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开发区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4.94 KB
- 文档页数:1
阿拉善左旗自然概况阿拉善左旗地处北纬37°24’~41°52’,东经103°21’~106°5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部、贺兰山西麓,东接巴盟磴口县、乌拉特后旗、乌海市;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交甘肃景泰县、古浪县,宁夏中卫县、中宁县;西连甘肃武威市、民勤县,阿拉善右旗;北与蒙古过接壤,国境线长188.28公里。
全旗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旗总人口1399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47人,占总人口的62.51%;男性71500人,占总人口的51.11%;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4559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8.3%,其中:蒙古族36531人。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旗。
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邮编:750306。
代码:152921。
区号:0483。
拼音:Alashanzuo Qi。
【行政区划】阿拉善左旗辖8个镇、5个苏木:巴彦浩特镇、吉兰泰镇、乌素图镇、嘉尔格勒赛汉镇、宗别立镇、巴润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勒图镇,乌力吉苏木、巴彦诺日公苏木、巴彦木仁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腾格里额里斯苏木。
【历史沿革】1961年设旗。
旗因山得名,系“贺兰山”一名异译。
系蒙古语,意为“金黄色的马”。
一说意为“肘”。
蒙古语称东为左。
巴彦浩特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雍正八年(1730)竣工,初定名“定远营”。
雍正十年(1732年)定远营成为阿拉善旗旗政府。
1949年9月阿拉善旗和平解放,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定远营成为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0年划归宁夏省,成立阿拉善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改定远营为巴彦浩特,意为“富饶的城市”。
1952年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合并成立巴彦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自治洲归甘肃省管制。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河流水系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1黄河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2黑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3山沟泉溪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4湖泊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气象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土壤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而低山和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简介一、基本概况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位于阿拉善盟南部的嘉尔嘎勒赛汉镇境内,距离巴彦浩特116公里,总面积7203平方公里。
是自治区唯一的黄河四级提水灌溉的农业种植区,也是阿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移民安臵基地。
按照全盟“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转移发展战略要求,示范区先后安臵了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生态移民1588户5456人,安臵下岗职工近1000人。
示范区1991年开发建设,是阿拉善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移民安臵基地,累计转移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生态移民1588户5456人,安臵下岗职工近1000人。
200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农业综合开发区,2004年更名为生态移民示范区。
2009年,盟委、行署对示范区实行计划单列的管理体制,托管阿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下辖黄河高扬程灌溉管理局,内设部、办、局、分局20个职能部门。
辖20个嘎查和1个社区,总人口1.4万人。
2011年5月,内蒙古阿拉善葡萄墩工业园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纳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管理。
二、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示范区位于陕甘宁蒙经济板块中心区域、呼包银经济带中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属于国家“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范围。
北部承接“小金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东南部依托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接续产业,邻近的腾格里、美利、乌斯太园区的产业发展为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分工、产业延伸提供了可能。
建设中的临策铁路和规划中的吉兰泰-巴音-中卫铁路将使示范区成为内蒙古重要的“北开南联”大通道。
(二)交通优势与示范区毗邻的宁夏中卫市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中太铁路在此交汇,形成“X”形布局,可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12个大中城市,是联系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临近的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西北第二大铁路编组站,该站的建设为铁路货物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阿拉善,西部壮阔神圣的领地;阿拉善,母亲深沉亲切的故乡。
她的博大、她的包容、她的气度、她的情怀,缔造着朦胧的诱惑与虔诚的向往。
初冬,我们迎着她的召唤一路西行,那阿拉善的天风,那阿拉善的大漠,那阿拉善的苍劲,那阿拉善的韵致,给人雄浑的力量和追求的冲动。
面对廖廓天地,我们情不自禁表达:你好,阿拉善!赛努,巴丹吉林!遥远天边不缥缈五色斑斓写传奇大漠无言情义厚长歌一曲阿拉善阿拉善是辽远的寄托。
走进她,拥抱她,我们顿时融入了一脉多彩的旋律:“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
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
哎,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
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
