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8
支原体肺炎严重吗
肺炎,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但是对于支原体肺炎这个疾病,很多朋友对此并不了解。
一般的肺炎多少由于咳嗽或发烧等原因引起,只需吃一些消炎药便可。
那么对于支原体肺炎严重吗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不了解。
支原体肺炎,这种疾病会传染,在发病时甚至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有一种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003年新出现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实是因为一开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这一名称。
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的旧称,其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20%。
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
在大、中、小学校和某些集体单位可引起小流行。
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每3~4年流行一次,今年是我国支原体肺炎流行高峰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是什么肺炎支原体感
染除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
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如何诊断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得了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
院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
体抗体、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对于支原体肺炎严重吗这个问题,相信看了以上内容的朋友,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了,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儿童,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春秋季节。
一般来说,确定支原体肺炎要到医院确诊,平时的普通观察是无法确诊的。
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有什么区别?1. 简介呼吸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其中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两种常见的病原引起的疾病。
虽然它们的名称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感染。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区别。
2. 支原体肺炎2.1 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是一种常见的 atypical pneumonia(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无细胞壁,属于支原体科。
2.2 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或接触被感染的口水、鼻液等。
2.3 临床表现支原体肺炎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通常症状较轻。
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喉咙痛、咳嗽、咳痰、乏力、头痛和体温升高等。
2.4 治疗方法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抗生素治疗通常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并减少传染性。
3. 肺炎支原体肺炎3.1 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感染,也是一种非典型肺炎。
3.2 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与支原体肺炎类似,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3.3 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类似,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
但与支原体肺炎相比,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一般较为严重。
3.4 治疗方法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也采用抗生素治疗,具体用药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
4. 区别总结通过对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它们的区别: - 病原体类型不同: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引起,而肺炎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
- 临床表现差异: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一般较支原体肺炎严重。
- 治疗方法相同: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均采用抗生素治疗。
5. 结论支原体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两种不同的病原引起的感染。
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典型肺炎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及早期诊断方法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它往往引起咳嗽、喉咙痛、咳痰等症状。
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减少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以及一些早期诊断的方法。
一、症状1. 咳嗽: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嗽。
患者会出现干咳或带痰的咳嗽,有时会伴随胸闷或呼吸困难。
2. 喉咙痛:感染还会导致喉咙痛或喉咙发炎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觉喉咙疼痛、灼烧感或干燥。
3. 咳痰:感染早期,咳痰可能会是黄色或白色。
然而,在感染加重时,痰可能变为黄绿色或浓稠黏液。
4. 发热:肺炎支原体感染还会引起轻度至中度的发热。
体温可能会升高至37.5°C至38.5°C。
5. 胸痛: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疼痛,尤其在咳嗽或深呼吸时。
6. 疲劳:感染会导致体力消耗,使患者感到疲倦和乏力。
二、早期诊断方法1. 实验室检测:通过进行呼吸道样本(如咳嗽痰液)的实验室检测,可以检测到肺炎支原体的存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确诊,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2. 胸部X光检查:胸部X光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包括充血、肺炎和肺实变。
尽管肺炎支原体感染在X光上可能不易察觉,但它可以帮助排除其他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
3. 血液检查:通过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测定,可以确定炎症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这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监测感染的病情。
4. 快速蛋白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通过快速蛋白检测进行诊断。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感染的存在,通常在数小时内获得结果。
5. 核酸酶链反应(PCR):PCR是一种敏感且特异性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
它可以从样本中扩增和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序列,以确定感染的存在。
早期诊断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
通过了解其常见症状,并采取合适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医生可以及时诊断并开始治疗。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咳嗽时遮挡口鼻和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肺炎支原体到底是什么病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致病性微生物,它是引起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在医学上通常称为“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往往在寒冷的冬春季节流行,且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特征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其形态为革兰阴性的非化脓性球菌。
由于其细菌体积非常小,只有0.2-0.3微米,因此常见的普通细菌显微镜下并不易观察到。
肺炎支原体属于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中的一个种属,其学名为肺炎支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原核生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与人体细胞在结构和生物学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入侵性:肺炎支原体有能力侵入并感染人体上皮细胞,包括呼吸道上皮细胞。
•不易培养:肺炎支原体不易在常规的细菌培养基上培养出来,这增加了其检测和治疗的难度。
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肺炎支原体会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释放出来,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飞沫。
