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人教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7.67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语言表达、算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说边摆一摆。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剩下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
教师:这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也就是剩下了1个,多了1个。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出示学生资源):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想法(呈现下面3种方式)。
请大家仔细看看,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1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教学目标: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试商,知道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得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继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想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为何要比除数小。
教学资源: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温故而知新1、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
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里和小朋友交流交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按上面的要求放在盘子里,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还剩几个呢?也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
在小组里说说、交流,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1个是什么数?师小结:7个桃子,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2.剩下1个不够分了,所以余数是1、你会用竖式把分7个桃子的情况表示出来吗?2、请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
(学生在尝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3、指名板演。
(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
(课件出示算式)12÷3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生:12除以3等于4。
口算12÷3时,想:3乘几的积等于12,背3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除以3的商是4。
师:你表达得真完整!谁再来大声地说一遍?生:······2、看竖式说含义和算法。
(课件出示竖式)34 1 31 21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除法竖式,谁来说说这个竖式表示的含义?师: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生:13除以4表示把1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分掉了12,还剩1。
师:怎样计算呢?生:计算13÷4时,想:4乘几的积最接近13,而且小于13,背4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13减去 12还剩1。
师:为什么要商3?生:因为三四十二,12最接近13。
师:余数是几?生:余数是1。
师:除数是几?生:余数是4。
师:余数要比除数大还是小?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过渡语)同学们前面的知识学得很好,不但会算,而且还说得很完整、很清楚。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试商))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题目:43÷7=□……□1、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收集情况)师:你会列竖式计算43÷7吗?试一试。
(生独立尝试)2、指名板演。
预设1:预设2:预设3:预设4:3、汇报交流。
预设1汇报师:你是怎样算的?和大家说一说。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生:………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二、新授: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2、质疑: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
)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1、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
你发现了什么?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我们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摆的?用老师的草莓摆(课件出示7个草莓,摆好的图)(3)质疑: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生:上面的6个草莓正好摆完,7个的草莓没有摆完,有剩余。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第 4 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本单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
借助操作,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的竖式,为试商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节课学习例 4,利用除法竖式,直接想乘法口诀寻找商,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
学生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
二、学习目标1.在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中,经历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商是否正确的方法。
2.在操作、对比、计算等活动中,初步发展观察、分析、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
3.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内容,在平均分物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1.正好分完2.有余数师:这节课我们就尝试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二)引入新知1. 找信息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 提问题3. 读题4. 列式把 43 个胡萝卜,每 7 个分到 1 辆小车上,怎样列式?生:求 43 里面有几个 7,用除法计算,列式是 43÷7=5.尝试竖式计算尝试列竖式计算 43÷7= ,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6.交流分享(1) 分享汇报学生发现兰兰商的最大,49 减 43 等于 6;看懂了丁丁的算式,商是 5,五 七三十五,43 减 35 余数是 8;读懂了倩倩的算式,商是 6 余数是 1。
(2)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三)探究新知1. 用摆、圈、画的方法验证画一画,或者用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验证,哪一个是正确的,如果是错误的,说一说错误出现在哪里?2. 交流分享兰兰倩倩 丁丁预设:生 1:倩倩是对的,43 个胡萝卜,用 43 根小棒来代替,因为每辆车运 7 个胡萝卜,就 7 根小棒圈一组,圈好的 6 组表示要运 6 次,这时还剩下 1 个胡萝卜,运了 6 次还剩 1 个,所以第二题是对的。
竖式与试商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六单元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单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
借助操作,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的竖式,为试商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节课学习例4,利用除法竖式,直接想乘法口诀寻找商,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
学生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中,经历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商是否正确的方法。
(重点)
2.在操作、对比、计算等活动中,初步发展观察、分析、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
(难点)
3.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内容,在平均分物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1.正好分完
2.有余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尝试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二)引入新知
1.找信息
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题
3.读题
4.列式
把43个胡萝卜,每7个分到1辆小车上,怎样列式?
