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复制常见习题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3
DNA复制复习题第十三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DNA合成,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生物合成即DNA的半保留复制B.必须以DNA为模板C.必须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D.DNA合成是不连续复制E.DNA合成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损伤DNA的修复与逆转录2、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细菌培养试验,其结果为:A.15N-DNA带增加B.14N-DNA带减少C.一度出现15N-DNA与14N-DNA的中间带D.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减少E.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增加3、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半保留复制B.为不对称复制C.为半不连续复制D.新合成链的方向均为5′→3′E.需要引物4、 DNA复制过程中的解链酶是A.DnaA蛋白B. DnaB蛋白C. DnaC蛋白D. DnaG蛋白E. SSB蛋白5、关于拓扑异构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连接酶活性B.拓扑异构酶1催化反应需ATPC.拓扑异构酶II催化反应不需ATPD.拓扑异构酶II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一股链E.拓扑异构酶1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两股链6、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中,催化新链延长的聚合酶主要是A.DNA聚合酶ⅠB. DNA聚合酶IIC.DNA聚合酶IIID. DNA聚合酶Ⅰ和IIIE. DNA聚合酶II和III7、以下是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pol 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B.DNA-pol I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C.DNA-pol III是主要的DNA复制酶且具3′→5′核酸外切酶作用D.DNA-pol III催化填补空隙的DNA聚合反应E.DNA-pol II活性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具5′→3′核酸外切酶作用8、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具有引物酶活性的是A.DNA聚合酶α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E. DNA聚合酶ε9、 DNA上某段碱基序列为5′-ACTAGCTCAT-3′,其相对应的转录产物碱基序列是 A. TACTCGATCA B. ATGAGCTAGT C. AUGAGCUAGUD. ATGAGCTAGUE. UACUCGAUCA10、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β链发生的突变是A. 点突变B. 插入C. 缺失D. 重排E. 移码突变11、 SSB蛋白的作用是A. 辨认复制起始点B. 理顺DNA链C. 催化引物RNA生成A.在原核细胞只有一个B.在原核细胞有多个C.在真核细胞有一个或多个D.由引物酶辨认E.由DNA-pol III的β亚基辨认13、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DNA→RNA→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C. DNA→蛋白质→RNAD. RNA→蛋白质→DNAE. 蛋白质→RNA→DNA14、为了保证复制中DNA的稳定性和高保真性,必须依赖于DNA聚合酶的下列活性A.5′→3′聚合活性B. 缺口填充活性C. 3′→5′核酸外切酶活性D. 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填补空隙活性15、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A. DNA 复制速度太快B. 双向复制C. 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D.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E.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同16、下列病症与DNA修复过程的缺陷有关A. 痛风B. 黄疸C. 蚕豆病D. 着色性干皮病E. 地中海贫血17、DNA聚合酶Ⅰ具有“缺口平移”作用,主要依赖于下列活性A. 5′→3′聚合酶和5′→3′外切酶活性B. 5′→3′聚合酶和3′→5′聚合酶活性C. 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和3′→5′聚合酶活性E. 3′→5′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18、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嘧啶二聚体B. 导致碱基缺失C. 发生碱基插入D. 使磷酸二酯键断裂E. 引起碱基置换19、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A. DNA → RNAB.RNA → DNAC. RNA → RNAD. DNA → DNAE. RNA →蛋白质20、下列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A. DNA复制B. DNA损伤修复C. DNA重组D. 基因工程E. 逆转录21、关于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说法错误的是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B.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C.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D.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22、DNA分子中被转录的链是A. 正链B. 模板链C. 编码链D. 互补链E. 前导链23、不对称转录是指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B. 一条单链DNA转录时可从5′→3′延长或从3′→5′延长C. 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DNA单链上D.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结构基因E.DNA分子中两条链都被转录24、真核生物中催化生成45S rRNA的转录酶是A. RNA聚合酶ⅠB. 逆转录酶C. RNA聚合酶ⅡD. RNA聚合酶全酶E. RNA聚合酶Ⅲ25、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ρ因子B. 核心酶C. 聚合酶α亚基D. ζ因子E. dnaB蛋白26、转录与复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例外的是A. 均以DNA为模板B. 所产生的新链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均为磷酸二酯键C. 可同时合成两条互补链D. 所用的酶均为依赖DNA的聚合酶E. 