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5
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6篇第1篇示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文件,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双方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避免可能产生的风险。
本文将就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明确合同双方的身份和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签订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对双方的身份进行核实,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用工需求,不得编造虚假或夸大的用工需求;劳动者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身份信息,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
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共同商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具体内容,并在劳动合同中做出详细的约定。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劳动者违法违纪,限制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二、合同条款要明确具体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合同条款要尽可能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用语或概括性的表述。
合同条款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等具体内容。
合同条款中的用语应当统一、准确,避免出现歧义或引起争议的情况。
在约定合同期限、解除合同、终止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时,应当注明具体的条件和程序,以防潜在的纠纷。
双方应当对劳动合同的每一条款进行充分沟通和明确约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三、了解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了解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与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
双方需要了解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劳动争议解决中所依据的法律依据,以防风险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密切关注和了解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及时调整劳动合同的条款和内容。
合同期满后,双方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劳动合同的续订和变更进行及时处理。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5篇篇1一、确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是员工与雇主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要点1. 合同开头的部分:包括雇主与员工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双方的基本信息要准确无误,以便于日后联系和沟通。
2. 合同期限:明确劳动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注意合同期限的合理性,既保障员工的权益,也符合公司的需求。
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详细描述员工的工作职责、任务以及工作地点。
确保双方对工作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明确员工的工作时间、加班政策、休假制度等,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5. 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社保等福利待遇。
劳动报酬应明确、合理,并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6. 社会保险和福利:明确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种类及福利待遇,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7.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描述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安全工作环境、劳动保护措施以及职业危害防护等。
8. 保密条款:对于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岗位,应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员工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9. 违约责任:明确违约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10. 其他补充条款: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约定其他补充条款,如培训、竞业限制等。
1.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对合同内容有充分了解。
如有疑问,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咨询。
2. 注意合同中的关键词和细节,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准确。
3. 签订合同前,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状况等,以判断公司是否值得信赖。
4.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保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被强迫签订劳动合同。
5. 签订合同后,应妥善保管合同副本,以备日后需要。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 劳动合同变更: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内容。
变更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注明变更日期。
2. 劳动合同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情形下解除。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的签订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下面是关于劳动合同签订的10条注意事项,并对每一条展开详细描述。
1. 确定双方的身份和资格: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需要核实劳动者的身份和资格,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从事被聘用的岗位。
劳动者也需要核实用人单位的合法身份和资格,避免签订与不合法单位的合同。
2. 岗位描述和职责明确: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岗位和职责,避免存在模糊不清或者潜在争议的情况。
用人单位应详细列出岗位描述和工作内容,劳动者需要确保自己对相关职责的理解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
3. 工资待遇约定清楚: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
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详细的工资结构和支付方式,劳动者需要仔细核对工资项目和计算方式,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4. 工时和休假制度规定明确: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用人单位需要合理规定工作时间,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工时上限,劳动者需要了解和接受工作时间安排,并确保休假制度的规定符合劳动法的要求。
5.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规定清楚: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需要合法参保劳动者,并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劳动者需要了解自己享受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并确保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费用。
6. 劳动合同期限确定明确: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关系的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
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同期限,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薪酬待遇。
劳动者需要了解合同期限对自身权益的影响,并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获取更有利的合同期限。
7. 工作地点和转岗规定明确: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和转岗规定。
用人单位需要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并明确规定轮岗或者转岗的条件和程序。
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5篇篇1一、导言在劳动市场中,劳动合同是规范雇主与雇员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件。
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本指南旨在提醒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签订前的准备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应了解并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条款合法。
2. 明确职位和职责:雇员应明确自己的职位和职责,并在合同中具体体现。
3. 核查雇主资质:雇员应核查雇主的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等文件,确保雇主具备合法经营的资格。
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 双方基本信息:包括雇主和雇员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工作内容和地点: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地点等。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约定工作时间、加班、休假等相关事项。
4. 薪酬和福利:明确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社保等福利待遇。
5. 保密和竞业限制:约定保密义务和可能的竞业限制条款。
6. 违约责任:明确违反合同时应承担的责任。
7. 合同期限:约定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8. 其他约定:包括培训、保密协议、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
1. 审慎阅读合同内容:双方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确保理解并同意。
