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检维修作业规程(仪表)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8
调节阀检修规程调节阀的结构调节阀按结构型式分为角式和直通式。
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阀芯外套有迷宫盘片,阀芯与阀座密封面为斜口。
阀座上下有垫片,阀盖与阀体通过垫片密封防止泄漏;阀盖与阀杆通过平衡密封、盘根及垫片防止泄漏。
执行机构通过轭夹子与阀盖相连。
阀杆与执行器轴通过阀杆夹子连接起来。
阀杆夹子上还带有定位器。
调节阀检修步骤与检修工艺1.1.1.1 阀门解体1.1.1.1.1 拆卸阀门前先将阀门与系统隔离并释放阀内压力。
1.1.1.1.2 电动执行装置停电,并拆除电线。
1.1.1.1.3 松脱阀杆夹子,使阀杆与执行器轴松脱,并取下定位器。
1.1.1.1.4 将轭夹子和盘根法兰松脱,取下放好,将执行器移走,放在合适的地方,注意不要倾倒损坏。
1.1.1.1.5 将阀盖法兰取下,用撬棍轻轻撬动金属密封使之松动。
1.1.1.1.6 将轭夹子夹住阀盖,使用吊绳,将阀盖连同平衡密封和填料密封一起取下存放好。
1.1.1.1.7 从阀盖上取下金属密封,注意不要损伤密封表面。
清理密封填料,把盘根压盖及盘根垫片放好,取下平衡密封、垫片及衬套。
注。
对于部分CCI调节阀没有平衡密封。
1.1.1.1.8 从阀体内依次取出阀芯、迷宫盘片、阀座及阀座垫片。
注意迷宫盘片的方向,画上记号,回装时不要倒置。
1.1.1.1.9 将阀体用遮盖物盖好,贴封条。
1.1.1.2 调节阀的检查与修理1.1.1.2.1 密封面的检查检查阀座与阀芯密封面,应无坑点、沟槽。
有缺陷应用车床按原角度光出新密封面,加工量应限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如无法修复,应更换。
检查金属密封内、外密封面和与之相配合的阀盖与阀体密封面,应无坑点沟槽。
金属密封如需送车床加工,应放于专用胎具内按原角度车出新密封面。
加工量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检查平衡密封,平衡封垫及阀座密封垫,如有损坏应更换。
所有加工过的互相配合的密封面应研磨修理,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阀体上的密封面如有缺陷,可用专用胎具研磨清除。
调节阀检修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塔西南仪表运行维护工程部2009年12月21日本方案适用于塔西南化肥厂2010年大检修调节阀检修作业。
二、检修工期20天三、编写依据《中石化设备检修规程》、《塔西南仪表检修维护规程》、检修原因1、调节阀的常规检查和调校。
2、部分调节阀阀内件有腐蚀、冲刷等情况,需要下线解体处理。
五、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外协单位办好相关检修作业手续。
2、准备好所需的工器具,及人员培训。
3、作业现场拉好警戒线。
4、确保管道内无工艺介质,且置换完成。
六、检修内容1、在线调节阀检修内容:标记、加填料、调试、开车保运等。
2、下线调节阀检修内容:标记、拆装、调节阀解体、清洗、补焊、车配、研磨、更换损坏部件、润滑、成装、气密试验、内漏试验、渗漏试验、防腐处理、调试、开车保运等。
七、检修步骤1、对阀要进行相应的喷涂防腐,使其光亮洁净。
对于铭牌、线杆行程标尺、螺栓应用油脂保护防止喷涂覆盖,对其紧固螺钉螺栓要检查丝扣有无损坏,否则要更换,特别是用于高压、高温的螺钉螺栓更应重视。
2、对执行机构中的膜片老化程度,推杆硬芯周边等应仔细观察确认,发现裂痕和硬伤及时更换,对膜头输出推杆密封“o”型环外观的磨损也应检查,看其是否更脆并且具有弹性,否则应予更换。
3、检查阀芯阀座的气蚀状况,特别是密封面,当气蚀深度在〈0.5mm 左右时,要研磨,当在1~ 2mm时需上床加工再研磨。
严重的必须更换备件,对于阀杆要进行对中校正消除其弯曲变形,对差超难以校直的应换新阀杆。
4、应检查阀的密封部件,清理其腔体,保证其干净,所用填料应符合阀所用部位,在回装填料时应提拉阀杆上下活动,以利用均匀地减少填料造成的摩擦,压紧压盖时流出3扣为宜。
1、外协单位提供各种辅料:润滑油脂、研磨沙、蓖麻油、盘根、填料、油漆等,材料含调节阀机械碳环、四氟垫片、切断球阀阀座等材料。
2、有损坏的配件,如果能修复使用的,有外协单位修复使用,对无法修复的阀内件由仪表工程部确认后,由仪表工程部提供备件,仪表工程部无备件可由施工单位测绘加工,所需费用由化肥厂承担,作为检修后的追加部分。
调节阀检修方案
引言:
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调节阀检修方案的各个步骤,旨在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维护提供参考。
一、检修准备
确定检修周期:根据调节阀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确定合理的检修周期。
准备工具与备件: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和备件,如螺丝刀、扳手、润滑油、密封圈等。
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包括人员分工、时间安排和工作流程等。
安全措施:确保检修环境的安全,如断电、挂牌、气体检测等。
二、阀门解体
关闭阀门:首先关闭阀门,确保其处于关闭状态。
卸下连接件:拆卸调节阀的连接件,如螺栓、法兰等。
分割阀门组件:将阀门按照设计图纸分割成若干个组件。
清理零件:用清洗剂清除零件上的污垢和杂质。
三、检查与测试
检查零件磨损:检查阀芯、阀座、密封圈等零件是否磨损严重。
检查电气元件:检查电气元件是否正常工作,如开关、传感器等。
测试功能:对调节阀进行测试,检查其开关是否灵活、流量调节是否准确。
