科技的发展,在使用电脑、手机、随身听、MP3、MP4、微型收音机等时同时使用耳机(包括塞入式耳机和耳廓式耳机)者越来越多,患耳机所致疾病者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
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耳机所致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常使用耳机的朋友参考。
1.感音性耳聋病因和症状感音性耳聋又称感觉—神经性耳聋。
病变发生在内耳、听神经或听觉皮层中枢,导致感觉声音发生障碍,并伴有耳鸣,耳鸣多为高音调。
音叉检查、韦伯氏试验、电测听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因耳机(特别是塞入式耳机)靠近内耳听神经,故耳机发出的声音常为高强度,仿似噪声刺激听神经,可使听觉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损害。
使用耳机的时间越长,损害也愈严重(严重程度与各人的体质有关)。
症状早期可有耳鸣,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头晕、失眠、烦燥等,减少或停止使用耳机可有所缓解;晚期多无法恢复正常,终致耳聋。
防治措施预防方面:应尽量少使用耳机(特别是塞入式耳机),如非使用不可,也应尽量调低耳机的音量,使声音降低至可听清楚即可。
治疗方面:一旦出现本病的早期症状,应提高警惕并停止使用耳机,酌情使用血管扩张药如培他啶、山莨菪碱、复方丹参片等,以及维生素A、B、C、E等(剂量宜偏大,用药时间宜长,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必要时配戴助听器,以增强听力。
2.外耳道炎病因和症状外耳道炎为耳机特别是塞入式耳机插入、拔出时擦伤外耳道皮肤,继之水和分泌物浸渍,使外耳道皮肤失去屏障保护作用,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机体存在过敏状态,则可使病情迁延而呈慢性经过;常见致病菌为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变形杆菌。
症状急性期可有耳部灼热感、刺痒、咀嚼时耳内疼痛,可先有稀薄分泌物流出,然后渐渐变为黏稠,并可因局部肿胀而影响听力;慢性者常有局部刺激感(如微痒、微痛或异物感、蚁走感等),分泌物很少,但在受到抚摸、抓痒、挖耳、冷热或辛辣食物刺激后上述急性症状可出现。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谭敬书教授经验)谢某某,男,28岁。
干部。
1994年3月11日诊:诉双耳聋二十六年。
小时因发烧用过链霉素,2岁后发现听力差,伴耳鸣。
检查见一般情况好,但发音不准,大声讲话可以听到,舌暗淡,苔薄白,脉弦。
电测听检查:双耳呈陡降型曲线,6000~8000Hz处消失,语言频率左耳平均63分贝,右耳平均66分贝。
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链霉素中毒性聋?),证属肾虚血瘀,治宜补肾活血。
处方:复聪片6瓶,每次6片,日3次;另服煎剂:黄芪、熟地黄、丹参各30g,葛根20g,当归15g,赤芍药12g,白术、川芎、桃仁、蔓荆子、黄柏各10g,红花6g,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
3月22日复诊:症如前述,处方:复聪片照服,并于前方中加磁石30g,石菖蒲10g,六剂。
3月28日三诊:诉听力好转,中药按三诊方去桃仁,十剂,并服通窍散(柴胡、香附、川芎各等分研粉)一袋,每日2次,每次10g,分10次服完。
4月19日四诊:听力好转,处方:川芎、三棱、莪术、桃仁、石菖蒲、蔓荆子各10g,水蛭、炙甘草各5g,干地龙12g,丹参、磁石各30g,葛根20g,骨碎补15g,穿山甲6g,十剂。
4月20日五诊:听力好转,耳鸣消失,处方:复聪片6瓶,通窍散一袋;中药用熟地黄、丹参、磁石、各30g,山茱萸、泽泻、茯苓各10g,淮山药20g,骨碎补、黄精各15g,淫羊藿12g,六剂。
5月13日六诊:自觉听力已恢复正常,左耳可以听清电话声及手表声。
检查:秒表声25cm(双)可闻,电测听:各频率曲线均在25分贝以上,语言频率左耳平均16分贝,右耳12分贝,听力已恢复正常。
按:本例为2岁以前注射链霉素引起感音神经性聋。
肾开窍于耳,常规用量的链霉素就使耳蜗毛细胞中毒而致耳聋,其先天之肾精不足可知;久病入络,耳窍脉络阻滞,气血壅闭亦可知。
故用复聪片与通窍散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耳为清空之窍,故用黄芪、白术益气升清而充养耳窍,以助耳功能的恢复。
耳聋的名词解释耳聋(Hearing Loss),指的是人体耳朵部分或全部丧失听觉功能的一种疾病。
耳聋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大类。
先天性耳聋是指出生时或在婴幼儿期就存在的听力缺陷,而后天性耳聋则是在个体生命的某个阶段内才出现的听力缺陷。
一、先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遗传性耳聋和非遗传性耳聋。
1. 遗传性耳聋:遗传性耳聋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可以由父母传给子女。
这种耳聋的发生与个体的基因变异有关,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染色体低听力等遗传模式。
2. 非遗传性耳聋:非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胎儿期感染、早产、药物暴露、周围噪声、头部创伤等。
这种类型的耳聋通常与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生活环境以及胎儿自身的状况有关。
二、后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是在个体生命的某个阶段内出现的听力缺陷。
它可以被分为三种:感音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
1. 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是指由于耳蜗内听觉神经元的损伤或退化引起的听力缺陷。
这种耳聋通常与遗传、感染、噪声暴露、药物暴露、自然衰老等因素有关。
2. 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指由于耳朵的传导系统(包括外耳、中耳和鼓膜)的结构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听力缺陷。
这种耳聋通常由外耳感染、鼓膜穿孔、中耳炎或听小骨骨折等问题引起。
3. 混合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是感音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的结合,即既包括了听觉神经元的损伤又包括传导系统的障碍。
在治疗耳聋方面,医学的进步为耳聋患者带来了希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听觉学习训练。
助听器是一种通过放大声音来帮助耳聋患者改善听力的设备,它可以放置于耳后或耳道内。
人工耳蜗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植入电极到耳蜗中,以恢复耳朵的听觉功能。
听觉学习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听觉和语言技能的方法,以帮助耳聋儿童在语言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除了治疗,对耳聋患者的心理支持也至关重要。
