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往来的成语
- 格式:docx
- 大小:6.00 KB
- 文档页数:1
礼字开头四字成语礼字开头成语:1、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2、礼尚往来[lǐshàngwǎnglái]尚:著重。
指礼节上必须有来有往。
现也指用同样的态度或作法提问对方。
3、礼仪之邦[lǐyízhībāng]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
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4、礼奢宁俭[lǐshēníngjiǎn]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节俭些。
5、礼为情貌[lǐwéiqíngmào]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
情,情意;貌,容仪。
貌和情互为表里。
6、礼度委蛇[lǐdùwēiyí]礼度:礼数;委蛇:庄严而淡然倚的样子。
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7、礼无不答[lǐwúbùdá]礼:礼数。
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
亦指不受他人之礼,必以报答。
8、礼乐刑政[lǐyuèxíngzhèng]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9、礼不亲授[lǐbùqīnshòu]授:给予。
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10、礼让为国[lǐràngwéiguó]环境治理。
以礼所倡导的恭敬精神环境治理国家。
11、礼废乐崩[lǐfèiyuèbēng]古代制礼。
①1礼崩乐坏2礼不亲授3礼不疑菲4礼度委蛇5礼多人不鬼6礼烦则不庄7礼烦则乱8礼废乐崩9礼坏乐崩10礼禁未然11礼乐刑政12礼门义路13礼轻情意轻14礼轻人意重15礼轻义轻16礼让为国17礼尚往来18礼奢宁俭19礼奢宁珍20礼胜则离21礼失则晕22礼士亲贤23礼顺人情24礼为情貌25礼无不答26礼下于人,将有所求 27礼先一饭28礼先壹饭29礼贤接士30礼贤下士31礼贤远佞32礼仪之邦33礼义廉耻34礼义生富足35礼之用,和为贵②1爱礼存羊2卑礼厚币3等礼相亢4顶礼膜拜5恩礼有加6繁礼多仪7复礼克己8厚礼卑辞9季礼挂剑10暮礼晨参11情礼兼到12使礼一寸,得礼一尺 13缛礼烦仪14诗礼传家15诗礼发冢16诗礼人家17诗礼簪缨18诗礼之家19诗礼之训20识礼知书21殊礼异务22先礼后兵23以礼相待2鹅存礼废3焚香礼拜4家长礼短5敬贤礼士6磕头礼拜7夔龙礼乐8人恶礼不恶9仁义礼智10烧香礼拜11诗书礼乐12衣冠礼乐13折节礼士④1傲慢少礼2傲慢无礼3卑辞厚礼4彬彬有礼5博文约礼6朝参暮礼7晨参暮礼8导德齐礼9敦诗说礼10多行不敬必自及 11额手加礼12烦文缛礼14分庭伉礼 15分庭抗礼 16焚香顶礼 17富而好礼 18甘言厚礼 19各不为礼 20恭而有礼 21家无常礼 22俭不中礼 23践律蹈礼 24克己复礼 25慢腾斯礼 26慢条丝礼 27慢条斯礼 28慢条厮礼 29明媒正礼 30牵经引礼 31轻薄无礼 32请客送礼 33庆吊之礼 34三茶六礼 35通书达礼 36通文达礼 37同牢之礼39言之有礼40知书达礼41知书识礼42知书通礼43知书知礼44言文达礼⑥1来而不往非礼也⑦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轻礼坏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
1、百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释义: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2、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释义: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3、不可多得[ bù kě duō dé ]释义: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4、不可胜数[ bù kě shèng shǔ ]释义: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5、布鼓雷门[ bù gǔ léi mén ]释义: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
在雷门前击布鼓。
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出处:《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6、卑辞厚礼[ bēi cí hòu lǐ ]释义: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参见“卑辞重币”。
出处:《后汉书·许劭传》:“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7、卑辞厚币[ bēi cí hòu bì ]释义: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参见“卑辞重币”。
