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热点及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
第8期2024年4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 8Aprilꎬ2024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ꎻ项目名称:基于知识隐藏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及其治理机制研究ꎻ项目编号:AHSKY2022D141ꎮ作者简介:唐小姣(1988 )ꎬ女ꎬ馆员ꎬ硕士ꎻ研究方向:知识管理ꎮ国内知识隐藏研究追踪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唐小姣(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ꎬ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知识隐藏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不断创新ꎮ文章在对国内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ꎬ揭示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ꎮ研究认为ꎬ我国知识隐藏研究在基础概念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机制等方面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ꎬ但在学术实践上仍有较大空间ꎮ未来可以从中国化研究测量量表的开发㊁研究方法的拓宽㊁应用领域的扩展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ꎮ关键词:知识隐藏ꎻ影响因素ꎻ知识图谱ꎻCiteSpace中图分类号:G353 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ꎬ借助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ꎬ知识获取难度越来越低ꎬ知识隐藏行为也普遍存在[1]ꎬ即在知识获取或分享过程中存在个人面对他人知识询问或请求时通过合理隐瞒㊁推脱或装傻等方式隐藏知识的行为[2]ꎮ研究知识隐藏不仅有利于开展知识管理工作ꎬ更有利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ꎮ近年来ꎬ知识隐藏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重要课题ꎬ研究范围也从基础理论走向全领域ꎬ但由于研究情境㊁视角等差异ꎬ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使得研究较为分散ꎮ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相关文献ꎬ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脉络ꎬ深入了解内部知识结构ꎬ分析研究主题演化趋势ꎬ提出未来研究方向ꎮ1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㊀㊀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来源㊁主题为 知识隐藏 进行检索ꎬ时间区间限制为2013 2023年ꎬ检索时间为2023年12月1日ꎬ检索到161篇文章ꎬ剔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章ꎬ最后得到152篇文献ꎮ利用CiteSpace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ꎬ结合Excel绘制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ꎬ对所获取文献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相关知识图谱ꎬ绘制㊁分析㊁挖掘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现状和内在机制ꎮ2㊀知识隐藏的研究力量2 1㊀年代分布㊀㊀利用Excel绘制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年发文量(见图1)ꎬ把握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ꎬ其中2023年1 11月发表文献23篇ꎬ预计全年发文25篇ꎮ从发表时间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第1个高峰期在2013 2017年ꎬ并在2016年达到第1个高峰ꎬ年发文10篇ꎮ第2个高峰是2018 2023年ꎬ其中2022年达到近10年的最高峰ꎬ年发文33篇ꎮ2012年ꎬConnelly等[2]明确知识隐藏定义后ꎬ国内学者相继开展跟踪研究ꎮ2013年国内第1篇相关文献发表ꎬ自此知识隐藏研究逐渐得到关注与重视ꎬ整体研究呈增长态势ꎮ图1㊀2013 2023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文献发表数量2 2㊀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㊀㊀国内知识隐藏文献核心作者合作关系和机构共现分析ꎬ如图2所示ꎮ其中作者合作共现包含173个节点ꎬ117条连线ꎬ联结密度值为0 