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技术十一 A 雾化吸入疗法(一)目的1.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
2.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呼吸道、面部及口腔情况。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3.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性能。
(三)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正确配置药液,做好准备。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
4.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和时间。
(四)患者指导1.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
2.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
2.水温超过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4.出现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发绀等,应暂停雾化,吸氧,及时通知医生。
5.使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及面部。
6.更换药液前要清洗雾化罐,以免药液混淆。
(11A)超声雾化吸入法考核评分标准(100分)技术十一 B 氧气、压缩机驱动雾化吸入法(一)目的1.湿化气道常用于气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后常规治疗手段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2.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对治疗计划的了解程度。
4.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粘膜水肿、痰液等。
5.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三)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正确配置药液,做好准备。
2.检查氧装置及氧气雾化吸入器性能。
3.携物品至患者旁,查对,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4.连接雾化器与氧气装置。
雾化吸入疗法评分标准
简介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转化为细小的颗粒并通过呼吸器送入呼吸道的治疗方法。
下面是针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1. 吸入技术
- 观察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时的吸入技术和配合度。
- 评估患者是否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呼吸器,并能否有效吸入药物。
2. 药物储备和麻烦程度
- 评估药物储备的便利性和可用性。
- 评估雾化吸入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麻烦和复杂性。
3. 病情控制
- 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包括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评估雾化吸入疗法对于改善症状和减轻不适的效果。
4. 不良反应
- 监测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评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和严重程度。
5. 治疗依从性
- 评估患者对于雾化吸入疗法的依从性和持续治疗的能力。
- 观察患者是否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和呼吸器。
结论
以上是针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评分标准,通过对吸入技术、药物
储备和麻烦程度、病情控制、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评估,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对于雾化吸入疗法的适用性和疗效。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雾化吸入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委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值扣分原因评估 1、询问了解病人的过敏史、用药史、病人口鼻腔粘膜、呼吸状况、指导病人深呼吸,配合能力 5 缺一项扣1分,解释不到位扣2分2、做好解释,告知病人治疗目的、药物名称、配合方法等以取得合作 10 不解释不得分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鞋、头发整洁、洗手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2、用物准备:中心供氧装置,雾化吸入装置、雾化吸入药物(根据医嘱配置)、弯盘、治疗巾、纱布、PDA、消毒洗手液 4 少一项扣0.5分3、检查中心供氧装置,检查周围环境,有无烟火 4 一项不合格扣1分操作流程 1、根据医嘱配置药物,第二人核对无误,将药物置入雾化器内并检查雾化器性能 5 缺一项扣1分2、携带PDA,核对床头牌和腕带 5 缺一项扣1分3、向病人解释后,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以坐位和半卧位为宜) 5 缺一项扣1分4、安装流量表,打开氧气,接上氧源,调节氧流量6—8L/min,调节适量的雾量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5、将面罩置于口鼻部,调节松紧适宜 5 缺一项扣1分6、再次核对并告知病人配合的要点 5 缺一项扣1分7、鼓励病人做有效呼吸 5 缺一项扣1分8、观察病人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和效果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9、治疗毕,取下面罩,关氧气开关,协助病人漱口,擦干病人面部 5 缺一项扣1分10、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11、健康指导 5 未做健康指导扣2分12、洗手 5 未观察扣2分13、返回处置室,用物终末处理,洗手,取下口罩,记录5 顺序颠倒扣2分14、终末处理 1、处置区域合适,垃圾分类正确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2、面罩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3、洗手,记录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总体 1、动作轻巧、熟练、准确,步骤正确,病人感觉舒适 15 漏查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2、注意事项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雾化吸入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委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值扣分原因评估 1、询问病人过敏史、用药史、口鼻腔粘膜、呼吸状况,指导深呼吸,配合能力 5 缺项扣1分,解释不到位扣2分2、解释治疗目的、药物名称、配合方法,取得病人合作10 不解释不得分准备 1、护士整洁、洗手,准备衣、帽、鞋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2、准备中心供氧装置、雾化吸入装置、雾化吸入药物、弯盘、治疗巾、纱布、PDA、消毒洗手液 4 少项扣0.5分3、检查中心供氧装置和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4 一项不合格扣1分操作流程 