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78.00 KB
- 文档页数:18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常用于麻醉中的技术,它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气管插管的困难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在麻醉中常用的无创技术,这种技术利用纤细的内窥镜来引导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并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相比较传统的气管插管技术,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具有以下优势:1. 防止误吸和误插在传统的气管插管中,由于视线不够清晰,插管的位置容易偏移或插入到食管内,造成误吸和误插,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严重创伤。
而采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明确看到气管的轮廓,减少误吸和误插的发生。
2. 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喉头水肿、颈部过短等。
采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因为是采用内窥镜进行引导,所以可以直接观察气管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插管的方向和深度,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3. 减少并发症气管插管时,如插管过程中作用力大或者引起气管、口喉、鼻咽等组织损伤,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采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1. 患者的准备首先需要让患者在就位前适当地口咽部应用局部麻醉液以减轻口喉疼痛,然后在鼻腔或口腔喷一些局部麻醉剂也可以降低患者不适感。
2. 柔软纤支镜的操作将纤支镜放入鼻腔中,沿着口腔的后侧或硬腭处移动到口咽喉的开口处,观看喉部情况。
当看到气管的进口时,将纤支镜置于气管前壁。
3. 插管的操作在纤支镜先进导下,将插管置于气管内。
同时,根据气测仪监测呼吸量来确认插管位置。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气管前膜和纤维膜。
4. 维持呼吸将连接在插管上方的呼吸器安装好,然后监测呼吸量,调整呼吸气流量和呼吸节律,保证患者呼吸正常。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口腔和鼻腔气管插管,可以用于喉部手术、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扩张等。
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的麻醉方案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是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麻醉方式,需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有文献报道全身麻醉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2%~3%。
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也是麻醉医生一项基本技术,而纤维支气管镜( Fiber B ronchoscope)气管插管是可以应用于任何气道的患者, 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具有迅速、可视、对鼻黏膜损伤小、插管过程平稳等优点,与盲探插管相比有较明显的进步。
应用价值①术前评估和确诊困难插管病例;②对困难插管或清醒插管病例施行气管内引导插管术;③核实和纠正单腔气管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气道内的位置;④判断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肺不张、咯血、胸部钝器伤等的病理情况;⑤施行气管、支气管内吸引,吸除误吸物、气道异物、分泌物或凝血块等;⑥采集气道组织标本,施行细胞微结构病理检查或化学分析。
【禁忌症】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肺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未机械通气者、肺出血大咯血者、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控制不佳者、全身情况严重衰弱者1术前准备1 患者心理准备多数患者缺乏对麻醉、手术的了解,易产生恐惧、紧张情绪,对麻醉、手术仍充满担忧。
我们主动热情耐心接待患者及家属,注意倾听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解答,尊重患者知情权,向患者讲述麻醉、手术的详细操作过程、配合方法,交代可能出现的风险、不适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对措施。
2.物品准备检查急救物品、药品是否齐全,检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监视系统、光源系统,喉罩,氧气、麻醉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喉镜等性能是否好。
根据患者年龄、气管大小选择气管导管。
准备数个内径为 6 . 0~7 . 5 mm的低压气囊导管,在无菌操作下检查导管外观有无破损、导管顶端与塑料接口固定是否紧密,向套囊注气,检查其弹性及有无漏气,外部中下段涂无菌液体石蜡,套在纤维支气管镜镜杆外端,且在维支气管镜镜杆涂无菌液体石蜡,放入无菌盘内备用。
纤支镜引导下插管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气管插管术是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快速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的置管术。
一、适应症
1.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失败;
2.禁忌使用直接喉镜的患者,如颈椎不稳定;
3.选择经鼻腔气管插管的患者,拒绝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
二、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器、吸引器、活检钳、细胞刷、石蜡油、麻醉药、镇静药、抢救药及物品。
2、病人准备
术前4h禁食、禁饮,检查开始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签知情同意书,2%利多卡因鼻腔、气道局部黏膜麻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将FiO2调至100%。
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操作规程
第一步:选择麻醉好的鼻腔,沿着有间隙的空间往下走,如果碰到障碍或视野中无间隙,则退至有间隙的空间调整方向继续下行;如果发现因舌后坠堵住咽部而妨碍观察,需要助手用舌钳向外牵拉,同时用食指及中指按压喉结,配合显露会厌及声门。
第二步:寻找会厌,纤维支气管镜充分吸引出咽部分泌物,调整方向进镜,拒绝暴力。
第三步:寻找声门,会厌下方见声门,慢慢接近声门,调整角度调节钮,使纤维支气管镜的前端进入声门。
第四步:看到隆突将管子送入声门及气道,遇见阻力时,旋转气管导管可将导管顺利送入。
第五步:固定:导管插入深度鼻插管25~28cm(距鼻孔),口插管20~23cm(距门齿)。
固定导管、充盈套囊。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引言在临床麻醉操作中,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生命支持措施,用于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呼吸。
由于气道结构的复杂性,有时会出现在常规条件下难以插入气管导管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被引入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在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优势。
一、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来辅助插管的技术。
在该技术中,医生通过经鼻或经口将纤支镜送入气管,并通过画面显示器观察气道结构,然后再将气管导管沿着纤支镜逐步导入气管内。
通过纤支镜的实时显示,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气道的解剖结构,从而精准地将气管导管插入到气管内,避免了因插管位置不准确而引起的并发症。
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1.复杂气道条件下的插管在一些复杂气道条件下,如颈部肿瘤、声门下垂、气管瘢痕、气道异物等情况下,常规的气管插管手术难以顺利进行。
使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狭窄气道的情况,准确定位插管位置并插入气管导管,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2.拯救呼吸道梗阻患者对于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如突发的气管痉挛、喉部水肿等情况,急需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插入气管导管,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挽救患者生命。
