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中最上品珍贵品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田黄石的价值和鉴别!展开全文田黄石的价值和鉴别!顶级寿山田黄价格从5000元~6000元/克翻了四五倍,达到目前的20000 元~30000元/克,令市场怀疑寿山田黄的炒作成分之大。
黄宝庆认为,所有艺术品在达到一定高度都可能产生泡沫,但顶级寿山田黄资源有限,价格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
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
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田黄石目前的市场行情,不同级别的田黄石一克多少钱:1、裂纹少、萝卜纹清晰且色泽及润度良好的顶级田黄石一克价格在10-20万左右,如田黄冻、桔皮黄等顶级的田黄石料。
2、品相上乘的田黄石一克价格大概在1万到10万之间。
3、品相较好的田黄石一克价格在3000到1万不等。
4、次品田黄石价格通常都是不固定的,且这种品相的田黄石也就没有购买收藏的必要。
5、重量小于10克的顶级田黄石价格在7万元到8万元左右。
6、重量在10到40克的顶级田黄石价格高达百万左右。
田黄石的种类比寿山石种类多,相对比之下,寿山石的种类会偏单一。
而田黄石种类繁多,它有田黄石冻石,这种石是很稀有的,看起来凝聚着生命力勃勃生机那种的,还有鸡油黄,想名字一样看起来就像鸡油一样光滑透亮有光泽。
还有是硬田石,这类石头是田黄石种类中最不好的一种石头,它表面粗糙,没有什么光泽度,而且形状也是各种各样,不精致,还可以从颜色来分别。
寿山石的颜色是比较多种的,而且色彩斑斓,各种颜色都很均匀,看起来比较让人舒服。
而田黄石是颜色如名字一样是呈黄色的石头,虽然它的颜色有白,有黑,有红但是都是以黄色系列为基调的。
田黄石能透出一股其他石材没有的色彩。
寿山田黄石——石中之王,极品田黄冻价值已达数万一克田黄石产于福州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
田黄石素有“石中之王”、“石帝”之美誉,又谓“福寿田”,意即“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国泰民安,“黄”则为皇帝专用色的名号。
不仅如此,田黄石兼具“细、结、温、润、凝、腻、皮、丝、格、纹、色”等特点,明清各朝均被当做贡品进献宫廷。
清代由于乾隆皇帝极力推崇,田黄石名声大振,至今不衰,被称为石帝。
鉴定方法:用指甲划田黄应该没有白色痕迹,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
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
同时,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
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
符合手感、表皮特征,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石。
田黄石必需具备四德:(一)、(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
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黄的比重2。
6克/cm3, 摩尔硬度为2.5—2.9度。
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
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三)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
《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
(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
(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
世界上最贵的⽯头-福建⽥黄⽯(绿⽥黄)惊叹:世界上最贵的⽯头-福建⽥黄⽯(绿⽥黄)您见过吗?西泠印社《费龙丁》绿⽥黄⽼印章欣赏据《民国篆刻艺术》不列费龙丁,最属疏漏。
吴昌硕答费龙丁长歌云:“龙丁印学追先秦,天与⼗⼆字⽡颐其神。
下⾯是⼀块雕刻着“双龙戏珠”、重达171克的现代绿⽥黄明天(2011年9⽉12⽇)将在厦门市旧图书馆三楼亮相。
据悉,这块绿⽥黄为⽬前国内最⼤.据了解,寿⼭⽯是中国名⽯,⽥黄则是寿⼭⽯上品,重量100克以上的更是罕见。
这块《双龙戏珠》绿⽥黄,雕⼯精美细腻,售价300万元以上随同展出的110枚精品⽥黄将在8⽉23⽇公开拍卖。
12⽇,记者在⼀寿⼭⽯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块重达171克的绿⽥黄⽯雕。
据介绍,这是⽬前国内发现的最⼤的⼀块绿⽥黄。
精品欣赏珍品回味绝品难寻--写给《中秋节》的⼤礼⼀瓶斋主收藏西泠印社《费龙丁》绿⽥黄⽼印章欣赏(⼀)重量280克寿⼭⽯极品“绿⽥”《费龙丁》⽼印章欣赏(⼆)下图:⽼印章边款是:华亭.佛耶居⼠.费砚刻长6厘⽶ ,宽度6厘⽶ , 厚3厘⽶ ,重量280克⽥黄⽯被誉为寿⼭⽯中的⾄尊,从⾊相上说,不仅有黄⾊,还有红、⿊、⽩、绿等⾊。
其中,绿⽥黄极为罕见,重量在100克以上的绿⽥黄更是百年未见。
