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09题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3
09级练习题三填空1.在存储层次中,cache是为了提高主存的-----速度---,而虚拟存储器是为了---扩大主存的容量--。
2. 3.主存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储单元地址存放和读取各类信息的.3. 4.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而是按A. _内容_____访问的存储器,在cache中用来存放---B执行程序中的活跃部分C.在主存中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______,在辅助存储器中用来存放D. _暂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_____。
4.10.在存储层次中,为了将辅存(主存)中的信息调入主存(高速缓存),用某种算法将辅存(主存)地址定位到主存(高速缓存)中,这个过程称为—地址映像----------------------------。
选择题1.动态RAM的特点是(④)。
①工作中存储内容会产生变化②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③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重写一次④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根据原存内容重写一遍即刷新2.地址总线A0(高位)~A15(低位),用4K×4的存储芯片组成16KB存储器,则加至各存储芯片上的地址线是(④)。
①A16~A15②A0~A9③A0~A11④A4~A153.在下述存储器中,易失性的存储器是(③)。
①光盘②磁盘③RAM ④RO M4.在下列存储器中,存取时间的长短与信息所在的位置有关的是(③)。
①主存②高速缓存③磁带④EPROM5.磁表面存储器所记录的信息(①)。
①能长期保存②不能长期保存③读出后,原存信息即被破坏④读出若干次后要重写6. CPU可直接编程访问的存储器是(①)。
①主存储器②虚拟存储器③磁盘存储器④磁带存储器7.若CPU的地址线为16根,则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区最大容量为(③)。
①1M ②640K ③64K ④384K8.磁盘常采用(③)。
①随机存取方式②顺序存取方式③直接存取方式④只读不写方式9.表示主存容量,通常以(②)为单位。
①数据块数②字节数③扇区数④记录项数10. 静态RAM利用(②)。
A09巧用隐圆 妙解最值模型背诵隐圆一:定弦定角,隐圆正好。
AB 的长度固定不变(定弦),∠ABC=α不变(定角)。
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所谓的“定弦定角模型”。
隐圆一特殊:若∠ACB=90°,则AB 为三点所在圆的直径。
(可以解决动点轨迹。
)隐圆二:等弦对等角,隐圆可以找。
(可以利用四点共圆证相似,角相等)若∠ADC=∠ABC ,则A,B,C,D 四点共圆。
在半角模型中,证四点共圆,主要利用了这类隐圆.隐圆二特殊.若∠ABC=∠ADC=90°,则A,B,C,D 四点共圆,且AC 为直径。
隐圆三:对角互补,四点共圆.若∠ADC+∠ABC=180°,则A,B,C,D 四点共圆。
隐圆三特殊:若∠ABC=∠ADC=90°,则A,B,C,D 四点共圆,且AC为直径。
隐圆四:定点定长,隐圆必现。
CA=CB=CP隐圆五、瓜豆原理之种圆得圆。
若Q为AP的中点,当P沿⊙O运动一周,则Q的运动轨迹为以 AO 中点M为圆心的圆。
(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
)典例分析如图11,点P(3,4),圆P半径为2,A(2.8,0),B(5.6,0),点M是圆P上的动点,点C是MB的中点,则AC的最小值是_______.【点睛】图12,M点为主动点,C点为从动点,B点为定点.考虑C是BM中点,可知C点轨迹:取BP 中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即为点C轨迹.图13:当A、C、O三点共线且点C在线段OA上时,AC取到最小值,根据B、P坐标求O,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OA,再减去OC即可.实战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且AB=10,点P为△ABC的内心,点O为AB边中点,将BO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DP,则DP长的最小值为()A.5√5−5√2B.52C.3√5−3√2D.5√2−522.已知抛物线y=−316(x−1)(x−9)与x轴交于A,B两点,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C为抛物线的顶OyxA BCMPOOyxA BCMPOPMCBA xyO图11图12图13点,以C 点为圆心的⊙C 半径为2,点G 为⊙C 上一动点,点P 为AG 的中点,则DP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和为( )A .72B .2√3C .√412D .53.如图,矩形ABCD 中,AB =4,BC =6,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点,连接P A ,PC ,PD ,若P A ⊥PD ,则PC 的最小值为( )A .2√13−4B .2√10−3C .2D .44.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AB =3,BC =4,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点P 不与B ,C 重合),连接AP ,作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M ,则线段MC 的最小值为( )A .2B .52C .3D .√105.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其中AB =4,∠AOC =120°,P 为⊙O 上的动点,连接AP ,取AP 中点Q ,连接CQ ,则线段CQ 的最大值为( )A .3B .1+√6C .1+3√2D .1+√76.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AB =4cm ,CD 是中线,点E 、F 同时从点D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DC 、DB 方向移动,当点E 到达点C 时,运动停止,直线AE 分别与CF 、BC 相交于G 、H ,则在点E 、F 移动过程中,点G 移动路线的长度为( )A .2B .πC .2πD .√22π 7.如图,在△ABC 中,∠ABC =90°,AB =8,BC =12,D 为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D ,E 为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 ,CE ,当∠ABD =∠BCE 时,线段AE 的最小值是( )A .3B .4C .5D .68.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BC =√3,点P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P ,点C 关于直线BP 的对称点为C 1,当点P 运动时,点C 1也随之运动.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D ,则线段CC 1扫过的区域的面积是( )A .πB .π+3√34C .3√32D .2π二.填空题(共12小题)9.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和等边三角形ADE ,点N ,点M 分别为BC ,DE 的中点,AB =6,AD =4,△ADE 绕点A 旋转过程中,MN 的最大值为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动点E从点A出发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F从点D出发向点C运动,点E、F运动的速度相同,当它们到达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线段AF、BE相交于点P,M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则MD+MP的最小值为√.1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C=8,sin A=45,BN⊥AC于点N,CM⊥AB于点M,连接MN,则△AMN面积的最大值是.12.在△ABC中,AB=4,∠C=45°,则√2AC+BC的最大值为.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CBD=15°,BD=√3AB,则∠BDC=.14.如图,等边△ABC中,AB=6,点D、点E分别在BC和AC上,且BD=CE,连接AD、BE交于点F,则CF的最小值为.15.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动点E从点A出发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F从点D出发向点C运动,点E、F运动的速度相同,当它们到达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线段AF、BE相交于点P,M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则MD+MP的最小值为.16.