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各级医师医疗操作授权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试行)》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普通、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者获得硕士学位、曾经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者,或者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经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者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或者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者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福贡县人民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资料,经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 (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小面积清创缝合、如: 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
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
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
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l、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2 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医师授权管理制度一、目的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疗资质授权和分级管理,为病人提供适宜的医疗技术服务,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二、范围适用于对临床医师执业资质评定、处方权、手术/有创操作、麻醉、放射治疗的授权管理。
病理、特检科医师和检验等医技人员的授权及再授权管理。
三、职责(一)、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科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医务人员技术能力进行评价并讨论后,形成授权意见提交到医务科。
(二)、医务科对医务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接受科室提交的授权备案申请;组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执业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授权;定期汇总医务人员授权信息,存入员工个人技术档案;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授权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四、标准(一)、总则1、在我院从事医疗诊疗工作的所有医师须获得医院的授权。
2、在抢救病人生命的紧急情况可由科主任视抢救实际的需要临时授权,抢救结束后科主任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备案。
(二)、需要授权的人员及授权方式1、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主要执业机构备案登记在我院)的正式入职医师、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外院多点执业医师、与我院达成正式入职的试用期医师可根据个人能力及专业范围进行临时授权。
2、授权类别与级别医师授权分两类:临床诊疗活动资质授权、特殊资质授权。
(三)、临床医师资质授权1、范围:临床各科室2、对象:临床各级科室3、临床诊疗活动资质授权说明0级:所有诊疗活动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但不具备独立执业资格。
相当于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试用期医师。
Ⅰ级:能够收治和处理就诊者,可承担一线值班任务,但不具备指导他人操作的资格,绝大多数复杂病人需要上级医师指导。
包括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按岗位职责从事的医疗工作。
相当于住院医师级别的资格。
Ⅱ级(需在达到Ⅰ级授权的前提下):能够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人,但多数复杂病人需要上级医师的指导,能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常规的诊疗操作。
区人民医院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院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一、手术分级授权管理(一)成立寒亭区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授权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
1、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注册地点在本院。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医务科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三)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每年对本科手术医师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寒亭区人民医院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及各专业组,组成人员如下:(一)办公室(医务科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市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对全院手分级管理;组织相关专业组对医院申报的手术进行现场项目评估,并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初步审批意见,报医院医疗技术授权管理委员会审,批;对违反《规范》规定的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需要上报审批的医疗技术,形成请示上报市卫生局。
(二)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审小组组长:组员:主要职责:负责科内手术分级申报项目的现场审查、人员资质审核及及项目评估,提出评审意见业务的指导,协助对相应科室超范围手术事件的调查及处理。
三、临床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人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关于授予临床医师高风险诊疗技术权限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全国医院工作制度(08)》、《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等医疗法律法规的规定,《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考查研究决定,从2013年4月1日起授权下列医师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权。
一、普外科执业医师高风险手术授权(一)授予罗飞主治医师下列手术权:普外科一级手术1.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2.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术3.单纯乳房切除术4.肠部分切除术5.痔手术6.大小肠造瘘术7.胆囊造瘘术8.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术或引流术9.单纯胃空肠吻合术普外科二级手术1.各种疝修补术2.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3.单纯胃大部切除术4.贲门痉挛环肌切除术5.幽门环肌切除术6.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7.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8.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二)授予高润昕医师下列手术权:普外科一级手术1.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2.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术或引流术3.单纯胃空肠吻合术4.胸腔闭式引流术5.小型胸廓成形术6.胸壁肿瘤切除术7.胸腔穿刺术普外科二级手术1.各种疝修补术2.单纯胃大部切除术二、授予康复医学科杨泞绮医师下列手术权康复医学诊疗一级手术1.小针刀;2.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3.骨科牵引术。
授予王中文医师下列手术权:1.针灸;2.小针刀;三、眼科(暂缺授权)四、五官科授予刘永安医师下列手术权:耳鼻喉科小手术(一级)1.腭扁桃体摘除术;2.腭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术;3.鼻腔、外耳道异物取出术;4.鼻深部息肉摘除术;5.鼻中甲(下甲)部分切除术;6.直接喉镜检查。
耳鼻喉科中手术(二级)1.声带息肉小结摘除术;2.气管异物取出术。