2. 规避模糊表述: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的表述,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具体。
3. 注意免责条款:避免不公平或不合法的免责条款,确保双方权益。
4. 保留修改意见:如对合同有任何疑问或修改意见,应及时提出并与对方协商。
5. 签署确认:合同签署后,双方应保留一份合同副本,以备未来参考。
五、合同的变更和终止1. 合同变更:如需变更合同内容,双方应协商一致,并书面签订变更协议。
2. 合同终止:双方应明确合同的终止条件,确保在合同终止时处理好相关事宜。
六、争议解决1. 双方应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2.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按合同约定方式解决。
合同是指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对应行业的合同模板,条款普遍适用于该行业领域,特殊条款可进行补充协商后添加,对于合同模板的选用要兼顾权威性和时效性,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合同范本。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11、仔细了解情况,莫签不知情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
打工者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尽量对用人单位的这些情况以及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员工管理等进行全面了解,尽量与资质和声誉较好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源头防范非法用工和侵害合法权益的情形发生。
2、签约落在纸上,莫签口头承诺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各执一词,打工者往往有口难辩。
所以,打工者要主动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如单位不签,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并由其督促签订。
3、查清用人资格,莫签主体不适格合同。
事先了解单位名称、法人是谁等情况,注意与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转包严重的行业要特别小心。
比如,《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规定,建筑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包工头等都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二、如何约定工资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规定,工资应以人民币形式支付,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工资在剔除加班工资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定福利待遇等之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工资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5篇篇1签订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对于双方来说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保障作用。
然而,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双方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下面就介绍一下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双方需明确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劳动合同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包括工作职责、工作时间、薪酬标准等;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试用期限等;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条件,包括双方协商解除、事由解除等;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其次,双方需保证合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劳动合同应当真实地反映双方的意思表示,并明确各项权利和义务,不能有虚假陈述或遗漏重要内容。
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核对合同内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之处。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当及时沟通协商,明确解释和约定。
第三,双方需尊重法律法规和职工权益。
劳动合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侵犯职工的基本权益。
双方应严格执行合同的约定,不得擅自解释或修改合同条款。
如有需要修改合同内容,应当经过双方的协商一致,并进行书面确认。
第四,双方需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法律文件,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共同维护合同的稳定和执行。
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提供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雇员应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职业规范和公司制度。
如有合同纠纷或违约行为,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最后,双方需保留好劳动合同的备份。
劳动合同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应当妥善保存并备份存档,以备日后查询和证明之需。
双方应当注意劳动合同的时效性,及时更新续签或解除,确保合同内容的有效性和实施性。
综上所述,签订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双方需谨慎对待,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共同维护合同的稳定和执行。
签订劳动合同七大注意事项3篇篇1一、总则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七大事项。
二、注意事项1. 合同主体信息双方应确认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等信息,以及劳动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此外,还要注意确认双方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资格。
2. 合同签订时间和生效时间双方应明确合同的签订时间,以及合同的生效时间。
合同生效时间可以是合同签订之日,也可以是未来的某一时间。
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职责和工作地点。
对于工作内容,应尽量详细描述,以便劳动者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明确工作时间制度(如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等),以及加班加点政策。
此外,要明确休息休假制度,包括带薪年假、病假等相关规定。
5. 工资待遇和福利明确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保等福利待遇。
双方应约定工资支付方式和周期,以及工资调整、晋升等机制。
6. 违约责任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双方应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如何承担违约责任。
7. 其他约定事项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其他有关事项,如保密义务、知识产权保护、竞业限制等。
在约定这些事项时,应遵循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格式要求1. 字体:采用宋体或仿宋体。
2. 字号:合同标题使用二号字,正文使用三号字。
3. 段落: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不空行。
4. 签署:合同最后需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劳动者亲笔签名,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签名下方注明签订日期。
四、法律效应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应,双方应严格遵守。
如遇争议,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附则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一、前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当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合理。
以下是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确定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1. 查验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资质证明,确保用人单位具备合法经营的资格。
2. 对于劳务派遣等非传统用工形式,还需了解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和信誉。
三、合同内容的审查1.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2. 注意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时长应符合法律规定,并明确试用期的工资待遇及转正标准。
3. 明确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避免模糊描述,确保职位的稳定性。
4. 关于工资条款,应明确工资结构、支付方式及时间等,并留意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扣款事项。
5. 涉及培训、保密、竞业限制等方面的条款,应当谨慎对待,特别是涉及违约金和赔偿责任的规定。
6. 确认合同中的福利待遇是否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年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四、合同的变更与续签1. 注意合同中关于工作内容变更、工作地点调整等条款的约定,确保变更条件明确且合理。
2. 合同到期前的续签问题,应明确续签条件和程序,避免合同到期后无依据续签或解雇的风险。
五、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保障劳动者在解雇时的合法权益。
2. 留意合同终止条款中有关经济补偿的内容,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六、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方式1. 明确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违约责任。
2. 合同中应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劳动仲裁、诉讼等,并明确仲裁机构和管辖法院。
1. 仔细核对合同内容,确保合同条款与双方口头约定一致。
2. 合同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字或盖章,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3. 保留一份合同原件,以备日后需要。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 搞清楚合同期限啊!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要去旅行,总得知道行程是几天吧!比如说,小张和公司签了一年的合同,时间一到,双方就得重新考虑合作啦!