0079ꎬ说明国内研究知识隐藏的学者连线不多ꎬ合作规模不大ꎮ图2中文字字体越大ꎬ代表作者发文量越多ꎻ节点图谱颜色越深ꎬ表示发文时间越近ꎮ总体上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有4个主要团队ꎬ团队内部合作较密切ꎬ但团队之间没有合作ꎮ从图2可以看出ꎬ何亦名㊁姜荣萍团队研究时间早ꎬ跨度大ꎬ发文量最多ꎬ主要集中在知识隐藏行为㊁影响机制及相关变量对知识隐藏行为的中介作用ꎻ随后以张敏㊁赵红丹㊁安立仁等为代表的团队陆续从知识隐藏类型㊁中介变量㊁评述等角度开展研究ꎮ其中张敏团队学者数量较多ꎬ赵红丹团队连线较单一ꎬ安立仁团队是近年来新进入知识隐藏领域的团队ꎮ图2㊀作者共现和机构共现图谱㊀㊀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发文机构共现分析中ꎬ节点大小与发文量多少成正比ꎬ连接线表示各机构间合作关系ꎮ图中包含133个节点ꎬ86条连线ꎬ联结密度值为0 0098ꎬ可见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机构间有一定联系ꎮ从时间关系看ꎬ发文较早的机构ꎬ发文量较大ꎮ分析主要机构发文量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以各大学管理学院为主ꎬ发文最多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篇)ꎬ其次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篇)ꎬ之后是上海大学管理学院(6篇)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5篇)ꎮ整体来说ꎬ知识隐藏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ꎬ但相对独立ꎮ3 知识隐藏的研究热点3 1㊀关键词共现㊀㊀关键词高度提炼文章主题ꎬ体现文章核心观点ꎮ分析高频关键词ꎬ有助于跟踪研究热点ꎬ推断该领域发展趋势ꎮ统计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以知识隐藏(95次)为核心ꎬ除此之外ꎬ频次较高的为知识共享(13次)㊁知识管理(12次)㊁知识分享(7次)㊁护士(6次)㊁扎根理论(5次)㊁情绪耗竭(5次)㊁人际信任(4次)等ꎮ结合关键词出现年份:知识隐藏㊁知识共享㊁知识管理㊁知识分享㊁合理隐藏㊁影响因素等首现于2013 2016年ꎬ是基础性关键词ꎻ扎根理论㊁权力距离㊁辱虐管理㊁人际信任㊁创新能力㊁创新绩效㊁情绪耗竭㊁护士等关键词出现于2018 2021年ꎬ表明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开始从核心概念向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㊁影响因素等方向扩散ꎮ3 2㊀主要研究热点㊀㊀在对国内知识隐藏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上得到关键词共现与突变分析图谱(见图3)ꎬ直观反映该领域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ꎮ结合高频关键词归纳该领域的11个主要聚类: 知识隐藏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合理隐藏 为基础概念相关聚类ꎻ 知识图谱 扎根理论 是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的方法ꎻ 社交媒体 高校 为国内知识隐藏应用领域的细分ꎬ 创新能力 职场排斥 情绪耗竭 为研究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ꎮ该聚类结果反映国内知识隐藏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隐藏的基础概念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因素ꎮ图3㊀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关键词突变分析图谱3 2 1㊀知识隐藏的概念研究㊀㊀相关聚类有 知识隐藏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合理隐藏 等ꎬ关键词有知识隐藏㊁知识管理㊁知识共享㊁知识转移㊁装傻隐藏㊁合理隐藏㊁知识联结㊁资源获取等ꎮ知识隐藏概念研究是基础也是核心ꎬ包括定义㊁维度㊁要素等内容ꎮ2012年ꎬConnelly等[2]在研究知识共享时指出:知识隐藏是个体在面对他人知识询问或请求时采取的隐藏知识行为ꎬ并明确其维度:合理隐藏㊁装傻隐藏㊁推脱隐藏ꎮ张宝生等[3]认为ꎬ当组织成员面对知识求助时ꎬ有意隐藏或保留信息的行为即为知识隐藏行为ꎬ具体分为佯装不知㊁含混隐藏和合理隐藏ꎮ田轶等[4]指出ꎬ知识隐藏发生在组织内个体之间ꎬ组织内存在知识询问或求助现象ꎬ 知识应助 个体具备被求助的知识ꎬ但出于主观意识采取部分隐瞒或保留知识甚至拒绝回答的行为ꎮ由此可知ꎬ知识隐藏行为是知识主体在面对知识求助时采取的保留或隐藏知识的行为ꎬ具体分为合理隐藏㊁装傻隐藏和推脱隐藏3个维度ꎮ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特定知识情境 他人的知识询问或求助ꎻ二是特定知识行为 个体有保留或隐瞒知识的行为ꎻ三是主观意愿支配能力 个体的知识隐藏行为受主观意愿支配ꎮ3 2 2㊀知识隐藏的理论方法㊀㊀相关聚类有 知识图谱 扎根理论 