耳聋患者面临着与人交流、参与社交活动以及融入社会的困难。
耳聋的分级和分类
很多人都会患上耳聋,也有不少人患有耳聋,虽然我们一直在说耳聋,耳聋,但是你知道吗,耳聋也是分级别喝类别的。
我们先来说耳聋的分级,耳聋一般是分为四个级别的,分别是轻度耳聋,中度耳聋,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耳聋,基本上都是这么分的,如果你先要分的再细一点的,是可以在中度喝重度之间加一个中重度的。
轻度耳聋的听损是在26~40分贝之间,中度耳聋的听损是在41~60分贝之间,重度耳聋的听损是在61~80分贝之间,极重度耳聋的听损则是在80分贝以上的。
想要知道自己是什么程度的听损,听损多少分贝的,你是可以去医院或者助听器验配中心做一个听力检查即可查出自己的听损程度是多少了。
其次是耳聋的分类,耳聋从性质上面是可以分为三类的,一般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这三种耳聋我来稍微简单的介绍一下。
传导性耳聋即为传音性聋,就是由于外耳还有中耳病变引起的耳聋,常见的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因素有耵聍栓塞,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对于这个性质的耳聋,一般只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即可恢复听力。
然后是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个耳聋就相对复杂了,这个耳聋是由于听觉毛细胞,听神经或者各级听中枢病变死亡导致的耳聋,这类耳聋治疗很困难,特别是听神经死亡导致的耳聋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的,比较常见有老年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等等。
其次是混合性耳聋,这种耳聋是既有传导性又有感音神经性,其实是比较惨的,想要治疗这种耳聋就需要两者兼顾,既要治疗传导性,又要治疗感音神经性。
从专业角度上看耳聋如何分级呢1. 引言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觉障碍,它指的是听力程度明显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听力的病症。
其影响范围从轻微听力受损到严重听力丧失不等。
为了更科学地了解和描述耳聋,医学界提出了一种分级系统,以便更好地诊断、治疗和评估患者的听力状况。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上介绍耳聋的分级方法。
2. 耳聋的分类根据引起耳聋的原因,耳聋可以分为两类:感音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1 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也称感音性耳聋,它是由内耳感觉细胞的损伤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外伤、老化等。
感音神经性耳聋随着听力损失程度的增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在26至40分贝之间。
•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在41至55分贝之间。
•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在56至70分贝之间。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在71至90分贝之间。
•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超过90分贝。
2.2 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中耳或其间传导路径的问题导致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中耳炎、耳道堵塞、鼓膜破裂等。
传导性耳聋的分级方法如下:•轻度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在26至40分贝之间。
•中度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在41至55分贝之间。
•中重度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在56至70分贝之间。
•重度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在71至90分贝之间。
•极重度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超过90分贝。
需要注意的是,传导性耳聋的分级是相对于正常人听力的衡量,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分级是相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严重程度。
两者的分级方法略有不同。
3. 听力测试和分级方法听力测试是评估一个人听力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分级则是基于听力损失程度的评估。
常见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听力阈值测试、语音测试和语音辨别测试等。
听力阈值测试通过测量人们对各个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语音测试则是使用不同音强和音调的声音来评估听者对语音的识别能力。
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有耳鸣眩晕等症状。
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对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听力下降即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它的病变在内耳,一般由于耳蜗内听觉细胞受损或神经系统受阻,令声音信息无法完全准确的到达大脑皮层造成,可以说是最难治,也是最麻烦的一种耳聋,多半是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引起了耳蜗听神经或者听中枢的病变,从而引起的耳聋。
并且感音性耳聋往往造成的听力损失都是不可逆的。
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1)遗传性聋。
基因或染色体异常。
2)非遗传性先天性聋。
妊娠早期母亲患风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或大量应用耳毒性药物可致胎儿耳聋,产伤也可致聋。
3)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常见的主要有:老年性聋。
为伴随年龄老化(一般发生在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导致的耳聋,多因螺旋神经节细胞萎缩或耳蜗基底膜特性改变而致。