出处:《新唐书·李抱真传》:“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8、采兰赠药[ cǎi lán zèng yào ]释义: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成语造句】礼尚往来造句【礼尚往来解释】:尚:注重。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意思相似的词: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有来有往反义词:一厢情愿来而不往类似的词:来来去去,来来去去,不来来去,承前启后,来去去,你来我来来去,但不去1、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2.以礼相待而不来是不礼貌的;来而不去是不礼貌的。
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4.爱不像互惠。
你付出的并不一定与回报成正比。
4、造句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条款的造句供您参考哦!5.在我们国家,互惠非常重要。
6、礼尚往来是建立友谊的最基本道理。
7.槟榔不仅是民事互惠的象征,也是解决纠纷的中介。
它已成为台湾农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不是说礼尚往来吗?怎么老是我们送他礼,而没见他回过礼?9.西方人不太重视互惠,尽管他们经常在节日、生日和探访时给亲友送礼物。
10、人际交往要注意礼尚往来。
11.互惠是一个好传统。
它可以显示人们的慷慨和关心,直到这一习俗商业化。
12、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3.虽然我不喜欢对方,但我必须礼貌和敷衍。
14、许多机关单位的庆典活动以及人们礼尚往来,也把内画作为别具特色的纪念品。
15.保持友谊的最好方法之一是互惠。
16、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良好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17.自古以来,礼尚往来,所以李应该得到奖励。
18、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19.既然对方允许我们免签证入境,我们也会这样做。
当然,我们也允许对方的国民免签证入境。
20、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礼尚往来"是传承久远的交往理念,"礼"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值得一提的是,“透明度”也必须是对等的。
新闻媒体还必须让外界了解其报道的标准和方法。
22、他们经常邀请我们,我们只好礼尚往来邀请他们到我们家。
给我寄一张贺卡和一张贺卡。
24、讲究"礼尚往来"是中华传统,这种消费心理到了年节尤其突出。
佳节送礼四字成语吉祥如意jí xiáng rú yì【解释】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意;不能写作“义”;祥;不能写作“详”。
【近义词】万事亨通、尽如人意、如愿以偿【反义词】多灾多难、事与愿违【例句】一个知识青年考上了大学;喜气洋洋地走在河边上;看到河里的鲤鱼跳出水面;作家可以借此发挥;说这是象征着~;鹏程万里。
【英译】good fortune as one wishes吉祥如意jí xiáng rú yì 【解释】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意;不能写作“义”;祥;不能写作“详”。
【近义词】万事亨通、尽如人意、如愿以偿【反义词】多灾多难、事与愿违【例句】一个知识青年考上了大学;喜气洋洋地走在河边上;看到河里的鲤鱼跳出水面;作家可以借此发挥;说这是象征着~;鹏程万里。
【英译】good fortune as one wishes 。
中秋节祝福的四字成语:花好月圆、月圆人圆、团团圆圆、春花秋月、合家团圆、阖家团圆、人月团圆【桂子飘香】:桂花一般是中秋节前后的开放,因此桂子飘香指的就是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作新婚颂辞【.嫦娥奔月】: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皎月当空】:比喻中秋时节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空中【月白风清】:形容中秋时节的月亮,月光皎洁,清风轻轻吹来.一种非常舒服清爽的感觉【明月入怀】:中秋时节把天上的明月抱入自己的怀中,通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胸怀非常的开朗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的成语
以下是 8 条相关成语及例子:
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就说朋友小李在我困难时借了我一笔钱,帮我度过难关,后来他遇到事情,我加倍帮他,这不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
2. “礼尚往来”。
每次去拜访亲戚,我都会带些礼物,他们也会热情地回赠,这就是礼尚往来呀,多有人情味!
3. “投桃报李”。
同事帮我完成了一份很重要的报告,我请他吃了一顿大餐,这就是投桃报李啊,大家相互帮助多好呀!
4. “衔环结草”。
以前邻居奶奶对我特别好,我长大后也经常去照顾她,这不就像衔环结草一样吗,要懂得感恩回报!
5. “知恩图报”。
老师对我的教导之恩,我一直铭记于心,我努力取得好成绩回报老师,这就是知恩图报的表现啊,难道不应该吗?
6. “感恩戴德”。
那次我生病住院,朋友天天来照顾我,我真是对他感恩戴德呀,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份情谊!
7. “感激涕零”。
当我收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时,我真的是感激涕零,心想一定要好好感谢送礼物的人,这感觉太棒了吧!