主题:《绿⽥黄》.精品欣赏 <wbr> <wbr>珍品回味 <wbr> <wbr>绝品难寻--写给《中秋节》的⼤礼印⽂欣赏:七⾔“下薕扫地⾃焚⾹”后语:本次博⽂与前段时间曾经发表的⼀篇略有相同,这次的发表主要是⼀睹其收藏费砚先⽣休闲印章的芳容,领略他的篆刻艺术风格与篆刻功⼒,以及他所使⽤的珍贵材质。
重新与朋友进⼀步的加深了解和认识,促进相互的交流,以弘扬艺术品的珍贵魅⼒得以延续。
藏品提供:⼀瓶斋主。
世界上最贵的石头——一两田黄三两金古时候自有了“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了,而现在已该是“两”对“斤”了,田黄的价格涨势近几年非常之迅猛。
而现在已挖掘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价值连城了。
田黄石,简称“田黄”,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寿山石中最优秀的种类之一。
因为在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根本相同或附近,但因其爱惜和贵重,故早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种类。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珍品。
因为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涵义,且具有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称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具史料记载,清朝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琢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溪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崩溃,溥仪不要一切珍宝,只将那枚“三链章“缝在锦衣里,可见之宝贵。
至于民间相传,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余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
所以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的山川岚气藏纳,林壑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从前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蕴藏于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还有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有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颜色,故田黄一直是保藏家朝思暮想的至宝。
都说一两田黄十两金说起寿山石,就不得不提及田黄,在民间,早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的布景下变为“一两田黄十两金”,现在更是越走越高。
田黄热的兴起,带起周边曾经不起眼的种类如“黑田”、“灰田”也都成了大家争相保藏的目标。
曾经是50克以上、质地上乘、出自名家之手才干有好价格,现在则是连被筛下来的几克、十几克的小粒子都被疯抢。
日前,西泠拍卖发布2013年秋拍成交数据,其“印石三宝”专场业绩斐然,成交率达94%,总成交金额达3714.73万元。
其间上拍田黄石35件,成交33件,总成交额3268.3万元。
昌化田黄石田黄石田黄石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田黄石因其产量稀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易金三倍之说,如今在拍卖市场上更是价格火爆,最高价达每克15万之众!田黄石中最高档的品种是田黄冻石。
辩识田黄的三要素是皮、格、丝,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层石皮,格是田黄在迁徙中留下的裂痕(一般都已经自然填充)呈红色或者黄色,丝就是一种天然的貌似切开的新鲜萝卜的纹路,只有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够确定为田黄石!昌化田黄石是昌化石之新秀,昌化田黄石"无根而璞",通灵透亮,温润细洁,其中昌化田黄鸡血石更是兼备田黄石和鸡血石两者丽质,故称为"宝中之宝","帝后之缘"。
据史料记载,昌化田黄石的个别发现始于清代,上海历史博物馆曾征集到清光绪书画家张辛篆刻的昌化田黄石章。
80年代以后,随着昌化田黄石的陆续发现和福建等地商人的频繁采购,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真实面目和价值。
90年代后期形成了较大的采挖规模。
其间,平溪,玉山,半岭等村均有石农在康山岭北坡,南坡先后采得昌化田黄石,由于昌化田黄石和昌化鸡血石一样名贵。
昌化田黄石矿床主要位于蚱蜢盘脚,康山岭,红硐岩和纤岭北坡岩下的山湾湿地,水田,小溪中,西起仰天荡,向东经过里坦,冷水湾,红硐湾,纤岭湾一带。
东西长达2000米,上下宽200米左右。