五、妇产科高风险手术授权(一)授予杨淑红下列妇产科、计划生育高风险手术权:妇产科一级手术1.正常产接生;2.会阴侧切及缝合;3.胎头吸引术;4.经产妇臀位牵引术;5.各种诊刮术;6.绝育术;7.单纯附件切除术;8.前庭大腺造口术;妇产科二级手术1.阔韧带内肌瘤、囊肿摘除术;2.宫外孕手术;3.卵巢囊肿蒂扭转切除术;4.剖腹产术;5.子宫肌瘤切除术及剜出术;6.子宫次全切除术;7.单纯外阴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8.低位产钳术;9.初产妇臀位牵引术。
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民医院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务⼈员执业⾏为,杜绝越权限、跨专业、超范围的不良执业⾏为,达到保障医疗安全的⽬的,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医院⼿术医师分级授权、⿇醉医师分级授权、医疗技术分级授权管理等相关制度,特制定我院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请各科室(部门)遵照执⾏。
⼀、授权组织及范围(⼀)医院所有授权,均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授权,履⾏授权组织的职责及职能;(⼆)凡在我院从事临床医疗诊疗⼯作的所有医师都必须⾸先获得医院的授权;所有具备操作POCT的护理⼈员均需授权;(三)医师的授权范围必须在其执业范围内,在我院⼯作的医师必须在其授权范围内从事诊疗⼯作,超越授权权限进⾏操作视为严重违规。
(四)在抢救病⼈⽣命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不受授权权限限制,⽽且有义务对病⼈进⾏必要的抢救,但要在事先或者在事后6⼩时内向医务部主任或业务副院长报告。
⼆、授权内容(⼀)医师医疗授权;(⼆)⼿术分级授权;(三)⿇醉分级授权;(四)医师常规处⽅权限、抗菌药物处⽅权限授权;(五)医师毒⿇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治疗性药品、抗肿瘤药物处⽅权限、临床⽤⾎权;药师毒⿇药品、精神药品、抗肿瘤药物处⽅调剂授权;(六)POCT授权;(七)医技⼈员授权;(⼋)⼀般诊疗操作授权、⾼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三、授权流程(⼀)本⼈取得相对应的合法资质及需要授权的基础条件,如⼿术申请,必须是作为第⼀助⼿完成15例以上,并且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5例以上,⽅具有申请资格。
(⼆)具有申请资格的⼈员,填写相对应的申请表单,如《医疗处⽅授权申请审批表》(⽤于常规申请如普通处⽅、抗菌药物处⽅、毒⿇药品处⽅、抗⽣素处⽅调剂、毒⿇药品处⽅调剂等)、《⼿术医师⼿术权限申请审批表》、《⿇醉医师⿇醉权限申请审批表》;(三)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对申请⼈员的基本情况、执业经历、执业能⼒进⾏审核及评价分析,并附意见及签名。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手术指各类手术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操作项目。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分为四级:1.四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一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介入、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医师分级(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三、医师手术范围(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及部分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或医院认可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能担当该级别手术者,可以担当其该级别手术以下等级的手术;原则上不能担当高于该级别的手术。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手术指各类手术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操作项目。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分为四级:1、四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一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介入、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医师分级(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三、医师手术范围(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床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及部分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床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床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或医院认可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能担当该级别手术者,可以担当其该级别手术以下等级的手术;原则上不能担当高于该级别的手术。
手术医师资质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经院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小面积清创缝合,如: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及阑尾摘除术等。
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 3-4 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及子宫切除术等。
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
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需5-7人共同完成的大手术,如:心脏手术、开颅手术、大血管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
三类手术应在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高级别手术室完成。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指需多学科合作、技术难度极高、风险度极大的各种手术,如:器官移植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等。
四类手术应在大型医院的高级别手术室完成。
二、手术医师资质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至少每年一次由科室按照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上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其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实际手术技能,对手术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医院医师授权管理规定(一)总则1.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应首先获得医院授权。
医师授权范围应在其执业范围内,在医院工作的医师必须在其授权范围内从事诊疗工作超越授权权限进行操作视为违规。
2.医疗管理部门负责各级医师执业资质授权包括处方权、抗生素使用权限、医师工作站使用权和分级手术授权、单独出门诊工作授权。
3.须授权人员(1)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正式入职医师,医院按其资格类别给予执业注册。
(2)获得《医师执业证书》的进修医师,按其执业范围进行授权。
(3)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不具备独立诊疗资格,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
4、授权类型(1)医嘱、处方权: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在医院注册的医师(包括多点执业医师)。
(2)抗生素使用权限:执行《抗生素使用管理规定》。
(3)精麻类药品权限: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4)分级手术权限:执行《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二)处方权管理1.医疗管理部门负责全院医师处方权管理和处方权医师库动态维护。
(1)医院建立处方权医师库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医师处方权行使情况进行审核监控。
(2)根据医院现行各类医疗文件对各级医师职责权利的规定相应确定各级医师处方权范围,并根据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3)享有处方权的医师可在注册执业范围内独立从事相应医疗工作。
未授予处方权的医师,不能独立从事医疗工作,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4)各级各类医师应严格按照权限范围行使处方权,不得滥用处方权。
2.依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简称“两证”下同)的下列人员授予院处方权。
(1)医院各级各类在职医师。
(2)经批准从事临床工作的本院研究系列人员。
(3)经批准返聘的本院离退休医师。
