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然通风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75
四台矿《通风与安全初级读本》题库第一章矿井空气一、单选题1、矿井的空气主要来源于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所占比值为( A )。
A、20.90%B、78.13%C、0.03%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 B )。
A、18%B、20%C、22%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C )。
A、0.2%B、0.3%C、0.5%4、CO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C )。
A、20PPMB、22PPMC、24PPM5、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停止作业。
( C )A、15℃、20℃B、20℃、25℃C、30℃、34℃7、矿井空气的温度是影响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最适宜的井下空气温度是( B )。
A、8℃~12℃B、15℃~20℃C、20℃~25℃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A )。
A、26℃B、28℃C、30℃9、二氧化氮是一种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对密度为1.59,所以经常存在于巷道的底部,易溶于水。
(B)A、红色B、褐红色C、无色10、二氧化硫遇水后生成硫酸,当浓度达到0.002%时对眼睛与呼吸器官即感到有强烈的刺激,当浓度达到时,短时间即有致命危险。
(B)A、0.005%B、0.05%C、0.5%二、多选题1、尽管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相比,在性质上存在许多差异,但矿井新鲜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仍然是(ABC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2、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甲烷、一氧化碳、、、、。
(ABCD)A、硫化氢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氢气3、井巷风流中任一断面单位体积空气对某一面所具有的能量有三种,即、、。
(ABC)A、静压B、动压C、位压D、低压4、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的、、所反映的综合状态。
1、自然通风:指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现象,亦即是由于有限空间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大气运动、大气压力差等自然因素引起有限空间内外空气能量差后,促使有限空间的气体流动并与大气交换的现象。
2、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气溶胶粒子,国内习惯上统称为粉尘。
3、全效率:含尘气流通过除尘器时,被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的全效率,也叫除尘器的平均效率。
4、分割粒径:把除尘器分级效率为50%时的粒径称为分割粒径。
5、吸收:用适当的液体与混合气体接触,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不同,除去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组分的过程称为吸收。
6、全面通风:向整个房间通入清洁的新鲜空气进行通风换气,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含有有害物的气体,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
7、局部排风:利用局部气流,是工作区域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以形成良好的局部工作环境。
8、置换通风:指利用下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实现通风的一种新气流组织形式,它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工作区,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层较薄的空气湖。
所谓空气湖就是由较凉的新鲜空气扩散而成的,因室内的热源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新鲜空气随其向房间上部流动而形成室内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
9、分级效率:指除尘器对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粉尘的除尘效率。
10、驱进速度: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尘粒在横向作等速运动,这时尘粒的运动速度称为驱进速度一,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P11)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一次尘化作用: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
(形式:剪切压缩,诱导空气,综合性,热气流上升)二次尘化作用:处于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进一步扩散污染到整个环境空间的尘化作用。
(作用:车间内的自然风气流,机械通风气流,惯性物诱导气流,冷热气流对流)人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客观性指标)和人的心理因素(主观性指标)等因素有关,第二章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按照通风功力的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类。
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空气污染物及室内空气品质1.答: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化建筑物内的人们出现的一些明显病态反应,如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痛、头痛、恶心、头晕、困倦嗜睡和皮肤骚痒等。
2.答: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氡、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PM)等。
3.答: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按照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4.答: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少部分是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而大部分是由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空气污染物所致。
5.答: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含量为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 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引起鼻咽癌。
6.答: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内绝大多数人(80%或更多)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7.答: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建筑外环境、建筑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建筑装饰材料及设备、在室人员及其活动等。
8.答: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外新风品质下降,新风过滤不足。
(2)新风处理设备、送风管道潮湿,滋生细菌。
(3)气流组织不合理。
气流组织形式选择不合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送风方式不合理。
2) 排风口或回风口设置不合理。