寿山田黄石与昌化出黄石的形成环境相似,两者皆是由原生矿脉滚入低洼的水田、湿地、溪涧等掩埋在泥沙层中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地壳运动、分化作用等形成的。
不同点在于寿山田黄石主要产于水田之中,而昌化田黄石产于梯田之中。
无论是寿山田黄石还是昌化田黄石,其石质均具有"六德"的标准,即细、洁、润、腻、温、凝。
细即矿物颗粒细腻;洁即矿物颗粒排列紧密,相对密度大;润即石质润泽,凝露欲滴;腻即润泽油腻;温即温润之感;凝即透明度好,有质感。
“石中之王”田黄石,一两田黄三两金!郭祥忍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章成交价:1.0925亿经过三天预展、两天拍卖之后,北京秋拍以16亿元圆满收官。
其中,超过亿元的明星拍品,就是被称为“疯狂石头”的郭祥忍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章,以1.0925亿元(含佣金)成交,创造了全球田黄石拍卖最高价纪录。
“九龙戏珠”田黄玺印的创作者为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郭祥忍,1960年生,福建福州市人。
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寿山石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郭功森之子。
自幼随父研习寿山石雕技艺,受到艺术熏染,承师法而又博采众长。
郭祥忍常见落款作为如今“郭家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郭祥忍的作品水准早已为藏界所公认。
在明确以印钮雕刻作为主要创作目标后,郭祥忍就将全部心智及才情全部倾注在古兽钮雕之上。
他的古兽雅逸古朴,栩栩如生,并带有他自己的审美意识。
此次创下拍卖记录的这件田黄九龙玺,为当代已知的最大田黄玺印。
不仅体量硕大,方章成材,兼且质地温润凝腻,萝卜丝纹清晰,而其浓郁的色泽,隐隐有皇家之气。
石中之帝,一两田黄三两金!田黄原石(资料图片)摘自2015年,东南秋季拍卖图录《石卿巨制——赤壁夜游田黄专场》数千万年前,福州寿山一带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发的熔岩渗入岩石裂隙,并与四周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最初的寿山石矿。
而田黄石的形成,起因则要追溯到寿山溪上方矿脉的矿石剥离母矿滚入溪中的神奇经历。
此后,溪水冲刷,棱角磨圆,杂质洗净,遂成最初的卵形田黄石胚胎。
再往后深埋溪谷,土壤浸渍,水份哺育,石头胚胎逐渐染色;直至最后沐浴日月光华,成为自然界中至为珍稀的尤物。
琪源洞杜陵,宝气十足,逼肖田黄若非老手,难以分别其中的区别这种漫长而特殊的形成过程,注定了田黄石天生的珍贵稀有:田黄石没有矿脉,没有规律,无法勘探,前人形容其“无根而璞,无脉可寻”。
所以田黄石的挖掘犹如浪里淘金,三分在人,七分在天,每一颗都是自然的恩赐。
“田黄溪”不活鱼虾,溪边种果树也不繁茂却偏偏能够润泽田黄这种稀世奇珍田黄石,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石空】田黄石的品级你了解多少?田黄石也分三六九等---石空田黄石的品级你了解多少?田黄石根据历史地位人文及文化内涵及材料等等因素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神品一般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国宝级别田黄(皇帝的田黄印章为主)康熙皇帝康熙御用12套印玺'佩文斋御用十二宝玺'(里面有4方为田黄石印)【李嘉诚收藏】康熙御用田黄石印章,九狮纽椭圆形玺篆刻:景运耆年规格:1.4*2.8*3康熙御用田黄石印章,狮纽椭圆形玺篆刻:景运耆年规格:1.3*3.1*5康熙御用田黄石印章,卧牛纽长方形玺篆刻:坦坦荡荡,双龙合抱规格:2.5*4.2*3.4康熙御用田黄石印章,长方形连珠玺篆刻:康熙宸翰、戒之在得,两珠印面方形。
规格:1.5*2.6* 3 . 5乾隆皇帝田黄“德日新”玺”德日新“玺,尺寸:印高 7 公分,212 克田黄“信天主人”玺“信天主人”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长方形玺,汉文篆书,玺文两边围二升龙图案。
面宽2.5cm,长3.2cm,通高5.5cm。
田黄“长寿书屋”玺“长春书屋”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方形玺,篆书。
面2.5cm见方,通高8.3cm。
此玺为乾隆帝的闲章。
乾隆帝为皇子时,雍正帝赏赐其长春仙馆,并赐号长春居士,故以后所御书屋,多以长春命名。
以“长春书屋”命名的书屋在圆明园、宫内和避暑山庄都有,是乾隆帝重要的文事活动场所。
田黄“乾隆御笔”玺“乾隆御笔”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子母狮纽方形玺,汉文篆书。
面4.7cm见方,通高6.2cm,纽高3.5cm。
此宝与“所宝惟贤”、“德日新”为一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宝玺中钤用较多的一方。
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钤有此玺。
田黄“三希堂”玺“三希堂”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随形长方形玺,汉文篆书。
面宽2.3cm,长4.2cm,通高8.5cm。