校准参数:根据需要校准调节阀的参数,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四、维修与更换
维修磨损零件:对磨损的阀芯、阀座、密封圈等进行修复或更换。
更换损坏件: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和其他易损件。
涂装保护:对金属零件进行涂装保护,以防腐蚀。
参数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节阀的参数,以提高其工作性能。
五、组装与调试
按图组装:按照设计图纸将分割的阀门组件重新组装起来。
安装连接件:将拆卸的连接件重新安装到调节阀上。
1 目的为了加强调节阀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质量,使调节阀能长寿命、稳定实现调节作用,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围适用于公司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和阀体组成的气动调节阀,包括一般的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等的维护、保养、检修。
3 调节阀的概念调节阀是自控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
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压力,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
调节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晶结焦、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是最容易被腐蚀、冲蚀、气蚀、老化、损坏的仪表,往往给生产过程的控制造成困难。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调节阀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4 运行维护4.1 调节阀运行4.1.1 调节阀在投入运行前需做系统联校。
4.1.2 调节阀在工作时,前后的切断阀应全开,旁路阀(副线阀)应全关。
整个管路系统中的其他阀门应尽量开大,通常调节阀应在正常使用围(20%—80%)工作。
4.1.3 使用带手轮的调节阀应注意手轮位置指示标记。
4.1.4 调节阀在运行过程中禁调整阀杆和压缩弹簧的位置。
4.2 日常巡检4.2.1 巡检时应检查各调节阀的气源压力是否正常、气路(仪表空气管经过滤减压阀、阀门定位器至气缸各部件、各管线)的紧固件是否松动、仪表空气是否有泄漏。
4.2.2 巡检时应检查填料函及法兰连接处是否有工艺介质泄漏,压兰及阀杆连接件是否紧固,阀杆是否有重的摩擦划痕或变形。
4.2.3 巡检时需检查仪表线路的防护情况,仪表进线口密封是否良好。
4.2.4 巡检时应检查阀杆运动是否平稳,行程与输出信号是否基本对应,阀门各部件有无锈蚀,重点是阀杆、紧固件、气缸等。
4.3 专项检查4.3.1 专项检查指不是日常巡检必须进行,但随季节变化或需期性进行的检查,比如仪表空气带水情况,阀门定位器防雨情况等。
4.3.2 仪表空气带水检查4.3.2.1 在夏季雨水较多和冬季结冰时段,需择机进行仪表空气带水情况检查,因为在夏季,空气湿度大,仪表空气带水会顺空气过滤减压阀、阀门定位器能到达气缸膜室,腐蚀弹簧、损伤膜片;冬季空气凝点低,仪表空气带水会堵塞气路,造成阀门失效。
仪表调节阀阀体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由气动执行机构和阀体组成的气动调节阀,包括一般的挠曲阀、碟阀球阀、闸阀、单座阀、,双座阀、笼式阀、槽底阀等的维护、保养、检修,其他型号的气动薄膜调节阀亦可参照使用。
本规程规定了气动调节阀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范根据国家标准GB/T4213-92《气动调节阀》及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化学工业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制造厂有关技术资料编写而成。
1.2 调节阀的概念调节阀是自控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调节阀通过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来完成调节管道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各种工艺参数。
调节阀的特点就是控制简单、可靠的动作特性、微小的阀座泄漏、精确的流量特性、宽大的可调范围反应快速、且本质安全、不需另外再采取防爆措施。
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
调节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焦结晶、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是最容易被腐蚀、冲蚀、汽蚀、老化、损坏的仪表,往往给生产过程的控制造成困难。
因此,在自控系统设计时正确选用之后,必须充分重视调节阀的现场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1.3基本工作原理:调节阀是按照控制信号的方向和大小,通过改变阀芯行程(即阀芯、阀座、所造成的流通面积的大小)来改变阀的阻力系数,达到调节被控截止流量的目的。
1.3.1凸轮挠曲阀工作原理:凸轮挠曲阀又称偏心旋转阀,它是在一个直通阀体内装有一个球面阀芯,而且球面阀芯中心线与转轴中心线偏离。