1、按医嘱配置药物,第二人核对无误,检查雾化器性能 5 缺项扣1分2、核对床头牌和腕带,携带PDA 5 缺项扣1分3、向病人解释,协助取合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 5 缺项扣1分4、安装流量表,打开氧气,接上氧源,调节氧流量6—8L/min,调节适量的雾量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5、将面罩置于口鼻部,调节松紧适宜 5 缺项扣1分6、再次核对并告知病人配合要点 5 缺项扣1分7、鼓励病人做有效呼吸 5 缺项扣1分8、观察病人吸入药物后效果和反应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9、治疗结束,取下面罩,关氧气开关,协助病人漱口和擦干面部 5 缺项扣1分10、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0 一项不合格扣1分11、健康指导 5 未做健康指导扣2分12、洗手 5 未观察扣2分13、返回处置室,处理物品,洗手,取下口罩,记录 5 顺序颠倒扣2分14、终末处理 1、处置区域合适,垃圾分类正确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2、面罩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3、洗手,记录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总体 1、动作轻巧、熟练、准确,步骤正确,病人感觉舒适 15 漏查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2、注意事项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
雾化吸入药物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一套雾化吸入药物评分标准,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剂量调整。
该评分标准基于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力求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评分标准1. 剂量合理性: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剂量完全合理,0分表示剂量不合理。
剂量合理性: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剂量完全合理,0分表示剂量不合理。
2. 吸入操作技术:评估患者的吸入操作技术是否正确。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吸入操作技术完全正确,0分表示吸入操作技术错误。
吸入操作技术:评估患者的吸入操作技术是否正确。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吸入操作技术完全正确,0分表示吸入操作技术错误。
3. 药物输送器使用情况:评估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或其他药物输送器的状态和正常工作情况。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药物输送器完全正常工作,0分表示药物输送器不能正常工作。
药物输送器使用情况:评估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或其他药物输送器的状态和正常工作情况。
评分范围从0到5分,5分表示药物输送器完全正常工作,0分表示药物输送器不能正常工作。
4.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
评分范围从0到10分,10分表示治疗效果显著改善,0分表示治疗效果没有改善。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
评分范围从0到10分,10分表示治疗效果显著改善,0分表示治疗效果没有改善。
结论该雾化吸入药物评分标准提供了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剂量调整。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相应的药物调整和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
此评分标准可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集团中心医院九、雾化吸入疗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签名得分九、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九、雾化吸入疗法(一)目的1.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
2.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肺呼吸音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颜色、性质、量及气道通畅情况。
(三)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正确配置药液,做好准备。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
4.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和时间。
5.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关电源开关。
(四)指导患者1.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
2.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3.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五)注意事项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
2.水温超过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4.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30分钟。
5.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和“口含嘴”浸泡于消毒液内60分钟。
(六)相关知识1.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药理作用。
(1)支气管扩张剂:ß2受体激动剂,短效,维持4-6小时(沙丁胺醇、特布他林)(2)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抗渗出的作用。
(3)沐舒坦:粘液溶解剂,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谈,改善呼吸状况。
2.雾化吸入后如何指导有效咳痰?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胸部扣击法:扣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压缩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
准
3 1、衣帽齐整,洗手,戴口罩
备
质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搁置压缩雾化器,一次性口含嘴,纱布2 块,药物
5
量
3、检查雾化器各零件能否完好,有无松动、零落等异样状况 6
20 4、查对医嘱无误后将药物加入雾化罐内,将盖旋紧 6
分
操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呼吸状况,说8 作明用药目的
流2、辅助患者取舒坦卧位,铺治疗巾于下颌 6 程3、接通电源,翻开电源开关,翻开雾化器开关 4 及4、辅助患者口含嘴放好,指导其用口吸气,鼻呼气,治疗过程中注15 质意察看患者反响,发现异样时实时办理
量5、治疗毕,取下口含嘴,封闭雾化器开关及电源13 标6、擦干患者面部,辅助取舒坦卧位,整理床单位8 准7、清理用物,用后雾化罐冲洗晾干,专人专用,使用后口含嘴置医8 70
疗废物包装袋内,洗手
分8、察看并记录成效反响8
4 全程1、操作有序,方法正确、轻稳(不切合要求不得分)
质量2、雾量大小适合,时间切合要求(不切合要求不得分) 3 10 分3、患者正确吸入药物,达到预期成效(不切合要求不得分) 3
1 / 1。