田黄“循连环连环循环循环”玺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鸳锦云章》印,全套共九方,每方均刻有石兽印钮,有狮、天马、辟邪等,九钮各异,构思精巧,刀法浑圆古朴。
万花筒79“石中之王”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好的品种,而田黄中又以金裹银最为罕见,几乎没有什么人见到过。
因为金裹银的田黄一般只有很大的田黄石才有可能出现,这是由于小的田黄石经过数万年的浸刷,皮与内质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了。
而金裹银田黄石的形成,则不单单是白田石的周围环境中的氧化铁离子增添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凡是成为金裹银田黄石的白田,其肌质都是非常细结、凝灵、分子结构极其紧密的石材。
这种优良石材即使在地下水中富含氧化铁成分的环境中,也极不容易被浸染呈色(当地下水中的迪开石分子和氧化铁离子已经在白田石表面沉积并形成黄色皮层时,而致密的白田基质却仍没能被染色的情况下,则田石已经产出),因此才能形成黄、白色彩分明的金裹银田黄石。
金裹银田黄石都是质地纯优的上品田黄冻石,十分珍稀罕见。
这块金裹银田黄石高13厘米,宽10厘米,厚5.5厘米,重1250克,形状像硕大的半粒大米,呈卵石状,光嫩圆滑,底面有锯开的痕迹,底边却没有明显的棱角。
质地湿润可爱,为半透明体,石色泽鲜而不俗,稳而不浊,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点是毫无“火气”,外浓而内渐黄淡,黄里透白。
表面浅雕有山水人物,有深浅不一的橘黄色,或稀薄,或稍厚密,可见内泛白色,底面看更清晰。
石皮质地细结柔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在灯光下看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洞察其内在的肌理色质,隐有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
肌质细腻、色泽浅处很透明,萝卜纹最明显。
裂格呈现于表层,如龟裂纹,多呈褐红色,雕制时作山的边线掩饰了。
石质很软,用指甲可以划出白色的粉末,但很浅,几乎不伤石头,盘玩一会儿就没有痕迹,颜色如初。
少许碰撞就有痕迹,不过有痕迹也不会影响石头的整体画面。
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光洁,在强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纯净黄红之光,宝气灿烂。
石头放置稍长时间,表面有点像塑料,上手摩挲几秒钟,便觉油光欲滴。
正面油润性手感度好于背面。
最大白田黄拍出史上最高价3.92亿,刷新田黄拍卖记最大白田黄拍出史上最高价3.92亿,刷新田黄拍卖记2015-05-14这枚引发厦门拍卖界“地震”的拍品,究竟是什么来头?它为什么会这么贵?“这枚白田黄重达1725克,是我们花费很大精力,从日本征集得来的。
”拍卖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前举办的预展上,就有多位藏家和投资者对其表示出极大兴趣,有买家甚至私下表示,即使拍出数亿天价也不为过。
九朝汇宝负责人陈杰森告诉记者,事实上,这枚田黄的真正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稀缺性。
“田黄原本就很稀缺,目前存世量很少。
而这枚白田黄,又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它肌理纯净洁白,萝卜丝清晰可见,是尤为难得的珍品。
”陈杰森说。
据报道,田黄只产于福建寿山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而且,目前已经禁止开发,目前田黄全部开采量累计还不足1吨,所有有关田黄的买卖,都只限于这个范围内进行,藏家一般也不愿意出售,在市场上难得一见。
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发布的《2011年度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寿山石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从2009年的4000万元到2011年的4亿元,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此前,福州曾出现过500克田黄要价过亿的市场,而去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枚田黄印章也拍出过亿价格。
如果按照此次拍卖的价格算,这枚白田黄最终售价每克已超过20万元。
神秘买家拍出“天价”“我们就是来看那枚白田黄的。
”昨天,“保真保值保回购———国石瑰宝·佛缘墨境艺术品拍卖会”还没开始,不少厦门拍卖界的人士就结伴前来参加。
据悉,他们“瞄上”的,是一件名为“十六应真”的鲎箕白田黄。
而拍卖的结果也没让他们失望。
在现场,记者看到,整场拍卖氛围浓烈,这枚白田黄引发买家逐鹿,虽然1500万元的起拍价已让人惊叹不已,但仍有五六位买家不畏价高,频频举牌,持续十几分钟后,最终一位来自北京的40多岁的投资兼收藏家以3.92亿元的落槌价胜出。
“这位买家很低调,签单后,别的什么也不说,只是简单聊了几句,就直接坐飞机回北京了。
田黄石的鉴定和寿山石的保养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比较贵重和贵重的石种。
鉴定田黄石的真伪现在主要靠:看外观、靠手感和科学仪器的鉴定。
