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是指在一个化学体系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所发生的顺序。
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速率等。
在化学反应中,一些反应会优先发生,而其他反应则需要等待前面的反应完成后才能发生。
这是因为某些反应物的浓度极低,只有前面的反应完成后才能达到足够的浓度。
另外,反应速率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速率较慢的反应会被速率较快的反应所抑制。
催化剂也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使得原本较慢的反应变得更快,从而影响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
温度也是影响化学反应发生先后顺序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会加快,因此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
总之,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后顺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 1 -。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优先反应一:金属与酸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
如将铁锌合金投入稀盐酸溶液中,锌和稀盐酸优先反应。
优先反应二: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
例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因为先发生反应:Fe + Ag(NO3)2 == Fe(NO3)2 + 2Ag后发生:Fe + Cu(NO3)2 == Fe(NO3)2 + Cu优先反应三: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当反应。
如:(1)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l + NaOH == NaCl + 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氢氧化钠已被完全消耗,才发生反应: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2)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
当稀硫酸已被完全消耗,才发生反应: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优先反应四: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时,产生“气体”优先于产生“沉淀”。
若:向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于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体,之后产生沉淀。
因为: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此反应产生气泡,当稀盐酸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优先反应五: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反应,当氧化铜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铜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硫酸才与铁反应,即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后析出红色固体,最后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依次为:CuO + H2SO4 == CuSO4 + H2O Fe + CuSO4 == Cu + FeSO4 Fe + H2SO4 == FeSO4 + H2↑。
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物质与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的问题,这时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往往就成了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先后顺序不清,解题就无从下手;先后顺序搞错,就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下面我就中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需要判断反应顺序的一些问题作以分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那么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反应优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优先”原则。
例1.向500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 120 mLCl 2(标况),溶液中有2/3Br -被氧化。
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反应Br 2+2Fe 2+=2Fe 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Fe 2+>Br -。
据题意,Br -部分被氧化,则Fe 2+全部被氧化,因为通入的氧化剂Cl 2先和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将Fe 2+氧化完,才能氧化Br -。
解:设原溶液中含FeBr 2的物质的量为x ,则n (Fe 2+)=x ,n (Br -)=2x被氧化的Br -为34x 2 Fe 2++Cl 2==2Fe 3++2Cl -x 2x 2Br -+Cl 2==Br 2+2Cl -x 34 3x 2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4.221011203x 22x 3-⨯=+ 解得,x=0.04 mol∴c(FeBr 2)=L /mol 8.0L05.0mol 04.0= 例2.将单质Fe 、Cu 与FeCl 3、CuCl 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 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 3+,则还含有 ,一定没有 。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的Cu ,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初中化学反应6个优先顺序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初中化学反应中的6个优先顺序。
在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了解优先顺序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不同的反应条件,可能会引发多种化学反应,而了解优先顺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的发生机理。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6个优先顺序。
1. 代替反应代替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类型,它是指一种化学物质代替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产物。
比如说,在二氧化碳气氛下,锌片和盐酸可以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锌。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成以下式子:Zn + 2HCl → ZnCl2 + H2在这个反应中,锌(Zn)代替了氢离子(H+),造成了盐酸(HCl)分解的现象。
而这种代替反应,常常是其他化学反应的前提条件。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另一种基本类型,当强碱与强酸发生反应时,通常会产生盐和水。
比如说,在氢氧化钠(NaOH)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HCl),会产生氯化钠(NaCl)和水(H2O),反应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除了上述反应式,我们还可以用硝酸和氢氧化钠做反应示例:HNO3 + NaOH → NaNO3 + H2O在上述反应中,硝酸(HNO3)代替了氢离子,使得氢氧化钠分解,产生水和盐。
3. 热反应热反应是一种需要加热来引发反应的化学反应。
热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激发反应物的分子,使其有足够的能量来产生反应。
例如,在铁棒上加热会使它与硫粉末发生反应,形成硫化铁:Fe + S → FeS在这个例子中,铁棒被加热,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借助硫粉末发生化学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那些转移电子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从一个化学物质转移到另一个化学物质中,形成涉及原子氧化和还原的新物质。
例如,如果将铁与氧气(O2)混合并加热,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其中,氧化铁(Fe2O3)是一种含有铁和氧的化学物质。
化学反应中优先反应的原则有哪些?