哎,我的阿拉善,沧海般的阿拉善……”多么撼动心灵的歌声,多么催动感慨的写真,多么撩动情思的倾吐,把我们带进缤纷万丈的世界,让我们扑向苍天般的阿拉善……金色圣山--巴丹吉林沙漠.周占忠摄我们驱车沿乌巴高速挺进,穿越青苍贺兰山麓,掠过黄草密匝的阿东草原,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以她清雅的容颜、典雅的景观和风雅的格调,热忱接纳我们来访。
小城故事多,伫立在一尊白驼望天的雕塑前,我们聆听阿拉善远古的回声和时代的交响。
阿拉善是一袭雄奇的历史文化长廊。
这里有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足迹,这里有公元前霍去病大将入居延收复河西的身影,这里有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天山迁徙到阿拉善、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的风云,这里有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九代十王联姻的雍荣,这里有1949年阿拉善和平解放的曙光。
此间,更有旷达天成的自然地理造就的独特文明和古老文化语言的呢喃。
看,曼德拉山岩画浮荡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别样魅力,它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分布密集、延续时代长,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是人类艺术的宝库。
放眼居延遗址,曾在尘封中出土大量的汉简和西夏文物,其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并称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
阿拉善大基地新能源指标公示一、背景介绍阿拉善大基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是一个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该基地占地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总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已经建设了多个新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光伏、储能等。
为了加强对新能源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公众对阿拉善大基地新能源项目的了解和信任,特制定本指标公示,详细介绍阿拉善大基地各项新能源指标。
二、风电指标1. 风电总装机容量:目前阿拉善大基地已建成风电场共计10座,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兆瓦。
2. 年发电量:预计每年可发电50亿千瓦时。
3. 发电效率:平均发电效率达到40%以上。
4. 供电范围:现有风电场可满足周边城市及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三、光伏指标1. 光伏总装机容量:目前阿拉善大基地已建成光伏场共计5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兆瓦。
2. 年发电量:预计每年可发电30亿千瓦时。
3. 发电效率:平均发电效率达到20%以上。
4. 供电范围:现有光伏场可满足周边城市及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四、储能指标1. 储能总装机容量:目前阿拉善大基地已建成储能设施共计3座,总装机容量达到500兆瓦。
2. 储能效率:平均储能效率达到85%以上。
3. 储能时间:每座储能设施可连续供电12小时以上。
4. 供电范围:现有储能设施可满足周边城市及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五、环保指标1. CO2减排量:预计每年可减少CO2排放20万吨以上。
2. SOx减排量:预计每年可减少SOx排放10万吨以上。
3. NOx减排量:预计每年可减少NOx排放5万吨以上。
六、安全指标1. 生产安全事故率:目前阿拉善大基地新能源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率为零。
2. 环境安全事故率:目前阿拉善大基地新能源项目环境安全事故率为零。
3. 供电可靠性:现有新能源项目供电可靠性高,保证周边城市及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七、社会效益指标1. 就业人数:目前阿拉善大基地新能源项目已经吸纳当地居民就业近5,000人。
阿拉善盟黄河干流水资源超载成因及治理对策摘要:阿拉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时对耕地的耕种形式也出现了增长,这就导致了居民和城镇用水的需求迅速增长。
然而,阿拉善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了当地水资源短缺,加之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方法不合理,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阿拉善地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用水占了很大比例,改善阿拉善地区的水资源使用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从阿拉善地区农业用水的现状出发,对其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从水价、节水政策、节水技术和作物种类等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高了阿拉善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阿拉善盟;黄河干流;水资源引言阿拉善盟的区域灌溉系统中,只有少量的流经河道,大部分都是通过地面上的湖泊来进行灌溉,而水资源的利用则是地面上的雨水,在贺兰山地区汇聚成一条沟壑,再通过地下水进行补充。
虽然存在以上问题,但阿拉善灌溉区的地下水水位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冬季水位线偏高,而夏季偏低,这与地表采矿作业有一定关系。
除此之外,雨水和地表水分的蒸发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通过分析发现,阿拉善流域的水资源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水资源的短缺,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需要;其次,地方水资源的浪费很大,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充分利用的地方。
1.阿拉善地区水资源现状1.1水资源量《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显示,阿拉善盟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达3243万立方米,其中阿拉善左旗是所有旗县中最富的一个,达2559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78.91%。
阿拉善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是74832万立方米,阿拉善左旗的总储量达到了36255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8.45%。
阿拉善盟水资源总量达73075万立方米。
在各旗县中,以阿拉善左旗的水资源储量最多,达33814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3.12%,是全国水资源储量的主要来源[1]。
地下水资源总量超过总量是因为没有进行过地表水投资和地下水资源重复的计算。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是自治区20个内蒙古省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地处中国西部“呼-包-银-兰”经济带和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小金三角”的交汇点,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