(4)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且水平有限。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模版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建筑通风烟气排放方式。
它通过利用建筑的自然风力和烟气的热浮力,实现建筑内的空气流通和烟气排放,既可以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又能有效地排除烟雾,保证建筑内的安全环境。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的模板。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建筑自身的开口和屋顶的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外的空气交换。
2. 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应有利于利用自然气流,提供通风的通道,如设置室外窗户和通风孔。
(2)建筑的通风口应根据室内的通风需求和外部气候条件确定,保证室内通风的效果。
(3)建筑的通风口设计应合理,尺寸宜大宜小,可根据建筑时期确立,需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4)建筑的通风口位置应考虑到建筑内气流的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5)建筑的通风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保持适度,通风口需求合理,以便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二、自然排烟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排烟的原理自然排烟是利用烟气的热浮力和建筑内外的气流压差,通过建筑内自然产生的排烟口和外部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烟气的排放。
2. 自然排烟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排烟口应根据烟气产生的位置和数量确定,保证烟气的及时排放。
(2)建筑的排烟口设置应符合烟气排放规范,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3)建筑的排烟口位置应考虑到烟气的产生位置和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4)建筑的排烟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适当,以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5)建筑的烟气产生量和排烟口的数量应相匹配,保证烟气排放的效果。
三、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综合设计1.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合理布局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布局、通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空气流通通道和排烟通道,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和排烟效果。
2.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1)通风量和排烟量的计算:根据建筑的使用类型、人员数量、燃烧物质数量和烟气产生量,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和排烟量。
第三章船舶管系1、船舶的通风方式有: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3空调调节4 风扇吹风A.123B.234C.134D.12342、机器所处内通风的关闭装置应与其他处所内通风的关闭装置:A.公用B.完全分开C.是否分开无要求D.是否分开因传而已3、船用空调的设置形式一般有:1集中式空调装置2 分组集中式空调装置3 独立式空调装置A.12B.23C.13D.1234、船上自然通风系统的原理是:1 有船速时才能实现2 无风无船速时不能实现通风3 相对船有空气流动即可通风A、12B、23C、13D、35、船上通风管系的作用是:1防止货物变质或自燃;2 改善人员生活与条件;3 调节舱内温度和湿度A、123B、12C、32D、136、对通风管系的布置要求是:I、通风筒口应设在开敞甲板的排气口附近;II、通风筒上口在甲板上应具有一定高度;III、通风管道不得穿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A、I、IIB、I、IIIC、II、IIID、I、II、III7、有关通风管系的布置,下列不正确的是:A、通风筒口应设在开敞甲板上,并尽量远离排气管口、天窗和升降口等处B、通风筒穿过甲板时应设钢质接管,但连接管高度无具体要求C、通风管不得通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D、必须考虑到防火分隔的完整性8、大风浪时需将风斗取下,盖上木盖,套上帆布罩以防海水浸入货舱的自然通风设备是: A、排风筒 B、鹅颈式通风筒 C、菌形通风筒 D、烟斗式通风筒9、自然通风系统中常见的通风筒有:I、烟斗式通风筒;II、排风筒;III、菌形通风筒;IV、鹅颈式通风筒A、II、III、IVB、I、II、IIIC、I、III、IVD、I~IV10、常用于水柜或油柜上,并设有滤网的通风筒是:A、菌形B、烟斗式C、鹅颈式D、排风筒11、通风管系中的通风筒口应设在:A、遮蔽甲板下B、开敞甲板上C、任意舱壁上D、舷墙内侧12、通风筒口应尽量远离:A、住所、驾驶台B、机舱、厨房C、甲板室、首尾楼D、排气管口、天窗和升降口等处13、通风管不得穿过:A、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舱壁B、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C、甲板室的水密舱壁D、强力甲板14、能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和温湿度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新鲜空气送至各舱室的装置是:A、排风筒B、风机C、烟斗式通风筒D、空调系统15、采用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目的是:A、符合卫生要求B、减少舱室负荷C、降低舱温D、降低能耗16、位于开敞的干舷甲板和后升高甲板及在距首垂线L/4以前的开敞的上层建筑甲板上的通风筒,其甲板以上的围板高度不小于__mm。
《通风教案》课件第一章:通风概述1.1 通风的定义1.2 通风的重要性1.3 通风的分类1.4 通风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自然通风2.1 自然通风的原理2.2 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素2.3 自然通风的优缺点2.4 自然通风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机械通风3.1 机械通风的原理3.2 机械通风的设备3.3 机械通风的设计计算3.4 机械通风的优缺点第四章:通风设计4.1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4.2 通风设计的方法4.3 通风设计的注意事项4.4 通风设计的实例分析第五章:通风工程案例分析5.1 工业通风工程案例5.2 民用建筑通风工程案例5.3 特定场所通风工程案例5.4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第六章: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通风系统维护的重要性6.2 通风系统维护的内容6.3 通风系统维护的常用方法6.4 通风系统管理的规范与要求第七章: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全与环保7.