如图,Rt△ABC中,∠ACB=90°,∠CAB=60°,AB=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过点C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Q,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B时,点Q的运动路径长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长为10的线段AB,其端点A、点B分别在y轴、x轴上滑动,点C为以AB为直径的⊙D上一点(C始终在第一象限),且tan∠BAC=12.则当点A从A0(0,10)滑动到O(0,0),B从O(0,0)滑动到B0(10,0)的过程中,点C运动的路径长为.1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D为BC边上的中点,P为直线BC上方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 AD=∠PDB,则线段CP长的最大值为.19.在△ABC中,∠ABC=90°,AB=2,BC=3.点D为平面上一个动点,∠ADB=45°,则线段CD长度的最小值为.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AD=√3,P为AD上一个动点,连接BP,线段BA与线段BQ关于BP所在的直线对称,连接PQ,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D时,线段PQ在平面内扫过的面积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21.圆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所组成的图形.(1)已知:如图1,OA=OB=OC,请利用圆规画出过A、B.C三点的圆.若∠AOB=70°,则∠ACB =.如图,Rt△ABC中,∠ABC=90°,∠BCA=30°,AB=2.(2)已知,如图2.点P为AC边的中点,将AC沿BA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点A、P、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F,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和∠BEA的大小.(3)如图3,将AC边沿BC方向平移a个单位至DF,是否存在这样的a,使得直线DF上有一点Q,满足∠BQA=45°且此时四边形BADF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四边形BADF面积的最大值及平移距离a,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求圆外一定点到圆上距离最小值是安徽省中考数学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此类题型试题有时出题者将圆隐藏,故又称为“隐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找到动点的运动轨迹,即该动点是绕哪一个定点旋转,且能保持旋转半径不变.从而找到动点所在的隐藏圆,进而转换成圆外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减半径,求得最小值.解决问题:(1)如图①,圆O的半径为1,圆外一点A到圆心的距离为3,圆上一动点B,当A、O、B满足条件时,AB有最小值为.(2)如图②,等腰△ABC两腰长为5,底边长为6,以A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圆上动点P到BC的距离最小值为.(3)如图③,OA⊥OB,P、Q分别是射线OA、OB上两个动点,C是线段PQ的中点,且PQ=4,则在线段PQ滑动的过程中,求点C运动形成的路径长,并说明理由.(4)如图④,在矩形ABCD中,AB=4,AD=8,点E是AB中点,点F是BC上一点,把△BEF沿着EF翻折,点B落在点B'处,求DB'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5)如图⑤,在△ABC中,AB=10,AC=8,BC=6,以边AB中点O为圆心,作半圆与AC相切,点P,Q分别是边BC和半圆上的动点,连接PQ,求PQ长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23.在矩形ABCD中,BC=√3CD,点E、F分别是边AD、BC上的动点,且AE=CF,连接EF,将矩形ABCD沿EF折叠,点C落在点G处,点D落在点H处.(1)如图1,当EH与线段BC交于点P时,求证:PE=PF;(2)如图2,当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GH交AB于点M,求证:点M在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上;(3)当AB=5时,在点E由点A移动到AD中点的过程中,计算出点G运动的路线长.。
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 一.1已知X=+,Y=-,用补码计算X+2Y的结果为(B)。
A. B. C. D. B2.二进制数00111B,其对应的16进制数是(C )。
A.95DFHB.8687HC.9687HD.9587H3若上题中的数是压缩BCD码,则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A )A.9687B.8765C.9876D.86974.十进制数98的压缩BCD码可表示为(A)。
A. B. C. D.5.-16的补码是:(C)B. C. D.看到的内容为(.......D .)。
..A.1B.123C.1D.117.若以偶校验的方式传送大写字母A,则应传送的ASCII码是(A)。
41H B.31H C.C1H D.81HA8.对一四输入端与非门,当其输出为低电平时,四输入端的组合为(B)。
0000 B.1111 C.1100 D.00119.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B )A. B. C. D.二1.若寄存器AX、BX、CX、DX的内容分别为18,19,20,21,依次执行PUSH AX,PUSH BX,POP CX,POP DX指令后,寄存器CX的内容为(B)。
A.18B.19C.20D.212.若寄存器AX、BX、CX、DX的内容分别为14,15,16,17,依次执行PUSH AX,PUSH BX,POP CX,POP DX指令后,寄存器DX的内容为(A)。
A.14B.15C.16D.173.CPU在执行内存地址为6000H:2000H处的两字节指令MOV AX,BX时,接收到中断类型码为1BH的外部中断请求,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为9000H:1200H,堆栈的栈顶地址为4000H:0100H,则内存地址为6CH的4字节单元内容为(B)。
A.6000H,2000H B.9000H,1200H C.1200H,9000H D.0100H,4000H4.上述题目中,响应中断后,SP所指向的4字节内容为(D )。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1、(08考题)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将()A.增大(正确答案)B.不变C.不确定D.减小2、(07考题)某精馏操作的进料状况由饱和液体变为冷液体时,其他条件不变,理论塔板数的变化是()A.增多B.不变C.不确定D.减小(正确答案)3、(05考题)精馏操作中,回流比从最小回流比逐渐增大时,精馏总费用的变化情况是()A.减小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正确答案)D.先增大后减小4、(09考题)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恰好落在平衡线上时,精馏操作的()A.回流比无穷大,所需塔板数无限多B.回流比无穷小,所需塔板数无限小C.回流比最小,所需塔板数无穷多(正确答案)D.回流比最小,所需踏板数最少5、(04考题)某连续精馏塔,F不变而xF减小欲保持xD和xW不变,则D将()A.增多B.减小(正确答案)C.不变D.无法确定6、(09考题)某连续精馏塔,若F不变而XF减小,欲保持XD和Xw不变,则回流比R需要()A.增大(正确答案)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7、双组分连续精馏计算中,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平衡线与q线B.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C.平衡线与提馏段操作线D.q线与提馏段操作线(正确答案)8、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xn=0.3,yn+1=()。
A、0.9;B、0.3;(正确答案)C、0.854;D、0.794。
9、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回流比能()。
A、减少操作费用;B、增大设备费用;C、提高产品纯度;(正确答案)D、增大塔的生产能力。
10、加大回流比,塔顶轻组分组成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正确答案)D、忽大忽小。
11、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型。
A、泡罩;B、筛孔;C、浮阀;(正确答案)D、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构件;B、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C、降液管是塔板间液流通道,也是溢流液中所夹带气体的分离场所;D、降液管与下层塔板的间距应大于出口堰的高度(正确答案)13、由气体和液体流量过大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是()现象。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_试题及答案09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答案:1、×2、√3、×4、×5、√6、×7、×8、×1、()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答案:1、×2、√3、√4、√5、×6、√7、√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3.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原理09考试试卷A-答案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 分)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起伏和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相(或结构)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能量起伏提供。