开发区成立于1997年8月,先后被自治区列为全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高载能工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
2002年1月9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4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6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审核更名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阿拉善盟地处阴山西段,地层区划分属属华北地层区阿拉善分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北缘内蒙华力西褶皱带,东接内蒙地轴,东南为桌子山、贺兰山台陷带,南段与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毗连。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发育,具多期次间歇性活动的特点。
阿拉善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形成了类型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着地球演化发展留下的地壳运动形迹、数十亿年的岩石地层、古生物进化轨迹,以及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峡谷地貌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珍稀岩石、矿物等,阿拉善盟是我区西部一座得天独厚的地质科学天然博物馆。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丰富,主要类型为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珍稀的岩石、矿物及矿泉、湖泊、瀑布水体景观等。
1.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地层剖面是指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面和构造形迹。
阿拉善盟在地层分区上横跨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地层区:北部为天山—兴安地层区;中部为华北地层区;南部少数地区为祁迦地层区。
阿拉善盟最古老的地质记录为太古界阿拉善群,零星分布于阿左旗庆格勒图、阿右旗因格井、雅布赖山一带,与内蒙古中部太古界集宁群共同组成了内蒙台隆的骨架。
中寒武统月牙山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南部的月牙山,灰岩中含三叶虫、腹足类化石。
上寒武统恩格尔乌苏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在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杭乌拉,以结晶灰岩为主,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其上与下奥陶统杭乌拉组为整合接触。
中奥陶统杭乌拉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乌力吉苏木西北杭乌拉山东北麓。
该岩组以硅质岩、板岩、结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
中奥陶统咸水湖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乌兰布拉格东南约30km处,岩性为火山岩夹碎屑岩、硅质和灰岩、灰岩中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板岩中含笔石化石。
阿拉善盟概况欢迎词: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大家共聚阿拉善,欢迎您来到美丽的阿拉善做客!在这里我首先代表阿拉善天骄国际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很感谢各位能够选择天骄作为您的接待社。
那我个人,非常荣幸接受公司委派而担任各位此次行程的导游员,我叫XX,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服务,也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能为大家带来一段轻松而愉快的旅程。
那在旅途中小王有做的不周全、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及时指正,多多包涵!同时为我们提供服务的还有驾驶席上的XX师傅,别看他年轻,驾驶经验可是非常丰富的,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一定能够领略到他的驾驶风采。
在这一路上,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电话号码XXX,各位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
最后,预祝各位在阿拉善的旅行生活能够有说有笑,有情有意,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平平安安!阿拉善概况可能部分团友在来到内蒙古之前已经做过一些了解,也许您已经发现到我们内蒙古的行政区划,既不像其他的省市级单位称之为“地区”、“县”、“乡”、“村”,也不像其他的民族自治地方,称之为“州”、“县”,而是称为“盟”、“旗”,那这样的称谓其实要上溯到清朝时期,是满族和蒙古族关系的一种遗韵。
盟和旗是清朝政府将满族的八旗制度推行于蒙古原有的政权系统之上,是一种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制度。
清朝在建立之前,满族在东北地区崛起,他们将部落每3000人划分为一个“固山”,每10个“固山”编为一个旗,每个旗使用不同的旗帜做标志,旗和旗之间界线分明,彼此不能够越过旗界相互往来,同时要负担一定的军事任务,当旗的人口增加到一定数目时,便要分出丁口,徒牧他处,另立新旗。
旗是清中央政权直接领导的基本行政单位,各旗设札萨克,也就是旗长。
他的职责就是处理本旗内的行政、司法、征税和官员的任免等等。
而盟的设立是由会盟演变而来的。
院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医院简介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综合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2008年批准建设的二级甲等综合型医院。
项目总投资1.8亿元,总占地面积35025㎡,总建筑面积39745㎡,一期建筑面积26597㎡,其医疗综合楼(包括门诊、急诊、医技及100张病床住院楼)20654平方米、办公楼3017平方米、后勤楼2926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13148平方米。
医院一期开设床位100张,远期开设床位达到400张。
开发区综合医院严格按照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标准设置,大量采用环保材料,内部结构布置合理,是开发区唯一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型医院,同时也是开发区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目前拥有16排螺旋CT、DR、彩超、数字胃肠机、全自动生化仪以及百级、万级、十万级手术室、ICU等大型医疗设备,设备总投资9967万元。
为确保开发区综合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尽快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专业的医疗队伍相结合,全面提升开发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品位,为开发区各族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服务。
阿拉善盟概况【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
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