ꎬ关键词涉及知识图谱㊁知识分享㊁深度访谈㊁知识囤积㊁测量量表等ꎮ已有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测量知识隐藏相关变量ꎬ挖掘知识隐藏行为动机ꎮ该领域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理论㊁资源保存理论㊁心理所有权理论㊁调节焦点理论㊁社会学习理论等ꎮ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知识交流是一种交换行为ꎬ揭示了知识隐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5]ꎮ资源保存理论主张个体有保护㊁获取资源的动机ꎬ当自身资源受到损失时ꎬ会阻止资源继续流失[6]ꎬ阐释了个体知识隐藏的内在行为动机ꎮ心理所有权理论认为ꎬ个体对自身知识建立亲密认知ꎬ形成心理所有权ꎬ产生保护欲和占有欲ꎬ是研究知识隐藏的重要边界条件[7]ꎮ调节焦点理论中介调节知识隐藏行为ꎬ指出不同调节焦点的个体会采取不同方法应对知识求助ꎬ更合理地解释了个体的知识隐藏行为[4]ꎮ社会学习理论认为ꎬ个体行为受认知㊁行为与所处环境三者交互影响ꎬ且环境的影响作用占绝对地位[8]ꎬ是知识隐藏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ꎮ此外ꎬ研究也从情感事件理论[9]㊁计划行为理论[10]㊁社会信息加工理论[11]等视角分析知识隐藏影响因素ꎬ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知识隐藏行为的内在动机ꎮ3 2 3㊀知识隐藏的应用领域㊀㊀相关聚类有 社交媒体 高校 ꎬ关键词包括高校㊁科研团队㊁社交媒体㊁信息行为等ꎮ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组织ꎬ其中企业组织和团队内部知识隐藏的研究成果较多:姜荣萍等[12-13]探讨了工作场所员工知识隐藏行为ꎬ验证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ꎻ王帅[14]㊁张婕[15]分析了教师知识行为ꎬ提出知识隐藏纾解措施ꎻ余传鹏等[16]分析了旅游企业员工知识隐藏现状ꎬ探讨心理契约破裂对其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ꎻ研究还涉及互联网㊁护理㊁学生㊁科研团队等群体领域ꎮ其中ꎬ科研团队因科技创新需要对知识传递和知识共享要求更高ꎬ其特征㊁氛围以及师生情谊㊁同门传承等情境也与企业组织存在显著差异[17]ꎬ但也存在知识隐藏行为[18]ꎮ庞建刚等[19]认为ꎬ外部激励㊁团队效应㊁个体心理和性格是影响科研人员知识隐藏行为的主要原因ꎻ尚玉钒等[20]从领导视角探讨了科研人员知识隐藏内在机制ꎻ张敏等[21]分析了科研人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ꎬ提出减少知识隐藏行为㊁营造科研团队合作氛围㊁优化知识管理等方式ꎬ更好实现知识共享和传承ꎮ随着研究深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ꎬ在线社区成为人们学习生活㊁工作社交的重要场所ꎬ与之相关的知识隐藏行为逐渐得到关注ꎮ唐新月[22]明确了在线学习社区中知识隐藏的具体行为策略ꎻ翟雪松等[23]研究了在线学习社区知识隐藏行为和发生机制ꎻ张敏等[24]探究了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主观知识隐藏意愿和知识隐藏行为形成路径ꎻ黄子萱等[25]从影响决策因素角度研究了在线用户健康知识共享与隐藏规律ꎬ推动了社区用户从知识隐藏转向知识共享ꎮ3 2 4㊀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㊀㊀相关聚类有 创新能力 职场排斥 情绪耗竭 ꎬ关键词有学习机会㊁创新能力㊁人际信任㊁中国情境㊁职场排斥㊁情绪耗竭㊁时间压力㊁内在动机等ꎮ现有研究从个体㊁知识和环境等因素检验知识隐藏影响因素和研究变量内在机制ꎬ挖掘知识隐藏动机ꎬ减少知识隐藏ꎮ孙建等[26]㊁宋嘉婷等[27]在探讨护士团队知识隐藏行为时指出ꎬ性别㊁年龄㊁学历㊁婚姻状况㊁职称职务㊁团队角色等均影响知识隐藏ꎮ有研究指出ꎬ个体认知特征[15]㊁五大人格[28]等会影响个体或团队知识隐藏行为ꎮ王瑞花[29]发现ꎬ知识特性和知识关联性影响知识隐藏ꎮ赵红丹等[28]指出ꎬ知识的独特性㊁重要性与知识隐藏正相关ꎮ张宝生等[3]提到知识的特性和知识任务难易度是个体知识隐藏行为调节因素ꎮ另外ꎬ研究发现知识价值越大ꎬ越可能产生知识隐藏ꎮ根据社会学习理论ꎬ环境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ꎬ研究从知识共享㊁创新㊁激励㊁职场排斥㊁领导方式等角度探索环境因素对知识隐藏的影响:知识共享氛围通过降低感知知识分享风险㊁排他心理ꎬ减少知识隐藏[30]ꎻ创新氛围是一种能被个体感知且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特质ꎬ可以加速团队知识流动ꎬ促进知识获取ꎬ降低知识隐藏意愿[10]ꎻ激励氛围从控制氛围和绩效氛围两个维度影响个体态度和知识隐藏[31-32]ꎻ职场排斥属于一种压力情境ꎬ当员工感知到排斥时会通过知识隐藏保护自身资源[33]ꎻ领导方式是影响知识隐藏的重要因素ꎬ在个体知识隐藏决策过程中有重要引导作用[10]ꎬ研究已从授权型㊁伦理型㊁差序式㊁谦卑型㊁辱虐型以及情感型等不同角度探讨领导方式对个体知识隐藏的影响ꎮ3 3㊀知识隐藏研究热点的演化㊀㊀结合图1㊁图3分析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第1个高峰时期(2013 2017年)ꎬ知识隐藏作为由国外引进的新兴研究领域ꎬ围绕知识隐藏的基本概念㊁研究领域㊁理论方法等开展研究ꎬ明确知识隐藏定义和维度ꎬ初步探讨企业员工知识隐藏及其影响因素ꎮ第2个高峰期(2018 