化学反应里的反应顺序是由化学物质的活动性决定的,活动性越强的物质会越先反应。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若同时存在酸,那么活动性最强的会首先反应,第二强会在第一强反应完后才会与酸反应。
比如把Al和Fe同时放在盐酸中,则活动性较强的Al先与盐酸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其中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顺序是“先远”、“后近”。
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例如: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铁,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离银的位置远,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只有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
锌、铁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锌离银远,则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只有锌反应完,铁再与硝酸银反应。
盐与盐之间的反应顺序:要看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沉淀越是难溶,就越容易生成。
比如溶液中含有Cacl2 和Mgso4 加入Ca(OH)2 ,Mg(OH)2的溶解度要小于Ca(OH)2。
所以先生成Mg(OH)2,后生成Ca(OH)2。
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的反应。
基本顺序是先反应酸碱中和,然后是酸与金属氧化物,最后是与金属单质反应。
比如Fe和Fe2O3一起放进稀硫酸里,则Fe2O3优先与酸反应。
化学反应优先原理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和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的优先原理是指在反应中,某些反应物或条件会优先参与反应,而其他反应物或条件则会被排除或延迟参与反应。
化学反应的优先原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其中,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反应物浓度较高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反之,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降低,反应速率也会减慢。
温度也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碰撞的能量也增加。
这样,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都会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反之,当温度较低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碰撞的能量也减小,反应速率会减慢。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
当气相反应物的压力增加时,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使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从而增加了碰撞概率。
反之,当压力减小时,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减小,反应速率也会减慢。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反应路径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因此可以反复使用。
除了上述因素外,化学反应的优先原理还受到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物的结构、反应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反应物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优先原理还受到反应物之间的结构影响。
分子的结构特征可以影响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方式和能量传递,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
例如,立体异构体之间的反应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化学反应的优先原理还与反应机制有关。
不同的反应机制会导致不同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怎么判断!初中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哪些反应先进行比如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或多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溶液反应先是酸的反应再是盐的反应,一般来说先与活泼的反应在与不活泼的反应化学反应大致顺序:复分解反应优先氧化还原反应优先水解反应其中复分解中中和优先氧化还原则是性质强者优先,水解自然是双水解优先!优先顺序一般是在铁的反应计算时要经常考虑!关于中和反应优先的解释~现在很多粗中老师都说中和反应优先其实是错的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溶质时每个反应都会进行如在NaOH和Na2CO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会发生如下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0 NaOH+HCl=NaCl+H2O 生成的CO2会被NaOH全部吸收生成Na2CO3 所以才会说中和反应优先而在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会发生如下反应2NaOH+CuCl2=Cu(OH)2+2NaCl Cu(OH)2+2HCl=CuCl2+2H20 NaOH+HCl=NaCl+H2O 所以综上所述 中和反应优先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观察到开始时______,过一段时间______.用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钡会马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答案是:产生少量的沉淀;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酸碱中和反应为什么一定先发生,?应该从反应速率而不是反应平衡角度考虑.水溶液中不同离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其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运动速率远大于其他离子(相差至少七八个数量级),因此酸碱中和反应速率远大于其他反应,可以认为水溶液反应中一定是酸碱中和最先。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反应顺序如何确定反应顺序化学反应的反应顺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在多种可能的化学反应中,哪些反应将首先发生。
确定反应顺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反应速率和根据反应机理。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反应速率来确定反应顺序。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有些物质反应得非常快,而有些物质则反应得非常慢。
因此,如果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多个步骤,那么第一步通常是反应速率最快的步骤。
通过测量反应速率,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顺序。
其次,我们也可以根据反应机理来确定反应顺序。
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详细描述。
通过了解反应机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哪些步骤会首先发生,哪些步骤会随后发生。
因此,通过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反应顺序。
总的来说,化学反应的反应顺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了解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反应顺序,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一: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1)先:Fe+2AgNO3====2Ag+Fe(NO3)2(2)后:Fe+Cu(NO3)2====Cu+Fe(NO3)22.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二: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因为HCL+NaOH====NaCL+H2O(先),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NAOH已被完全消耗,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后),此反应有气泡产生.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三: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四:欲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2-3SO2-4和Cl-,应优先检验CO2-3,之后检验SO2-4,最后检验AHA12GAGGAGAGGAFFFFAFAFCl-.具体方法为:取混合溶液少量,先加入少量的稀硝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2-3(注意此步不能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2-4(注意此步不能加入氯化钡溶液).