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结构与复制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6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1.DNA双螺旋模型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3.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类型决定因素多样性具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4n种碱基的排列顺序特异性如每种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的排列顺序稳定性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不变,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形成氢键方式不变等补充:1. DNA分子中的数量关系(1)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1∶1∶1。
(2)配对的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C—G 所占比例越大,氢键数目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都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5)对于原核细胞来说,拟核中的DNA分子或者质粒DNA均是裸露的,并不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
2. DNA中碱基的相关计算规律1.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A+TA+T+C+G=A1+T1A1+T1+C1+G1=A2+T2A2+T2+C2+G2。
3.规律三: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G1T1+C1的值与其互补单链的A2+G2T2+C2的值互为倒数关系。
(不配对的碱基之和比例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 提醒: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4.规律四: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T1G1+C1的值,与该互补链的A2+T2G2+C2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DNA分子中的A+TG+C的值是相等的。
高一生物DNA的结构与复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在没有15N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10B.1/5C.1/16D.1/32【答案】C【解析】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5次后,共有25=32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有两个,因此含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2/32=1/16,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的能力。
2.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依次是A.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D.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答案】B【解析】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DNA复制和表达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答案】C【解析】DNA复制、转录之间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翻译过程中,tRNA中的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故A正确;转录后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作为翻译的模板,故B正确;DNA复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故C错;DNA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DNA复制、抓路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故D正确。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DNA复制的意义在于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一、DNA分子的结构5种元素:C、H、O、N、4种脱氧核苷酸3个小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1种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得双螺旋结构(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3)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个氢键) G=C(3个氢键) G、C含量丰富,DNA结构越稳定。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个磷酸可连接1个或2个脱氧核糖)二、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A=T G=C A+G=C+T=(A+G+C+T)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三、DNA分子的复制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C宿主细胞内3、复制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4、复制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5、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6、复制的意义: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高一生物DNA的结构与复制试题1.依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答案】C【解析】a处是磷酸二酯键,可以由限制性内切酶切断,A对。
b处是氢键,解旋酶可以切断,B 对。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磷酸二酯键,C错。
由A、C可以判断,D对。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识图能力。
2.图为DNA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⑦的化学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图中⑤⑥分别代表鸟嘌呤和腺嘌呤C.当DNA复制时,解旋酶催化④的形成D.②和③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⑦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故A正确。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应是A,⑥应是G,故B错误。
当DNA复制时,解旋酶是破坏碱基间的氢键,故C错误。
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②和磷酸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3.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A.只含32P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C.少数含15N、35S和32P D.全部不含35S【答案】D【解析】噬菌体是以细菌的原料来合成自身的DNA的,而侵入细菌时只有头部的DNA进入,但DNA既含有N也含有P,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既含有15N,也含有32P,但是少数的,故A、B错误。
因为蛋白质不会进入细菌体内,故不会含有S,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12分)图1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⑴图1中,[ ] 和[ ] 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⑥的名称是;图中的①②③是否构成了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填“是”或“否”)。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它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本文将介绍DNA的结构和功能,并分析它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一、DNA的结构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嘧啶)、糖(脱氧核糖糖分子)和磷酸组成。
DNA分为两条互补的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按着互补碱基进行配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鳞状嘧啶配对。
二、DNA的功能1. 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载体。
每个DNA分子上都包含了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特性以及一系列生物功能的发挥。
2.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通过复制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复制自身,产生两条相同的DNA分子。
每个新细胞都会继承一份完整的DNA。
这种复制过程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编码蛋白质:DNA还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编码蛋白质。
转录是指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写成RNA分子的过程,而翻译是指将RNA分子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生物功能的关键分子。
4. 调控基因表达:DNA的结构和化学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通过对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细胞可以调控基因的活性和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这种调控机制使细胞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适应和响应。
三、DNA对生命的重要意义1. 遗传传递:DNA的结构和功能使得遗传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维持物种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2. 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DNA的结构和功能赋予生物多样的基因组,从而使得各个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压力。
这种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命能够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和繁衍的基础。
3. 科学研究和应用:对DNA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研究DNA,科学家们可以揭示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推动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高中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及相关计算的三种常用方法高中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归纳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1、 DNA的化学结构:① 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 A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 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存储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是生命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驱动着细胞的生物学过程。