2. 工资待遇要明确哇!别稀里糊涂的!这就像吃饭知道菜价一样。
你瞧小李,当初没仔细看工资条款,后来发现和预期的不一样,多郁闷!
3. 工作内容得写清楚呀!不然你咋知道自己具体要干啥呢?这就类似去参加比赛要有明确的规则。
小王当初就因为合同里工作内容模糊吃了亏呢。
4. 工作地点也别忽视了呢!万一安排到特别远的地方,那多不方便呀!这就好比房子买在郊区还是市中心,差别可大了去了。
小周就碰到公司突然变更工作地点的情况。
5. 福利待遇要弄明白哦!这是关乎你切身利益的呀。
就像蛋糕上的那层奶油,能让你更开心。
小赵就特别在意公司的福利条款。
6. 责任和义务得清楚呀!别到时候出了问题都不知道谁负责。
这就好比球队里每个人的分工,得明确才行。
小刘因为没注意这个,后来遇到麻烦都不知道该找谁。
7. 保密条款要注意哇!有些信息可不是能随便说的。
这就像家里的宝贝不能给别人随便看一样。
小孙在这方面就特别谨慎。
8. 解除合同的条件要看好啦!不然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能走,什么时候不能走呢?就好像出门要知道怎么开门锁门一样。
小吴因为没了解清楚这个,后来就很被动。
观点结论:总之,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可不是小事,大家都得认真对待,把这些注意事项都搞清楚,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呀!。
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的事项8篇篇1一、总则本合同旨在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二、劳动者基本信息1.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2.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3. 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4.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5.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人单位基本信息1.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2.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3.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1. 劳动者应认真阅读本合同内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理解不清或忽视重要条款而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2. 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保险福利等情况,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出现模糊和歧义。
4. 关于试用期,应明确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待遇、工作职责等,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决定是否转正。
5. 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劳动纪律和岗位职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6. 关于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条款,双方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产生纠纷。
7. 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妥善保管,以备查考。
合同变更或解除,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变更或解除合同。
五、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 合同期限:明确起止时间。
2. 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要求。
3. 工作地点:明确工作所在地。
4. 劳动报酬:明确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5. 工作时间:明确工时制度、休息休假等。
6. 保险福利:明确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福利待遇等。
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意事项
【提要】本篇《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意事项》文章是小编特别为需要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朋友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
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意事项对于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之前有一个关键的环节不能疏忽,那就是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
协议不能代替合同
高校就业时会与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一个三方协议,这是由学校作为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上班以后一定要求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从法律上讲,任何用人单位要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话,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不签订的话是违法行为,会被劳动监察部门罚款。
违约金要约定上限
三方协议中的违约金必须经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之后约定,并且违约金的数额必须符合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相关规定。
由于三方协议所约束的权利和义务的双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学生如果要毁约的话,一般情况下学校是不能够向学生收取违约金的。
口头承诺应写进备注
很多毕业生会轻信用人单位的一些口头承诺,在到岗以后发现用人单位的待遇与当时的承诺货不对板,而与单位发生纠纷。
因此,毕业生们务必充分利用好就业协议的备注栏,尽量将单位的承诺,如休假、住房补贴、解决户口、保险等各项承诺明确写入备注栏,以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半年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是试用期内也应当参加社会保险;二是试用期应当包含在劳动期内;三是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行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试用期也不得超过6个月。
同时还要强调的是,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工作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违约金。
不要暴露过多个人信息毕业生填写个人简历时,请不要在规定的表单以外的地方填写你的联系方式,从而导致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求职者最好不留家庭电话,只留本人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勿长时间关机。
劳动合同范本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所有制性质:
地址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
民族:
文化程度:
居民身份证号码:
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乙方为甲方城镇(农民)合同制职工,并订立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按下列第款确定:
(一)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同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其中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同期从年月日起至法定或约定的解除(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时止。
其中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本合同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同期从之日起至之日止(起讫时间必须明确具体)。
其中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作)需要,在岗位(工种)工作,完成该岗位(工种)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卫生健康等规定。
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
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四、劳动报酬。
乙方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试用期)间的月工资为元;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试用期)满的定级工资为元。
乙方月工资为元。
工资发放日为每月日,甲方不得无故拖欠。
乙方工资的增减,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的发放,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均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五、劳动纪律。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甲方应依法制定各项具体的内部管理制度。
乙方应服从甲方的管理。
六、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
1、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
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
2、乙方不能从事或者不能胜任原岗位(工种)工作的。
(二)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本人:
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