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5:20:47.6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作者:李霞[导读] 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幼儿园442200

摘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人,是幼儿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研究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德育幼儿教育生活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

一、幼儿生活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1.我们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品德教育。

如每周一奏国歌、升国旗;每天一个“德育小故事”;值日生要整理桌椅、给植物浇水、给金鱼喂食;进餐时要安静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午休时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安静迅速入睡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既细小又平常,但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对幼儿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之中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节俭、分享合作、文明诚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主题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我的妈妈”、“我爱家乡”、“学会合作”等主题活动,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孩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究和体验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享受快乐、感悟生活,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我们根据季节、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随机地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如春季趣味运动会、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为四川大地震捐款、评选爱心宝宝、大带小活动等等,幼儿亲身参加德育实践,深化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习惯培养是德育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睡眠、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倾听、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以及文明、礼让的交往习惯等。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孩子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其次,多采用榜样激励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对其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强化或制止,采取多种方法,如儿歌、律动、游戏等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各类常规要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

三、教育者的爱能起到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幼儿德育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的动力,是打开幼儿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激励并增强着幼儿自信心和上进心。

四、在生活化德育中引入有效评价方式

当幼儿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时,他们便很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评价,有时还会表现为告状,其实,这是引导幼儿丰富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好时机,同时又是鼓励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评价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之形成正确的舆论,并影响每一个幼儿。幼儿园举办了“比比谁的红旗多”的专栏,在每日结束活动时,教师就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评议推选,即对当天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贴红旗的鼓励,然后每周五进行评选,对一周表现好的幼儿奖发小红花。这样既帮助幼儿提高了日常行为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们还先后采用了“进步塔”、贴“星星”、语言称赞等多种形式,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也满足了幼儿的强烈渴望和“我最能干”的心理需求。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化德育的重要作用,并且实施针对性教育措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相互合作与互相谦让;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掘出来,就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教育出版社,2014。

[3]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