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醉 药品处方点评1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50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2014年1月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共计188张,其中麻醉、精一药品处方58 张,精二药品处方130张,合格处方170张,处方合格率%。
一、麻醉、精一处方共计58张,其中不合格处方10张,合理处方48张,处方合格率%。
不合理原因:1、医师方面:1)4张处方患者家庭住址不详细,为了使麻醉药品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避免滥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我院的麻精药品管理规定,对处方前记内容应该完整清晰填写。
处方医生:任维军(2张)、许坚(2张)2)5张处方用法项具体给药剂量不详。
处方医生:许坚(5张)例:布桂嗪注射液×1支用法:肌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用法处必须能明确标示出给药剂量及给药方法。
2、药师方面:1张处方后记审核处无药师签字。
《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处方后记药师签名处必须全项,以示从各方面对本张处方调剂负责。
处方药师:李志菊(1张)二、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30张(包括6张麻黄素注射液处方),不合理处方8张,合理处方124张,处方合格率%。
不合理原因:1、医生方面:1)处方用量超过规定:4张处方给患者开具14天药量,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处方医生:郝志强(1张)、齐汝全(2张)。
例:艾司唑仑片1 MG×14# 用法:1毫克一日一次口服2)药品剂量错误::例1:阿普唑仑片1 MG×14# 用法:1毫克一日一次口服而实际上阿普唑仑每片剂量是 MG。
处方医生:王之江(2张)、张一峰(1张)。
三、根据以上情况提出建议:1、麻、精药品处方点评结果在科主任会上通报。
2、医生方面:反馈科室、个人,整改并上报职能科室检查表。
3、药剂科通过汇总不规范处方的各类问题,医务科定期组织医生及相关科室有针对性地进行麻、精药品知识讲座,面对面交流与沟通,促进相互用药知识水平的提高。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报告
总结:
点评我院2019年7.1-12.31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处方103张,不规范现象总结如下: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地址未填或填写不全29张,占比28.16%,多张处方只写苏州市;药名书写不正确20张,占比19.41%,主要是使用商品名,个别使用习惯用名(如哌替啶写成杜冷丁);用法用量不符合规定13张,占比12.62%,有多张处方不写用量;处方开具不符合药物经济学12张,占比11.65%,如羟考酮开具10mg10片,40mg10片,使用250mg,不仅不符合经济学,且可能使患者依从性降低。
另外:门诊、(或住院号)未填3张,占比2.91%,,未写科别、床号未填3张,占比2.91%,,Sig未写3张,占比2.91%,,处方书写结束无下划线2张,占比1.94%,代办人信息不全1张,占比0.97%。
其余存在问题:基本上所有处方均未标明剂型,如吗啡,应该书写盐酸吗啡注射液,代办人都为医师或麻醉师,原则上医师和麻醉师不应
为代办人,多数处方书写无用药途径。
希望加强麻醉精神药品书写管理,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书写合格率。
药剂科
2020年2月1日。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压力病态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和治疗这些问题,麻醉精神药品成为了常见的处方药物。
然而,因为麻醉精神药品的特殊性,严格的点评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麻醉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点评总结。
一、麻醉精神药品的种类及用途麻醉精神药品涵盖了多种药物,包括镇静催眠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用途是缓解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
然而,这类药物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和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二、麻醉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1.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麻醉精神药品,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率。
2. 注意交代医生过敏史以及服用其他药物情况,避免潜在的药物反应和相互作用。
3. 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的时间。
避免与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同时使用。
4. 定期复诊,共同评估疗效及副作用,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三、麻醉精神药品的副作用及风险1. 镇静催眠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
2. 抗焦虑药物可能引起头晕、乏力、呼吸抑制等不适症状。
3. 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失眠等。
4. 长期使用麻醉精神药品还可能产生依赖性,停药时会出现戒断症状。
四、合理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的建议1.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2. 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
3.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的逐渐停用,避免突然停药。
4. 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如心理咨询、运动疗法等,提高治疗效果。
五、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1. 长期使用麻醉精神药品需定期复诊,避免潜在风险和副作用的发生。
2. 在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期间,避免驾驶机动车辆、操作复杂机械等需要高度警惕的活动。
3. 避免与酒精及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4. 如出现过敏反应、副作用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六、结语麻醉精神药品在帮助患者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近年来,麻醉精神药品在医疗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这类药品具有很高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焦虑等不适。
然而,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不容忽视其副作用和滥用风险。
因此,在进行麻醉精神药品处方时,医生需要更加谨慎和慎重的考虑,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使用药物所带来的风险和益处。
首先,对于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充分评估患者的需要。
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病人的症状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个人习惯,避免因药物不耐受或者过敏反应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医生需要考虑麻醉精神药品的副作用和风险。
这类药物往往具有明显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在处方时,应该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且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医生还需要考虑到麻醉精神药品的滥用风险。
这类药物常常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药物滥用和依赖问题。
因此,在处方时,医生需要审慎评估患者的药物滥用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减少药物剂量、限制药物使用时间等,以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滥用问题。
此外,医生还需要关注麻醉精神药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由于麻醉精神药品往往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例如镇痛药和抗生素等,医生需要慎重考虑药物组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在处方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其他用药情况,并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避免因误服或不当使用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同时,医生还需要经常与患者进行随诊和复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以及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处方。