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均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27、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I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 hnRNAB. 18S rRNAC.tRNAD. 28S rRNAE.45S rRNA28、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2ββ′B. α2ββ′ζC. α2β′ζD. α2βζE.αββ′29、转录需要的酶有A.引物酶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30、以下关于转录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双链中指导RNA合成的链是模板链B.DNA双链中不指导RNA合成的链是编码链C.能转录出RNA的DNA序列又称结构基因D.染色体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为模板链E.基因DNA双链中一条链可转录,另一条链不转录二、多项选择题1、具有形成3′,5′-磷酸二酯键酶活性的是A.拓扑异构酶 B. DNA聚合酶 C.引物酶D. 逆转录酶E. DNA连接酶2、 DNA复制是A.需要DNA模板,RNA引物 B. DNA新链延伸方向是5′→3′C. 半不连续复制D.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复制E.阅读模板链碱基的方向为5′→3′3、逆转录酶具有下列酶活性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B.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C.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活性D.RNA水解酶活性E. DNA水解酶活性4、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的结合是A.全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C. 核心酶与模板非特异结合D.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E. 结合状态松弛而有利于RNA聚合酶向前移动5、 DNA聚合酶I的作用是A.参与损伤DNA的修复作用 B. 具有5′→3′外切酶活性C. 具有连接酶活性D. 除去复制过程中的RNA引物E.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6、有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包括A. DNA复制B. RNA的转录C. DNA重组D. 损伤DNA的修复E. 逆转录7、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A. 都用dNTP作底物B. 都需RNA引物C. 都沿5′→3′方向延伸新链D. 都有pol I, II, III 三种E. 都兼有引物酶活性8、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 具有5′→3′聚合酶活性C.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D. 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具有小缺口填充能力9、DNA拓扑异构酶在复制中的作用A. 能切断DNA双链的某一部位造成缺口B. 能合成引物RNAC. 使超螺旋变成松弛型D. 有外切酶的活性E. 有碱基选择的功能10、 Klenow片段含有下列酶活性A. 5′→3′聚合酶活性B. DNA连接酶活性C. 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活性E. 3′→5′聚合酶活性11、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能利用NTP为原料合成RNAB. 需要引物,并在其5′末端添加碱基C.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D.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E. 有多种类型12、关于冈崎片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导链没有形成冈崎片段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生成C.因为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D.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在随后链生成E.复制完成后,冈崎片段被水解13、参与转录的酶或因子有A. ζ亚基B. DNA聚合酶C. 核心酶D. RNA连接酶E.ρ因子14、关于RNA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模板DNA两条链均有转录功能B. 需要引物C. 是不对称性转录D. 核心酶识别转录的起始点E. ζ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点15、下列关于Pribnow盒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的共有序列B.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ATAATC.是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10区的共有序列D.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TGACAE.是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的辨认位点16、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作用是A.拓扑异构酶,松解DNA超螺旋B.解链酶,打开DNA双链C.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促进引物合成D.主要由DNA pol I催化DNA链延长E.连接酶水解引物,填补DNA空缺17、损伤DNA的修复方式有A.切除修复B.光修复C.重组修复D.SOS修复E.互补修复18、逆转录酶催化A.以RNA为模板合成 cDNA单链B.“RNA--DNA”杂交链中的RNA水解C.cDNA 单链作为模板合成cDNA 双链D. 以5′→3′DNA为模板合成3′→5′RNAE.以DNA为模板合成RNA19、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A.全酶由α2ββ′ζ组成B.核心酶的各亚基均能单独与DNA结合催化转录C.核心酶由α2ββ′组成,催化RNA链延长D.ζ亚基识别转录的起始点,然后催化转录过程E. 能催化与模板互补的2个相邻NTP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20、真核生物mRNA 是转录后经以下加工过程而形成的A. 5′端加m7GpppN帽子结构B. 3′端加多聚A尾C. 去掉内含子,连接外显子D. 去掉启动子E. 3′端加CCA三、填空题1、复制过程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和。
D N A分子复制
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3.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C
A.300个 B.400个C.600个 D.1200个
14.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15.设某DNA的碱基为m对,其中A为x个,那么胞嘧啶个数为()
A.B.C.D.
1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
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B.C. D.
