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及案例分析讲义11
- 格式:ppt
- 大小:371.00 KB
- 文档页数:60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付》案例分析2019-10-20财政部的新准则对股份⽀付有了明确的规范,体现在新增《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付》⽂件上,新准则的内容和实际操作中的财税差异值得上市公司关注。
我国现⾏会计准则和制度均未对股份⽀付有明确的规范,只是对股权激励的范围在2005年11⽉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旧制度”)等⼀些相关规定中有零星分散的说明,⽽2006年财政部的新准则弥补了这⼀缺陷,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付》(以下简称“新准则”)。
1.计量属性不同旧制度:按实际成本计量。
新准则:以授予的权益⼯具或承担债务性⼯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2.计量范围不同旧制度:企业以各种形式对⾼管⼈员实施的奖励。
新准则:企业为获取职⼯和其他⽅提供服务⽽授予权益⼯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3.会计处理不同旧制度:只是对⾼管层激励⽅⾯做了⼀些粗略的规定。
新准则:股份⽀付分为权益结算⽀付、现⾦结算⽀付两种;核算过程包括了授予⽇、等待⽇、⾏权⽇的处理。
详见表1:财税差异1.从范围分析新准则明确规定,股份⽀付属于职⼯薪酬的内容,是企业为获得职⼯提供的服务⽽给予的报酬。
新《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四条规定:⼯资薪⾦是指企业每⼀纳税年度⽀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的所有现⾦形式或者⾮现⾦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资、奖⾦、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资以及与员⼯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出。
即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权益结算和现⾦结算等股份⽀付作为职⼯薪酬的具体内容。
2.从确认时间分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条规定,由于企业实际发⽣的与取得收⼊有关的、合理的⽀出,包括成本、费⽤、税⾦、损失和其他⽀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新准则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论权益结算或者现⾦结算股份⽀付,都依据权责发⽣制原则按公允价值计提了成本和费⽤,但这并未实际⽀付,不得在税前扣除,需作纳税调增处理,⽽实际⾏权时,则视同发放⼯资薪⾦,应据实扣除,作纳税调减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1 企业年金基金第十一章企业年金基金第一节企业年金基金概述一、企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年金采取自愿原则,国家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实行完全积累制,采用个人账户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其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劳动法》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中将补充养老保险统一称为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不仅是一种企业福利、激励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对调动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完善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和改善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年金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和职工依照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缴费,即企业年金基金本金。
二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而形成的收益。
根据2004年2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基金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而形成的收益组成,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
我国企业年金采用信托型管理模式,实行以信托关系为核心,以委托代理关系为补充的治理结构。
企业和职工作为委托人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运作,是一种信托行为。
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种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一、单项选择题1.A公司于20×5年12月29日以1 000万元取得对B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00万元。
20×6年12月25日A公司又出资100万元自B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B公司10%的股权,交易日B公司有关资产、负债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为950万元。
A公司、B公司及B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在编制20×6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而调整的资本公积金额为( )。
A. 5万元B. 10万元C. 15万元D. 20万元【隐藏答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公司在编制20×6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整的资本公积金额=100-950*10%=5(万元)A B C D2.甲公司于20×7年12月30日,以8000万元取得对B公司7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B公司20×7年12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10000万元;20×8年12月30日,甲公司又以3000万元自B公司的少数股东处取得B公司20%的股权,20×8年12月30日,B公司有关资产、负债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为11000万元。
甲公司20×8年末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体现的商誉总额为()万元。
A.1000B.1640C.1800D.2200【隐藏答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公司取得B公司70%股权时产生的商誉=8000-10000*70%=1000(万元)甲公司因购买少数股东的股权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00万元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20%)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200万元之间的差额800万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金额调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