2、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
3、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形态的晶区。
4、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5、对于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1时,K0 越小,最终凝固组织的成分偏析越严重。
因此,常将O1- K0O称为“偏析系数”。
6、根据固液两相区的宽度,可将凝固过程分为与。
7、液固界面可以分为与。
8、晶体长大方式包括和(侧面长大)。
9、合理地控制浇注工艺和冷却条件包括和的控制。
10、防止铸造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凝固方式有和。
11、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铸造应力包括、、。
12、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3、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14、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
15、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8分)1. 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2. 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 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4. 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5. 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6. 应力状态中的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7. 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mB 中间主应力2。
专题09恒定电流1.(2024年江西卷考题)7.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新材料,具有丰富的电学性能.现设计一电路测量某二维石墨烯样品的载流子(电子)浓度。
如图(a)所示,在长为a ,宽为b 的石墨烯表面加一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极1、3间通以恒定电流I ,电极2、4间将产生电压U 。
当31.0010A I -=⨯时,测得U B -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元电荷191.6010C e -=⨯,则此样品每平方米载流子数最接近()A.191.710⨯B.151.710⨯C.202.310⨯D.162.310⨯2.(2024全国甲卷考题)12.如图,金属导轨平行且水平放置,导轨间距为L ,导轨光滑无摩擦。
定值电阻大小为R ,其余电阻忽略不计,电容大小为C 。
在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
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且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
(1)开关S 闭合时,对金属棒施加以水平向右的恒力,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0。
当外力功率为定值电阻功率的两倍时,求金属棒速度v 的大小。
(2)当金属棒速度为v 时,断开开关S,改变水平外力并使金属棒匀速运动。
当外力功率为定值电阻功率的两倍时,求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以及从开关断开到此刻外力所做的功。
一、单选题1.(2024·广西·高考真题)将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段导体1L 、2L 无缝连接成一段导体,总长度为1.00m,接入图甲电路。
闭合开关S,滑片P 从M 端滑到N 端,理想电压表读数U 随滑片P 的滑动距离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导体1L 、2L 的电阻率之比约为()A.2:3B.2:1C.5:3D.1:32.(2024·江西南昌·三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A、B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A B :1:2C C ,每个电阻都相同,则两个电容器带电量之比A B :Q Q 为()A.1:2B.2:3C.1:1D.2:13.(2024·北京顺义·一模)某同学想通过测绘一只额定电压为2.5V 小灯泡的I -U 图像来研究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_试题及答案09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答案:1、×2、√3、×4、×5、√6、×7、×8、×1、()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2、()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3、()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答案:1、×2、√3、√4、√5、×6、√7、√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3。
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5。
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6。
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第九章 习题相平衡1. 总压为101.3kPa 下,用苯、甲苯的安托因方程(见例9-1),求(1)温度为108℃及81℃时,苯对甲苯的相对挥发度;(2)用上述计算的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αm ,计算苯-甲苯的汽液平衡数据,并与书末附表所列的实验值作比较(列表)。
2. 乙苯、苯乙烯混合物是理想物系,纯组分的蒸汽压为:t P A +−=206.213225.142408240.6log 0 乙苯tP B +−=43.20958.144508232.6log 0苯乙烯式中P 0的单位是kPa ,t 为℃。
试求:(1)塔顶总压为8kPa 时,组成为0.595(乙苯的摩尔分率)的蒸汽的温度。
(2)与上述汽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
3.乙苯、苯乙烯精馏塔中部某一块塔板上总压为13.6kPa ,液体组成为0.144(乙苯的摩尔分率)试求:(1) 板上液体的温度;(2) 与此液体成平衡的汽相组成。
4.总压为303.9kPa (绝对)下,含丁烷0.80、戊烷0.20(摩尔分率)的混合蒸汽冷凝至40℃,所得的液、汽两相成平衡。
求液相和汽相数量(摩尔)之比。
已知丁烷(A )和戊烷(B )的混合物是理想物系,40℃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为:P A 0=373.3kPa ;P B 0=117.1kPa 。
5.某二元混合液100kmol ,其中含易挥发组分0.40。
在总压101.3kPa 下作简单精馏。
最终所得的液相产物中,易挥发物为0.30(均为摩尔分率)。
试求:(1) 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平均组成;(2) 如改为平衡蒸馏,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组成。
已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α=3.0。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操作线方程6.某混合液含易挥发组分0.24,在泡点状态下连续送入精馏塔。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3(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试求:(1) 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 ;(2) 采用回流比R=2时,精馏段的液汽比L/V 及提馏段的汽液比L /V;(3) 采用R=4时,求L/V 及V L /。
第9章1、研究机械平衡的目的是部分或完全消除构件在运动时所产生的,减少或消除在机构各运动副中所引起的力,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改善机械工作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答案: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附加动压2、回转构件的直径D和轴向宽度b之比D b符合条件或有重要作用的回转构件,必须满足动平衡条件方能平稳地运转。