田黄石上的这些红色的线条叫做红格或红筋。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出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在被埋入到农田中形成的。
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又在泥土中受到一些微量元素的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它颜色的经纹。
但是同为产地在福州市连江县的连江黄也会有这种筋格。
因为只要石头受到外力影响出现裂缝,在有机会被埋进土中或落到水里,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有颜色的筋格。
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也能形成红筋。
独石是寿山石中一个较大的种类。
它是指一块石头因为自然原因脱离矿脉,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石块。
田黄石和掘形石都属于独石。
产在寿山溪流域的独石是田黄石。
产在矿洞附近或上下一点的山谷是掘性石。
田黄石的质地更加温润细腻。
而且田黄石经过切割,打磨后根本看不到这些经纹,所以经纹并不是鉴定田黄石的最主要特征。
石皮是指石头受外界环境中其他微量元素的长期侵蚀,而在石头标便上形成的一层外皮,所以石皮是田黄石另一个外观特征。
同样寿山石种的独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带有石皮。
所以也不能单凭石皮来鉴定田黄石。
萝卜丝纹也是田黄石的一个特征。
但是其他高山石也会有类似的萝卜丝纹。
所以必须综合查看红筋、石皮、萝卜丝纹这三个外观特征才能比较准确的鉴定出田黄石的真伪。
高山石与田黄石的质地完全不同,所以凭手感是鉴定田黄石的第二个方法。
将田黄石放在手中一触一摸会有一种凝的感觉,就象将硬的年糕纳在手中那种滑尔不腻的感觉。
根据最新的科学仪器鉴定,田黄石主要由地开石和珍珠陶石组成。
田黄石的比重是2.52-2.9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
将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中,田黄石会感觉更沉一些。
把玩寿山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石头放在桌案榻几旁时时的把玩。
经常把玩寿山石的人手上和脸上的油就会在石头上形成一种油脂层,行话叫包浆。
时间越久包浆越厚,寿山石石质越稳定,它呈现出来的味道也更淳厚。
顶级田黄的特征及标准
顶级田黄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具有以下特征和标准:
1. 颜色特征:顶级田黄呈现金黄至棕褐色,色泽鲜亮,纯正无杂质。
2. 形态特征:顶级田黄形状规整、均匀,不得有断块或碎末。
3. 气味特征:顶级田黄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芳香而不刺激,且无任何异味。
4. 质地特征:顶级田黄质地坚硬、致密,不易破碎和粉化。
5. 湿度要求:顶级田黄的湿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得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
6. 农药残留:顶级田黄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不得含有农药残留,以保证其安全性。
7. 药效特征:顶级田黄具有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能够治疗肺热咳嗽、痈肿疮疡等疾病。
8. 产地特征:顶级田黄产自特定产地,具有丰富的生长环境和纯净的土壤,以确保其品质。
以上是顶级田黄的特征和标准,这些特征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田黄的品质和药效达到最高水平。
田黄,无价之宝啊因色泽质地等细微差别.田黄也有优劣之分。
“田黄冻”为田黄中最上品.它通体透明.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此外还有“银裹金”.看似好像去了壳的新鲜鸡蛋.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光泽明亮.内心颜色艳黄:“田白石”即白色的田黄,其石质如冰似玉.石中带有隐约的赭红色.格外醒目,“鸡油黄”石质细密坚实.湿润凝腻.石之表面有一层似鸡油的表皮.这些都是田黄中的上品。
无独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约为108克的“清早期·田黄七宝罗汉像”也拍出了931.5万元的高价。
以克论价,似乎已成为不少稀缺的资源型藏品的价值评估方式。
在印石板块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行情下滑之时,这些老石头怎么还能拍出天价?据业内人士介绍,该印章经清末民国大收藏家龚照瑗、龚心钊父子递藏,因其体量大、质地纯正、雕工精美而受市场特别关注。
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
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
