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理解性默写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 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 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氓1. 《氓》中女子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 《诗经·氓》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 《诗经. 氓》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体无咎言,随后女主人公提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4.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 《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 《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7. 《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8. 《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处境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 《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0.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练习试题及答案古诗文名句一、《采薇》理解性默写(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2)写景的句子是(3)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4)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句子是(5)回首往事,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6)直接抒发(表现)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7)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诗句是(8)抒发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句子是(9)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10)作者回首往事,对比现在的句子是(11)突出作者行程艰难的句子是(12)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二、《十五从军征》理解性默写(1)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2)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3)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
(远景描写)。
(近景描写)(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5)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6)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7)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8)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9)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10)描写归乡老兵现在的境况(老人孤独处境和心情)(三、《诉衷情》理解性默写(1)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的句子是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2)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3)词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语句是(4)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四、《南乡子》理解性默写(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的句子是(2)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3)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4)下阕中写了历史人物的句子是(5)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五、《朝天子·咏喇叭》理解性默写(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3)写出喇叭“吹”之恶果的句子是(4)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5)用抒情点名主旨的句子是参考答案一、(1)杨柳依依,雨雪霏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答案解析】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采薇(节选)先秦:佚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注释思:语气助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昔:从前。
二、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赏析《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
必修一理解性背诵《沁园春长沙》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回忆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革命斗志旺盛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
《烛之武退秦师》1、“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的烛之武对秦穆公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退秦师》中表现烛之武对郑伯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愤不平的句子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荆轲刺秦王》1、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慷慨悲歌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成语“怒目而视”和“怒发冲冠”都形容非常愤怒,《荆轲刺秦王》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在《荆轲刺秦王》中,“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鸿门宴》1、《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在《鸿门宴》一文中,樊哙劝沛公赶紧离开项王营地,不必计较细枝末节时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由司马迁《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演化而来。
4、《鸿门宴》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樊哙怒火旺盛的句子是: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必修二理解性背诵《氓》1、《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练(含答案)一、《氓》(诗经)1.诗中直接表现女主人公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XXX。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
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二、《采薇》(诗经)1.《采薇》中写出XXX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经•采薇》中,用起兴的手法表现XXX柔嫩的样子的句子是:“XXX,XXX亦柔止。
”4.《诗经•采薇》中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诗经·采薇》中写XXX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是:“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诗经·采薇》中以XXX写哀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诗经·采薇》以哀景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XXX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XXX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离骚》(XXX)1.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XXX厚。
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1. 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回乡偶书》中通过一个小小生活细节寄寓作者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表达出自己恋恋不忘故乡之情的诗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一、理解性默写《诗经·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9.《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
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10.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11.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12.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1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诗经·采薇》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诗句是):2、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3、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句子是:4、回首往事,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5直接表现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6、《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两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八年级上理解性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空缺部分。
(每空1分)(1)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自己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赠从弟》(其二)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诗句是: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野望》中引用典故,抒发诗人因身处乱世,前途无望而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机相识,长歌怀采薇。
(5)《三峡》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6)崔颢《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王绩《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9)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一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1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月光清澈透明和竹柏倒影美丽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1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3)崔颢在《黄鹤楼》中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
(1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自己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里送行舟。
(15)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语文版)中考专题复习测试题:默写篇八年级全册八年级上册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孟浩然)》)3.,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诗陆游》)4.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诗陆游》)5.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范仲淹)》)6.力尽不知热,。