雾化吸入疗效评分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雾化吸入疗效评分的标准,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评估雾化吸入疗法的效果。
疗效评分标准
以下是雾化吸入疗效评分的标准:
1. 症状改善程度:
- 0分:无症状改善
- 1分:轻微症状改善
- 2分:中度症状改善
- 3分:显著症状改善
2. 呼吸功能改善程度:
- 0分:无呼吸功能改善
- 1分:轻微呼吸功能改善
- 2分:中度呼吸功能改善
- 3分:显著呼吸功能改善
3. 体力活动能力改善程度:
- 0分:无体力活动能力改善
- 1分:轻微体力活动能力改善
- 2分:中度体力活动能力改善
- 3分:显著体力活动能力改善
4.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 0分:无生活质量改善
- 1分:轻微生活质量改善
- 2分:中度生活质量改善
- 3分:显著生活质量改善
注意事项
1. 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医生和研究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疗效。
2. 评分应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以便追踪疗效的变化。
3. 在评分时应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如年龄、病史等。
请注意,以上是雾化吸入疗效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指导和细节性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雾化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内 容分值评分要求扣分1、核对医嘱2、患者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治疗情况,雾化吸入的原因。
(2)、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排痰情况。
(3)、观察患者呼吸道啊、面部、口腔有无异常。
(4)、评估患者对超声雾化吸入法的认识及合作程度(5)、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环境清洁,安静,安全,是否有电源插座。
4、用物评估 5、操作者自身评估2 3 3 3 33111评估不完全酌情予以扣分1、 操作者准备:自身准备及检查机器性能,配置好药物2、用物准备:雾化机器、按医嘱备药3、环境准备:无火险隐患及易燃易爆物品4、患者准备:坐位或侧卧位,颌下垫治疗巾3 223缺一项用物扣0.5分。
直至该分值扣完。
1、携用物到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取舒适体位。
2、药液,置入雾化容器内:①5 15根据操作情况酌情扣分超声雾化吸入时,将药液倒入雾化罐内,检查无漏水后,将其放入水槽,预热机器;②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时,将药液倒入喷雾器药杯内;③氧气雾化吸入时,将药液倒入雾化器的药杯内。
3、雾化时间、调节雾量;氧气雾化吸入时,连接雾化器与氧气装置,通过调节氧流量来调节雾量。
4、口含嘴或面罩。
5、后,协助患者擦干面部,指导或协助患者排痰。
6、治疗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7、协助患者擦干面部。
8、进行健康指导。
9、清理用物。
洗手。
10 3 5 1 5 6 51、患者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2、患者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2未指导或指导不到位酌情扣分。
1、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发绀等,应暂停雾化吸入,吸氧,及时通知医生。
2、激素类药物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及面部。
3、药液前要清洗雾化罐,以免药液混淆。
221根据情况酌情扣分1、 患者/家属对所给予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2、 操作规范、安全,达到预期目标;3、 选择的雾化装置和设施的221根据操作情况酌情扣分雾化参数合适、正确。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为了确保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分标准,以评估患者的雾化吸入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有效。
本文将介绍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了解如何进行正确的雾化吸入操作。
一、设备准备。
1. 检查雾化器设备是否完好,如管路是否通畅、雾化液是否充足等;2. 检查口罩或嘴嚼是否清洁无损;3. 检查雾化器开关是否灵活,是否能正常工作。
二、药物准备。
1. 根据医嘱准确配制雾化药物,注意药物的浓度和用量;2. 检查药物瓶上的标签信息,确保药物名称、剂量等无误;3. 检查药物的保存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三、操作步骤。
1. 患者应坐姿或半坐姿,保持舒适的姿势;2. 患者戴上口罩或嘴嚼,确保口罩或嘴嚼与面部贴合良好;3. 打开雾化器开关,开始进行雾化吸入操作;4. 患者应缓慢、深呼吸,吸入雾化药物,同时保持呼吸均匀。
四、操作评分标准。
1. 设备准备,设备完好、清洁,得分1-5分;2. 药物准备,药物准确配制,标签信息无误,得分1-5分;3. 操作步骤,姿势正确、口罩贴合良好、吸入操作正确,得分1-10分。
五、评分标准说明。
1. 总分10分,满分为20分;2. 得分≥15分,操作规范、准确、有效;3. 得分10-15分,操作基本规范,但仍有改进空间;4. 得分<10分,操作不规范,需及时纠正。
六、注意事项。
1. 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操作前,应接受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培训;2.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水平;3. 患者在家中进行雾化吸入操作时,应根据医嘱和操作指导进行,避免自行更改操作方法。
七、结语。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的建立,有利于规范雾化吸入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操作失误。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关于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评分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患者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
该评分标准旨在客观且全面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以便有效监控和调整治疗方案。
评分标准
评估细则
1. 此评分标准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对以下疾病和症状的评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疾病和症状)
a. 疾病/症状 1
b. 疾病/症状 2
c. 疾病/症状 3
...
2. 患者应每次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记录自己的症状改善情况,根据评分标准选择相应的评分。
3. 评分应基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观察进行。
4. 患者的评分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及时进行比较,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客观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
此评分标准可用于不同疾病和症状的评估,以便有效监控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