综上所述,麻醉精神药品处方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谨慎评估药物的风险和益处。
在处方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并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滥用风险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是对麻醉精神药品处方进行定期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对处方的评价,可以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处方质量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示例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处方统计在本次处方点评中,共收集了100份麻醉精神药品处方,涉及患者50人。
其中,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0人。
年龄范围为18-65岁。
处方评价经过评价,发现以下问题:(1)处方格式不规范:部分处方格式不符合医院规定,如未注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
(2)药品使用不规范:部分药品使用不符合规定,如使用方法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等。
(3)处方签字不规范:部分处方未有医生签字或签字模糊不清,存在安全隐患。
(4)处方审核不严格:部分处方未经审核或审核不严格,存在用药安全风险。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处方格式规范管理:医院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处方格式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进行整改和处罚。
(2)加强药品使用规范管理:医生应加强对药品使用的学习和培训,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3)加强处方签字规范管理:医生应重视处方签字的重要性,确保签字清晰、可辨认。
(4)加强处方审核力度:医院应建立处方审核制度,确保每份处方都经过严格审核,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总结建议通过本次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总结,发现医院在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医院加强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和审核制度,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同时,也希望医院能够重视本次总结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Shanghai Pudong New A rea People’s Hospital
麻醉、精一药品专项点评制度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麻醉、精一药品专项点评制度。
点评方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组织每月对药房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抽取门(急)诊麻醉、精一处方20张,处方基本信息、诊断、药物通用名、规格、用法用量、处方量应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每六个月对临床科室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规范管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时包括的内容有处方是否严把关、专用帐册登记是否完全、专册登记是否完整、管理是否做到日清月结、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回收情况是否良好、帐物批号是否相符、出入库管理是否严格、报损程序是否符合规定、销毁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值班时是否巡查、各个岗位人员是否尽职尽责等等。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现场记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各科室要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解决。
1。
麻醉处方点评麻醉处方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开具的麻醉药物使用的指导方案。
麻醉处方的点评是指对麻醉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
麻醉处方的点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药物选择:麻醉处方的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不同的手术类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
在进行药物选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作用方式、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等因素,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药物剂量:麻醉处方中的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疾病状态等因素进行准确计算。
药物剂量的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麻醉效果不理想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进行麻醉处方的点评时,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仔细评估,确保剂量的准确性。
3. 药物给予方式:麻醉处方中的药物给予方式有多种选择,如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等。
不同的给予方式对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有不同的影响。
在进行麻醉处方点评时,需要评估给予方式的合理性,确保药物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和速度内达到预期效果。
4. 药物配伍:麻醉处方中可能涉及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药物的配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麻醉效果的好坏。
在进行麻醉处方的点评时,需要评估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和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干扰。
5. 监测与管理:麻醉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在进行麻醉处方的点评时,需要评估监测和管理措施的完善性,包括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指标的选择与解读、药物管理的规范等。
麻醉处方的点评是对麻醉方案的评价和分析,旨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
点评的内容涉及药物选择、药物剂量、药物给予方式、药物配伍、监测与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麻醉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麻醉效果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最终,麻醉处方的点评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制度XXX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制度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内容(一)处方书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岁该当填写实足年岁,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8、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9、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该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同等,不得任意改动,不然该当从头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辨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当中加以辨别;3、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4、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