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3章形状和位置公差PPT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5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94 | 称公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
判断几何公差带是固定或浮动的方法是:如果公差带与基准之间由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则公差带位置固定;若由尺寸公差定位,则公差带位置在尺寸公差带内浮动。
一般来说,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浮动的;方向公差带的方向是固定的,而位置是浮动的;位置(位置度除外)和跳动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固定的。
二、形状公差1.形状误差和形状公差形状误差是指单一被测提取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相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
形状公差是为了限制误差而设置的,它等于限制误差的最大值。
国家标准(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规定的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6项。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其有无基准情况,属于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带形状公差带是限制被测提取要素变动的区域,该区域大小是由几何公差值确定的。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是不涉及基准,其方向和位置随实际要素不同而浮动。
只要被测提取要素被包含在公差带内,就表明被测要素合格;反之,被测要素不合格。
(1)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指被测实际直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用来控制平面内的提取(实际)直线,圆柱体的提取(实际)素线、提取(实际)轴线的形状误差,它包括给定平面内、给定方向上和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①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是在给定平面内和给定方向上,其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标注如图2-22(a )所示。
被测表面的提取(实际)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mm 的两平行直线内,如图2-22(b )所示。
② 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是指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标注如图2-23(a )所示。
被测圆柱的提取(实际)的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2-23(b )所示。
《公差与配合教案》课件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强调公差与配合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重要性1.2 公差与配合的定义解释公差的概念及其在零件制造中的应用解释配合的概念及其在零件组装中的应用第二章:公差的基本概念2.1 公差的定义解释公差的概念及其在零件制造中的应用强调公差对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2.2 公差的分类介绍基本公差、配合公差和极限公差的概念解释不同类型公差的应用场景第三章:配合的基本概念3.1 配合的定义解释配合的概念及其在零件组装中的应用强调配合对零件间隙和相对运动的影响3.2 配合的分类介绍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的概念解释不同类型配合的应用场景第四章:公差与配合的表示方法4.1 公差的表示方法介绍公差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解释公差带图的应用及其对零件制造的影响4.2 配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配合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解释配合带图的应用及其对零件组装的影响第五章:公差与配合的应用实例5.1 公差在零件制造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零件制造中公差的作用和应用强调公差对零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5.2 配合在零件组装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零件组装中配合的作用和应用强调配合对零件间隙和相对运动的影响第六章:公差与配合的设计原则6.1 公差设计原则介绍公差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最小化成本、满足功能要求、保证互换性等解释如何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公差6.2 配合设计原则介绍配合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保证合适的间隙、防止过盈、避免松动等解释如何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第七章:公差与配合的计算方法7.1 公差计算方法介绍公差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计算解释如何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公差要求计算出具体的公差值7.2 配合计算方法介绍配合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的计算解释如何根据零件的尺寸和配合要求计算出具体的配合尺寸第八章:公差与配合的测量方法8.1 公差测量方法介绍公差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尺寸测量、形状测量、位置测量等解释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来确定零件的公差值8.2 配合测量方法介绍配合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间隙测量、过盈测量、过渡测量等解释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来确定零件的配合尺寸第九章:公差与配合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9.1 公差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公差在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实例强调公差对机械性能、可靠性和互换性的影响9.2 配合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配合在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实例强调配合对机械性能、可靠性和运动性能的影响10.1 公差与配合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和应用公差与配合的必要性10.2 发展趋势与挑战讨论公差与配合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展望未来公差与配合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章节一和二:理解公差与配合的概念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公差与配合的定义及其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