当转轴以旋转中心转动时,装于阀轴上的球面阀芯相对于阀体中心来讲作了凸轮挠曲偏芯旋转,且阀芯闭合在阀座上时又可自动对中心,同时依靠阀芯柔臂的弹性变形,使阀芯球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接触,达到可靠的密封。
1.3.2蝶阀的工作原理:蝶阀是用圆形蝶板作启闭件并随阀杆转动来开启、关闭和调节流体通道的一种阀门。
第四篇执行器第一节气动薄膜调节阀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节规程是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维护、检修通用规定。
适用于石化企业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和阀体组成的气动调节阀,包括一般的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套筒阀、三通阀等。
以下简称调节阀。
1.2 编写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213-92《气动调节阀》;调节阀使用说明书;现场运行技术资料。
2 概述2.1 调节阀是自动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
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
调节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焦结晶、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是最容易被腐蚀、冲蚀、气蚀、老化、损坏的仪表,往往给生产过程的控制造成困难。
因此,在自控系统设计时正确选用之后,必须充分重视调节阀的现场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3 技术标准3.1 外观:零件齐全,装备正确,紧固件不得有松动、损伤等现象,整体洁净。
3.2 气源压力:最大值为500KPa,额定值250KPa。
3.3 输入信号范围3.3.1 标准压力信号范围为20-100KPa或40-200KPa。
3.3.2 带有电/气阀门定位器时,标准电信号范围为0-10Ma DC或4-20Ma DC。
3.3.3 两位式控制时,可在气源压力额定值内任意选取。
3.4 执行机构气室的密封性将设计规定的额定压力的气源通入密封气室中,切断气源,5min时间内薄膜气室中的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5kpa。
3.5 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4-1-1的规定。
它用调节阀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表4-1-1 各类气动薄膜调节阀基本参数3.6 回差不应超过表4-1-1的规定。
它用调节阀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3.7 始终点偏差当输入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中的信号为上下限时,调节阀的始终点偏差应不超过表4-1-1的规定。
它用调节阀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3.8 死区用调节阀输入信号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它应不超过3%。
仪表调节阀检修方案一、设备损坏情况简介仪表控制阀是生产控系统中的终端现场执行机构。
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
由于仪控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晶结焦、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很容易被腐蚀、冲蚀、气蚀、老化而损坏造成生产过程的控制困难。
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阀门内漏(包括阀芯、阀座腐蚀磨损、阀座密封不严);外漏(包括填料处泄露、中法兰泄露);阀门卡涩(包括密封面结垢、填料老化、导向环或导向套筒故障);执行机构故障(包括执行机构晃动、执行机构串气、执行机构输出轴窜轴)二、安全注意事项1、工艺安全交出(1)调节阀/开关阀检修前,需由工艺车间技术员填写《检修作业票》同意下线后并由工艺正主任、仪表正主任签字方可实施,重点及联锁控制阀需作相应安全风险评估。
(2)工艺人员关闭调节阀/开关阀前后截止阀,确认阀门管道内介质降温、泄压后进行上锁,并有工艺技术员现场监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开始调节阀/开关阀的检修。
2、检修安全要求(1)工艺《检修作业票》下达后,由检修技术员签字确认检修内容,由检修安全员确认检修安全事项,必要时联系工艺做风险评估。
(2)现场检修作业人员在工艺交出后需再次确认温度、压力是否回到常温、常压(导淋阀处于打开状态)状态并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修七个对待。
三、设备相关参数列表阀门设备检修参数以具体阀门规格书为准。
四、检修内容阀门阀体部分+阀门执行机构五、检修(拆装)步骤阀门检修流程:打标记→(下线)→清洗→解体→零部件检修→研磨→装配→调校与试验→(上线)→动作检查→回路联试→投运。
1、打标记为保证调节阀离线检修后能正确复位,应重视打标记程序。
要用油性记号笔清晰标明以下方位(1)调节阀阀体法兰与管道法兰的连接方位;(2)阀体与上、下阀盖及其执行机构的连接方位。
2、清洗滞留在阀体腔内的某些工艺介质是具有腐蚀或有毒的,在进入解体工序前必须以水洗或蒸汽吹扫的方法,将调节阀被工艺介质浸渍过的部件清洗干净。