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
指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产生并发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病率逐渐减少。
如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水痘、细菌性脑膜炎、伤寒、梅毒等。
特发性突聋。
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
铁代谢障碍是我国学者认为可能的主要原因。
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耳聋。
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如肾炎、肾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贫血、维生素缺乏、白血病等。
噪声性聋。
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
创伤性聋。
指头颇外伤、耳气压或急、慢性声损伤导致内耳损害而引起的听力障碍。
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认为主要为碘、铁、锌、镁元素。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损伤耳蜗与前庭组织结构。
免疫介导的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以及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均属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其它:耳蜗神经和脑干听觉路病变。
感音伸进性耳聋的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辅酶A、细胞色素C、ATP、细胞生长肽,扩张血管药物以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神经营养药物,对近期患各种病毒性感染及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引起的耳聋有很好的效果。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是什么文章来源:武汉康音耳聋耳鸣医学研究院院史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聋中常见的一种,它与传导性聋耳聋一样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下两种,先天性耳聋的病因比较简单,后天性耳聋的原因比较复杂,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产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
1.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或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
2.后天性:有下列几种原因:(1)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2)药物中毒性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
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前庭功能也可损害。
中耳长期滴用此类药物亦可通过蜗窗膜渗入内耳,应予注意。
(3)老年性聋:多因老年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螺旋器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听力减退。
(4)外伤性聋: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导致内耳出血,或因强烈震荡引起内耳损伤,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有时伴耳鸣、眩晕。
轻者可以恢复。
耳部手术误伤内耳结构也可导致耳聋。
(5)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目前多认为急性血管阻塞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病变可累及螺旋器,甚或前庭膜、蜗窗膜破裂。
耳聋可在瞬间显现,也可在数小时、数天内迅速达到高峰,多为单侧,亦有双耳患病,伴耳鸣,有的可伴眩晕。
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6)爆震性聋:系由于突然发生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器急性损伤。
鼓膜和耳蜗是听器最易受损伤的部位。
当人员暴露于90dB(A)以上噪声,即可发生耳蜗损伤,若强度超过120dB以上,则可引起永久性聋。
耳聋的常见类型与治疗策略耳聋是指由于听觉神经、内耳或中耳等部位的病变而导致听力下降或丧失的疾病。
根据耳聋病因的不同,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种类型。
1.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指由于外耳、中耳传导系统的异常,导致声音无法顺利传导到内耳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常见的病因包括外耳道异常、外耳道堵塞、鼓膜穿孔、中耳炎、骨链传导异常等。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对于中耳炎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来治疗炎症,从而恢复听力。
-手术治疗:对于外耳道异常、鼓膜穿孔等病因,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或矫正异常部位,恢复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
-助听器使用:对于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助听器来放大声音,从而改善听力。
2.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感音神经元受损导致的听力下降。
常见的病因包括耳蜗发育异常、感音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耳毒性药物等。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促进神经元生长或恢复功能的药物来治疗。
-中枢性听力训练:对于感音神经元受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中枢性听力训练,通过强化大脑对于声音的处理能力来改善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严重受损的听力,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神经元,恢复听力功能。