最后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销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相关反应:AHA12GAGGAGAGGAFFFFAFAFNa2CO3+2HNO3====2NaNO3+H2O+CO2↑Ba(NO3)2+NaSO4====BaSO4↓+2NaNO3AgNO3+NaCl====AgCl↓+NaNO3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五: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CuO+H2SO4====CuSO4+H2O(先) 溶液变蓝Fe+CuSO4====Cu+FeSO4析出红色固体Fe+H2SO4====FeSO4+H2↑(后) 有气泡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h&25646 642E 搮(39041 9881 颁/V O31451 7ADB 竛35300 89E4 觤d27794 6C92 沒k26901 6915 椕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初中化学常见的优先反应原则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一: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若锌被反应完了,稀盐酸还有剩余,铁才可以跟稀盐酸发生反应;若锌有剩余,稀盐酸被锌反应完了,那铁就没有机会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2、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二: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例: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先发生反应Fe+2AgNO2=2Ag+Fe(NO3)2,后发生反应Fe+Cu(NO3)2=Cu+Fe(NO3)2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三:当两种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相对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四: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
例:①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1+NaOH=NaC1+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沉当NaOH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2HC1+Na2CO3=2NaC1+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②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
因为先发生火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此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
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五: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
例:向稀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泡,之后产生白色沉淀。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2HC1+Na2CO3=2NaC1+H2O+CO2↑,此反应产生气泡,当稀盐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aCl2+Na2CO3= CaCO3↓+2NaCl6、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六: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初中化学反应优先原则化学反应优先原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优先级次序。
化学反应有着多种可能的路径,而这些路径是有一定的优先级次序的。
了解这些优先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过程。
1.质量相对较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优先级。
质量相对较大的物质在反应中通常更容易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物质具有更多的粒子,因此更容易形成或者断裂化学键。
这个原则在很多反应中都得到了验证,比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常常是金属放出电子,而非金属接收电子,因为金属离子质量更大,更容易失去电子。
2.电荷相对较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优先级。
电荷相对较大的物质通常更加活泼和具有更强的反应性。
这是因为电荷越大,吸引其他带有电荷的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比如,电荷较大的金属离子能够更加容易地与负电离子发生反应。
3.原子核核电荷数与电子数相差较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优先级。
原子核核电荷数与电子数相差较大的物质通常更容易形成或者断裂化学键,因为正电荷对负电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比如,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发生配位反应,原因就是过渡金属离子的核电荷数与电子数相差较大,具有较高的反应优先级。
4.电子结构不稳定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优先级。
电子结构不稳定的物质通常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以寻求更加稳定的电子结构。
比如,原子中的空壳层电子与其他原子中的电子形成化学键,以填满空壳层中的电子,使得整个系统的能量更加稳定。
5.反应过程中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反应优先级。
虽然热力学倾向决定了反应是否会发生,但是动力学因素决定了反应发生的速度和路径。
在一些情况下,虽然反应热力学上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动力学因素的限制,反应却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优先原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优先级次序。
了解这些优先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优先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了解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反应中的优先原则
1、离子反应的优先原则:离子间反应总是尽可能降低原溶液中某些
离子浓度。
1)产生最弱电解质的优先反应
例一:溶液中含OH-、CO32-、AlO2-……,滴加
..稀HCl时,H+与他们的反应顺序是OH-——AlO2-——CO32-
例二:溶液中含HCO3-、CO32-,滴加
..稀HCl时,H+与他们的反应顺序是CO32-——HCO3-
2)产生最难溶解物质的优先反应
例三:溶液中含Cl-、Br-、I-、S2-……,滴加
..AgNO3溶液时,Ag+与他们的反应顺序是S2-——I-——Br-——Cl-
(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g2S<AgI<AgBr<AgCl)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原则:
1)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都能反应时,还原性强的粒子优先反应
例四:溶液中含Br-、Fe2+、I-、SO32-、S2-,滴加
..氯水时,Cl2与他们的反应顺序是S2-——SO32-——I-——Fe2+——Br-
2)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都能反应时,氧化性强的粒子优先反应
例五:溶液中含Ag+、Hg2+、Fe3+、Cu2+,逐渐加入铁粉
......时,Fe与他们的反应顺序是Ag+——Hg2+——Fe3+——Cu2+
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含2 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标态下44.8L氯气
2、含2 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标态下44.8L氯气
3、向含Ca(HCO3)2和Mg(HC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4、将1molNa2O2加入到含1 molFeCl2的溶液中
5、在NH4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烧碱稀溶液
6、在NH4H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烧碱稀溶液。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1: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时,比较活泼的金属先与酸反应,
如: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盐酸中,
(1)锌+盐酸(2)铁+盐酸
2:金属与混合盐酸溶液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距离远的先置换(最先置换出来最不活泼的金属)另除了钾钙钠(太活泼了,无法置换),只能左边置换右边,活泼置换不活泼的金属。
如: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
(1)锌+硝酸银(2)锌+硝酸铜
3: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混合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如:将稀硫酸滴入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氧化铜先与硫酸反应。
(1)氧化铜+硫酸(2)铁+硫酸铜(3)铁+硫酸
4:当酸与两种可溶性盐溶液混合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先于产生“沉淀”。
如向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1)盐酸+碳酸钠(2)氯化钙+碳酸钠