答案DACBD DCACC BBCADD。
DNA 的复制1.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指A.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进行复制,另一条链不复制B.DNA分子中的一半进行复制,另一半不复制C.每一个子代DNA均保留了其亲代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D.一个DNA 分子复制后产生的两个DNA 分子,一个为亲代DNA 分子,另一个为子代DNA 分子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D N 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若组成DNA 分子的N 元素全部为14N,则在试管中离心后的结果如图乙;若组成DNA 分子的N 元素全部为15N,则在试管中离心后的结果如图甲。
现在将14N 的DNA 分子在15N 标记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 次,复制产物经离心后的结果图应该是()A.B.C. D.4.在氮源为14N 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 N A分子分别为14N—D N 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 N A (相对分子质量为b)。
将含15N—D N 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代细菌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 的DNA 分子占全部DNA 分子的 1/4C.预计Ⅲ代细菌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5.科学家以含有15N 标记的NH4Cl 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一大肠杆菌转移到14N 的普通培养液中连续培养3 代,然后将提取的DNA 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 的位置。
预期密度最小、密度居中、密度最大的DNA 分子数依次是()A.7、1、0 B.6、2、0 C.2、4、2 D.2、2、06.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进行DNA 复制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复制后,每个新DNA 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7.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可发生DNA 的复制B.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 分子C.DNA 复制时严格遵循A—C,T—G 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8.下列关于细胞核中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 复制发生在任何细胞内B.DNA 复制过程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D.DNA 复制过程中DNA 聚合酶可将游离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9.用15N 标记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 分子在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两个DNA 分子,那么每个子代DNA 分子中()A.只含有15N B.只含有14NC.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 D.每条链同时含有14N 和15N10.某双链DNA 分子,经三次复制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最初的亲代DNA 链的分子数是A.1 B.2 C.4 D.811.某个DNA 片段由500 对碱基组成,A+T 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 片段复制2 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 B.660 C.990 D.132012.用15N 标记含有100 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 个,该DNA 分子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 次。
DNA复制一、单选题1.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 拓朴异构酶D 限制性内切酶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半保留复制B 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C 合成方向5′→3′D以四种dNTP为原料3.DNA复制时,模板序列5′—TA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A 5′—TCTA—3′B5′—ATCA—3′C5′—UCUA—3′D5′—GCGA—3′4.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DNA→RNA→蛋白质B.RNA→DNA→蛋白质C 蛋白质→DNA→RNADD.DNA→蛋白质→RNA5.DNA复制中的引物是:A 由DNA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B 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C 由D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D 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6.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A 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B 两条链均为3′→5′C 两条链均为5′→3′D 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7.冈崎片段是指:A DNA模板上的DNA片段B 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C 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D 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8.合成DNA的原料是:A dAMP dGMP dCMP DtmpB dATP dGTP dCTP dTTPC dADP dGDP dCDP dTDPD ATP GTP CTP UTP9.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是3′—TGCAGT—5′,其转录出RNA碱基序列是:A 5′—AGGUCA—3′B 5′—ACGUCA—3′C 5′—UCGUCU—3′D 5′—ACGTCA—3′10.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αββ′Bααββ′σC ααβ′Dααβ11、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端有A 帽子结构B PolyAC 起始密码D 终止密码二、填空题1.由DNA形成的DNA的过程为______,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为_____,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为_____。
DNA的复制习题及答案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到子代细胞要求每一条DNA链在细胞分裂之前准确而完整地复制,这个过程起始于一个复制起始子蛋白结合到特定DNA序列上或者结合到复制子。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DNA的复制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DNA的复制习题一、选择题1.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1,(A+G)/(T+C)=1。
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
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2.DNA分子在细胞的什么时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DNA复制需要( )。
A.能量B.酶和模板C.脱氧核苷酸D.包括上述三项4.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A.60个B.80个C.120个D.180个5.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6.某DNA分子有2 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酸的数量是( )。
A.200个B.300个C.400个D.800个7.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使( )。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8.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根本原因是( )。
A.全部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细胞B.体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D.染色体加倍9.某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第二章DNA复制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中心法则2.半保留复制3.DNA聚合酶4.解旋酶5.拓扑异构酶6. 单链DNA结合蛋白7. DNA连接酶8. 引物酶及引发体9.复制叉10. 复制眼11. 前导链12. 冈崎片段13.半不连续复制14.切除修复15.重组修复16. 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二、问答题1.试述Meselson和Stahl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