如不平衡,必须至少在个校正平面上各自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方能获得平衡。
答案:小于等于5 二个3、只使刚性转子的得到平衡称静平衡,此时只需在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使同时达到平衡称动平衡,此时至少要在个选定的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方能解决转子的不平衡问题。
答案:惯性力,一个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二个4、刚性转子静平衡的力学条件是,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答案:质径积的向量和等于零质径积向量和等于零,离心力引起的合力矩等于零,转子a是不平衡的,转子b是5、图示两个转子,已知m r m r1122不平衡的。
a)b)答案:静动6、符合静平衡条件的回转构件,其质心位置在。
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由于重力矩的作用,必定在位置静止,由此可确定应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的方向。
答案:回转轴线上质心在最低处7、回转构件的直径D和轴向宽度b之比D b符合条件的回转构件,只需满足静平衡条件就能平稳地回转。
如不平衡,可在个校正平面上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就能获得平衡。
答案:大于等于5 一个8、图a、b、c中,S为总质心,图中的转子具有静不平衡,图中的转子是动不平衡。
答案:a和b c9、当回转构件的转速较低,不超过范围,回转构件可以看作刚性物体,这类平衡称为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随着转速上升并超越上述范围,回转构件出现明显变形,这类回转件的平衡问题称为回转件的平衡。
答案:(0.6~0.7)第一阶临界转速挠性10、机构总惯性力在机架上平衡的条件是。
答案:机构的总质心位置静止不动===,并作轴向等间隔布置,11、在图示a、b、c三根曲轴中,已知m r m r m r m r11223344且都在曲轴的同一含轴平面内,则其中轴已达静平衡,轴已达动平衡。
绪论1、“c B ”指的是A 、amount of substance concentrationB 、molalityC 、mass fractionD 、mole fraction2、下列溶液组成标度法中,与温度无关的是A 、物质的量浓度B 、质量浓度C 、渗透浓度D 、质量分数3、500mL 水中含25g 有葡萄糖,该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g·L -1) 是A 、25B 、50C 、0.05D 、0.0254、0.5 L 水中含有18g C 6H 12O 6(M r =180g ·mol -1),这一溶液中C 6H 12O 6的质量摩尔浓度最接近下列中的A 、0.1 mol·L -1B 、0.1 mol·kg -1C 、0.2 mol·L -1D 、0.2 mol·kg -15、某温度下,体积为V (ml )的NaCl 饱和溶液其质量为m (g ),其中含NaCl 质量为a (g ),NaCl 的摩尔质量为M B (g ·mol -1),则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A 、B M a m a )(- B 、B mM a 1000C 、B M a m a )(1000-D 、B M a m a)(1000-ADBDC依数性1、稀溶液依数性本质是A 、渗透压B 、沸点升高C 、蒸气压降低D 、凝固点降低2、把少量熔点为200℃的某溶质加入水中,该溶液的凝固点将是A 、200℃B 、稍高于200℃C 、稍低于 200℃D 、稍低于0℃3、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A、蒸气压下降法B、沸点升高法C、凝固点下降法D、渗透压力法4、下列各对溶液中,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有较多水分子自左向右渗透的是A、0.1mol·L-1 CaCl2,0.2mol·L-1 NaCl┃0.5 mol·L-1葡萄糖B、0.2mol·L-1 NaCl┃0.1mol·L-1CaCl2C、0.1mol·L-1 NaCl,0.1mol·L-1 Na2SO4┃0.2mol·L-1 BaCl2D、0.2mol·L-1 NaCl ┃0.3mol·L-1 葡萄糖5、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分子式表示)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B、质量摩尔浓度相同C、质量浓度相同D、渗透浓度相同6、在4份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葡萄糖(C6H12O6,M r =180),NaCl(M r =58.5),CaCl2(M r =111),蔗糖(C12H22O11,M r =342)组成溶液,其能产生渗透压力最高的是A、C6H12O6B、NaClC、CaCl2D、C12H22O117、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高的是A、0.1mol·L-1C6H12O6溶液B、0.1mol·L-1HAc溶液C、0.1mol·L-1 HCl相溶液D、0.1mol·L-1 K2SO4溶液8、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在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其沸点和蒸气压变化情况是A、沸点逐步升高,蒸气压逐渐下降B、沸点逐渐升高,蒸气压不变C、沸点不变,蒸气压逐渐下降D、沸点不变,蒸气压不变9、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9g · L-1 NaCl(M r = 58.5)B、0.9 g · L-1的NaClC、50g · L-1 C6H12O6 (M r =180)D、100 g · L-1的C6H12O610、在100g水中溶解10g某生物碱,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116℃。
2009-2010秋季学期期中试题注意:所有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册上。
一、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
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合理得3分。
共32分)1.某商品的替代品的供给弹性越大,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错。
当替代品的供给弹性大,这说明对于这种商品的替代比较容易,因此其需求价格弹性应该大。
2. 北京大学校内的水果摊经常这样定价,桔子一斤3元,但是如果你买两斤就只要5元。
小张觉得3元一斤太贵,但是2块5角一斤价格还算不错。
无论小张这样考虑后付诸实际购买的行为能否给他带来收益,你觉得他的想法像一个经济学家的想法吗?不像。
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
在这里,需要比较的是增加一斤水果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而小张考虑的是平均成本。
3.新闻报道:英国某步行街将街边所有的柱子都包裹了一层柔软的海绵,以防那些埋头发手机短信的人碰伤头部。
你觉得市政当局的这种做法对吗?(提示:头部和柱子一样硬。
)不对。
人们面临激励会做出反应。
当包裹海面后,埋头发短信的人会更加无所顾忌。
这样其实会使得他们和其他的人碰撞增加。
4.人们并不会为一片面包来冒任何程度的生命危险。
不对,在各种选择之间的权衡极少是有与无的极端情况。
生命和一小片面包,这两者之间似乎不可能存在权衡,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了面包而冒生命危险,但是人们每天的行为告诉大家,人常常为了一片面包而跨越马路。
也就是说,人们愿意为了一片面包而增加一点点生命的危险。
5.实证的结论一定存在证伪的可能性。
对。
这就是实证的定义。
6.小李觉得找到了需求定理的反例。
她曾经看到一件时装标价400元,但是没有购买。
今天她逛商场时又看见这件时装,虽然标价已经变为了500元,可是小李一冲动就买了下来。
不对。
我们都知道对于需求数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价格、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
需求定理说的是,在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和数量之间反向。
比如一件商品是400元时,小李买了两件,而同样的商品在500元时小李收入提高了,他买了3件,这个事情并没不能说明需求定理错,而是因为其他因素改变了。
【2014高考真题】1.(2014上海)17.如图,匀强磁场垂直于软导线回路平面,由于磁场发生变化,回路变为圆形。