5: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碱反应优先于其他反应(1)氢氧化钠+稀盐酸(2)碳酸钠+稀盐酸
6: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硫酸+氢氧化钠(2)硫酸铜+氢氧化钠
能够溶于酸,不能在酸存在的情况下生成,所以必注:产生的沉淀为Cu(OH)
2,
须先把酸反应完才能产生存在。
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硫酸与氢氧化钠和硝酸钡同时反应,
注: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可以在有酸的情况下产生。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确定方法一、氧化还原反应型在氧化还原中,经常遇到同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或者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
要解答这类问题,就必须考虑反应先后顺序。
一般来说,含多种还原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离子)先被氧化;反之,含多种氧化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离子)先被还原。
最常见的就是将Cl2通入含Fe2+ 和Br- 的溶液中,反应的过程什么?根据已学知识Fe3+ 和Br- 可以共存,还原性:Fe2+ > Br- ,所以Cl2先和Fe2+ 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 + 2Fe2+ ==2Fe3+ + 2Cl- ;当Fe2+ 完全反应后,Cl2 再与Br- 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 + 2Br- == Br2 + 2Cl- 。
二、非氧化还原反应在非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就是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中,由于无法通过上述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的方法来解释,所以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解决:1.假设法。
如某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问产生现象的顺序是什么,并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现在我们先判断一下离子间的反应顺序,然后根据反应顺序再得出相应的现象和离子反应式,因为偏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都要和氢离子反应,我们可以假设H+ 先和偏铝酸根离子反应,那么生成的氢氧化铝又要与原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而重新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即假设不成立。
同理,假设H+ 先与另外两个反应。
通过假设可以判断出离子反应顺序为氢氧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2.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解度来判断,生成物溶解度越小的离子越先反应,但有时也要考虑离子共存(例如双水解)的影响。
如在含有NH4+、Al3+、H+、Mg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请依次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离子反应条件,上述离子均能与OH- 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及沉淀而反应,但有先后问题,由于H2O是极弱的电解质,是高中化学所学最弱的电解质[且H+ 与Mg(OH)2及Al(OH)3不共存],故H+ 优先于其他离子与OH- 反应,Mg2+与Al3+优先于NH4+反应,因为沉淀更难电离或者可解释为NH4+与OH-生成的NH3· H2O又可与Mg2+及Al3+反应后变成NH4+,再由于Al(OH)3更弱更难溶,所以Al3+优先于Mg2+反应,Mg2+优先NH4+反应,此时除了剩下的NH4+可与OH-反应外,还有生成的Al(OH)3也可与OH-反应,哪一个优先反应呢?可借助双水解判断。
如何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教学设计思路
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体会存有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获得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判断是否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考的一个考点,对初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掌握,如何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酸、碱、盐的一些化学性质来认清化学反应优先发生实质是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向学生介绍这个考点可能出现的样题是这节课的另一个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酸、碱、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初步理解,但对物质与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特别是反应能发生的条件的理解还很模糊。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存有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水平目标
1.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实验探究活动。
2.对实验现象实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优先发生的实质。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
七、教学准备:课件、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管、5%的NaOH溶液、10%盐酸、
5%的Na
2CO
3
溶液、5%的硫酸、10%CuSO
4
溶液。
八、教学过程
1.下列各组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纵轴)
与所加物质的质量(横轴)的图像与右图相
符合的是( )
A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
和HCl的
混合气体
B向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
2
溶液
C向Na
2SO
4
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
2
溶液
D向MgCl
2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1.通过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2.让同学们见识相
关考试样题.
2.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不到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①②
思考: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则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
学生解答后要求分析原因
有方法一作基础,通
过相关思考和练习,
归纳出判断优先发
生的化学反应的方
法二就显得轻松自
然。
小结:多种金属与都能酸反应时,金属后动顺序中金属与H 的距离越远,越优先反应。
练习
3.铁粉加入到AgNO
3和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滤渣是,滤液中的溶质是
练习3评讲后总结方法二: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
应中,距离越远,越优先反应
【实验】
将生锈的铁钉(表面全部被锈覆盖)浸入稀盐酸中。
观察现象,判断谁优先反应。
通过实验引出方法三.
小结: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
应方法三:先接触,先反应。
课后练习:
1、某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Cl、NaCl、NaOH、Na2CO3、CuSO4一种或几种。
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滴中滴加稀硫酸,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写出滴加稀硫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只用稀盐酸来确定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
水准?
板书设计
如何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方法一:A和B的混合物都能和C发生反应,
如果存有A+C→D;且D+B→A,
则B和C优先反应。
方法二: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中,距离越远,越优先反应
方法三:先接触,先反应。
反思:
通过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学生实验,结合教师适当的引导、归纳,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精选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有些反应中,利用“方法一”来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时还不如“中和反应优先”等方法更直接,但在判断“向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谁优先发生反应时,利用“方法一”则更容易,当然利用“方法Ba(OH)
2
一”来判断“稀盐酸和CuSO
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谁优先反应时,学生
4
经常会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加以解释。
“方法二”简单易懂,学生在使用时很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