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问题概述7.2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设计要点7.3 通风与空调工程环保要求7.4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与环保的案例分析第八章:通风技术的进展与应用8.1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8.2 通风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8.3 通风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8.4 通风技术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作用第九章: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9.1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简介9.2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功能与应用9.3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操作方法9.4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案例应用第十章: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10.1 通风工程案例的评价指标10.2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的方法10.3 通风工程案例的改进与优化10.4 通风工程案例评价的实践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通风教案》课件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通风的分类与基本原理2.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设计要素3.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 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5.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全与环保6. 新型通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7.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操作方法8.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通风的分类与基本原理:需要详细讲解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区别、各自的适用场景和设计要点,以及通风的基本原理,如空气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等。
2019年国家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泡沫灭火系统由于其保护对象的特性或储罐形式的特殊要求,有多种分类形式。
下列属于按系统形式分类的是( )。
A、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B、液上喷射系统C、固定式系统D、全淹没式系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7节>泡沫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答案】:D【解析】:泡沫灭火系统的分类:1)按喷射方式分为液上喷射、液下喷射、半液下喷射。
2)按系统结构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3)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4)按系统形式分为全淹没式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移动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和泡沫喷雾系统。
本题答案为D。
2.某谷物加工厂,占地面积为24000m2,共设有6个谷物筒仓工作塔,该谷物筒仓工作塔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 )。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谷物加工厂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谷物筒仓的工作塔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本题答案为B。
3.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范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室内净空高度超过一定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的初期火灾和属于中危险级Ⅱ级及以上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B、湿式系统适合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C、严禁系统误喷的忌水场所应采用预作用系统D、干式系统可以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70℃的场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4.2.6—3,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A选项错误;根据4.2.2,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B选项正确;根据4.2.4—2,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充水的场所,C选项正确;根据4.2.3,环境温度低4℃或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D选项正确。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范文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力,通过自然气流流动和热对流,实现建筑物内空气更换和烟气排放的系统。
它不依赖于机械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工业工厂、仓库等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案例。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利用建筑内外气温差异、风的力、压力差等自然因素来实现空气流动和烟气排放的一种系统。
它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合理的通风口、排烟口的位置和尺寸,通过自然气流的作用,实现室内空气的通风和烟气的排放。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确定通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和尺寸。
通风口应尽可能设置在室内与室外温度差异较大、风向稳定的位置,以便形成自然气流。
通风口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体积、使用人数、活动强度等因素进行科学计算,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换气效果。
排烟口的位置应设置在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区域、火灾高危区域等位置,以实现及时排除烟气,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应用案例各种各样。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可以利用建筑物中庭或顶部设置通风口,通过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在工业工厂中,可以设置通风口和排烟口来实现室内烟气的排放,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在仓库中,可以通过设置通风口和排烟口来控制仓内湿度和温度,防止货物受潮和变质。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合理的通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和尺寸。
其次要考虑气流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建筑物内外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向等。
另外,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清理通风口和排烟口,确保其畅通有效。