一、DNA的结构DNA的结构由两条互补链组成,呈双螺旋状。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组成,通过氢键稳定配对。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有三个氢键。
这种规则的碱基配对使得DNA的两条链互补并保持着稳定性。
二、DNA的功能1.遗传信息的存储:每个DNA分子中都包含了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由基因组成,基因是指导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性DNA片段。
通过DNA,遗传信息代代相传,决定了个体的特征和家族的遗传性状。
2.蛋白质合成的指导:DNA中的基因不仅包含了遗传信息,还编码着生物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指令。
这是通过基因转录为RNA来实现的。
RNA分子根据DNA模板合成,然后通过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细胞复制和遗传变异:DNA也参与了细胞的复制和遗传变异。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复制自身,并将复制的DNA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新的细胞。
而在遗传变异中,DNA会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4.操控基因表达:DNA通过编码修饰酶和转录因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这些蛋白质可以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或阻止基因的转录,从而控制特定基因的表达量和方式。
三、DNA的重要性DNA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它在生物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差异。
同时,DNA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DNA的研究,人类深入了解了生命的奥秘,并在医学、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结论DNA的结构和功能是生命的基石,它保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并指导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
深入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基因的正负链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具有正链和负链之分。
正负链指的是DNA的两条链,在碱基序列中互为互补的关系。
1. DNA的结构:DNA分子由两条互补的碱基链组成,每个碱基链由一串核苷酸组成。
碱基分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特定的规则配对:A与T形成A-T碱基对,G与C形成G-C碱基对。
2.正链:正链是DNA的一条链,它的碱基序列是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称为转录,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酶(RNA聚合酶)在正链上进行。
3.负链:负链是DNA的另一条链,它的碱基序列是与正链互补的。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链作为一个反义模板起到重要作用。
在DNA复制中,负链也充当了模板的角色。
4.转录:转录是将某个基因DNA的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正链作为模板,RNA聚合酶通过配对原则在其上合成RNA分子。
RNA与DNA的配对关系基本与DNA的负链相同,只是RNA中的胸腺嘧啶(T)被尿嘧啶(U)代替。
5.反义链:DNA的负链是与正链互补的反义链。
这意味着负链的碱基序列与正链上的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完全互补。
这个反义链在基因转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决定了RNA的碱基序列。
6.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编码:DNA中的三个连续核苷酸称为密码子,它们决定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特定氨基酸的加入顺序。
密码子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由遗传密码表进行编码,这个表是由正链的碱基序列决定的。
7.正负链的重要性:正负链在基因的调控和表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作为转录的模板和反义模板外,它们还参与了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
基因的正负链之间的互补关系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结:基因的正负链是DNA的两条互补链,其中正链作为转录的模板,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而负链则作为反义模板发挥重要作用。
正负链的互补关系在基因的调控和表达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DNA的复制过程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关键分子之一,它在细胞中负责传递遗传信息。
DNA的复制是生物体生长与繁殖的基础,它确保了每个新生物体都能够继承父代的基因。
本文将详细描述DNA的复制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步骤和分子机制。
第一部分:DNA复制的背景介绍在开始描述DNA的复制过程之前,我们先对DNA的结构进行简要回顾。
DNA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这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
碱基有四种类型: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相连,而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的互补性。
第二部分:DNA复制的主要步骤DNA的复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解旋、复制和连接。
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一个名为螺旋酶的酶会结合到DNA上,并将双螺旋结构解开,使两条链互相分离。
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称为复制起始点的开放区域。
2. 复制:一旦DNA解旋,酶类和其他辅助蛋白质会识别并结合到DNA链上。
DNA复制过程中的主要酶是DNA聚合酶,它负责合成新的DNA链。
在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会读取已有的链,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链。
例如,如果原始DNA链上有碱基A,DNA聚合酶就会在新合成的链上加上碱基T。
3. 连接:在复制过程中,一个酶类称为连接酶会将新合成的DNA链连接到已有的DNA链上,形成完整的双螺旋结构。
连接酶通过形成化学键将两条DNA链粘合在一起,使它们无缝连接。
第三部分: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在DNA复制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分子机制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1.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它能够识别并结合到已有的DNA链上,并根据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链。
DNA聚合酶具有高度精确的复制机制,因为它会“校对”每个新加入的碱基,确保其正确配对。
2. DNA螺旋酶:DNA螺旋酶是负责解旋DNA双螺旋结构的酶类。
高三生物DNA的结构与复制试题1.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参与DNA的合成。
DNA合成时,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若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腺嘌呤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
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就有 0.1.2.3.4个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考点】主要是考查有关DNA分子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运用。
意在考查考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
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DNA复制可从多个起点开始,但不同复制起点已复制的长度不同,说明各起点不是同时开始复制的,A错误。
图示表明,DNA复制是从复制起点向两侧双向复制的,B正确。
这种多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D正确。
3.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
T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
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含量与DNA的T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Tm值受到G-C含量的影响B.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G-C相对含量会影响DNA的Tm 值;NaCl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DNA的Tm值;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这与解旋酶无关;DNA双链解旋成单链后,遗传信息不会改变。
高一必修2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2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必修2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DNA的化学结构: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结构与DNA的复制例题解析(1)【例1】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碱基排列顺序解析: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知构成DNA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稳定不变;DNA分子碱基对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只有两种,即A—T,G—C;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却是千变万化的,这就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序列又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答案:D点拨:解决该类题型的规律是:碱基对的形成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有两种即A—T,G—C;DNA碱基对序列千变万化决定DNA的多样性,特定的碱基对序列决定DNA 的特异性。
【例2】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B.24%C.14%D.11%解析:解此类型题时,应先给出两条链的碱基符号,并注明含量,这样直观、形象,有利于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
G+C=46%图6 - 8如图6 - 8所示,如果求得对应链上的G对+C对的百分含量,该题答案即可求出。
由已知:)+)+(+)+(+)+(+()+对对对对对对G C C G A T T A G C ()C G (H H H H H H ++=46%, 因为AH =T对,GH =C 对, 所以)+()++()+对对对对对对C G 2T A 2C 2(G =46%, 即对对对对对对++++C G T A C G =46%。
这说明配对的双链碱基总数所占的百分数等于在任意一条链所占的百分数。
由此可知,A对=100%-(G 对+C对)-T对=100%-46%-28%=26%。
答案:A点拨:快速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在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G+C )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等于另一条链中(G+C )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还等于整个DNA 分子中(G+C )的和占整个DNA 分子的碱基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