3.混合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是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混合体,即同时存在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上述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的综合使用。
此外,无论耳聋的类型是什么,辅助性听力康复训练也是耳聋患者常见的治疗策略之一、辅助性听力康复训练包括利用助听设备、口唇发音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旨在通过训练患者学会更好地利用剩余听力,并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总结而言,耳聋的治疗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耳聋有所不同。
传导性耳聋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和助听器使用来恢复听力;感音神经性耳聋常用药物治疗及人工耳蜗植入;而混合性耳聋需要综合应用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耳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听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能够感知声音、交流和体验世界的美妙。
然而,有些人可能因耳聋而面临着与声音疏离的挑战。
耳聋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听觉体验,还可能对沟通、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影响。
针对耳聋患者,采取适当的日常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维护听力,还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耳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什么是耳聋?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的状况,使个体难以感知声音或完全不能听到声音。
耳聋可以分为不同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耳聋。
这种状况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交流、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
耳聋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传导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通常由于外耳道、中耳或听骨的问题引起,导致声音无法有效传导到内耳。
例如,耳垢堵塞、中耳炎、听骨受损等都可能引起传导性耳聋。
感音性耳聋通常是由于内耳或听神经的问题导致的。
感音性耳聋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年龄、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药物毒性等引起的。
感音性耳聋可能会影响不同频率的听力,导致人们难以听清某些声音耳聋的危害有哪些?第一,耳聋会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包括口头交流、电话沟通、社交互动等。
这可能导致个体感到孤立、尴尬,甚至影响人际关系。
第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耳聋可能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在学校环境中难以听清老师的讲解,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进程。
第三,耳聋可能限制个体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一些职业要求较高的听力,耳聋可能导致个体无法胜任或无法参与。
第四,耳聋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我评价降低。
感觉孤立和与社会脱节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听觉是我们感知周围环境和警示危险的重要方式之一。
耳聋可能使个体难以感知交通声音、警报声等,增加安全风险。
第六,耳聋可能影响社交活动和社交圈子的扩展,导致个体脱离社会生活。
耳聋患者的日常护理都有哪些?(一)注意保持好心情要接受自己的听力状况,不要因为耳聋而自卑或感到无助。
“只闻其声,不知其意”也是聋作者:吕霖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第10期你以为聋只是听不见声音吗?不!生活中有不少老人,明明能听见声音,但就是不明白人家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能干着急!其实这种情况也是聋,而且比“听不见声音的耳聋”还棘手!“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是神经性耳聋提到耳聋,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听不见声音,其实耳聋的范围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武庆介绍,造成我们听力下降的情况有很多种,一种是传导性耳聋,即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发生障碍,这主要是外耳道和中耳的病理问题,比如有炎症、骨膜穿孔、中耳炎,或是听骨有问题等。
一种是感音性耳聋,顾名思义,感音性耳聋对传入内耳的声波感受能力变差了,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当中是比较普遍的,大多是因为年纪的缘故。
还有一种就是神经性耳聋,这种耳聋不同于前面两种,它是耳朵和大脑之间的神经通路出了问题,听到的声音不能及时传给大脑,导致反应不过来。
“只闻其声,不知其意”就是神经性耳聋的表现,多是因为内耳、神经纤维和听觉中枢有了病变。
神经性耳聋好比电话线坏掉王武庆医生直言不讳地说,神经性耳聋这种情况是比较糟糕的,因为对感音性耳聋患者来说,当声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还是可以听到的,或者配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好。
但是神经性耳聋患者则比较痛苦,因为即便把声音放大了,可“电话线坏掉了”,还是传不进大脑。
形象地说,感音性耳聋就好比是电话机不太好用了,而神经性耳聋则是连着电话机的电话线也坏掉了!我们内耳中的耳蜗是一个螺旋管,形状就像一个蜗牛壳,这里面有一簇细纤毛,纤毛底部是大量感觉灵敏的毛细胞,并与脑神经细胞相连。
纤毛的拂动能使相应的毛细胞产生易被大脑识别为声音的电信号。
大脑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便能使人们区分几十万种声音,并且知晓声音所表达的意思,并随之产生相应反应。
但如果这个“电话线”出了问题,那么即便患者具有听音能力,也没办法“翻译”给大脑。
出现耳聋有哪些临床特征?