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寿山石文化或寿山石雕的可考历史,发端于南朝,距今1500多年。
早在1500多年以前,寿山石就已被艺人作为雕刻材料。
考古发现的最早寿山石雕,当推1954年在福州出土的南朝石猪。
到了唐末时期,以文咏石、以文传石,标志着寿山石文化已处于生长期。
田黄作为印章石或石雕工艺摆设品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元代以前,中国的印章多为金玉,坚硬难刻,一般只有专门的工匠才能雕刻。
寿山石因为有“软而易攻”之便,故文人墨客争相用之。
此后,书画作品加盖印章的习俗蔚然成风。
质。
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
上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
极品田黄石山石中的田黄石,是由原生寿山石经长期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寿山村有一条寿山溪。
寿山溪上的高山原生寿山石矿脉,因地壳运动以及风化和剥蚀作用,其中的部分矿石脱离母体,滚落于溪涧之中。
这些矿石在溪涧中经过数万年的流水冲刷侵蚀,其颜色逐渐变黄,零星地埋藏于溪谷沙石泥土的底层,最终形成珍稀名贵的田黄石。
可见,田黄石是一种次生寿山石。
至今,田黄石仅中田黄石摆件-自然形田黄石摆件-稀世珍宝田黄石自然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精品,有“石帝”的美称,价贵黄金田黄石摆件-竹林弈棋田黄石摆件-五老观太极田黄石质地细润、多萝卜纹。
其外形呈卵状,棱角不明显。
看不到色纹的渗染,用手摸之有润滑感。
外表常有一薄层黄色或黑色的石皮包裹。
穿过石皮,其内部质地温润细腻,在强光下可见罗列有致、密而不乱的似萝卜内的丝网纹状微细纹理,即“萝卜纹”。
其纹理犹如红色筋络田黄石摆件-龟龙田黄石摆件-人物山子其色泽深浅浓淡不同,按色相可分为黄金黄、枇杷黄、橘皮黄鸡油黄、熟栗黄、桐油黄等。
田黄石颜色以金黄、橘黄、枇杷黄为最佳。
田黄石具有黄金般的光泽。
半透明或更透明的田黄石称为田黄冻,是田黄石之极品。
田黄石摆件-人物田黄石属地开石的一种,由高铝、低硅含水铝硅酸盐矿物集合体组成据地质学家研究,极品田黄石——田黄冻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珍珠石,有时可见少量的伊利石。
普通田黄石为珍珠石与地开石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物。
“银裹金”品种是指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田黄石摆件-踏春田黄石摆件-人物山子田黄石摆件-老人与孩子田黄石摆件-金鱼性用品专卖QQ:1065046263 电话:4006003669 弯弯月成人用品购物网站:田黄石摆件-济公田黄石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田黄石特指产于福建寿山乡一带田坑中的田黄冻。
它在清代晚期已基本采尽,故十分稀少、罕见和珍贵。
田黄石摆件-寿星黄石摆件-刘海戏蟾广义田黄石,目前在市场上较为多见。
按外表颜色的差异,又可分为田黄、白田、红田和黑田4种。
在“岁寒三友”中,看到世界上最昂贵的田黄在“岁寒三友”中,看到世界上最昂贵的田黄文/毓慧田黄,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之王”的尊号。
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收购,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
至今,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其因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田黄三链章”是乾隆的私人印章,整个印章是用一整块田黄石雕琢而成,用料讲究,做工精致,现为故宫的镇馆之宝。
△乾隆的“田黄三链章”有识之人,能够拥有精品的田黄,自然视为珍宝。
就像靳彝甫说的那一句:“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他所指的性命即是珍藏多年的三方田黄印章。
靳彝甫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岁寒三友》中的主要人物,以私藏有三方田黄印章为骄傲,尤其是其中一方还带有文三桥所刻的边款。
汪先生所说的岁寒三友,并不是我们所想见的松、竹、梅,实际刻画的是沧桑岁月中的三个经历了人生起伏跌宕的朋友,他们是做小生意的王瘦吾,开炮仗店的陶虎臣和画画为生的靳彝甫。
三个人物分别具有着不同的鲜明个性,相同的是,他们人生起落后的走投无路。
小说的最后,靳彝甫还是卖掉了他视为性命的田黄印章,只是,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山穷水尽,山穷水尽的是他的两个朋友。
面对朋友的走投无路,他毫不犹豫地把田黄章换了二百大洋,放在了他们的面前。
小说中所描述的三方田黄章,其中一方上面还有文三桥的边款,这个画面也许在作者的心中就不是十分的清晰,读此,我们也只有去想象它们的模样,小说纯属虚构,但是看到这里,心中还是略有一丝遗憾。
△汪曾祺汪曾祺先生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讲起故事来波澜不惊,平静得宛如一杯白开水,对历经人生苦难的三人过往娓娓道来,平淡的语言,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直入你心灵的最深处。
