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889.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教材图示、曲线,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2.结合实例,归纳总结影响生长素两重性的因素3.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理解预实验的重要性1.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曲线的分析,培养用模型和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及其表现(1)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表现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促进发芽防止落花落果②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3.影响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4)应用示例:棉花的“摘心”、果树剪枝等。
5.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③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
2.常用方法(1)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2)沾蘸法:省时。
3.实验流程4.变量分析(1)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的浓度。
(2)因变量:生根情况。
(3)无关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剂量、温度和光照等。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解读长期以来,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困扰着广大师生:第3章第1节(人教版新课标)提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就是说没有生长素植物不生长。
那抑制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抑制生长到底是长还是不长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了解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的方法。
在《新编植物生理学——绿色植物的生活》一书中就指出:“IAA 的活性也可以在由植物中取出的一小片组织中看到,如果将植物例如豌豆茎的生长部分切下,并放置于含有蔗糖和无机盐的培养皿中,生长将非常缓慢;然而,如果加入少量的IAA,就会大大促进生长,这种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加入的生长素浓度呈正比例。
通常能得到一种最适的浓度,超过这一浓度生长又会变慢,并最终完全被抑制。
”在许多本植物生理学类的书中,都有类似的描述,所以教材图示中表示的是外源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
而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与内源激素有关。
抑制生长时,植物到底能不能生长的问题,是相对对照实验而言的。
例如把生长状况相同、等长的某种植物同种器官分成若干组,置于相同的培养液中,对照组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各实验组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然后避光的相同条件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生物材料长度的平均值。
如果某生长素浓度下该器官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的长,说明该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如果某生长素浓度下该器官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的短,说明该生长素浓度是抑制生长。
所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并不是植物不长,而是该浓度下生长得比没有添加外源生长素的还要慢。
事实上,植物体内本身也产生生长素,因此,在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的情况下,植物也能生长。
植物体内真正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死亡的情况极少发生,但抑制某些部位的生长是经常发生的,如顶端优势现象。
现代研究表明,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3节中就提到: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新知导学]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生长.2.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3.作用特点(1)特点:两重性。
(2)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具体表现如下:(3)实例。
顶端优势如图:4.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③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结合教材P50“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图,思考讨论:(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3)在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时,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理效应分别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2)不同.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芽〉茎。
(3)对根是抑制作用,对芽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是促进作用。
这说明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
[重难探究]1.作用机理:植物的生长在细胞水平表现为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而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体积的增加来实现促进植物的生长.2.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1)生长素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植物器官: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细胞比较迟钝。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如下图。
3.两重性的实例分析(1)顶端优势.①原因:A处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极性运输),在B处积累,B处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发育,而A顶芽处生长素浓度适宜,生长较快。
B、C、D三处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