则磁场()(A)逐渐增强,方向向外(B)逐渐增强,方向向里(C)逐渐减弱,方向向外(D)逐渐减弱,方向向里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a)所示,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4.【2014·江苏卷】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 ,边长为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Δ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 均匀地增大到2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Ba 22Δt B.nBa 22Δt C.nBa 2Δt D.2nBa 2Δt【答案】B【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 =n ΔΦΔt =n ΔB ·S Δt,这里的S 指的是线圈在磁场中的有效面积,即S =a 22,故E =n (2B -B )S Δt =nBa 22Δt,因此B 项正确. 5.【2014·山东卷】 如图所示,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 、N 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 M 、F N 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F M 向右B .F N 向左C .F M 逐渐增大D .F N 逐渐减小6.【2014·四川卷】 如图所示,不计电阻的光滑U 形金属框水平放置,光滑、竖直玻璃挡板H 、P 固定在框上,H 、P 的间距很小.质量为0.2 kg 的细金属杆CD 恰好无挤压地放在两挡板之间,与金属框接触良好并围成边长为1 m 的正方形,其有效电阻为0.1 Ω.此时在整个空间加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且与金属杆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B =(0.4-0.2t ) T ,图示磁场方向为正方向.框、挡板和杆不计形变.则( )A .t =1 s 时,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 到DB .t =3 s 时,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D 到CC .t =1 s 时,金属杆对挡板P 的压力大小为0.1 ND .t =3 s 时,金属杆对挡板H 的压力大小为0.2 N【答案】AC【解析】 由于B =(0.4-0.2 t ) T ,在t =1 s 时穿过平面的磁通量向下并减少,则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 到D ,A 正确.在t =3 s 时穿过平面的磁通量向上并增加,则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仍然是从C 到D ,B 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 =ΔΦΔt =ΔB ΔtS sin 30°=0.1 V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I =E R=1 A ,在t =1 s 时,B =0.2 T ,方向斜向下,电流方向从C 到D ,金属杆对挡板P 的压力水平向右,大小为F P =BIL sin 30°=0.1 N ,C 正确.同理,在t =3 s 时,金属杆对挡板H 的压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 H =BIL sin 30°=0.1 N ,D 错误.7.【2014·安徽卷】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环上套一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 ,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A .0 B.12r 2qk C .2πr 2qk D .πr 2qk8.【2014·全国卷】 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A .均匀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逐渐增大,趋于不变D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9.【2014·广东卷】 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D .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大【答案】C【解析】 磁块在铜管中运动时,铜管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磁块会受到向上的磁场力,因此磁块下落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且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 、B 错误;磁块在塑料管中运动时,只受重力的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磁块落至底部时,根据直线运动规律和功能关系,磁块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小,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10.【2014·江苏卷】 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 .增加线圈的匝数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11. 【2014·新课标Ⅱ卷】 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 、质量为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 置于圆导轨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 ,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 点和外圆导轨的D 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g .求(1)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答案】 (1)从C 端流向D 端 3ωBr 22R(2)32μmg ωr +9ω2B 2r 44R【解析】 (1)在Δt 时间内,导体棒扫过的面积为ΔS =12ωΔt [(2r )2-r 2]①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ε=B ΔS Δt②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B 端流向A 端.因此,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W f =f (l 1+l 2)⑨在Δt 时间内,消耗在电阻R 上的功为W R =I 2R Δt ⑩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外力在Δt 时间内做的功为W =W f +W R ⑪外力的功率为P =W Δt⑫ 由④至12式得P =32μmg ωr +9ω2B 2r 44R⑬ 12.【2014·安徽卷】 (16分)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为0.5 T ,其方向垂直于倾角θ为30°的斜面向上.绝缘斜面上固定有“A”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的MPN (电阻忽略不计),MP 和NP 长度均为2.5 m ,MN 连线水平,长为3 m .以MN 中点O 为原点、OP 为x 轴建立一维坐标系Ox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 ,长度d 为3 m ,质量m 为1 kg 、电阻R 为0.3 Ω,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从MN 处以恒定速度v =1 m/s 在导轨上沿x 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g 取10 m/s 2.图1图2(1)求金属杆CD 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及运动到x =0.8 m 处电势差U CD ;(2)推导金属杆CD 从MN 处运动到P 点过程中拉力F 与位置坐标x 的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Fx 关系图像;(3)求金属杆CD 从MN 处运动到P 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对应的电阻R 1为R 1=l d R ,电流I =Blv R 1杆受的安培力F 安=BIl =7.5-3.75x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安+mg sin θF=12.5-3.75x(0≤x≤2)画出的Fx图像如图所示.(3)外力F所做的功W F等于Fx图线下所围的面积,即W F=5+12.52×2 J=17.5 J而杆的重力势能增加量ΔE p=mg sin θ故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Q=W F-ΔE p=7.5 J13.【2014·北京卷】(20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1) 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Δt时间内,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W电,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热量Q;(2)若导线MN的质量m=8.0 g、长度L=0.10 m,感应电流I=1.0 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 e(下表中列出一些你可能会用到的数据);(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f的表达式.【答案】(1)略(2)7.8×10-6 m/s(3)=evB【解析】(1)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因为一个金属原子贡献一个电子,所以导线MN中的自由电子数也是N. 导线MN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NSL 其中,S为导线MN的横截面积.