2023年)ꎬ随着知识隐藏研究不断深入ꎬ国内学者也越发关注知识隐藏前因变量㊁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ꎬ持续挖掘不同情境领域的知识隐藏影响因素ꎮ关键突变分析图揭示了近10年来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关键词突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ꎬ展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ꎮ国内知识隐藏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 组织氛围 影响因素 知识管理 扎根理论 等方面ꎬ随后关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持续发展ꎬ时间较长ꎬ具有可持续性ꎮ2018年至今ꎬ 消极互惠 团队认同 时间领导 创新能力 等关键词突现ꎬ成为新的研究热点ꎮ总体来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的研究紧随时代发展㊁国家政策ꎬ具有较强时代演变性ꎮ从企业组织的知识隐藏研究扩散到科研人员㊁护士㊁学生等不同领域的研究ꎬ是随时代发展不断细化的理论性研究ꎻ从知识隐藏研究到知识隐藏影响创新能力发展是随国家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不断发展的应用型研究ꎮ4 知识隐藏的研究展望㊀㊀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ꎬ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ꎬ揭示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向ꎮ从发文数量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经历两个高峰期且发文量呈上升趋势ꎮ从发文作者看ꎬ何亦名㊁姜荣萍㊁张敏㊁赵红丹㊁安立仁是该领域的活跃作者ꎬ以他们为中心的学者团队联系较为紧密ꎮ从发文机构看ꎬ机构之间既有较强的小规模合作ꎬ又相对独立ꎻ发文越早的机构ꎬ发文量越多ꎮ从关键词聚类分析看ꎬ研究主要聚焦在知识隐藏概念辨析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因素等方面ꎻ 组织氛围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社交媒体 创新能力 等是主要研究方向ꎮ 组织氛围 知识管理 等研究贯穿始终ꎬ 创新能力 社交媒体 等是近期热点话题ꎬ表明知识隐藏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学界关注ꎮ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ꎬ知识隐藏研究必将受到更多学者关注ꎬ力求挖掘知识隐藏的前因后果ꎬ尽力减少推脱隐藏㊁装傻隐藏ꎮ结合前文分析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有以下值得深入探究的方面ꎮ第一ꎬ研究量表的中国化ꎮ现有研究的知识隐藏测量量表多是基于国外文化背景和情境设置的ꎬ少有开发中国本土文化情境量表ꎬ与国内文化情境存在一定差异ꎬ可能存在测量效力问题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情境元素ꎬ量体裁衣ꎬ开发适合本土情境的行为量表ꎬ更为准确地研究国内知识隐藏相关变量ꎬ以提高研究数据可信度ꎮ第二ꎬ研究方法的拓宽ꎮ现有研究关于知识隐藏行为测量多是个体自评自报ꎬ主观性较强且存在知识隐藏可能ꎻ实证研究数据大多属于横截面数据ꎬ无法完全揭示知识隐藏影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解释效力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用 实证分析+案例研究+情景测试 调查问卷+情境访谈 主观问卷+客观评价 等方法分时点㊁动态采集研究数据ꎬ通过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相结合方式明晰知识隐藏诱因及相关变量间的关系ꎬ更好地抑制知识隐藏ꎬ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ꎬ提升创新能力ꎮ第三ꎬ应用领域的扩展ꎮ现有知识隐藏研究多从企业组织㊁团队合作等领域开展ꎬ在线网络社区领域的知识隐藏研究相对较少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ꎬ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 4%ꎬ 人人互联 的高度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加速了在线网络社区的发展ꎬ用户可以自由地借助网络交流ꎬ大大降低了信息或知识的搜索成本和获取时间ꎬ但研究证明ꎬ在线社区普遍存在知识隐藏行为[34]ꎮ未来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在线网络环境ꎬ如在线学习社区㊁在线健康社区等网络环境特点ꎬ挖掘网络用户知识隐藏诱因ꎬ抑制网络用户知识隐藏ꎬ提升用户参与在线社区知识分享的积极性ꎬ促进在线网络环境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罗静ꎬ屈静雯.中国知识隐藏研究框架:整合性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2(4):42-49.[2]CONNELLYCEꎬZWEIGDꎬWEBSTERJꎬetal.Knowledgehidinginorganizations[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ꎬ2012(1):64-88.