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经典句型翻译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4
关于汉语中几种特殊句型的翻译汉语中几种特殊句型的翻译分析了这些句型的特点,归纳了翻译这些句型的基本技巧。
汉语中有些常见句型,如是字句、得字句、把字句、搞字句等,其翻译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如汉语的判断词是不一定总是翻译成英语的系动词be。
但是,通过纷繁的译例,我们仍然可以探索出翻译这些句型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 是字句的翻译: 是字句在汉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并非所有的是都是判断词,因此不能机械地用英语的连系动词be 来翻译,必须结合语境含义译之。
汉语中的是可表示等同、类属、特征、存在等意义; 是的含有被动意义;与才、就、正等连用表示强调; 是还可以表示一种直观表象或结果。
下面介绍一些是字句的翻译方法。
1. 译为英语连系动词be---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Reform is the only process through which China can be revitalized, a process which isirreversible and which accords with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 general trend of events. ---那年月,有钱人是天天过年。
In those years, the rich people s extravagance was such that everyday was a SpringFestival.---是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和政策,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经济繁荣。
It is the correct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that have promoted theeconomic prosperity of China s vast rural areas.2. 省略是字---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城市,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
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
现代汉语七种常用句式
现代汉语是一门丰富多样的语言,其中有许多常用的句式。
掌握这些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下面将介绍七种常用的现代汉语句式。
第一种句式是“主语+动词+宾语”,这是最基本的句式结构。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这种句式简洁明了,常用于日常交流和描述事物。
第二种句式是“主语+不定式”,表示主语的意愿或目的。
例如:“我想学习英语。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主观意愿和打算。
第三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用于描述主语的状态或特征。
例如:“他认为我聪明。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主语对宾语的评价或看法。
第四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用于补充说明宾语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他们把房子装修得很漂亮。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对宾语进行改变或处理的情况。
第五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地点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地点。
例如:“我们在公园散步。
”这种句式常用于描述活动的场所或位置。
第六种句式是“主语+谓语+时间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
例如:“我明天去旅行。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将来的计划或安排。
第七种句式是“主语+谓语+方式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的方式。
例如:“他用中文写信给我。
”这种句式常用于说明动作或事件的具体方式或方法。
以上就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七种句式。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句式,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流畅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汉语五大基本句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拥有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基本的句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汉语五大基本句型,它们是构建汉语句子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用到的句型。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句型,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汉语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以2.1 第一种句型为例,详细介绍每种句型的要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对每种句型的分析和实例的演示,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句型的用法。
此外,本文还将分析汉语五大基本句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句型的特点和用法,读者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它们,使自己的汉语表达更加准确、流利。
最后,本文将展望汉语五大基本句型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汉语国际化的需求,汉语的句型结构也在逐渐扩展和变化。
了解这些句型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汉语学习和交流需求。
总之,本文将从概述、正文和结论等方面,全面介绍汉语五大基本句型的要点和用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型,相信读者能够在汉语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写: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2.1 引言在引言中,我们将对汉语五大基本句型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本文的目的以及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
2.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将详细介绍汉语五大基本句型。
具体分为五个小节,每个小节介绍一种句型。
在每个小节中,我们将分别讨论该句型的要点,并举例说明。
2.2.1 第一种句型这一小节将详细介绍第一种句型的特点、用法以及常见的句子结构。
我们将列举该句型的要点,并提供一些例句来说明。