8. “没齿难忘”。
关键时刻他拉了我一把,这份恩情我没齿难忘,难道不是应该永远记住吗?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就是应该这样,相互帮助,彼此感恩,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感情才会深厚啊!。
有关形容给“贵宾”好礼的成语
有关形容给“贵宾”好礼的成语如下:
1.恭恭敬敬:形容对尊长或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第八回,描述了因为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虽然需要东拼西凑,但依然恭恭敬敬地封了二十四两作为贽见礼。
2.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这是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和重视的一种方式。
3.苞苴竿牍:指礼物和书信。
苞苴,指礼物;竿牍,指书信。
4.赠送、馈赠、馈遗、奉送、馈送:这些词语都含有给予礼物的含义,可以用于形容给
贵宾送礼的场景。
例如,“赠送”指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馈赠”和“馈遗”、“馈送”
意义相近,都表示赠送(礼品);“奉送”是敬辞,表示赠送。
把不要的东西送人的四字成语【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四字成语“把不要的东西送人”的含义和背景2.成语的含义和来源3.成语中的“不要的东西”指什么4.如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送礼的场景5.结论:总结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正文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再需要但又不舍得扔掉的物品,这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将其送给别人。
在我国的语言文化中,有一个四字成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一行为,那就是“把不要的东西送人”。
本文将围绕这个成语展开讨论,解析其含义和用法。
二、成语的含义和来源“把不要的东西送人”这个成语出自于民间,它的字面意思是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送给别人。
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慷慨、大方的精神,也反映了人们在处理闲置物品时的一种心态。
三、成语中的“不要的东西”指什么在这个成语中,“不要的东西”是指那些对自己来说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不再需要的物品。
这些物品可能因为年代久远、款式过时、功能失效等原因,不再适用于自己,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四、如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送礼的场景“把不要的东西送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以下场景:1.当我们有一些不再使用的物品,如衣物、家具、电器等,可以将其送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或邻居。
2.在节日或特殊场合,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示自己送出的礼物并不是特别贵重,而是一些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友谊。
3.当我们在处理闲置物品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将这些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结论“把不要的东西送人”这个成语传递了一种节俭、环保的理念,提倡人们将不再需要的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相互送礼物打一成语的答案礼尚往来[释义] 尚:注重。
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
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语出] 宋·胡寅《斐然集》:“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正音] 尚;不能读作“tǎnɡ”。
[辨形] 礼;不能写作“理”;尚;不能写作“上”。
[近义] 互通有无有来有往[反义] 一相情愿来而不往[用法] 一般用于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般用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1、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4、爱情,不像礼尚往来,往往付出的,回来的不一定是正比。
5、在我们国家非常讲究礼尚往来。
6、礼尚往来是建立友谊的最基本道理。
7、槟榔既是民间礼尚往来之信物,也是解决纠纷的中介物,成为台湾乡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8、不是说礼尚往来吗?怎么老是我们送他礼,而没见他回过礼?9、西方人不是很重视礼尚往来,尽管他们也常常在节日,生日和拜访时向亲朋好友赠送礼物。
10、人际交往要注意礼尚往来。
11、礼尚往来是很好的传统,它可以显示人们的慷慨和关心,直至这种习俗被商业化。
12、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3、我虽不喜欢对方,但礼尚往来,只好勉强敷衍应付。
14、许多机关单位的庆典活动以及人们礼尚往来,也把内画作为别具特色的纪念品。
15、最好的维系友情的方式之一就是礼尚往来。
16、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良好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17、自古礼尚往来,所以投桃报李本是应该。
18、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19、对方既然让我们免签证入境,我们礼尚往来,当然也开放对方国民免签证入境。
20、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礼尚往来"是传承久远的交往理念,"礼"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值得一提的是,"透明"也必须是礼尚往来的。
包含礼字的成语及解释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自古以来,礼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和语境中,成为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都包含了“礼”字,这些成语既贯彻了礼制文化的传统,也反映了人类追求和平、和谐、友善的精神追求。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包含“礼”字的成语及其含义和应用。
1. 礼尚往来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收到别人的礼物或好处后,必须还给对方同等的礼物或好处。