2.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4.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三、填空题1.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证实试验中,区别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
分离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测定DNA含量用_______方法,2.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
用蛋白水解酶作用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_______片段叫Klenow 片段,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另外一个片段具有_______活性。
3.在E.coli中,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它由_______亚基组成。
DNA 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的_______作用。
4.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在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5.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需要提供能量,结合在后随链模板上的解旋酶,移动方向_______,结合在前导链的rep蛋白,移动方向_______。
6.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_______。
7.SSB的中文名称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
8.DNA连接酶只能催化_______链DNA中的缺口形成3’,5’- 磷酸二酯键,不能催化两条链间形成3’,5’- 磷酸二酯键,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以_______作为能源,大肠杆菌则以作为能源,DNA连接酶在DNA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作用。
1、如图表示DNA 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 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B .DNA 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C .从图示可知,DNA 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D .DNA 分子的复制需要DNA 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 片段2、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DNA 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 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DNA 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 .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子代DNA 分子中含32P 的单链与含31P 的单链之比为1∶7D .子代DNA 分子中含32P 与只含31P 的分子数之比为1∶33、细菌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 ,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 ,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子一代DNA 应为②B .子二代DNA 应为①C .子三代DNA 应为④D .亲代的DNA 应为⑤ 4、若将果蝇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 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 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可能( ) ①1/2 ②3/4 ③1 ④5/8 ⑤7/8 A .仅有①②③ B .全都可能 C .仅②③④ D .仅①②③④ 5、用32P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 分子(DNA双链均被标记),然后置于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 DNA 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D 段与GH 段的细胞中X 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B .IJ 段细胞中核DNA 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 1C .GH 段细胞中含32P 的核DNA 分子占总数的1/2 D .KL 段有的细胞核中含32P 的染色体条数可能为O 6、科学家以含有15N 标记的NH 4Cl 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一大肠杆菌转移到14N 的普通培养液中连续培养3代,然后将提取的DNA 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 的位置。
DNA复制复习题DNA的复制一级要求单选题1.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首先证明了下列哪一种机制?ADNA能被复制B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C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DDNA 的半保留复制机制E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D2. 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若一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A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B均有放射性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E均无放射性A3.如果缺乏下列酶之一,复制叉上一个核苷酸也加不上去。
这是哪一种酶?A DNA酶合酶Ⅰ(聚合活性)B DNA聚合酶Ⅰ(5’→3“核酸外切酶活性)C DNA聚合酶ⅢD DNA连接酶E DNA聚合酶ⅡC4.出现在DNA中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作为一种突变结果能产生下列哪种作用?A并不终止复制B由一组包括连接酶在内的酶系所修复C按移码突变阅读D 由胸腺嘧啶二聚酶所催化E两股互补核苷酸链上胸腺嘧啶之间形成共价键B5. 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C连接酶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E螺旋酶(heliease)、拓朴异构酶(topoisomerase)及回旋酶(gyrase)D6.下列关于DNA的复制的叙述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A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B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C为半保留复制D以四种dNTP为原料E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B7. DNA复制时,序列5“-TpApGpAp-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A5“-TpCpTpAp--3“B5“-ApTpCpTp--3“C5“-UpCpUpAp--3“D5“-GpCpGpAp--3“E3“-TpCpTpAp--3“A8.合成DNA的原料是AdAMPdGMPdCMPdTMPBdATPdGTPdCTPdTTPCdADPdGDP dCDPdTGPDATPGTP CTPUTPEAMPGMPCMPUMPB9.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具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C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D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E以双股DNA为模板A10.下列哪一项描述对于DNA聚合酶III是错误的?A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早期DNA的5“羟基末端B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链上C需四种例外的5“-三磷酸脱氧核苷D可以双链DNA为模板E焦磷酸是反应的产物A11.下列关于原核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以复制叉定点复制,通常为双向等速复制B复制方向为5“→3“C 前导链和随从链都是不持续复制D必有冈崎片断,必须切去引物E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接C12. DNA连接酶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B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C合成RNA引物D将双螺旋解链E去除引物,填补空缺B13. DNA连接酶在下列哪一个过程中是不需要的?ADNA复制BDNA修复CDNA断裂和修饰D制备重组DNAEDNA复制、修复及重组C14. 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切除修复为A经核酸外切酶水解碱基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从而除去胸腺嘧啶二聚体B经核酸内切酶水解与二聚体相对的DNA链中多个磷酸二酯键C 从两股链中各除去一段DNA,包括二聚体D从有损伤的DNA链上除去一段DNAEDNA聚合酶进入受损链的空隙中对DNA进行修复使之连接D15.生物体系下列信息传递方式中哪一种还没有确实证据?ADNA→RNABRNA→蛋白质C蛋白质→RNADRNA→DNAE以上都不是C16.