(4)从事临床工作的进修医师、研究生。
(5)已办理来院多点执业医师。
实习医师和尚未获得“两证”的新毕业医师、研究生等人员不授予处方权。
3.根据医师执业范围,将医院医师处方权分为临床类别处方权、中医类别处方权和医技类别处方权。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情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申报调整其手术范围申请,由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评议后确认。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危及生命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手术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及《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如下:一、手术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授权的基本要求:●各级医师的授权必须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相应治疗手段的范围与类别。
至少每二年对医师(特殊专业操作人员)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医院设立由院领导、医疗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
根据卫健委有关要求,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医务人员资质权限目录,审核并授予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权限,定期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及再授权。
➢医务科是医师资格与分级授权的院级监管部门和授权委员会的秘书科室。
依据本人申请、科室意见,组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受理和审批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分级授权。
同时医务科负责各科相关资料备案并协助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担负授权管理的监管职责。
➢科室是医务人员资质、分级授权的执行部门。
科室建立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档案,做好各级专业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第二类、第三类和高风险医疗技术档案,定期对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工作质量、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根据相关资料对医务人员执业能力进行再评价,同时定期将相关资料上报备案。
➢科室医技人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执业范围申请相关技术授权,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开展医疗服务。
各医技人员有义务积极配合科室、医院对医疗技术授权准入相关监管工作的开展。
●职能科室及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当对所有被授权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追踪其授权后的执业行为;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情节严重应及时调整其授权范围。
授权制度及程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科室依据申请人专业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以往专业技术开展情况、医德医风及外出进修学习等情况,讨论通过申请人所申请的权限→填写《医师(特殊技术人员)资格与分级权限申报表》→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授权,医务科备案。
「各级医师医疗技术授权持续改进表」主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制度改革,它直接关系到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对于患者来说更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全面评估和讨论,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医师医疗技术授权的现状和问题,还可以探索如何持续地改进这一制度,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讨论「各级医师医疗技术授权持续改进表」,首先需要对医师医疗技术授权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介绍。
医师医疗技术授权是指医师在开展特定医疗技术前,根据其专业背景和相关资格,经过权威机构的认可授权后,方可进行相应医疗技术的临床工作。
目前,医师医疗技术授权制度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授权流程繁琐、授权范围不够明确等。
在深入讨论医师医疗技术授权的现状和问题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持续改进这一制度。
其中,可以思考的问题包括如何简化授权流程、如何明确授权范围、如何加强医师的技术培训和评估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为制定更为完善的医师医疗技术授权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总结回顾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发现医师医疗技术授权制度的持续改进对于医疗行业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才能保障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持续改进医师医疗技术授权制度还能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医师医疗技术授权制度的持续改进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师本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更为明确、合理的授权标准和流程,加强对医师的技术培训和评估,以及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不断提升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各级医师医疗技术授权持续改进表」这一主题的全面评估和个人观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制度一、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范围包括:(一)处方授权(含普通处方、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处方、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处方);(二)手术授权;(三)麻醉授权;(三)输血授权;(四)腔镜授权;(五)介入授权;(六)特殊检查授权:超声影像科(B超检查)、影像放射科(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X片、DR片等)、内镜室(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ERCP、尿动力学检查等)、介入室(血管造影检查)、病理科、检验科、核医学科等;(七)危重病人高风险诊疗操作授权。
二、各级医师的授权必须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相应治疗手段的范围与类别。
至少每二年对医师(特殊专业操作人员)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三、医院设立由院领导、医疗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医院授权管理委员会。
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医务人员资质权限目录,审核并授予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权限,定期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及再授权。
四、医务部是医师资格与分级授权的院级监管部门和授权委员会的秘书科室。
依据本人申请、科室意见,组织医院授权委员会受理和审批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分级授权。
同时医务部负责各科相关资料备案并协助授权委员会担负授权管理的监管职责。
五、科室是医务人员资质、分级授权的执行部门。
科室建立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档案,做好各级专业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第二类、第三类和高风险医疗技术档案,定期对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工作质量、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根据相关资料对医务人员执业能力进行再评价,同时定期将相关资料上报备案。
六、科室医技人员可以根据白身能力和执业范围申请相关技术授权,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开展医疗服务。
各医技人员有义务积极配合科室、医院对医疗技术授权准入相关监管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