2.2.2 第二种句型这一小节将对第二种句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该句型的特点、用法以及常见的句子结构。
同样地,我们将列举要点并提供一些例句来说明。
汉英的基本句型及其翻译Sylvia Wang574521661@一、主谓单句1)鲁迅,绍兴人。
(主语+名词谓语)•Lu Xun was from Shaoxing. [SVP]2)这个姑娘很漂亮。
(主语+形容词谓语)•That girl is very pretty. [SVP]3) 这花儿是白的。
(主语+判断谓语)•The flower is white.[SVP]4) 水库是1958年修建的。
[主语+判断谓语]•The reservoir was built in 1958. [SV(passive)] 5) 他打破了杯子。
(主语+谓语+宾语)•He broke the glass.[SVO]6) 李先生教我们地理。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Mr. Li teaches us geography.[SVOO]防止主语的机械对应•宁波多雨。
•Ningbo sees much rain.•It rains a lot in Ningbo.•People have much rain in Ningbo.•There is much rain in Ningbo.•中国近几年来发生了巨变.•China crackles with danamics of changes these years.•China has seen (withnessed) great changes these yeats.•These years have seen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China.•There have been great changes in China these years.•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these years.•花园里有许多孩子。
•There are many children in the garden.•门边卧着一只狗。
1)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
It is an invisible force of life. So long as there is life, the force will show itself.2)凭窗站了一会,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Standing at the window for a while, I felt a bit chilly. As I turned round, my eyes suddenly dazzled before the bright light and could not see things distinctly. Everything in the room was blurred by a haze of light.3)这架收音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What a heavy load this aerorplane bore! It carried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of the liberated areas,the hopes of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and the destiny of our country.4)看着信,林震不禁独自笑起来了,他拿起笔把“中于”改成“终于”,准备在回信时告诉他们下次要避免别字。
Reading the letter, Lin couldn’t help smiling to himself. He changed “rite” to “right” thinking that he should tell them to be more careful with their spelling next time they wrote.5)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Chapter 6 汉语经典句型翻译句子是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语言单位。
一个句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句子是相当重要的翻译单位。
6.1 单句汉语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前者即通常所说的复部句,后者即通常所说的单部句。
6.1.1主谓句(复部句)主谓句的谓语是句子结构的核心,因此对主谓句下位句型的划分主要的依据是谓语的功能。
根据充当谓语的词语的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主谓句分为三个下位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
e.g. 我爱运动。
e.g. 吸烟对健康不利。
e.g. 今天圣诞节。
试译:e.g. 救援物资正送往灾区。
e.g. 自己酿的苦酒自己饮。
6.1.2 非主谓句(单部句)非主谓句就是由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e.g. 多好的孩子!e.g. 恭贺添丁!e.g. 欢迎光顾。
e.g.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6.1.3 练习e.g. 天助自助者。
e.g. 有情人终成眷属。
e.g. 这药可治疗咳嗽。
e.g. 团结就是力量。
e.g. “请坐。
喝点什么?威士忌?”“好!”“为健康干杯!”“干杯!”6.2 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意义上彼此联系,在结构上互不包含,合起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e.g. 说错了,我就不是人。
e.g. 不是他没说清楚,就是我没听明白。
6.2.1 汉语复句在英译中的句法转换e.g. 要是她还活着,她会过得很舒适的。
e.g.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e.g.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匆匆》)e.g. 不自由,毋宁死。
e.g. 即使是最好的厨师,有时也会做出不好的菜来。
e.g. 有一利必有一弊。
6.2.2 几类典型句式的英译处理6.2.2.1 意合句的英译e.g.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
e.g. 济南地段的黄河,夏天河面宽,水流急,泥沙沉淀淤积,河床逐年加高,水位高于地面十余米。
6.2.2.2 主题句的英译e.g. 门口站着解放军。
e.g. 这个会我没参加。
e.g. 我原来计划今年一月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感到很扫兴。
6.2.2.3 流水句的英译e.g.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盆儿,将手里的这个盆儿放在桌子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雪雁。
(《红楼梦》)*这是比较典型的流水句,事情逐一交代,层层铺开,如何英译呢?请比较下述两种译文:译文I:Zijuan was answering and hurried out to change a spittoon and put the spittoon in her hand on the table and opened the door of inner room to go out,still closed it,let down the flowered portiere and went to wake Xueyan.译文Ⅱ:Zijuan,assenting,hurried out to fetch a clean spittoon,placing the used one on the table in the outer room.Having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she let down the soft flower portiere before going to wake Xueyan.(摘自杨自俭“小议汉语几类句子的英译”)e.g. 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鲁迅《一件小事》)6.2.2.4 连动句的英译e.g. 老关忙即跳下车去,摸摸腰间的勃郎宁,又向四下里瞥了一眼,就过去开了车门,站在门旁边。