讲究这种礼尚往来的人,通常是很有修养和人情味儿的,他们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礼尚往来也可以理解为重视各种交往中的互动和互惠,倡导“双赢”的合作与发展。
2. 礼遇民间这个成语来自《礼记》,“礼遇”意为以礼待人,以礼相待。
在现代语境中,则特别强调对待艰苦时间中的群众要表现出更多的人性温暖与同情心。
这个成语称赞的是那些艰苦条件下仍不忘原则、尊重民众、热爱人民的优良品质。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以礼遇人应是我们每个人行为处世的准则和标杆。
3. 礼贤下士这个成语是指对有才能、有资格的人恭敬、尊重或重用,而以自己不足的为自知之明,行使卑贱的职位。
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尊崇人才的文化传统,强调重视知识的力量和个人素质的价值,更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石和运行规则。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个人的能力和实力,而非其社会地位或身份,学会“礼贤下士”,为人才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4. 三灾八难这个成语由“三灾”和“八难”两个成语整合而成,它表示对生活中各种灾难、难题的总括,通常用于抒发人们对不利、危险、苦难的恐惧和忧虑。
虽然这个成语中并没有“礼”字,但是它反映出了人们要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时,必须准备就绪,平和面对,以崇尚和平、理解、宽容为基础,保持耐心、勇气和乐观。
进一步说,三灾八难是一个流行的智慧集合,它告诉我们时时刻刻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生活依旧美好多姿多彩。
5. 饮水思源这个成语虽然与礼制无关,但出自《孟子》,却让人不难联想到一个纯净、美好、温馨的礼仪场面。
人情往来,心意相传
人情往来是中国文化中一大重要的主题,而有了人情往来的支持,不仅彰显了人的情感,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许多成语也是根据人情往来而创造,下面介绍几个经典的成语。
1.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意为以礼仪待人。
礼节之所以为人情之本,就是因为其能体现出我们对待他人的尊重和态度。
只有做到以礼相待,才能让我们之间的人情往来越加美好。
2. “互助互爱”
“互助互爱”,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亲密关系的表现。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情关系,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3.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意为喝水时想到它的来源。
这个成语体现的是感恩的心态,只有保持感激之心,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也才会有更多人情往来。
4. “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是表达对他人同情和理解的一种方式。
只有在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情感后,才能更好的谈判、交流和协商,也才能建立起亲密的人情关系。
5. “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表达的是“感恩”。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努力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让人情往来更加亲密平等。
人情往来的重要性远远不止于此,而成语则是人们用许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经验和心得。
如果我们能够遵守这些成语的精神,我
们便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情之间更加热烈,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加美好的贡献。
送的成语送的成语:暗送秋波、传经送宝、⾦风送爽、来迎去送、⽬逆⽽送、⽬送⼿挥、千⾥送鹅⽑、送君千⾥,终须⼀别、送眼流眉、送往视居、送往劳来、送去迎来、送暖偎寒、送暖偷寒、送旧迎新、送佛送到西、送抱推襟、送故迎新、送佛送到西天、送往迎来、⼿挥⽬送、送往事居、推襟送抱、偷寒送暖、旬输⽉送、雪⾥送炭、雪中送炭、⾬后送伞、迎新送旧、迎新送故、养⽣送终、养⽼送终、迎来送往、养⽣送死、⽩⾐送酒、传杯送盏、稽疑送难、千⾥送鹅⽑,礼轻情意重、请客送礼、⽔送⼭迎、送货上门、投怀送抱【成语解释】(1)暗送秋波:旧时⽐喻美⼥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波⼀样。
指暗中眉⽬传情。
(2)传经送宝:经:经典,经验。
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3)⾦风送爽:⾦风:指秋天的风。
古时以阴阳五⾏解释季节,秋为⾦。
秋风带来了凉意。
(4)来迎去送:来者迎之,去者送之(5)⽬逆⽽送:逆:迎。
⽬逆:眼睛迎着当⾯⾛过来的⼈。
眼睛注视着迎来,注视着送⾛。
形容对所见的⼈⼗分关注或敬佩。
(6)⽬送⼿挥:⼿眼并⽤,怎么想就怎么⽤。
也⽐喻语⾔⽂字的意义双关,意在⾔外。
(7)千⾥送鹅⽑:⽐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8)送君千⾥,终须⼀别:君:敬称对⽅;终:终究。
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9)送眼流眉:犹⾔眉来眼去。
谓男⼥以眉⽬传情。
(10)送往视居:见“送往事居”。
(11)送往劳来:见“送往迎来”。
(12)送去迎来:见“送往迎来”。
(13)送暖偎寒:见“送暖偷寒”。
(14)送暖偷寒:见“送暖偷寒”。
(15)送旧迎新:送⾛旧的,迎来新的。
(16)送佛送到西:⽐喻做好事做到底。
(17)送抱推襟:真诚相待的意思。
(18)送故迎新: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
后也⽤于⼀般⼈事往来。
(19)送佛送到西天:⽐喻做好事做到底。
(20)送往迎来:⾛的欢送,来的欢迎。
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21)⼿挥⽬送:⼿挥:挥动⼿指弹琴;⽬送:眼睛追视归鸿。
⼿眼并⽤,怎么想就怎么做。
送礼的四字成语吉祥如意jíxiángrúyì【解释】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原文】元·无名氏《挣蒯通》:“再怎能说吉祥如意,多管及就是你恶限临逼。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意;不能写作“义”;祥;不能写作“详”。
【近义词】万事亨通、尽如人意、如愿以偿【反义词】多灾多难、事与愿违【例句】一个知识青年考进了大学;喜气洋洋地跑在河边上;看见河里的鲤鱼冲破水面;作家可以借此充分发挥;说道这就是寓意着~;鹏程万里。
【英译】goodfortuneasonewishes。
吉祥如意jíxiángrúyì【解释】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原文】元·无名氏《挣蒯通》:“再怎能说吉祥如意,多管及就是你恶限临逼。
”【结构】联合式。
【用法】通常并作谓语、宾语。
【辨形】意;不能写作“义”;祥;不能写作“详”。
【近义词】万事亨通、尽如人意、如愿以偿【反义词】多灾多难、事与愿违【例句】一个知识青年考进了大学;喜气洋洋地跑在河边上;看见河里的鲤鱼冲破水面;作家可以借此充分发挥;说道这就是寓意着~;鹏程万里。