生:求43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列式是43÷7=
5.尝试竖式计算
尝试列竖式计算43÷7=,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6.交流分享
(1)分享汇报
学生发现兰兰商的最大,49减43等于6;看懂了丁丁的算式,商是5,五七三十五,43减35余数是8;读懂了倩倩的算式,商是6余数是1。
(2)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三)探究新知
1.用摆、圈、画的方法验证
画一画,或者用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验证,哪一个是正确的,如果是错误的,说一说错误出现在哪里?
2.交流分享
兰兰倩倩丁丁
预设:
生1:倩倩是对的,43 个胡萝卜,用43根小棒来代替,因为每辆车运7个胡萝卜,就7根小棒圈一组,圈好的6组表示要运6次,这时还剩下1个胡萝卜,
运了6次还剩1个,所以第二题是对的。
生2: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发现丁丁是不对的,答案是要运5次,用43个圆片表示43个胡萝卜,每次运7个,如果运5次,共运走35个胡萝卜,剩下8个胡萝卜,还能运一次。
生3:丁丁的竖式中余数8比除数7还要大,8里面还有1个7,还可以继续运。
生4:丁丁接说,还可以接着算,余下的8个胡萝卜可以继续运,一次运7个,8个胡萝卜运走了7个,还剩下1个就作为余数,这时我们先运5次,又运1次,一共运6次,还剩下1个,这次余数比除数小了。
师:大家看,开始丁丁确实是商小了,不过这样一调整,合在一起正好是6,和第二个竖式中的商是一样的,我们再一起看看兰兰列的竖式吧,问题又出在哪呢?
预设:
生1:竖式中49表示要运走的,在她的算式中,要运走的是49个,但是地里只有43个,49个胡萝卜大于原有的43个,所以不对,不能商7。
生2:用圆片圈一圈,发现43里面最多有6个7,说明最多只能运6次。
师:第一个竖式中余数6是怎么来的呢?
生:43比49小,倒着减了,应该是用胡萝卜的总数减去被运走的胡萝卜数,但是第一道题分走的太多了,都不够减,兰兰商大了。
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解释了三位同学的竖式,正确的应该是商6,余数是1。
3.竖式计算
(1)提出问题
生:怎么能得到有余数除法正确的结果,有什么好办法?
(2)尝试计算
再列个竖式算一算,看看这次是怎么算对的。
4.交流分享
预设:
生1:想7乘几的积接近43而且小于43,七七四十九,49比43大了,再
调小一点,六七四十二,这样就合适了,结果是商6余1。
生2:想五七三十五,8大于7再调大一点,又想六七四十二,这样剩下的1小于7。
小结:有余数除法的商,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调试,这个过程就叫试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的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下面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同学们在计算43÷7的时候是怎样试商的。
5.总结试商方法
(1)调商。
试商的时候,如果商大了就调小一个,如果商小了就再调大一个。
(2)想乘法口诀。
除数乘商的积要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
(3)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在做有余数除法试商时,可以想乘法口诀,但是乘法算式的积要小于被除数43,只是小还不行,还要保证余数小于除数,也就是得找这些乘法算式中积最大的。
6.试商时注意什么?
(1)注意两个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2)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提醒的真好,可能开始试商的时候你会慢一点,但是不要紧,只要你有了方法就有了秘诀,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越算越快的。
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们还总结出了试商的好方法,你们可真棒!
(四)巩固提升
1.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3<25 9×□<62 □×8<33
(1)独立填一填
(2)交流分享
□×3<25
把25个圆片每3个分一份,看分了几份,还剩几个,如果商7,就是分成7份,会剩下4个,4比3大,还可以再分一份,而这个口算要求我们最大能填几,这个最大的数就是这个除法算式的商。
师:25就是被除数,3就是除数,填在方框里最大的数就是商。
能把乘法和除法结合在一起思考,真棒!第2题和第3题,让你又想到了哪个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呢?
师:如果这些口算题目想的快,想的准,能帮助我们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2.猜一猜
胡萝卜和白菜盖住的是一位数,分别是几?
胡萝卜盖住的数是6、7、9,余数都不是5,不可以;胡萝卜盖住的数是8,白菜盖住的数是4,余数才是5。
(五)梳理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学生谈收获。
(六)课后实践
用你的学具摆一摆,方框里的数分别是几?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