调节阀检修方案标题:调节阀检修方案引言概述:调节阀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定期检修调节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调节阀检修的方案,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设备维护。
一、检修前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在进行调节阀检修前,应先将调节阀周围环境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干扰。
1.2 停机工作:在检修前,需要先将调节阀停机,并确保相关管道内无介质流动。
1.3 安全工作:检修前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泄漏、无电气故障等安全隐患。
二、拆卸调节阀2.1 拆卸外壳:首先需要拆卸调节阀的外壳,将内部结构暴露出来。
2.2 拆卸阀盖:接着需要拆卸阀盖,检查阀芯和密封圈等部件。
2.3 清洁内部:将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残留。
三、检查调节阀内部部件3.1 检查阀芯:对阀芯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损伤、无变形等情况。
3.2 检查密封圈: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磨损,如有问题需及时更换。
3.3 检查阀座:检查阀座是否有磨损、变形等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更换损坏部件4.1 更换密封圈:如检查发现密封圈有损坏,需及时更换新的密封圈。
4.2 更换阀座:如阀座有损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阀座平整、无漏气。
4.3 更换阀芯:如果阀芯有损坏,需更换新的阀芯,确保调节阀的正常运行。
五、组装调节阀5.1 组装部件:在更换损坏部件后,需要将调节阀的各部件按正确的顺序组装好。
5.2 调试工作: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确保调节阀的运行正常。
5.3 安全检查:最后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调节阀无泄漏、无故障,可以投入使用。
结语:通过以上步骤的检修,可以有效延长调节阀的使用寿命,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希望工程师们能够认真执行调节阀检修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气动调节阀的检修。
本规程规定了调节阀的现场维护、拆除检修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仪表设备的检修应贯彻以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和诊断检修为辅,做到仪表设备完好并安全生产。
二、检修前准备工作(一)准备好检修工作中将要使用的各种工具,按作业现场要求佩戴合理、安全的工具。
(二)入现场的人员要熟悉片区危险程度、是否易燃易爆场所、仪表设备防爆要求,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检修有毒有腐蚀的介质的仪表时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毒面具,登高作业必须穿戴防滑的鞋子和背系安全带,进入设备内或阴井作业需开具好相应的票据,穿戴好防护用具。
(三)确定阀门所关联的工艺状况,能够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简单事故的处理,对仪表进行故障处理,办理工作单等相关手续,必须经工艺确认同意,最后检查检修工作单上所有人员是否签字,确认后开始工作。
(四)根据工艺情况和调节阀的运行状态,初步确定故障原因。
三、调节阀检修项目于质量要求带联锁的阀门先解除联锁再进行维护修理。
(一)常规检查1、检查调节阀的供电(4-20mA、DC)系统是否正常,包括安全栅及调节器(4-20mA、DC)。
2、现场检查调节阀输入mA信号是否正常。
3、检查调节阀的气源及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是否正常。
4、在酸碱管道设备上勿胡乱踩踏或敲打,以防损坏设备和影响人身安全。
5、检查阀门定位器是否有充排气现象。
⑴喷嘴是否通。
⑵节流孔是否通。
⑶继动器是否有排气。
6、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
7、检查气动执行机构的膜头是否漏气。
8、检查调节阀阀位指示与调节器的输出是否相对应。
若阀位不对应,对阀门进行调校(参照阀门定位器使用说明书)。
9、执行机构及其附件应完好。
10、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损伤。
11、阀门、执行机构全行程方向标志清楚,执行机构作用方向规定为: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增加,为正作用;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减小,为反作用;如不符合使用要求,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
气动薄膜调节阀检维修作业规程
-封面1页
-状态卡2-3页
-动作卡4-7页
专业编码:03
工程验收确认
检修负责人:
装置技术员:
设备主管部门工程师:
状态卡
准备阶段
000 检修前准备;
010 办理作业票;
020 确认现场条件;
检修阶段