将DNA核苷酸顺序的信息转变成为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包括A 复制B转录C反转录D翻译E转录及翻译E17.需要以RNA为引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是A体内DNA复制B转录CRNA复制D翻译E反转录A18. DNA复制时,以序列5“-TpApGpAp-3“为模板合成的互补结构是A 5’-pTpCpTpA-3’B 5’-pApTpCpT-3’C 5’-pUpCpUpA-3’D 5’-pGpCpGpA-3’E 3’-pTpCpTpA-5’A19.与xx的生成有关的代谢是A半保留复制B半不持续复制C不对称转录D RNA的剪接E蛋白质的修饰B20.在DNA复制xxRNA引物的作用是A使DNA聚合酶Ⅲ活化B使DNA双链解开C提供5’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D提供3’OH作合成新DNA链起点E提供3’OH作合成新RNA链起点C21. DNA复制起始时,参与从超螺旋结构解开双股链的酶或因子是A解链酶B拓扑异构酶IC DNA结合蛋白D引发前体E拓扑异构酶ⅡA22.端粒酶的性质是一种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DNA水解酶D反转录酶E连接酶D23.关于DNA复制中DNA聚合酶的作用,错误的是A底物是dNTP B必须有DNA模板C合成方向只能是5“→3“D需要ATP和Mg+参与E使DNA双链解开24.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dNTP连接到DNA片段的5“羟基末端B催化dNTP连接到引物链上C需要四种例外的dNTP为作用物D是由多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E在DNA复制中链的延长起主要作用25.下列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pol I可分为大小两个片段B DNApolⅡ具有3’→5’的外切酶活性C DNApolⅢ在复制链延长中起主要作用D DNApolⅢ由四个亚基组成E以四种脱氧核苷作为作用物26. DNA复制引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发过程有引发酶及引发前体参与B引发酶是一种分外的RNA聚合酶C随从链的引发较前导链的引发要简单D引发前体含有多种蛋白质因子E引发前体与引发酶可联合装配成引发体并解离27.原核生物DNA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中,解释错误的是A DNApol I具有3’→5’外切酶活性B DNApol I具有5’→3’外切酶活性,C DNApol I及Ⅲ均具有内切酶活性D DNApolⅢ具有3’→5’外切酶活性E DNApol I及Ⅲ均具有3’→5’外切酶活性28.关于DNA复制中连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5’, 3’-磷酸二酯键相连B连接反应需要ATP或NAD+参与C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D参与随从链的生成E催化反应中首先与ATP生成中间体29.xx是指A DNA模板上的DNA片段EADCCAB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C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E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 B30.下列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的是A DNA复制B RNA转录C DNA断裂和修饰D DNA的甲基化E DNA的乙酰化A31. 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何种酶的参与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拓扑异构酶D解链酶E限制性内切酶E32. DNA复制时,子代DNA的合成方式是A两条链均为不持续合成B两条链均为持续合成C两条链均为不对称转录合成D两条链均为3’→5’合成E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合成D33.辨认DNA复制起始点主要依靠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引物酶D拓扑异构酶E解链酶C34.关于DNA的半不持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A前导链是持续合成的B随从链是不持续合成的C不持续合成的片段是冈崎片段D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有一半是不持续合成的E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D35.前导链为持续合成,随从链为不持续合成,生命科学家习惯称这种DNA 复制方式为A全不持续复制B全持续复制C全保留复制D半不持续复制E以上都不是D36.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A 引物长度较短B合成方向是5’→3’C冈崎片段长度短D有多个复制起始点E 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nt/s)B37.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是A DNAPolαB DNAPol IC DNAPolγD DNAP olδE DNAPolⅢE38.参与原核DNA修复合成的酶是A DNAPolαB DNAPol IC DNAPolγD DNAPolδE DNAPolⅢB39.大肠杆菌对紫外照射形成的损伤所进行的修复是A重组修复B UvrABCC SOS修复D DNA甲基化修饰E端粒酶B40.减少染色体DNA端区降解和缩短的方式是A重组修复B UvrABCC SOS修复D DNA甲基化修饰E端粒酶E41.真核生物染色体中具反转录作用的是A反转录酶B端粒酶C末端转移酶D反转录病毒E噬菌体病毒B42.在DNA复制中,催化去除引物,补充空隙的酶是A甲基转移酶B连接酶C引物酶D DNA Pol IE末端转移酶D43.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是A甲基转移酶B连接酶C引物酶D DNA Pol IE末端转移酶B44.在DNA复制中,催化合成引物的酶是A甲基转移酶B连接酶C引物酶D DNA Pol IE末端转移酶C二级要求45.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遣传性皮肤病,该病的分子基础是A 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B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C受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力的前病毒D细胞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型化合物EDNA上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E46.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A着色性干皮病B卟啉病C黄疸D黄嘌呤尿症E痛风A4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DNA复制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RNA引物较小B冈崎片断较小CDNA聚合酶α、β、γ参与D仅有一个复制起点E片断连接时,由ATP供给能量D48.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它能识别DAN特定的碱基顺序,并在特定的位点切断DNAB切割点附近的碱基顺序大凡呈回纹结构C它能专一降解经甲基化修饰的DNAD是重组DNA的严重工具酶E主要从细菌中获得C49. DNA复制需要:(1)DNA聚合酶III,(2)解链酶(3)DNA聚合酶I,(4)DNA指导的RNA聚合酶,(5)DNA连接酶参加,其作用的顺序是:A4,3,1,2,5B2,3,4,1,5C4,2,1,5,3D4,2,1,3,5E2,4,1,3,5E50.关于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 D NApolα与引发酶共同参与引发作用B DNApolδ催化链的生成C DNApolpβ催化线粒体DNA的生成D PCNA参与DNApolδ的催化作用E真核生物DNApol有α、β、γ、δ和ε5种C51.DNA复制需要①解链酶②引物酶③DNA聚合酶④拓扑异构酶⑤DNA 连接酶。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选择题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A.DNA连接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答案】D【解析】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A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切割目的基因或质粒,B错误;DNA解旋酶用于DNA分子复制时,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并使氢键断裂,C错误;在DNA分子复制时,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单链,进而和其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D正确。
2.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A.…-T-A-G-…B.…-U-A-G-…C.…T-A-U-…D.…-T-U-G-…【答案】A【解析】DNA分子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可知若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T-A-G-…”,即A正确。
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答案】D【解析】DNA复制过程是:③DNA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④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⑤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故选D项。
