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区位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60 MB
- 文档页数:21
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外移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推动城市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规划工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功能选址的问题。
此类选址在国内并没有既有规范作为依据,在国际上也没有完整资料可供参考,因而是一项重要和必要的研究课题。
笔者拟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分析珠三角地区金融产业后台服务业务的分布,以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金融产业后台服务的外移?(2)目前外移的金融业后台服务包括哪些功能?(3)各功能在外移中应如何选择区位?1 ICTs和服务业结构重组——后台服务的外移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服务业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由于ICTs的发展,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结构。
一方面,需要决策者面对面交流的“前台”活动日趋集中。
另一方面,经营者们也逐渐看到随着技术的发展,另一部分服务可移动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企业也因此可以享受到由于地区间劳动力成本和房地产价格差异所带来的成本节省。
目前最为研究所关注的是,服务业中很少需要与客户和企业其他部门面对面交流的后台业务。
前后台分离的最大驱动力是将部分后台服务转移出劳动力和地价高昂的城市中心区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最开始外移的是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的数据处理工作,如薪金计算、审计、票据、下单服务等。
最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将很多技术含量更高的功能,如软件开发等也转移出总部,以期控制企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
另外,一些需要跟客户非面对面接触的服务,如呼叫中心等也逐渐转移出企业总部。
由此可见,后台业务外移的主旨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并降低成本。
在此种前提下,后台业务不但可以外移,甚至也可以外包。
已经有很多国际大银行将非核心业务,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部分外包给其他服务公司(表1)。
在信息技术外包产业发达的印度,金融业务离岸外包服务到2002年3月已经为其带来5.8亿美元的收入,提供了3.5万余个就业岗位。
2 国内金融业后台服务的发展及选址要求在国内,上海已初显外国银行后台办公室风采,外国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推出的金融产品印上了“中国设计”字样,这表明遥控监督和管理协调问题已经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