总之,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最后,利用自然气流和热对流实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循环和烟气的排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4)1.1 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 (4)1.2 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4)1.3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的目的 (4)第2章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4)2.1 室内污染源 (4)2.1.1 化学污染源 (4)2.1.2 生物污染源 (4)2.1.3 粉尘污染源 (5)2.1.4 放射性污染源 (5)2.2 室内环境因素 (5)2.2.1 室内温湿度 (5)2.2.2 通风换气 (5)2.2.3 空调系统 (5)2.2.4 室内布局与家具 (5)2.3 室外环境因素 (5)2.3.1 大气污染 (5)2.3.2 气象条件 (5)2.3.3 周边环境 (5)2.3.4 地理位置与土壤 (6)第3章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法 (6)3.1 采样方法 (6)3.1.1 现场采样 (6)3.1.2 便携式采样 (6)3.1.3 长期在线监测 (6)3.2 监测仪器与设备 (6)3.2.1 采样设备 (6)3.2.2 监测仪器 (6)3.2.3 辅助设备 (7)3.3 监测数据分析 (7)3.3.1 数据预处理 (7)3.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3.3 趋势分析 (7)3.3.4 源解析 (7)第4章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法规 (7)4.1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7)4.1.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该标准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基础性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物理参数等共计19项指标的限制要求。
(7)4.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20):该标准主要针对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规定了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7)4.1.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374882019):该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公共场所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物理参数等指标的限值。
《通风工程》专业词汇(第一章绪论部分)acute poisoning 急性中毒aerosol 气溶胶air distribution 空气分布,气流组织air current 气流air contaminant 空气污染物air contamination 空气污染air motion 空气运动,气流air movement 气流,空气流动air parameter 空气参数air pollutant 空气污染物air pollution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control 空气污染控制air stream 气流air temperature 空气温度air velocity 风速,空气速度air volume 空气体积anesthesia gas 麻醉性气体asbestos dust and asbestosis 石棉粉尘和石棉肺asphyxiating gas 窒息性气体atmosphere 大气,大气压atmospheric pollution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ressure 大气压力atmospheric temperature 大气温度benzene 苯capture velocity 控制风速chromium 铬chronic poisoning 慢性中毒concentr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 有害物质浓度control velocity 控制风速corrosion gas 腐蚀性气体critical value 临界值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置换通风dilution ventilation 稀释通风duct 风管dust 粉尘dust source 尘源emergency ventilation 事故通风emission concentration 排放浓度entirely ventilation 全面通风evaporation 蒸发exhaust air rate 排风量fan 风机forced ventilation 机械通风free silicon dioxide 游离二氧化硅fume 烟〔雾〕fumes 烟气general air change 全面通风general exhaust ventilation (GEV) 全面排风general ventilation 全面通风granulometric distribution 粒径分布harmful gas and vapor 有害气体harmful substance 有害物质health standard 卫生标准hood 排风罩inhalable dust 可吸入性粉尘industrial ventilation 工业通风intensity of work 工作强度irritant gas 刺激性气体lead 铅local air supply system 局部送风系统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LEV)局部排风local ventilation 局部通风local relief 局部送风lower limit value 下限值manganese 锰mass concentration 质量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 最大容许限值mechanical ventilation 机械通风mercury 汞mist 雾natural ventilation 自然通风number concentration 计数浓度nickel 镍occupational diseases 职业病particle 粒子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计数浓度particulate 粒子particle size 粒径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粒径分布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PEL)容许接触限值pneumoconiosis 尘肺poison’s absorption 毒物的吸收productive dust 生产性粉尘pulvation action 尘化作用radiation 辐射reentrainment of dust 二次扬尘reference value 参考值regulation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劳动卫生法规respirable dust 呼吸性粉尘sedimentation 沉降settling velocity 沉降速度silicosis 矽肺smoke 烟[尘] suspended velocity 悬浮速度threshold limit value ceiling (TLVC) 上限值toxicity 毒性upper limit value 上限值vapor 蒸气velocity 速度ventilation 通风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体积浓度zinc 锌《通风工程》专业词汇(第二章自然通风)air leak (air leakage) 漏气,空气渗漏air permeation 空气渗透airflow pattern 气流形式airflow rate 气流率;空气流量airflow resistance 气流阻力attic ventilation 阁楼通风atria 前室,前庭baffle 挡[隔]板,折流板,导流板baffle board 烟囱风帽;挡板,折流板baffle plate 挡风板building envelope 围护结构building flow zones 建筑气流区chimney (排气)烟囱components [通风]部件controlled natural ventilation 有组织自然通风conical cowl; tapered cowl 伞形风帽,锥形风帽contour zone 稳定气流区cross-ventilation 穿堂风cylindrical ventilator 筒形风帽double facade 双层幕墙down draft 倒灌embedded duct 预埋管excess pressure 余压exfiltration 逸出hot workshop 热车间infiltration 渗透neutral (pressure) level; neutral zone 中和界organized natural ventilation 有组织自然通风passive cooling 被动降温protected [roof] monitor 避风天窗stack ventilation 烟囱通风thermal buoyancy 