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A.B.C.D.【答案】D【解析】亲代DNA双链用白色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DNA 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DNA分子以这两个DNA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DNA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DNA子链,D正确,ABC错误。
《DNA分子复制》知识检测汇丰中学卫换琴1、下列叙述不属于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分子复制假说内容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解开两条单链作模板B、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C、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D、DNA分子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A B C D3、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 )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 ④DNA分子⑤RNA ⑥适宜的酸碱度⑦适宜的温度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③④⑥⑦4、下图表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用于合成⑤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决定于④的种类和数目C、DNA解旋酶在①②之间断开DNAD、④表示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⑦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5、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其结果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C、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7、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占%时,该DNA分子已复制的次数是 ( )A、1B、2C、3D、48、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660C、990 D、13209、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10、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 )A. 2、16 B. 2、8 C. 4、8 D. 4、1611、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 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 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A、100% 0B、50% 50%C、50% 100%D、100% 100%。
《DNA的复制》习题精选1.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B)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的氢键(C)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D)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2.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分子单链通常是()(A)DNA母链的一个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母链DNA相同,但T被U取代(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的两条链中()(A)仅一条作为复制模板(B)两条都作为模板斧复制出两个不同的DNA分子(C)两条链作为模板并复制出两个相同的DNA分子(D)两条都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一条子链,然后两条母链重新结为原来的双螺旋分子,两条新链结合成一个全新的DNA分子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键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5.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60个(B)80个(C)120个(D)180个6.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200个(B)300个(C)400个(D)800个二、非选择题7.含有32P 与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 比31P质量大。
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
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
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
DNA分子的复制1、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的结构基础是()。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B.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C.磷酸和脱氧核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下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图中哪一结构()4、通过生物化学分析可以知道,间期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很低,不久便急剧增加,以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
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显着增高。
这个事实表明()。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B.间期细胞内DNA正在进行自我复制C.间期细胞内RNA正在进行自我复制D.间期细胞内正在进行RNA分解5、某DNA分子有碱基200对,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所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
个个个个6、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7、假如某一含31P的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000 000 000×(2n-1)/(2n-1) 000×(2n-1)/2n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题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涉及到多个关键步骤,以下为这些步骤的详细解释:
1. 复制起始:在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上,有几个特异的核苷酸序列是复制所必需的,包括复制起始点(replication origin)顺序。
复制起始点是DNA双螺旋链被解开的地方,从而在两条DNA单链上分别合成新的DNA 链。
这形成了一个个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每个复制叉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沿两个相反的方向合成新的DNA链,直至相邻复制叉连在一起最终完成整个DNA分子的复制。
2. DNA解旋:细胞质内的DNA有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长链。
通过DNA解旋酶将DNA的两条长链解开,分成两条母链,分别为A和B。
3. 合成子链:以A为母链合成A的子链A’,子链A’称为mRNA1;以B为母链合成B的子链B’,子链B’称为mRNA2。
4. 进入子细胞:A+A’=DNA1或A+mRNA1=DNA1进入子细胞;
B+B’=DNA2或B+mRNA2=DNA2进入子细胞。
总的来说,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是一个高度精确和协调的过程,它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更多细节可以查阅分子生物学专业书籍或论文获取。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一、选择题(8 小题)1. 若构成 DNA分子的 N 元素所有为14N,则在试管中离心后的结果如图乙;若构成DNA分子的 N 元素所有为15N,则在试管中离心后的结果如图甲。
此刻将14 N的DNA分子在15N标志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2 次,复制产物经离心后的结果图应当是()2.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 DNA测序,其构造与脱氧核苷酸相像,能参加 DNA的合成,且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 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结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长终止;若连结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长持续。
在人工合成系统中,有适当的序列为 GTACATACATG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 4 种脱氧核苷酸。