因为电流I=nv e Se 所以v e=InSe=ILNe=ILμmN A e解得v e=7.8×10-6 m/s.(3)下列解法的共同假设:所有自由电子(简称电子,下同)以同一方式运动.方法一:动量解法设电子在第一次碰撞结束至下一次碰撞结束之间的运动都相同,经历的时间为Δt,电子的动量变化为零.因为导线MN的运动,电子受到沿导线方向的洛伦兹力f洛的作用f洛=evB沿导线方向,电子只受到金属离子的作用力和f洛作用,所以I f-f洛Δt=0因为电流不变,所以假设电子以速度v e相对导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导线MN的运动,电子受到沿导线方向的洛伦兹力f洛的作用f洛=evB沿导线方向,电子只受到金属离子的平均作用力f和f洛作有,二力平衡,即f=f洛=evB.14.【2014·江苏卷】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答案】 (1)tan θ (2)mgR sin θB 2L 215.【2014·天津卷】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导轨电阻不计,间距L =0.4 m .导轨所在空间被分成区域Ⅰ和Ⅱ,两区域的边界与斜面的交线为MN ,Ⅰ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Ⅱ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两磁场的磁场感应度大小均为B =0.5 T .在区域Ⅰ中,将质量m 1=0.1 kg ,电阻R 1=0.1 Ω的金属条ab 放在导轨上,ab 刚好不下滑.然后,在区域Ⅱ中将质量m 2=0.4 kg ,电阻R 2=0.1 Ω的光滑导体棒cd 置于导轨上,由静止开始下滑.cd 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区域Ⅱ的磁场中,ab 、cd 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取g =10 m/s 2,问(1)cd 下滑的过程中,ab 中的电流方向; (2)ab 刚要向上滑动时,cd 的速度v 多大;(3)从cd 开始下滑到ab 刚要向上滑动的过程中,cd 滑动的距离x =3.8 m ,此过程中ab 上产生的热量Q 是多少?(3)设cd 棒的运动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为Q 总,由能量守恒有m 2gx sin θ=Q 总+12m 2v 2⑦又Q =R 1R 1+R 2Q 总⑧ 解得Q =1.3 J16.【2014·浙江卷】 某同学设计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0.1 m 的圆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上,一根长为R 的金属棒OA ,A 端与导轨接触良好,O 端固定在圆心处的转轴上.转轴的左端有一个半径为r =R3的圆盘,圆盘和金属棒能随转轴一起转动.圆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挂着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铝块.在金属导轨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0.5 T .a 点与导轨相连,b 点通过电刷与O 端相连.测量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可算得铝块速度.铝块由静止释放,下落h=0.3 m时,测得U=0.15 V.(细线与圆盘间没有滑动,金属棒、导轨、导线及电刷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第24题图(1)测U时,与a点相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极”还是“负极”?(2)求此时铝块的速度大小;(3)求此下落过程中铝块机械能的损失.17.(2014上海).(14分)如图,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其MN、PQ边的电阻不计,MP边的电阻阻值R=1.5Ω,MN与MP的夹角为1350,PQ与MP垂直,MP边长度小于1m。
复习题(09)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一、A型选择题1.感受器的发生器电位和感受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全或无”现象B.沿膜向远处迅速传导C.可总和D.有较长的不应期2.下列关于感受器电位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都为去极化型的电位变化B.为导致传入神经纤维爆发动作电位的一种过渡性电变化C.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D.可进行总和3.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对刺激强度的表达方式之一为A.改变传入冲动的幅度B.改变传入冲动的频率C.改变传入冲动的速度D.改变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4.参与兴奋传入的神经纤维数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为A.呈正变B.无关系C.呈反变D.呈双曲线5.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仍持续但传入冲动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A.疲劳现象B.抑制现象C.传导阻滞D.适应现象6.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快适应感受器的为A.肌梭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触觉感受器7.眼折光系统的功能是A.调节入眼的光量B.感光换能C.使物像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D.产生色觉8.下列哪项是关于正常成年人眼折光系统光学特性的正确描述A.视近物(<6m)必须调节,视远物(>6m)也必须调节B.视近物(<6m)必须调节,视远物(>6m)不需调节C.视近物(<6m)不需调节,视远物(>6m)也不需调节D.视近物(<6m)不需调节,视远物(>6m)必须调节9.在生理范围内,人眼折光系统中折光能力经常改变的结构是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10.下列哪种情况下,眼的近点远移A.眼的折光能力增大B.晶状体的凸度增大C.晶状体的弹性下降D.睫状肌中的环形肌收缩11.当悬韧带松弛时,可导致A.瞳孔增大B.瞳孔缩小C.晶状体曲率半径变小D.晶状体曲率半径变大12.在5m处的E字中相距1.5mm的缺口在正视眼的视网膜像中的距离约为A.0.5μmB.5μmC.50μmD.500μm13.当睫状肌中的环形肌成分收缩时,可导致A.瞳孔缩小B.晶状体变得较为扁平C.眼的折光能力变小D.晶状体向前向后凸出14.人眼充分调节后,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A.第一焦点B.第二焦点C.节点D.近点15.眼的近点主要取决于A.瞳孔的直径B.角膜的弹性C.晶状体的弹性D.玻璃体的折光度16.平行光线经过眼折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的眼为A.近视B.正视C.远视D.老视17.下列关于远视眼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视近物(<6m)必须调节,视远物(>6m)也必须调节B.视近物(<6m)必须调节,视远物(>6m)不需调节C.视近物(<6m)不需调节,视远物(>6m)也不需调节D.视近物(<6m)不需调节,视远物(>6m)必须调节18.下列哪种情况时瞳孔缩小A.视远物时B.暗处C.交感神经兴奋D.有机磷中毒19.人眼视网膜上仅有视锥细胞的区域是A.黄斑中心的中央凹B.视神经乳头C.视网膜的周边部D.鼻侧视网膜20.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外段呈短圆锥状B.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部C.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D.不能产生动作电位21.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处分辨能力最高的原因主要为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视网膜细胞间为单线联系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视网膜细胞间为聚合联系C.视锥细胞多而集中,视网膜细胞间为单线联系D.视锥细胞多而集中,视网膜细胞间为聚合联系22.下列关于视紫红质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对光敏感B.合成、分解为不可逆反应C.为视杆细胞外段视盘膜上的受体蛋白D.在暗处合成增快23.下列哪一种情况可引起夜盲症A.缺维生素AB.缺维生素BC.缺维生素CD.缺维生素K24.受光刺激后,感光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是A.去极化B.反极化C.爆发动作电位D.超极化25.光刺激引起感光细胞形成感受器电位的主要机制是导致外段膜上的A.Na+通道开放B.Na+通道关闭C.K+通道开放D.K+通道关闭26.视网膜细胞中能产生动作电位的为A.视杆细胞B.视锥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27.暗适应过程的第二阶段,发生视觉阈值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分解B.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C.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分解D.