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模型(改进版)
- 格式:xlsx
- 大小:25.74 KB
- 文档页数:3
岭南师范学院课题:成本分析模型班级:13信管组别:B组组员:廖宇亮(2013254139)潘燕春(2013254110)李剑惠(2013254119)高俊峰(2013254127)成本分析模型一、成本分析的概念 (3)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 (3)三、案例分析 (4)1、模型的前提假设 (4)1.1成本假设 (4)1.2成本分析中的供应链建模假设 (5)2、成本表达式 (6)2.1 不考虑关税时的成本表达式 (7)2.2存在关税情况下的成本表达式 (7)2.3成本模型分析 (7)2.4成本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 (9)四、总结语 (10)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1、通过调研发现,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3、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开展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揭示各种因素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为充分挖掘和动员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搞好产品成本预测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数量分析方法。
三、案例分析下面以供应链战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1、模型的前提假设1.1成本假设在对供应链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是指为实现整条链的目的而投入的资源的价值。
供应链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是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哪条链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哪条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成本效益分析与改进方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效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评估自身的经济效益,找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将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提出几种常见的改进方案。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是指企业对成本与效益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常,成本效益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确定分析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要评估的具体内容。
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包括成本和效益的具体数字和细节。
3.成本分析: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间接成本是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相关的成本。
4.效益分析:评估企业所获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5.成本效益比较:将成本和效益进行对比,计算成本效益比。
成本效益比越高,表示效益越大,成本越低。
6.提出改进方案: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改进方案的提出1.流程优化:通过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找到瓶颈和低效环节,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比如,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等。
2.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已经应用于企业中,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来改进成本效益。
例如,引入自动化设备、优化信息系统、采用新的生产工艺等。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的成本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同时,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更好地合作和协同。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改进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如设立预算、控制费用、降低固定成本等,以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成本之一。
成本分析的创新和改进引言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和改进成本分析方法势在必行。
1. 成本分析的重要性在进入成本分析的创新和改进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各项成本的结构和变动情况。
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提高经营效益。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产品的成本,企业可以确定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利润。
此外,成本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经营风险。
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增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因此,成本分析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创新和改进也就变得尤为必要。
2. 成本分析的传统方法在谈论成本分析的创新和改进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
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成本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相对应,而间接成本法是将成本与产品的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相对应。
边际成本法则是将成本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相对应。
然而,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们无法准确反映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其次,传统方法往往无法考虑到不同成本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导致成本分析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和可靠。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需求,成本分析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3. 成本分析的创新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成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创新的成本分析方法。
3.1 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方法。
它将企业的成本与各项活动相对应,通过评估每项活动的成本影响,帮助企业找出成本驱动因素,并确定成本管理的关键活动。
岭南师范学院课题:成本分析模型班级:13信管组别:B组组员:廖宇亮(2013254139)潘燕春(2013254110)李剑惠(2013254119)高俊峰(2013254127)成本分析模型一、成本分析的概念 (3)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 (3)三、案例分析 (4)1、模型的前提假设 (4)1.1成本假设 (4)1.2成本分析中的供应链建模假设 (5)2、成本表达式 (6)2.1 不考虑关税时的成本表达式 (7)2.2存在关税情况下的成本表达式 (7)2.3成本模型分析 (7)2.4成本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 (9)四、总结语 (10)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1、通过调研发现,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3、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开展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揭示各种因素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为充分挖掘和动员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搞好产品成本预测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数量分析方法。
三、案例分析下面以供应链战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1、模型的前提假设1.1成本假设在对供应链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是指为实现整条链的目的而投入的资源的价值。
供应链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是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哪条链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哪条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物流成本优化模型剖析物流成本指产品的空间挪动或时间据有中所耗资的各样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钱币表现,是产品在实体流动过程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作为考据物流在国家经济中价值量化的主要研究指标,物流成本占GDP 比重已成为权衡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1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花费 8.4 万亿元,与 GDP 比率为 17.8%,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比要超出 8—10 个百分点,社会经济运转的物流成本仍旧较高。
跟着公司内部制造成本管理方法的日渐完美与成熟,经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节俭公司内部资源来增添收益空间正逐渐减少,改良公司内部物流来增添收益成为现在公司管理的热门和要点,应用物流成本优化模型是控制和降低公司物流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鉴于财务核算的物流成本优化模型剖析物流成本传统核算方法是在现有会计报表成本资料的基础上,依照必定的原则和方法,从传统成本会计的各项花费中剥离出物流花费。
传统法限制于现有会计资料,并且人为因素许多,进而难以正确归集和分派物流成本,所以,需要对物流成本的财务核算进行建模优化。
(一)财务核算优化模型概括1.任务成本法任务成本观点是在“物流任务方法”基础上提出的,它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总成本计算法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各环节详细运作过程以及横向的以部门为单位的成本构造,代之以纵向的以功能为单位的成本构造。
任务成本方法以为,物流各子系统间互相作用并供给不一样水平的客户服务,该方法既能从总成本角度来重申物流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关性,又能从系统的角度来供给对不一样客户服务的成本。
但该方法核算过程繁琐,在分派某项作业成本时常常存在人为因素,致使结果不正确,特别是公共作业领域成安分派没有客观标准。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或活动为基础,将公司耗费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活动中,再把采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派到成本对象中的核算方法,其基本逻辑是:各样资源耗资驱动成本的发生,使各样产品成本多少应取决于对各样活动的耗费量,并以此来核算成本拥有更大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