如果其他人吸入感染者周围的空气中的这种飞沫,他们就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
此外,肺炎支原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间接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
症状与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通常类似于其他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炎,但有一些特异性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可伴有咳痰,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周。
•喉咙痛:喉咙疼痛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一个常见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通常伴有寒战。
•胸痛:肺部疼痛和胸部不适也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目前,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检测支原体DNA。
此外,血清学检测也可以用于发现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确认感染。
治疗和预防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肺炎有何不同?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及区别支原体感染和支原体肺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尽管它们都与支原体有关。
支原体指的是一类微生物,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常常引起呼吸道感染。
但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肺炎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
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和症状特点•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支原体感染引起。
•支原体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一旦被感染的人咳嗽或打喷嚏,就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的人。
•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但也可以发生在成年人中。
•支原体感染通常比较轻微,病情不严重,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
症状•咳嗽:支原体感染的最常见症状是干咳或咳嗽,咳嗽程度较轻。
•流涕:感染后,鼻子可能会分泌出清水状的涕液。
•喉咙痛:常伴有咳嗽和喉咙痛,但一般程度较轻。
•轻微的发热:感染初期可能会有轻度的发热现象,但通常不超过38℃。
•轻微的乏力:感染后常出现轻度乏力,但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和症状特点•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较为严重。
•支原体肺炎经常发生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免疫力较弱的人容易发病。
•支原体肺炎需要适时的治疗和关注,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症状•咳嗽: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嗽剧烈且持久。
•发热:患者出现高热是支原体肺炎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超过38℃。
•呼吸困难:因为肺部受到炎症的影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胸痛:支原体肺炎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疼痛。
•乏力和虚弱: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虚弱。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支原体感染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诊断•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判断是否为支原体相关疾病。
•实验室检查:通过支原体的相关检测方法,如支原体PCR 检测或免疫测定等,可以进一步确诊。
治疗•支原体感染:一般情况下,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休息和服用适当的退烧药物缓解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细菌,可以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它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特别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其感染率较高。
本文将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1. 咳嗽:干咳或带有少量黄痰,咳嗽通常比较剧烈,并可能加重夜间或清晨。
2. 发热:体温往往会升高,一般范围在37.5摄氏度至39摄氏度之间。
发热可持续一段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
3. 喉咙不适:可能会出现咽痛、干燥或刺激感,患者可能感到吞咽困难。
4. 胸痛:部分患者会有胸闷、胸痛的感觉,有时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
5. 疲劳:由于免疫系统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反应,患者可能会感到疲乏和无力。
6. 其他症状:头痛、嗓子发痒、流鼻涕、咽部红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抗生素能够抵制肺炎支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帮助患者康复。
2. 休息和饮食调节: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抗感染。
此外,调节饮食,增加摄入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 缓解症状的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咽痛和发热等症状,可以适量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和咳嗽药。
4. 细菌防护: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感染初期。
此外,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免疫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反应,因此适当的免疫治疗也是重要的,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来加强机体的抵抗力。
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不适、胸痛和疲劳等。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首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调节,缓解症状的药物也可适量使用。
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有哪些区别?引言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其中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病情。
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
在肺炎的分类中,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是两种常见的类型。
本文旨在向患者解答关于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别,包括预防、治疗和后期疗养等相关问题。
区别一:病原体差异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引起,该病原体属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普通肺炎则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和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区别二:临床表现差异1.支原体肺炎的特点是症状较轻,通常有咳嗽、喉咙痛、喉咙干燥等症状,体温较普通肺炎较低(常常不超过38.5℃)。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乏力、咳痰等症状。
2.普通肺炎的症状相对较重,典型的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常超过38.5℃)、咳嗽、咳痰、胸痛等。
普通肺炎患者通常会感到非常虚弱,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区别三:传播途径差异支原体肺炎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支原体就会通过飞沫进入其他人的口鼻部位,从而感染他人。
此外,支原体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粪口传播。
普通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接触被感染的物体传播。
儿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和传播病菌。
区别四:治疗方法差异在治疗上,支原体肺炎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对病毒性肺炎无效,因此在确定病原体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普通肺炎的治疗方法则因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细菌性肺炎,抗生素是常规治疗方法。
而对于病毒性肺炎,则需要以支持性治疗为主,包括适当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通过这些措施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预防与疗养肺炎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1.勤洗手:定期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感染者后或进食前。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及后遗症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尽管绝大多数感染会在经过适当的治疗后痊愈,但肺炎支原体感染仍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并可能导致某些后遗症。
