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生活中的见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3
【篇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大约七成是华人,两成马来人,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作者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2.当时是什么情景?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应?生自由谈6.当时作者是怎样想的?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9.那“我”又听到了什么呢?在我和吴小姐的对话中。
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读。
出示:“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