(《观刈麦(白居易)》)7.,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8.,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9.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文天祥)》)10.,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11.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1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苏轼)》)1、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采用了奇妙的比喻:1“。
”来描绘月色如水;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2、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1)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2)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3)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现每一个封建王朝,无论它是兴盛还是衰落,享受荣华富贵的永远是帝王将相,而普通老百姓却受苦受难,饱尝人间辛酸,对此,我们很容易想起张养浩写的两句散曲,。
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呼喊。
2(2)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 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 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氓1. 《氓》中女子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 《诗经·氓》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 《诗经. 氓》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体无咎言,随后女主人公提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4.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 《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7. 《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8. 《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处境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 《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0.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1.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透过桑叶衰败的景象让人预感到不如意的事情终究发生了。
高一语文(下)古诗文默写期末复习题(原创,含答案)直接记忆类默写一、《诗经•卫风•氓》默写1、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
_____________,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
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
士之耽兮,_____________。
女之耽兮,_____________。
4、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5、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诗经•小雅•采薇》默写1、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玁狁之故。
_____________,玁狁之故。
2、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_____________,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_____________。
3、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_____________。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_____________,我行不来。
2017 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1、从视觉角度描绘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极尽夸张,侧面衬托三峡山的高峻险峻、壮丽绚美的是:3、描绘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描绘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用夸张、侧面衬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天节山川草木的艳丽风景归纳无遗,这句话是:8、描绘春冬之景时,采纳动静联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而后写了“”的动景。
9.衬托三峡秋景悲凉的语句是:10、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情形晨此刻世人眼前,郦道元描述的往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奇观状一去不复返。
(二)酬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率全文,充任本文引子的句子是:2、运用俯仰望角,写白云高峰流水三重风光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川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表现一年之美,表现灿烂情形的是4、视听联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生命气味的是5、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谈论句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摆、似真似幻的美好境地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2、点明要旨,抒发生者感触,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3、显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四)与朱元思书(吴均)1、从侧面表现江水清亮的句子是:2、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是:3、描述作者坐船沿途所见,从静态和动向描绘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特点的句子是:4、给予山奋斗向上的生命力的四句是:5、表达对富春江山川的赞叹、以及唾弃功名、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五)野望(王绩)1、点明时间地址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徘徊心情的句子:2、运用对偶描绘夜晚时分,山野满目秋意的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秋天暮景安静,放牧和狩猎人随愿而归的是:4、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安静的风景描绘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程绝望,孤单抑郁心情的句子是:(六)黄鹤楼(崔颢)1、记述神话传说,抒发对光阴流逝,世事沧桑感触的句子:2、崔颢用对偶的描绘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3、情形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4、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境界相仿。
重庆市高考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1-8一、《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二、《诗经·采薇》(必修二1、《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两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2、《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
他们忧伤地想起:“,”;而今天呢,“,”。
2018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试卷与答案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XX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句是:“。
”5.《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XX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革命者劈波斩浪的气魄。
XXX.XXX在《雨巷》中反复咏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XXX.XXX在《再别康桥》中,开篇“,”两句直击诗题,恰到优点,末端“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次抒发不舍之情。
10.“XXX诀别”是《荆柯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XXX临行前在XXX慷慨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1.“XXX诀别”一幕中。
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XXX诀别”一幕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XXX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荆轲刺秦王》XXX诀别中,描写XXX和着XXX 击筑而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荆轲刺秦王》XXX诀别中,XXX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慷慨悲壮。
15.《荆轲刺秦王》XXX诀别中,描写送行人员愤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薇》学习笔记
一、背景与意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而《采薇》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它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士兵的苦难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思想价值。
二、内容概述
《采薇》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士兵为统治者所驱使,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战场。
他们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和艰辛,最终归乡。
诗歌中通过士兵的口吻,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三、名句摘录与解析
1.“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 这句话描述了士兵采摘野菜的场景,暗示着士
兵的生活艰辛。
2.“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这句话表达了士兵内心
的痛苦和无助。
四、感悟与思考
通过学习《采薇》,我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为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那些在战争中受害的人们,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五、总结与启示
《采薇》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它教会我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关心弱势群体。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秉持这些价值观,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采薇》理解性默写1.《诗经·采薇》中几句写士兵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忧心如焚,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句子是:
【,】
2.表示我的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句子是:【,】
3.《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
,】两
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4.《诗经·采薇》中写戍卒归途生活艰辛、行程艰难、心情低落的情形句子是
【,】。
5.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直抒胸臆,无限悲伤痛苦地吟唱的句子是:
【,】6.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
乐)的诗句是:
【,】7.回首往事,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
【,】
8.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
【,】9.《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
只感到一片悲凉。
他们忧伤地想起:【,
】;
而今天呢,【,】。
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
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隽永,味之无尽。
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