热浮力thermal pressure 热压uncontrolled (unorganized) matural ventilation 无组织自然通风ventilated roof 通风屋顶wind blow in 倒灌wind pressure 风压wind-proofed monitor 避风天窗wind shield 挡风板wind tower 风塔wind scoop 风斗zone of aerodynamic shadow 空气动力阴影区zone of negative pressure 负压区zone of positive pressure 正压区zone of recirculating flow 空气动力阴影区zone of wake 尾流区《通风工程》专业词汇(第三章机械通风和多元通风部分)air balance 风量平衡air channel 风道air discharge 排气air draft; air draught 通风,气流air duct 风管、风道air filter 空气过滤器air filtration 空气过滤air inlet; air opening; exhaust opening or inlet 风口air intake 进风口air outlet 送风口,空气出口air quality 空气质量air rate; ventilation rate 通风量air return 回风air supply 送风,进风air supply grille 送风口airway 空气通道air zoning 分区送风balance ventilation 平衡通风exhaust air rate 排风量exhaust fan 排风机exhaust opening; exhaust inlet 吸风口exit; exhaust outlet 排风口fan; ventilation fan 通风机mechanical air supply system 机械送风系统mechanical exhaust system 机械排风系统mechanical ventilating system 机械通风系统plume; smoke plume 烟羽supply air rate 进风量supply fan 送风机vent; ventilation opening 通风口ventilating duct; vent duct; ventilation duct 通风管道ventilation equipment; ventilation facilities 通风设备vent pipe 通风管;排气管ventilation shaft 通风井ventilation system 通风系统。
第三章自然通风概述概念:是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室外大气运动引起的风压来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达到通风换气作用的一种通风方式。
作用:利用室内外气流交换,降低室温和排除湿气,保证房间正常气候条件与新鲜洁净的空气;房间有一定空气流动,可加强人体的对流和蒸发散热,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特点:不需动力, 经济; 但进风不能预处理, 排风不能净化, 污染周围环境; 且通风效果不稳定。
3.1 自然通风作用原理 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 ,就会有空气流过开口。
3.1.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 热压:取决于室内外空气温差所致的空气容重差和进出气口的高度差。
1 单层建筑 △Pb-△Pa= △Pb+|△Pa |=gh(ρw-ρn) 2 多层建筑如果是一多层建筑物,仍设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则室外空气从下层房间的外门窗缝隙或开启的洞口进入室内,经内门窗缝隙或开启的洞口进入楼内的垂直通道向上流动,最后经上层的内门窗缝隙或开启的洞口和外墙的窗、阳台门缝或开启的洞口排至室外。
这就形成了多层建筑物在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也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
如果建筑物内没有“烟囱”(与室外有联系的竖向通道),也就没有相应的“烟囱效应”。
3.1.2 室外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在建筑物迎风面,气流受阻,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静压值升高,风压为正,称为正压;在建筑物的侧面和背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形成负压区,静压降低,风压为负,称为负压。
由于气流的撞击作用,在迎风面形成一个滞流区,该处的静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
在正压区内气流呈循环流动,在地面附近气流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反。
在一般情况下,风向与该平面的夹角大于30°时,会形成正压区。
室外气流发生建筑绕流时,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后侧形成弯曲循环气流。
屋顶上部的涡流区称为回流空腔,建筑物背风面的涡流区称为回旋气流区。
这两个区域的静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形成负压区,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空气动力阴影区。
《通风教案》课件第一章:通风概述1.1 通风的定义解释通风的概念,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手段,使室内外空气相互交换,以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1.2 通风的重要性介绍通风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包括去除有害气体、异味、烟尘等,以及提供新鲜空气。
1.3 通风的类型区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类型,解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第二章:自然通风设计2.1 自然通风原理讲解气压差和热压差在自然通风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
2.2 自然通风设计要素介绍窗户、门口、通风井等设计要素,以及它们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
2.3 自然通风的应用案例提供一些自然通风设计的成功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
第三章:机械通风系统3.1 机械通风概述介绍机械通风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包括通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
3.2 机械通风的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机械通风系统,如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等,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
3.3 机械通风的设计与安装介绍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安装要求,包括通风量的计算、风管的布置等。
第四章:通风设备与材料4.1 通风设备概述介绍常用的通风设备,如通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4.2 通风材料的选用讲解通风材料的选用原则,包括材料的耐用性、防火性、保温性等。
4.3 通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介绍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五章:通风安全与节能5.1 通风安全注意事项讲解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包括防止有害气体积聚、防止烟尘传播等。
5.2 通风节能措施介绍通风系统的节能措施,如合理设计通风量、使用高效通风设备等。
5.3 通风节能案例分析提供一些通风节能的成功案例,分析其节能效果和实施方法。
第六章:室内空气质量评估6.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介绍国家和行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解释各项指标的含义和重要性。
6.2 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方法讲解室内空气质量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空气质量测试、监测设备和评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