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28.从暗处初到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而不能看清物体的主要原因为A.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分解B.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C.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分解D.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29.通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A.20-2000HzB.1000-2000HzC.20-20000HzD.1000-20000Hz30.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通路是A.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耳蜗B.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耳蜗C.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耳蜗D.颅骨→耳蜗31.通过鼓膜-听骨链通路传导声音可使声音振动A.压力不变而压强增大B.压力增大而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而压强减小D.压力减小而压强不变32.耳蜗底部受损时A.高频听力受损B.中频听力受损C.低频听力受损D.所有频率的听力都受损33.低频声波引起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位于A.靠近卵圆窗的基底膜B.耳蜗底部的基底膜C.中段基底膜D.耳蜗顶部的基底膜34.下列关于耳蜗基底膜振动的描述中,错误的为A.以行波的方式进行B.由蜗顶处的基底膜向蜗底传播C.不同频率声音行波传播的远近不同D.不同频率声音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35.下列关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一种交流性质的电变化B.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频率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C.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D.对缺氧和深麻醉敏感36.听毛细胞顶端膜两侧的电位差值为A.40mVB.80mVC.120mVD.160mV37.椭圆囊的适宜刺激是A.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B.身体垂直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C.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D.身体垂直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38.球囊的适宜刺激是A.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减速运动B.头以重力作用方向为参考点的相对位置变化C.以身体长轴为轴心的旋转变速运动D.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加速运动39.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A.旋转匀速运动B.旋转变速运动C.直线匀速运动D.直线变速运动40.当人体头部前倾30o、围绕身体垂直轴向左旋转开始时,出现的水平方向的眼震颤的表现为A.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右B.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C.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左D.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右二、B型选择题A.机械感受器B.伤害性感受器C.光感受细胞D.化学感受器E.温度感受器1.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属于2.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属于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属于4.肌肉内的肌梭属于A.角膜B.晶状体C.瞳孔D.玻璃体E.房水5.视近物时变凸的眼球内结构是6.在人眼折光能力的调节中,发生变化的主要结构是7.在视近物时,直径变小的眼球结构是8.弱光小散大而强光下缩小的是A.正视眼B.老视(老花眼)C.近视眼D.远视眼E.散光眼9.晶状体弹性减小导致调节能力下降,近点远移的眼为10.视近物和视远物都必须调节才能看清的非正视眼为11.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的非正视眼是12.需带凹透镜矫正的非正视眼是13.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的非正视眼为A.极化状态B.去极化(状态)C.超极化(的慢电位)D.去极化或超极化E.动作电位14.无光照时,视杆细胞的膜电位处于一定的15.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为一种16.视网膜的各种细胞中,只有神经节细胞能产生17.当毛细胞顶端膜上静纤毛受外力向动纤毛侧偏转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为18.当毛细胞顶端膜上静纤毛受外力向背离动纤毛的一侧弯曲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为三、X型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A.具有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C.编码作用D.适应现象E.相对不疲劳性2.感受器对刺激强度表达的编码方式包括A.改变传入神经纤维上冲动的幅度B.改变传入神经纤维上冲动的频率C.改变传入神经纤维上冲动的波形D.改变传入神经纤维上冲动的速度E.改变传导冲动的神经纤维的数量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包括A.晶状体凸度增大B.瞳孔缩小C.眼裂增大D.眼内压增高E.双眼视轴向鼻中线会聚4.眼的折光异常包括A.近视B.远视C.老视D.散光E.色盲5.下列哪些是关于老视的正确描述A.晶状体弹性下降B.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下降C.近点远移,因此视近物需佩戴眼睛矫正D.视远物需眼调节,因此视远物需佩戴眼镜矫正E.随老年人年龄增长而发展6.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B.对光的敏感度高C.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差D.可产生色觉E.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7.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B.对光的敏感度较低C.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高D.可产生色觉E.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8.中耳增压效应的机制包括A.鼓室内空气的共振B.鼓膜与卵圆窗受力面积之比C.咽鼓管的作用D.听骨链中杠杆长臂与短臂之比E.耳内肌(鼓膜张肌和镫骨肌)收缩9.下列关于耳蜗基底膜振动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正常时卵圆窗膜的振动最终导致基底膜振动B.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的方式传播C.基底膜振动是由蜗底向蜗顶传播D.声音频率不同时,引起的行波传播距离和最大部位不同E.基底膜的振动导致盖膜与基底膜之间出现横向的交错移动10.下列关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是一种交流性质的电变化B.潜伏期短C.无不应期D.对缺氧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E.频率、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四、是非判断题1.