(《子夜》)6.3 偏句6.3.1包孕式偏句指包孕式偏正复句中的偏句,它在其中起主语、宾语或表语作用,相当于英语中主语从句、宾语从句或表语从句。
有时需译成从句,有时不须译成从句。
比如:e.g. 他俩能在地里找口粗茶淡饭,完全是靠丈夫起早贪黑的耕作。
6.3.2 状语性偏句用来表示它和正句间的某种逻辑关系,或曰状语修饰关系,如:因果、比较、条件、目的、时空、让步等。
偏句部分可译成英语从句,亦可译成英语介词短语或分词短语。
例如:e.g. 婴儿睡在妈妈的怀里,发出轻微而均匀的呼吸。
e.g. 走进他那又冷又暗的书房以后,他把提灯放在桌子上,又看起了那张纸条。
6.3.3 定语性偏句用以表示它和主句间的从属或限定关系,或曰定语修饰关系。
偏句可译为英语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或限定性短语。
例如:e.g. 你必须认识到,你犯的一个小错误就可能使公司失去一个重要的客户。
6.4主动句与被动句(optional)6.4.1汉语主动句的翻译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
汉语的主动句在很多情况下要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6.4.1.1强调受事,突出被动状态e.g. “财神爷”这个词,不是我的用语,是农民的发明。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6.4.1.2因种种原因,不出现或无须说明施事者e.g. 现在不采取行动,鼓励研究和技术投资,新世纪将面临科学家的锐减。
6.4.1.3 使句子结构匀称,文气连贯e.g. 他出现在台上,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6.4.1.4 汉语中的某些习惯用语或泛指人称为主语的主动句e.g. 可以有把握地说,会议会如期召开的。
6.4.1.5 使语气委婉,措辞礼貌e.g. 请您不要在此处抽烟。
6.4.1.6某些汉语句子可借助于英语的一些固定搭配或词组来表达e.g. 他天生适合做水手。
6.4.1.7 汉语中含有被动意义的主动句e.g. 一点声音也听不到。
6.4.1.8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句e.g. 这种食物不好消化。
6.4.2 汉语被动句的翻译6.4.2.1 译为英语被动句e.g. 海外华侨现在不再被人轻视了。
e.g. 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e.g. 窗上的玻璃叫那个孩子打破了,他一定要挨骂的。
6.4.2.2译为英语主动句(一)为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e.g. 此谋杀案正在受到调查。
e.g. 这些书由我夫人保管。
e.g. 他不愿受制于人。
(二) 逻辑意义上的汉语被动句译为相应的逻辑意义上的英语被动句e.g. 这东西好吃。
e.g. 潮湿的木头不着火。
e.g. 我的声音传不远。
e.g. 这些书容易包装。
(三)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联系,结构匀称,语势加强。
e.g. “像义先生那样的好人,都要被他暗算……。
你就忘了阿六的事?根生跟阿六的事并没有两样。
”(《月夜》)6.5 肯定句与否定句6.5.1汉语肯定句的翻译通常,汉语的肯定句译成英语也是肯定句。
e.g. 太阳从树梢,从屋顶慢慢地爬下来,花在许多人家里开。
以下情况还可把肯定句翻译成否定句(一) 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e.g. 我很快就可以回老家了。
(二)语气的需要e.g. 有失才有得。
(三)为了使原来隐含意义更加明确,更便于直接理解e.g. 在困难面前,他总是勇往直前。
(四)充分利用英语某些词语的特点,使译文更精当e.g. 在白天看来,它们就平凡得很。
6.5.2 汉语否定句的翻译6.5.2.1 汉语否定句英译为否定句e.g. 别想把我差来遣去。
6.5.2.2 汉语的否定句英译成肯定句:(一) 汉语的否定词在句中无否定意义e.g. 这块地里的麦子长得不大离儿。
(二) 使语气委婉而含蓄e.g. 谁没有个三灾六难的。
(三) 英语有更简练而恰当的表达法e.g. 人不可貌相。
(四) 把原文隐含的意思明了化e.g. 我不是在测字算命,我只是觉得这么做后果不妙。
6.6 省略句与无主句6.6.1 省略句的翻译(一) 汉、英省略部分基本相同e.g. 世界一流的设备,高效的服务。
(二) 汉语省略,英语补充e.g. 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黄昏》)(三) 汉语不省略,英译时则省去有关部分e.g.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雷雨前》)6.6.2 汉语无主句的翻译(一) 动宾结构的无主句可译为被动语态e.g. 没有爱心,就无法了解人生。
(二) 采用英语的存在句来译e.g. 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
(三) 采用英语的倒装句来译e.g. 远处传来悲壮的笳声。
(四) 采用英语的祈使句e.g.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五) 采用英语的形式主语e.g. 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而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
(六) 补出主语。
主语多是泛指代词或名词e.g.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七)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妥,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例如:e.g.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6.7 时与式汉语动词一般没有时态变化,仅是有时带上时态助词“了”、“过”、“着”,以表示“时”的各种情态;带上“起来”、“下去”、“会”、“将”等词来表示动作的状态;另外,由于汉语重意合,语序本身就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而英语动词有一整套时态变化,通过这些时态变化,把动作发生的前后顺序非常准确地展现出来。
6.7.1 借助于词汇手段表示时态的句子6.7.1.1e.g. 从前没有电视,他总是在晚饭后和家人聊天。
e.g. 我们赶到机场时,班机已经起飞了。
e.g. 我到达会议厅时,主持人正要讲话。
e.g. 男孩被救时,嘴里一直叫着要喝可乐。
e.g. 澳门原来是一个岛,与大陆并不连接。
e.g. 他曾是个邮递员。
6.7.1.2e.g. 看那灿烂的落日,明天会是好天气。
e.g. 我可以带他来吗?e.g. 我们本要在上月去昆明观光,但是他改变了主意。
6.7.1.3e.g. 黄昏时分她常常坐在花园里。
e.g. 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e.g. 据说凯撒大帝是渡河进入罗马的。
e.g. 我给你说了多少遍,可你就是不听。
e.g. 游行的人手拿鲜花和彩旗正行进在街道上。
e.g. 整个下午他一直呆在房间里读鲁迅的作品。
6.7.2 没有明显时态标志句子的翻译e.g. 今晚的比赛真是刺激!我以后要常去现场看,看这种比赛比看电视过瘾多了。
e.g. 有人说自信心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整个下午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这是对的。
我发现许多人因为缺乏自信心而不能了解自己的潜力。
这实在是憾事。
6.7.3 汉语的式的英译处理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有叙述式、命令式、条件式等句式。
汉译英时,应注意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句式的处理。
一般来说,汉英之间可以找到相关的对应句式,但有时为了更直接地表达原文的隐含意义,需要转换句式。
在此,我们着重讨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等的处理。
6.7.3.1对应法e.g. 脚踏两只船,必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