【英译】goodfortuneasonewishes送来佛送至西天比喻做好事搞到底。
送故迎新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送往事居往:死者;位居:生者。
礼葬死者,孝敬..送往迎来走的欢送,来的欢迎。
形容忙于交际应..送抱推襟真诚相待的意思。
送佛送到西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送旧迎新放走旧有的,迎代莱。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送暖偷寒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牵线。
送暖偎寒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
送去迎来形容忙著交际交际。
同“送往迎来”。
送往劳来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同“送往迎来”。
送往视居礼葬死者,孝敬生者。
同“送往事居”。
送眼流眉犹言眉来眼去。
指男女以眉目传情。
第二个字是李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李的成语:避李嫌瓜、报李投桃、沉李浮瓜、瓜李之嫌、将李代桃、僵李代桃、卖李钻核、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遍天下、桃李之馈、桃李之教、桃李争妍、桃李门墙、桃李精神、桃李春风、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指李推张、桃李争辉【成语解释】(1)避李嫌瓜: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2)报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3)沉李浮瓜: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
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4)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
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5)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6)僵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7)卖李钻核: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
形容极端自私。
(8)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10)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同“桃李满天下”。
(11)桃李之馈:《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12)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13)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
形容春光艳丽。
(14)桃李门墙: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15)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16)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17)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9)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20)指李推张: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21)桃李争辉: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
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
第四个字是礼的成语:傲慢少礼、傲慢无礼、博文约礼、彬彬有礼、卑辞厚礼、晨参暮礼、敦诗说礼、导德齐礼、额手加礼、焚香顶礼、分庭伉礼、烦文缛礼、分庭抗礼、甘言厚礼、恭而有礼、践律蹈礼、家无常礼、俭不中礼、克己复礼、明媒正礼、慢条厮礼、慢条斯礼、慢条丝礼、慢腾斯礼、牵经引礼、轻薄无礼、三茶六礼、通文达礼、通书达礼、言之有礼、知书达礼、繁文缛礼、富而好礼、倨傲无礼、请客送礼、虚文浮礼、虚文缛礼、朝参暮礼、知书知礼、知书识礼、知书通礼、知文达礼、至心朝礼【成语解释】(1)傲慢少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2)傲慢无礼: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3)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4)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5)卑辞厚礼:卑:谦抑。
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6)晨参暮礼:早晚参拜。
(7)敦诗说礼:敦:敦厚。
诗:《诗经》。
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
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8)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9)额手加礼:表示敬意(10)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11)分庭伉礼:见“分庭抗礼”。
(12)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13)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14)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
亦作“甘言厚币”。
(15)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16)践律蹈礼:指遵循礼法。
(17)家无常礼:谓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18)俭不中礼: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19)克己复礼: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20)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
(21)慢条厮礼:见“慢条斯理”。
(22)慢条斯礼:见“慢条斯理”。
(23)慢条丝礼:见“慢条斯理”。
(24)慢腾斯礼:见“慢条斯理”。
送礼往来的成语
1.送礼如流: 形容送礼物频繁,非常慷慨大方。
2.送往迎来: 形容互相往来拜访或送礼物。
3.送旧迎新:
原指送别旧年,迎接新年,后用来形容事物交替更迭,时光流逝。
4.送残迎新:
原指送别秋天,迎接春天,后用来比喻旧的被新的所代替。
5.送友如宝: 把友谊看得很重,对朋友非常珍视。
6.送抱参商: 指拜会皇帝或向上级献策。
7.送故迎新: 送别过去的,迎接新来的。
8.送暖偷寒:
原指送暖气,偷别人的寒衣,后用来比喻顺水推船或乘人之危。
9.送往事: 形容送别以前的事情。
10.送亲泪涟涟: 形容临别时眼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