本文将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及其可能的后遗症。
危害:1. 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侵犯呼吸道,尤其是上呼吸道和肺部。
感染初期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严重感染可能引起肺炎,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咳痰等症状。
2. 疾病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播性,易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而传播给其他人。
特别是在密集人群中,如学校、工作场所和医疗机构,感染传播的风险更高,因此应加强预防措施来避免疾病传播。
3. 并发症:虽然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痊愈,但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并发症。
例如,感染可能引起肺炎相关性心脏病,该病会影响心脏功能并导致心律失常。
此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导致胸腔积液和肺部纤维化等并发症。
后遗症:1.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之一。
长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引起气道炎症和痰液过多,进而导致慢性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2. 呼吸功能受损:严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
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病变会影响肺组织的正常功能,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活量下降和呼吸衰竭等呼吸功能异常。
3. 免疫系统问题: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反复的感染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此外,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可能引起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预防和治疗: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妥善处理被污染的物品等,可以有效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2. 公共卫生措施: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减少人员聚集密度,有助于防止感染的传播。
支原体肺炎1-7天表现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在发病初期,病情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
在1-7天内,支原体肺炎的表现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咳嗽在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
咳嗽通常是干性的,但也可能会有少量的痰。
这种咳嗽通常是轻度的,不会引起过多的不适感。
咳嗽是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持续数天。
2. 喉咙痛在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阶段,患者常常会感到喉咙疼痛。
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在几天内达到高峰。
喉咙痛通常伴随着咽喉部的不适感和疼痛。
吞咽食物和液体时可能会感到不适。
3. 发热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可能会在1-7天内出现发热症状。
体温一般在37.5摄氏度(99.5华氏度)到38.5摄氏度(101.3华氏度)之间。
发热通常是持续性的,不易退烧。
有些患者可能会伴有寒战和全身不适的感觉。
4. 喉部充血支原体感染会导致喉部充血和炎症。
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沙哑和干燥的感觉。
喉部充血也可能引起声音嘶哑或失音。
这种症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加重。
5. 胸闷在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
这种症状可能会在活动或剧烈运动后加重。
胸闷可能与肺部的炎症和充血有关。
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夜间。
6. 身体不适支原体肺炎的患者还可能会感到全身不适的症状,例如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
身体不适可能会持续数天,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这种症状通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7.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支原体肺炎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例如畏寒、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可能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阶段,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有些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只是感冒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会需要就医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属于支原体科。
它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等疾病。
肺炎支原体的发现与疾病的病理特点、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于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支原体首次在1961年被J. T. Duguid等人从儿童的咽拭子中分离出来。
它是一种体内寄生的微生物,直径约为150-280 nm。
它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酸等结构,这使得它能够独立完成多种生物活动。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咽痛、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病程较轻,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病程较长,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咳痰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完成。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染色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的存在,并确定感染的类型。
同时,还可以检测抗体水平,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肺炎支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控制感染的进展。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调整用药时间和疗程。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管理。
我们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触大量粉尘和污染空气,定期清洁和通风室内空间,做好个人卫生和手卫生。
此外,对于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应尽早就医,积极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等疾病。
它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管理。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儿科李金红主要内容病例介绍肺炎支原体概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最新进展支原体肺炎概念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病原学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固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少超过mm病原体直径为nm与粘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能耐冰冻℃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流行病学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以春冬季较多。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发病年龄:岁~岁潜伏期:~周。
流行趋势:约每隔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可达一年。
User(U)流行病学高危人群:学龄前儿童青年人(岁)发病环境:学校、部队、基层单位家庭人群患病特点:岁: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岁:支气管炎肺炎为主岁以上:肺炎为主MP的阳性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年例MP的阳性率MP检出率刘又宁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月第卷第期页。
刘又宁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页。
()检出率N=N=N=MP─儿童CAP主要病原,,名住院CARTIs儿童月龄岁病原检出率:MP:CP:例CAP(儿童例成人例)非典型微生物占(MP占%CP占%LP占%)。