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周围环境改变的结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含原著)2003——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6——2002中西哲学史1996——2023年年伦理学原理2004——2023年年经济学教研部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专业)2023年年——2023年年经济学综合考试2023年年世界经济理论综合考试(含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03——2023年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6——2002经济理论综合考试1996——2002世界经济1996——2002政法教研部行政学原理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学、公共政策)2023年年——2023年年法学理论综合(含法理学、西主意律思想史)2023年年法学理论(含法理学、西主意律思想史)2003——2023年年部门法学综合考试(含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及行政法学)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2003——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1996——1999综合考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2000——2002综合考试(法理、民法、宪法与行政法、民事诉讼法)2004经济法2004——2023年年第1 页/共4 页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政治学综合考试(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思想史)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中外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2003——2023年年中外政治制度2023年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997——2002西方政治思想史1997——2002法学基础理论1996西主意律思想史1996——2002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2023年年——2023年年社会主义发展史2002——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社会学理论1999——2023年年社会调查主意2023年年——2023年年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主意2004社会学研究主意1999——200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1999——2002党史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中共党史1996——2004党的建设理论1996——2004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2023年年——2023年年邓小平理论2002综合考试(含邓小平理论、伦理学、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03——2004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2党的建设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中共党史1996——2004党的建设理论1996——2004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2023年年——2023年年邓小平理论2002综合考试(含邓小平理论、伦理学、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03——2004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2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2023年年——2023年年思想政治教诲原理2002——2004第3 页/共4 页文史教研部历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卷)2023年年——2023年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通史2004——2023年年中国近现代史2004——2023年年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理论综合考试(含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23年年经济学综合考试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03——2023年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6——2002经济理论综合考试1996——2002世界经济1996——2002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国际政治学2023年年国际政治学概论2000——2023年年,2023年年国际政治基本理论1996——1999国际关系史1996——2023年年国际关系理论2023年年外交学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23年年党的历史和党的发展史2023年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考试科目:化工原理一、填空选择题(每空一分,共30分):1、流体在一段水平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是0.5m/s,压强降为10Pa,雷诺数为1000,则管中心线上速度为_____m/s。
若平均流速增大到1m/s,则压强降变为_____Pa。
2、流体静力学中,等压面满足的条件是_____A.同一液体内部 B.连通的两种液体C.同一连续液体 D.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液体3、若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95.5KPa,当地大气压强为750mmHg,则输送42℃水(饱和蒸汽压为8.2KPa)时,则泵内______发生气蚀。
4、往复泵的往复次数增加时,流量______,扬程______。
5、通过三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各层界面接触良好,第一层两侧温度为120℃和80℃,第三层外表面温度为40℃,则第一层热阻R 1和第二、三层R 2、R 3的大小为______。
A、R 1>(R 2+R 3)B、R 1<(R 2+R 3)C、无法确定D、R 1=R 2+R 36、蒸汽在套管换热器中的环隙冷凝以加热管内的空气,则总传热系数K 值接近与__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管壁的温度接近于________的温度。
7、沉降过程中,雷诺准数越大,流体粘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______。
A、越大B、越小C、不确定D、无影响8、某回转真空过滤机,忽略滤布阻力,当转速n=4r/min 时,滤饼厚度为5.66mm。
其他条件不变,当转速n ,=2r/min 时,滤饼厚度约为_______mm。
9、聚式流化床操作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床层压降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当发生节涌时,床层压降__________;发生沟流时,床层压降__________。
10、角系数的性质包括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可加性。
11、Lobo-Evans 法待求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均质形核
2.反应性气孔
3.晶界偏析
4.塑性
5.加工硬化
6.平面变形
7.焊接温度及其表示方法
8.焊接热影响区的回火软化
9.焊接合金化
10.焊接残余变形
二、问答题(共7题,共80分)
1.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的区别是什么?试分析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及提高充型
能力的措施。
(10分)
2.缩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析球墨铸铁的缩孔和缩松特点,并指出防止缩松的措施。
(12
分)
3.写出应力一次不变量和二次不变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10分)
4.画出拉拔和墩粗加工的均匀变形区中的主应力图示,并比较两种加工方式变形阻力的大
小。
(10分)
5.简述在酸性焊条中用Mn铁进行沉淀脱氧的原因。
(10分)
6.简述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成及其各区的性能。
(10分)
7.某球形压力容器用18MnMoV合金钢制造,钢板的合金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为:C:
0.18%,Mn:1.2%,Mo:0.80%,V:0.35%,板厚25mm,焊接时采用埋弧自动焊,压
力容器制造完工3天后,在焊接热影响区产生了一条长102mm的裂纹,裂纹表面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试确定该裂纹的种类,并分析该裂纹的产生机理。
(18分)
三、计算题
1.(19分)Sn-Pb二元合金相图如下图所示。
设合金液成分为C0=15%的杆件从左端开始
向右凝固,温度梯度大到足以使固液界面保持平面生长。
假设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
试求:(1)平衡分配系数k0;(2)凝固20%时,固液界面的Cs和CL;(3)凝固完毕,共晶体所占比例;(4)画出凝固后的杆件中溶质Pb的浓度沿试杆长度的分布曲线,并注明各特征成分及其位置。
2.(12分)如图所示,对理想钢塑型材料薄板进行平面压缩变形,b>>l>>h,初始厚度
h0=4mm,加工终了h=2mm,变形区外端为自由端σs=100MPa,计算εh:εl,产生屈服所需的加工应力σh和等效应变εe。
3.(9分)试采用球坐标系求圆锥凹模拉拔圆柱坯料时的单位拉拔力。
假设材料为理想刚
塑性材料,近似塑性条件为σr+p=S(p>0),图中F为轴向投影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