随着人们的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可能会感觉听东西的时候出现一些嗡嗡的声音,有的时候听别人说话都感觉非常吃力,如果声音比较小的话可能都听得不是非常清楚,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往往会担心是不是因为耳聋所造成的,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耳聋的早期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1、传导性聋: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
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
2、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耳yao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导音性聋亦概括在感音性耳聋
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3、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4、说话声音变大:另有些人可以明显感觉到听到的声音不够大,因此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加接收音量。
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们出现耳聋的原因,希望通过的上文介绍之后对你有所帮助,提醒广大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如果人们发现有耳鸣的情况,一定要引起你的重视,因为耳鸣是耳聋的前兆,可能出现了一些听觉障碍,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相关知识】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oss)是指内耳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神经元受损,致使声咅的感受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引起听力下降或消失。
由于毛细胞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称感音性耳聋;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耳聋:病变发生于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耳聋。
【治疗原则】1.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及类型用药,如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耳聋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聋可应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还可应用扩血管药物、降低血黏稠度药物、能量制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等。
2. 助听器:药物治疗无效可配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聋人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
语频平均听力损失在35 — 80dB者均可使用,听力损失在60dB左右效果最好。
单侧耳聋一般不需要配用。
3. 听觉和言语训练:前者是借助助听器利用聋人的残余听力,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声响刺激,逐步培养其聆听习惯,提高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及识别、记忆等方面能力。
言语训练是依靠视觉和触觉等互补功能,借助适当的仪器(音频指示器、言语仪)等,以科学的教学法训练聋儿发音、读唇进而理解并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灵活准确表达思想感情。
4. 人工耳蜗植入:对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的病人可行手术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内耳可逆损害恢复。
必要时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护理】(一)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2)年龄、职业、身高、体重、营养状况。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家庭支持系统。
(5)过去史,近期手术史,过敏史、服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t(6)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害怕。
(7)坠床/跌倒风险评分。
(8)有无咳嗽咳痰,上呼吸道感染。
(9)生命体征。
2.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听力下降或是耳聋,耳鸣程度,有无眩晕等症状。
3. 辅助检查(1)听功能检查1)音叉试验2)纯音测听(2)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检查等。
感音神经性耳鸣是怎么回事
提起神经性耳鸣,大家肯定很熟悉。
但是提起感音神经性耳鸣,则许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
其实感音神经性耳鸣就是神经性耳鸣,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呢?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吧。
一、感音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又称感音神经性耳鸣,其强调的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
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
可分为感音性(源于耳蜗)、周围神经性(源于听神经)及中枢神经性耳鸣。
二、感音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扩血管营养神经类药物,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卡马西平类抗惊厥类药物,利多卡因及安定类药物等。
2.掩蔽治疗
掩蔽治疗是利用掩蔽器产生一种与患者耳鸣声音频率
相近的掩蔽信号,以掩蔽和抑制耳鸣,当掩蔽声撤除后,耳鸣减轻或消失,称“后效抑制”。
长期坚持可使耳鸣发作间歇期逐渐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甚至不在发作。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是治疗耳鸣的新疗法。
其原理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听觉感受器的缺氧损害,促使耳蜗与听神经的功能恢复。
咽鼓管不通畅者不宜高压氧治疗。
4.心理学治疗
减轻焦虑,心情放松,注意休息对耳鸣有一定的改善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我们已经对感音神经性耳鸣有了大概了解,知道了哪些症状可以说是感音神经性耳鸣。
也知道了可以有多种方法对感音神经性耳鸣进行治疗,具体应用哪种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治疗,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感音性耳聋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功能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传导性耳聋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之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所以,临床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症、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均可概括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之中。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