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一样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 种B.3 种C.4 种D.5 种3. 用32P 标志玉米体细胞(含20 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育,让其分裂n 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志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 条和 2 条,则该细胞起码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A.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4. 若是某一含31P 的 DNA分子中含有1000 个碱基对,将该 DNA分子放在用32P 标志的脱氧核苷酸的培育液中培育让其复制n 次,则子代 DNA分子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比本来增添()A.1000B.2000C.1000 ×(2n- 1) /2 n-1D.1000×( 2n-1) /2 n5. 用15N 同位素标志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 的培育基中连续生殖四代,a、 b、c 为三种 DNA分子: a 只含15N,b 同时含14N 和15N,c 只含14N,以以下图。
以下选项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率正确的选项是(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32DNA分子,而后置于不含32的培育液中培育,开始培6. 用 P 标志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P养后,一个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以以下图所示。
第十三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DNA合成,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生物合成即DNA的半保留复制B.必须以DNA为模板C.必须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D.DNA合成是不连续复制E.DNA合成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损伤DNA的修复与逆转录2、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细菌培养试验,其结果为:A.15N-DNA带增加B.14N-DNA带减少C.一度出现15N-DNA与14N-DNA的中间带D.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减少E.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增加3、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半保留复制B.为不对称复制C.为半不连续复制D.新合成链的方向均为5′→3′E.需要引物4、 DNA复制过程中的解链酶是A.DnaA蛋白B. DnaB蛋白C. DnaC蛋白D. DnaG蛋白E. SSB蛋白5、关于拓扑异构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连接酶活性B.拓扑异构酶1催化反应需ATPC.拓扑异构酶II催化反应不需ATPD.拓扑异构酶II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一股链E.拓扑异构酶1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两股链6、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中,催化新链延长的聚合酶主要是A.DNA聚合酶ⅠB. DNA聚合酶IIC.DNA聚合酶IIID. DNA聚合酶Ⅰ和IIIE. DNA聚合酶II和III7、以下是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pol 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B.DNA-pol I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C.DNA-pol III是主要的DNA复制酶且具3′→5′核酸外切酶作用D.DNA-pol III催化填补空隙的DNA聚合反应E.DNA-pol II活性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具5′→3′核酸外切酶作用8、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具有引物酶活性的是A.DNA聚合酶α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E. DNA聚合酶ε9、 DNA上某段碱基序列为5′-ACTAGCTCAT-3′,其相对应的转录产物碱基序列是A. TACTCGATCA B. ATGAGCTAGT C. AUGAGCUAGUD. ATGAGCTAGUE. UACUCGAUCA10、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β链发生的突变是A. 点突变B. 插入C. 缺失D. 重排E. 移码突变11、 SSB蛋白的作用是A. 辨认复制起始点B. 理顺DNA链C. 催化引物RNA生成A.在原核细胞只有一个B.在原核细胞有多个C.在真核细胞有一个或多个D.由引物酶辨认E.由DNA-pol III的β亚基辨认13、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DNA→RNA→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C. DNA→蛋白质→RNAD. RNA→蛋白质→DNAE. 蛋白质→RNA→DNA14、为了保证复制中DNA的稳定性和高保真性,必须依赖于DNA聚合酶的下列活性A.5′→3′聚合活性B. 缺口填充活性C. 3′→5′核酸外切酶活性D. 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填补空隙活性15、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A. DNA 复制速度太快B. 双向复制C. 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D.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E.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同16、下列病症与DNA修复过程的缺陷有关A. 痛风B. 黄疸C. 蚕豆病D. 着色性干皮病E. 地中海贫血17、 DNA聚合酶Ⅰ具有“缺口平移”作用,主要依赖于下列活性A. 5′→3′聚合酶和5′→3′外切酶活性B. 5′→3′聚合酶和3′→5′聚合酶活性C. 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和3′→5′聚合酶活性E. 3′→5′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18、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嘧啶二聚体B. 导致碱基缺失C. 发生碱基插入D. 使磷酸二酯键断裂E. 引起碱基置换19、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A. DNA → RNAB.RNA → DNAC. RNA → RNAD. DNA → DNAE. RNA →蛋白质20、下列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A. DNA复制B. DNA损伤修复C. DNA重组D. 基因工程E. 逆转录21、关于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说法错误的是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B.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C.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D.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22、DNA分子中被转录的链是A. 正链B. 模板链C. 编码链D. 互补链E. 前导链23、不对称转录是指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B. 一条单链DNA转录时可从5′→3′延长或从3′→5′延长C. 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DNA单链上D.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结构基因E.DNA分子中两条链都被转录24、真核生物中催化生成45S rRNA的转录酶是A. RNA聚合酶ⅠB. 逆转录酶C. RNA聚合酶ⅡD. RNA聚合酶全酶E. RNA聚合酶Ⅲ25、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ρ因子B. 核心酶C. 聚合酶α亚基D. σ因子E. dnaB蛋白26、转录与复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例外的是A. 均以DNA为模板B. 所产生的新链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均为磷酸二酯键C. 可同时合成两条互补链D. 所用的酶均为依赖DNA的聚合酶E. 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均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27、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I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 hnRNAB. 18S rRNAC.tRNAD. 28S rRNAE.45S rRNA28、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2ββ′B. α2ββ′σC. α2β′σD. α2βσE.αββ′29、转录需要的酶有A.引物酶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30、以下关于转录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双链中指导RNA合成的链是模板链B.DNA双链中不指导RNA合成的链是编码链C.能转录出RNA的DNA序列又称结构基因D.染色体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为模板链E.基因DNA双链中一条链可转录,另一条链不转录二、多项选择题1、具有形成3′,5′-磷酸二酯键酶活性的是A.拓扑异构酶 B. DNA聚合酶 C.引物酶D. 逆转录酶E. DNA连接酶2、 DNA复制是A.需要DNA模板,RNA引物 B. DNA新链延伸方向是5′→3′C. 半不连续复制D.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复制E.阅读模板链碱基的方向为5′→3′3、逆转录酶具有下列酶活性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B.