中国最大田黄石摆件作品亮相海南重达4400克
近日,由海南文昌人朱先生所珍藏的特大田黄石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是田黄石中最为难得的极品,而这块田黄摆件重达4400克,名为《春风得意》是国内艺术品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颗田黄石。
田黄石被誉为是“石中之帝”,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产出。
由于其颜色泛黄,产自于田里,故得名田黄石。
这块罕见的4400克田黄巨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石皮、有明显的萝卜丝纹,为典型的金包金。
此件田黄石摆件作品正面与背面是衣服田园风光的图画,刻有山水楼阁、苍劲松树、繁茂竹林、艳丽桃树、低矮的篱笆,十一位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的在垂钓,有的在探访亲友,有的在看画...俨然一副世外桃源之景。
据了解,此件摆件是玉雕大师林文举之作,他为这件摆件取名为《春风得意》,寓意幸福美满,春风得意。
2015-01-07。
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银裹金:银裹金田黄似去了壳的新鲜鸡蛋,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光泽明亮,甚为名贵。
白田石:田坑石中色白者,名“白田”,多产自上、中坂。
白田石色非纯白,多略呈淡黄或蛋青色,似丰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最佳。
金裹银:田黄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块,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皮与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
鸡油黄:出产于上坂区和中坂区的交界处,质细密坚实,湿润凝腻,石之表面色有一层似鸡油的皮。
桔皮黄:刻石出产于中坂区,色泽艳丽,黄中略带微红,质地纯正。
黑皮田:亦名“乌鸦皮”,色泽多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品,外表黑皮和里面的黄色,反差尤为强烈。
溪管田:溪管田是指意外散落于寿山溪中,或农耕露出的石头,被顺手丢入溪中的田石,主要积存于中坂溪的中管屋附近而得名,又称为溪中冻。
这种田坑石因久蕴溪水中,石质相当灵透莹澈,色泽略淡,皮层极薄或无萝卜丝纹。
古玩交易,文物鉴定,出具权威鉴定证书,文物古董无痕修复修基础
搜集计划:1、书画:中国书画、名人名作、扇面、册页、长卷;2、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古画;3、瓷器:青花瓷,高古瓷器,官窑瓷器,瓷器精品、名窑特性精品;4、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田黄石,鸡血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5、文房用品、紫砂壶、印章、砚台、雕塑等;6、各式特性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青铜器;7、名人书札、印谱等、拓本、邮品、钱币、票证、徽章;8、明清特性家私、木器、漆器、犀角,牙雕件等。
在搜集的一起,能够帮您专业的剖析您藏品的商场特性和价值,关于藏友中有陶瓷类的藏品,能够进行热释光检测,热释光检测年法的利益是:查验准确度比较高。
查验2000 年以内的物品,必定过错能够小于20 年,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可将过错缩小到0.5 ﹪。
凡热释光检查到代的藏品、一概免任何前期费用免费帮你运作,卖不掉包退。
硬田石:凡质地粗劣、温润不足、不通灵、多杂质的田石,统称为硬田石,是田黄石的下品。
橘皮红田:主要产于上坂和中坂。
又名“红田”、“红田石”,橘皮红田如其名色如橘皮,鲜艳通明,称“橘皮红田”。
红田极为少见,色如丹枣者,极为罕见。
其质细嫩凝润,微透明,肌理隐含萝卜纹,是稀有的石种。
上述图片来源:1、红田石_百度百科;2、田黄冻石、金裹银、乌鸦皮田黄,来自“初山工作室品种田黄石田黄石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田中出产,因为色泽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
田黄石的材质温润凝腻,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
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
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纯正、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
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
田黄石有着独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