3.气管插管的困难病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插管困难的患者,如颈部创伤、颅面部手术、气道异常结构等,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手术,保障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呼吸通畅。
三、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优势1.提高插管成功率相比于常规的气管插管手术,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能够提供更清晰的气道画面,使医生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插管位置,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主国塞旦区型!!!Q至!旦箜!!鲞筮!塑笪塾i堂塑』壁坠望型!!里!!!垡塑!丛鲤i堕堡丛!!:垫!!:Y!!:!!: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武静张庆宪69 I临床实践【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及一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27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
结果126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过程0.5—2m i n,置管时间3~46d,平±±J12d,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管插管;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于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经鼻气管插管相对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有损伤小,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便于口腔护理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当患者未出现呼吸停止或意识完全丧失时,经鼻气管插管需要时间较长,反复刺激往往可诱发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临床应用受限。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直视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便捷,提高了临床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治疗病房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127例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男92例,女35例,年龄17—92岁,平均(75土15)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 PD)35例,脑血管意外18例,重症肺炎26例,肾功能不全7例,肺癌7例,肺纤维化7例,冠心病10例,食管癌6例,血液病3例,心肺复苏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膀胱癌1例,脊髓病变1例,烧伤1例。
1.2材料:采用日本O LY M PU S P60型纤维支气管镜,选用美国K E N D A LL公司一次性硅胶气囊气管导管,内径6.0~8.0m m(常用6.5~7.5m m)。
1.3方法:①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腔,使用0.01%肾上腺素和2%利多卡因喷雾鼻腔和咽部黏膜,局部表面麻醉和止血,以减少刺激和黏膜损伤及鼻腔出血,情况紧急或意识不清者可不作局部表面麻醉,意识清醒或烦躁不安者,可于操作前即刻给予咪达唑仑针5~10m g静脉推注。
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指南引言: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技术(VATS)是一种高级的气管插管技术,通过使用显微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医生可以准确地引导气管插管管道进入气管,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掌握这一重要的操作技术。
一、基本原理: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技术是通过可视化引导气管插管管道进入气管,减少误插和创伤。
它结合了显微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的优势,使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气管的解剖结构和插管位置,从而提高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将头部稍微向后仰,使口腔与咽喉呈直线。
- 为患者提供局部麻醉,使用适当的药物麻醉患者。
2. 准备器械和材料:- 显微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插管设备:包括气管插管管道和插管导丝。
- 呼吸机和氧气供应:确保呼吸机和氧气供应正常工作。
3. 插管操作:-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鼻腔将插管导丝引入气管。
确保插管导丝在显微镜下可见,并平稳地推进导丝。
- 通过鼻腔取出纤维支气管镜,保持插管导丝稳定。
- 将插管固定在插管导丝的末端,并润滑插管。
- 从口腔插入插管导丝和插管,确保插管末端进入气管,并看到气管环。
- 拔出插管导丝,并连接呼吸机,进行通气。
4. 监护和后续处理:-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和功能,确保通畅无阻并调整插管位置。
- 注意插管周围的局部情况,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在拔除气管插管之前,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能够自主呼吸。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气道、颈部乳突和咽喉解剖结构,以确保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时,应注意保持光源和显微镜的正常工作状态,并确保操作者对镜头进行正确清洁和维护。
3. 插管操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咽喉刺激和疼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插管的成功率。
小儿气管插管的不同技术方法比较简介:小儿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用于确保儿童在手术或紧急情况下维持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插管过程的顺利进行,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比较不同的小儿气管插管技术方法,包括直接喉镜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和经口气道插管。
正文:1. 直接喉镜插管(Direct Laryngoscopy)直接喉镜插管是一种常用的小儿气管插管技术。
医生开始通过将儿童嘴巴张开并将舌头向前推,以清晰地观察喉部。
随后,医生将硬性喉镜放入口腔,并将其引导到声门。
一旦声门可见,医生就可以插入气管导管,确保气道通畅。
优势:- 直接喉镜插管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技术,可以在常规麻醉下完成。
- 该技术可用于多数年龄段的儿童,包括幼儿和婴儿。
- 操作相对简单,医生熟练后可提供高成功率。
劣势:- 直接喉镜插管需要良好的喉部视野,对技术要求较高。
- 对有严重喉部畸形的儿童可能不太适用。
- 可能导致喉部损伤,如声带创伤或气管损伤。
2.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Fiberoptic Bronchoscopy-guided Intubation)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是另一种常见的小儿气管插管技术。
医生使用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儿童气道,观察喉部和气管的图像,并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道。
优势:-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适用于儿童喉部解剖异常的情况,如颈椎疾病或期望保留腭下喉部。
- 可提供更好的喉部视野,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损伤的风险。
- 可以进行经口或经鼻插管。
劣势:-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对医生要求较高。
- 操作相对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 时间较长,可能不适用于紧急情况。
3. 经口气道插管(Rapid Sequence Intubation)经口气道插管是一种在小儿气管插管中常用的急诊技术方法。
医生使用喉镜或支气管镜直接将气管导管插入儿童气道,以迅速确保气道通畅。
优势:- 经口气道插管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技术,适用于急诊情况下的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