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C.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活性D.RNA水解酶活性E. DNA水解酶活性4、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的结合是A.全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C. 核心酶与模板非特异结合D.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E. 结合状态松弛而有利于RNA聚合酶向前移动5、 DNA聚合酶I的作用是A.参与损伤DNA的修复作用 B. 具有5′→3′外切酶活性C. 具有连接酶活性D. 除去复制过程中的RNA引物E.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6、有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包括A. DNA复制B. RNA的转录C. DNA重组D. 损伤DNA的修复E. 逆转录7、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A. 都用dNTP作底物B. 都需RNA引物C. 都沿5′→3′方向延伸新链D. 都有pol I, II, III 三种E. 都兼有引物酶活性8、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 具有5′→3′聚合酶活性C.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D. 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具有小缺口填充能力9、DNA拓扑异构酶在复制中的作用A. 能切断DNA双链的某一部位造成缺口B. 能合成引物RNAC. 使超螺旋变成松弛型D. 有外切酶的活性E. 有碱基选择的功能10、 Klenow片段含有下列酶活性A. 5′→3′聚合酶活性B. DNA连接酶活性C. 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活性E. 3′→5′聚合酶活性11、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能利用NTP为原料合成RNAB. 需要引物,并在其5′末端添加碱基C.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D.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E. 有多种类型12、关于冈崎片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导链没有形成冈崎片段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生成C.因为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D.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在随后链生成E.复制完成后,冈崎片段被水解13、参与转录的酶或因子有A. σ亚基B. DNA聚合酶C. 核心酶D. RNA连接酶E.ρ因子14、关于RNA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模板DNA两条链均有转录功能B. 需要引物C. 是不对称性转录D. 核心酶识别转录的起始点E. σ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点15、下列关于Pribnow盒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的共有序列B.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ATAATC.是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10区的共有序列D.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TGACAE.是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的辨认位点16、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作用是A.拓扑异构酶,松解DNA超螺旋B.解链酶,打开DNA双链C.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促进引物合成D.主要由DNA pol I催化DNA链延长E.连接酶水解引物,填补DNA空缺17、损伤DNA的修复方式有A.切除修复B.光修复C.重组修复D.SOS修复E.互补修复18、逆转录酶催化A.以RNA为模板合成 cDNA单链B.“RNA--DNA”杂交链中的RNA水解C.cDNA 单链作为模板合成cDNA 双链D. 以5′→3′DNA为模板合成3′→5′RNAE.以DNA为模板合成RNA19、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A.全酶由α2ββ′σ组成B.核心酶的各亚基均能单独与DNA结合催化转录C.核心酶由α2ββ′组成,催化RNA链延长D.σ亚基识别转录的起始点,然后催化转录过程E. 能催化与模板互补的2个相邻NTP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20、真核生物mRNA 是转录后经以下加工过程而形成的A. 5′端加m7GpppN帽子结构B. 3′端加多聚A尾C. 去掉内含子,连接外显子D. 去掉启动子E. 3′端加CCA三、填空题1、复制过程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和。
D N A分子的复制(近6年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W O R D版(必修2第三章至第七章)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DNA分子的复制本卷整理:【鄂】蚂蚁搬家(夏祥斌湖北省武汉市钢都中学)(2012山东)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噬菌体的DNA含有10000个碱基,A=T=2000,G=C=3000。
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A错;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含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C对;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D 错。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及基因的突变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2四川)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DNA 的半保留复制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答案】C【解析】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也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而有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出现在减数分裂。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早期胚胎发育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是区别细胞分裂、分化及DNA复制的特点,难度不大。
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的计算:
1、若取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
(1)子代DNA分子有2n个;其中,含14N的DNA分子有2n个(即全部含有14N);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2n-2),只含15N的DNA分子0个。
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的比例是2/2n。
(3)子代DNA分子的链中,总链数2n×2=2n+1条。
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2/2n+1=1/2n.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4)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2n-1·m。
2、与细胞分裂的综合:
利用
规律三:
①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
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25% B、50% C、75% D、100%
答案:D
②假设一个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答案:1/2)
③把用15N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培养在14N的特殊培养液中,在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的状况是()
A、一条染色单体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含14N
B、两条染色单体均为15N
C、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4N
D、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
答案:选B
练习:
1、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个
B、660个
C、990个
D、1320个
2、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15N的DNA分
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1/2 1/4
B、1/4 1/8
C、1/4 1/16
D、1/8 1/8
3、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
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的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5条
B、10条
C、20条
D、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