100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停风停电;
110阀门定位器拆除;
200气动薄膜调节阀拆卸;
210 气动薄膜调节阀送检
300 调节阀解体
310 气动薄膜调节阀回装
400 气动薄膜调节阀验收
410 气动薄膜调节阀安装
420 连接调节阀信号线及风管;
500 调节阀起始风压校准
510 基本误差校验,
520 回差校验
530 死区校验
540 阀门动作联校
交工阶段
600 填写《校验单》,
610 清理现场
620 封闭检修作业工作票
630 交付使用。
动作卡
准备阶段
000 检修前准备
001 B-( ) 检修施工的时间及人员安排已经确定。
002 B-( ) 检修所需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备齐。
003 B-( ) 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器具已备齐。
004 B-( ) 查阅上次检修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好最新版本的检修操作规程。
010 办理作业票。
011 B-[ ] 施工作业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完。
012 B-( ) 确认施工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020 确认现场条件
021 B-< > C -< > 工艺已将调节阀切除,上下游阀已关严。
022 B-< > C -< >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含量合格。
023 B-< > 调节阀已降温,具备检修作业条件。
签字:()
检修阶段
100 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停风停电
101 B-[ ] 关闭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风源;
102 B-[ ] 在控制室停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电源;
103 B-( ) 检查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电源、风源是否已停;
110 阀门定位器拆除
111 B-[ ] 拆除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信号线,并进行绝缘处理,做好标记;112 B-[ ] 拆除调节阀风管,空气过滤减压阀、仪表气源管路排污;
113 B-[ ] 拆除阀门定位器或转换器;
签字:()
200 气动薄膜调节阀拆卸
201 B-[ ] 使用扳手将气动薄膜调节阀拆下,必要时使用螺丝松动剂。
210 气动薄膜调节阀送检
211 B-[ ] 送检气动薄膜调节阀登记记录及做好标记。
212 B- < > C -< > 办理气动薄膜调节阀送检手续,详细填写调节阀位号、气源压力、CV值、公称压力、工艺介质等相关技术参数和故障状态。
213 B-[ ] 将气动薄膜调节阀送到专业检修公司。
签字:()
300 调节阀解体
301 B-[ ] 调节阀阀杆与执行机构脱离;
302 B-[ ] 拆除执行机构;
303 B-[ ] 执行机构检修;
304 B-[ ] 阀体上下大盖拆除;
305 B-[ ] 调节阀阀体和阀芯检修;
310 气动薄膜调节阀回装
311 B-()准备垫片,垫片符合温度、压力等级及介质防腐要求。
312 B-()检查确认调节阀各法兰密封面完好。
313 B-[ ] 安装调节阀上下大盖;
314 B-[ ] 连接执行机构与阀体;
315 B-[ ] 阀门定位器安装;
签字:()
400 气动薄膜调节阀验收
401 B-()检查确认检修返回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外观质量符合要求,无缺损现象。
402 B-()核对检修校验单,进行合格确认。
403 B-()办理气动薄膜调节阀接收手续
410 气动薄膜调节阀安装
411 B-< > 搬运、安装气动薄膜调节阀时,注意防止滑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避
免机械伤害。
412 B-()准备垫片,垫片符合温度、压力等级及介质防腐要求。
413 B-()检查确认调节阀各法兰密封面完好。
414 B-[ ] 正确地放入调节阀法兰垫片,对角紧固螺栓,外露螺距均匀。
420 连接调节阀信号线及风管;
421 B-[ ] 连接调节阀信号线。
422 B-[ ] 连接调节阀风管。
423 B-()确认安装,接线正确。
签字:()
500 调节阀起始风压校准
501 B-[ ] 调节阀定位器或转换器送电。
502 B-[ ] 打开调节阀风源。
503 B-[ ] 调节阀起始风压校准;
510 基本误差校验,
511 B-[ ] 基本误差校验,试验点为0%、25%、50%、75%、100%,基本误差应<1%;
520 回差校验
521 B-[ ] 回差校验,试验点为以上五点,回差应<1%;始终点偏差校验,应<1%;
530 死区校验
531 B-[ ] 死区校验,试验点为25%、50%、75%三点,应<3%
540 阀门动作联校
541 B-[ ]在DCS上操作,输出调节阀动作信号,确认与现场阀位一致。
542 B-()C-()调节回路检查,确认调节阀运行正常。
签字:()
交工阶段
600 填写《校验单》,见附表。
检修单位、车间有关人员在表上签字。
610 清理现场
611 B-[ ] 清理现场各类检修工具,材料和各类垃圾。
612 B-[ ] 清除、擦净现场各处油污。
620 封闭检修作业工作票
621 B-()封闭检修作业工作票,并取得工艺人员签字确认。
630 交付使用。
631 B-( ) C-()确认换热器具备投用条件,交付使用。
签字:()
附件调节阀、执行器校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