非典高发区前位: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美国多病原学研究:意大利研究:亚洲各国所医学中心研究,,个中心岁名ACARITs儿童中:MP阳性率占%CP阳性率占%OnpublicationOctMichelowIC,etalPediatrics,():PrincipiN,etalClinInfectD is,():个城市名儿童年发生CAP例:血清学诊断:CP感染率%MP感染率%芬兰研究:PediatrInfectDisJ():CARTIs: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ACARTIs:急性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P:肺炎衣原体MP:肺炎支原体***同样在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是CAP的重要病因这里分别介绍各国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可见非典型病原体的重要病原学地位。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念隐性感染初次感染既往感染再感染(持续感染或称反复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念隐性感染:多见于成人或儿童在体检时或患其他疾病时检测滴度MPIgM时呈阳性或:以上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据报告健康人群中MPIgM阳性可达%%无发热无感染症状不需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念初次感染近期感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以前未查MPIgM者发病时滴度可达l:、:、:或以上(高者有达:者)应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念既往感染:通过询问病史可知~个月前曾患MP感染曾做过:MPIgM检测。
此次化验其MPIgM滴度低于以前检测结果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念再感染(持续感染或称反复感染):以前或近期(~个月内)患过MP感染此次检测结果滴度高于上次捡测临床再次出现症状应予大环内酯类治疗临床表现咳嗽例咳嗽程度轻重不一其中干咳例。
发热例。
气促例。
喘息例。
胸痛例。
其他临床表现肺部有阳性体征肺部有阳性体征例其中干性哕音含哮呜音例湿性哕音例呼吸音减低例合并胸腔积液例体征的百分比肺外表现例其中肝损害例心肌损害例皮疹例神经系统损害例肾损害例血液系统例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X/L例(.%)(~)×/L例(.%)(~)X/L例(.%)×/Ll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正常值例(.%)在正常值范围内例(.%)高于正常值O个百分位之内例(.%)高于正常值个百分位之上l例(.%)。
血清C一反应蛋白:mg/L例(.%)~mg/L例(.%)~mg/L 例(.%)mg/L例(.%)实验室检查mp感染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MP 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抗原检测法核酸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查()MP 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是支原体检测的金标准。
标本来源容易如:咽拭子、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
()单克隆抗体、基因探针、PCR等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抗原及DNA敏感性、特异性高可用于早期诊断。
但操作复杂同位素、假阳性的问题限制了推广和使实验室检查()MP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临床较为实用因特异性、敏感性比较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血清学试验方法:有血清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实验室检查MP抗体产生的情况:MP感染后MPIgM是机体出现较早的特异性抗体。
机体感染上MP后抗体在~d产生第~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个月消失。
临床观察显示抗体稀释倍数越高:、:患儿的临床症状相对越较重高热持续不退x线胸部片影增大伴有胸腔积液肺外并发症出现等。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正侧位检查肺部异常。
表现为以下种类型型肺实质阴影例其中大片浸润阴影例位于下叶例中叶例上叶例型双肺均匀分布的点片状浸润影例型肺门淋巴结肿大例型双肺纹理增粗例例合并胸腔积液例肺不张例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肺结核细菌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一般性治疗对症治疗抗支原体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肺外疾病的处理特殊的治疗一般治疗⑴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个月之外。
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
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
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⑵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
一般治疗⑶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
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
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对症处理⑴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肺力咳合剂氨溴索等祛痰剂。
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对症处理⑵平喘对喘憋严重者。
多发生于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
可毛细支气管炎处理抗支原体治疗支原体是细胞外寄生菌支原体在人体细胞外寄生较少侵入血液及组织内。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抗支原体治疗MP无细胞壁故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应选择能干扰和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作用于核糖体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岁以下未成年人。
四环素类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岁以下患儿。
由此大环内酯类是小儿MP感染的首先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抗支原体治疗阿奇霉素在细胞内的有效药物浓度是红霉素的倍而细胞外的药物浓度仅是红霉素的。
而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细胞外的有效药物浓度高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甚微。
MP是细胞外寄生菌首先选用细胞外药物浓度高的红霉素如果因为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大可改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中之一种(单用任何一种其疗程约周)。
治疗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有关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
阿奇霉素小儿mg/(kg·d)次口服口服d后有效组织水平可维持d 故停用d作为一个疗程共疗程。
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案是:第天mg/kg第~天为mg/kg总剂量仍是mg/kg。
罗红霉素每次mgkg每日次红霉素mg(kgd)分次口服克拉霉素:用量为l~mg(kg·d)分次口服。
疗程天。
目前认为如果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要获得理想的疗效就必须兼顾抗肺炎支原体敏感药物的血药浓度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平衡问题。
有学者提出采用相对血药浓度较高的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序贯疗法即先静脉滴注红霉素天左右然后再口服阿奇霉素天停天如此往复次。
有临床试验对例有早期发热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此序贯疗法其中例痊愈。
例好转。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而出现重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如肺部病变迁延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时有学者建议可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mgkg静滴或地塞米松~mgkg・次静滴或泼尼松~mgkg分次服,一般疗程d以此阻断相关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肺外并发症时尤其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时近期有研究提示及时使用激素治疗较未使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预后明显改善用甲基泼尼松龙mg /(kg·d)静脉点滴连用d后发现所有患儿均在用药后h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也大为改善还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RMPP的发生而且未发现激素的不良反应利福平是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能够抑制敏感细菌的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从而阻断核糖体的合成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作用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因而对肺炎支原体有着协同的抑菌作用。
临床应用结果已显示对反复发热、咳嗽、病情迁延并且合并有肺外器官损害时小剂量、短疗程应用利福平的疗效较单一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为佳能缩短病程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如RMPP是因混合感染所致时需要考虑联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一起应用***同样在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是CAP的重要病因这里分别介绍各国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可见非典型病原体的重要病原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