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一、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简介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位于阿拉善盟东端,地处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规划面积123.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余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7年8月,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被自治区列为全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高载能工业园区。
2002年1月9日,被自汉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并命名为内蒙古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1月,盟委、行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暂行)》(阿党发[2005]1号)明确规定设立开发区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享有盟级经济管理权限。
2006年3月6日,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正式命名为内蒙古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同年,被自治区列为全区生态工业园示范点,评为先进工业开发区。
2007年2月开发区分别被列为自治区生态工业园示范点、批一批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
2008年2月,被列为自治区十强工业开发区。
二、阿拉善开发区地理位置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东北部的乌斯太镇区域内,乌斯太镇区地理坐标:县域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9°32′,东经106°43′。
区域面积1809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北至旧乌巴公路、南至宁夏交界线、西至与宗别立镇交界线、东至黄河,开发区总面积262平方公里。
三、地形地貌开发区西部是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侵蚀构造地形;东边是黄河,沿河为黄河堆积平原;中间为山前冲洪各扇平原地区,为堆积地形。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坡度在3‰左右,南北地势有轻微起伏,总体走势是南高北低。
海拔在1320至1120米。
开发区局部有半固定风积沙,地表植被较差。
四、水文水系开发区主要河流为黄河干流以及麻黄沟、大迈力沟、庙沟等主要支流。
黄河从开发区的东部流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医院
简介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医院位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贺兰区,是按照二级医院规模建设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医院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等职能于一体,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垂直管理的7家分支医院之一。
医院规划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400张,总投资逾2亿元;现有职工145人(包括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派驻的优质管理团队和专家队伍),其中,卫技人员占81%,行政及后勤人员占19%;医院开设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体检中心等专业科室,建有层流净化手术室及ICU病房,拥有东芝螺旋CT、中科美仑DR、丹麦BK彩超、西斯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由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按照“管理输出、技术输出、人才输出、质量控制、多点执业”五大理念进行全方位管理,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传、帮、带”,最终实现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快速提升。
阿拉善盟辖三旗两区。
即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乌苏图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开发示范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位于阿拉善盟东端,地处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
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区划功能明确,以中盐吉盐化集团为主体的盐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以庆华集团为龙头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以熔融还原铁为重点的特色钢铁工业园,以居住商服文化娱乐等为主的贺兰区“三园一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开发区现基本形成了由乌兰布和工业园区、巴音敖包工业园区、贺兰区和金岸区四大板块构成的总体布局。
其中,乌兰布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光伏产业,引进落地了重庆紫光、内蒙古锋威硅业有限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延伸了产业链;巴音敖包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化工、建材、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引进三花控股集团、中国至德集团、中信能源等重点企业,拓展了产业领域;贺兰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善公共基础条件,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活区;金岸区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观光旅游业,依托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发展集葡萄酒加工、现代化种植、养殖及加工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
主要产品有金属钠、金属钠原料盐、氯化聚乙稀、氯酸钠、氯乙骏、靛蓝粉、酞芳绿、硅铁、活性炭、精洗煤、水泥、石膏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金属钠1.8万吨、靛蓝2000吨、硅铁4.5万吨、石膏粉1。
5万吨、精洗煤30万吨、水泥50万吨。
国内生产总值达3亿元,财政收入3000万元,拟开发新产品:轻质碳酸钙、MAS煤质发黑、液氦气等。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今后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硅新材料、高端PVC塑料及下游深加工、新型储能和动力电池以及光伏、电子信息产业等。
到2015年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力争成为全自治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典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达到43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达到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