[3]张宝生ꎬ张庆普.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7(10):105-110.[4]田轶ꎬ曹启龙ꎬ毛良虎.组织知识隐藏的理论渊源及核心内容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ꎬ2021(8):57-62.[5]吴士健ꎬ孙专专ꎬ权英.中庸思维对知识隐藏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ꎬ2020(4):527-535.[6]曹霞ꎬ瞿皎姣.资源保存理论溯源㊁主要内容探析及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ꎬ2014(15):75-80. [7]赵红丹ꎬ夏青.人际不信任㊁消极情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ꎬ2019(8):284-292. [8]鲍文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ꎬ2017(4):15-17.[9]杨陈ꎬ唐明凤.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8(17):131-138. [10]刘欢ꎬ安立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知识隐藏行为拓展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23(2):132-140. [11]于永达ꎬ薛莹.差序式领导对下属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J].软科学ꎬ2023(8):38-45.[12]姜荣萍ꎬ何亦名.工作场所中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3(20):128-132.[13]姜荣萍ꎬ何亦名.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智力型组织的实证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4(14):128-133.[14]王帅.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发生机理及多维矫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0(1):55-67. [15]张婕.知识隐藏:教师知识分享过程中的意愿阻隔及纾解[J].当代教育科学ꎬ2022(4):72-79.[16]余传鹏ꎬ邝颖琪ꎬ姜红梅ꎬ等.心理契约破裂对旅游企业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J].旅游学刊ꎬ2022(11):130-144.[17]田轶.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藏的前因结果与控制策略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22.[18]刘锋.高校科研团队 个体-集体-个体 知识隐藏行为互动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ꎬ2021. [19]庞建刚ꎬ任熠.企业科研人员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内江科技ꎬ2020(11):89-92.[20]尚玉钒ꎬ徐珺ꎬ赵新宇ꎬ等.Web2 0情境下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ꎬ2016(11):83-94.[21]张敏ꎬ罗梅芬ꎬ聂瑞.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7(7):74-79.[22]唐新月.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ꎬ2021.[23]翟雪松ꎬ束永红.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知识隐藏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专业承诺和变革型指导风格的视角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ꎬ2019(5):85-94. [24]张敏ꎬ马臻ꎬ张艳.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主观知识隐藏行为的形成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8(10):111-117.[25]黄子萱ꎬ熊回香.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共享与隐藏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ꎬ2023(11):125-139.[26]孙建ꎬ宋瑰琦ꎬ朱艳ꎬ等.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及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ꎬ2022(3):62-64.[27]宋嘉婷ꎬ罗辉芳ꎬ陈琦ꎬ等.护理人员知识隐藏行为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ꎬ2021(13):43-47.[28]赵红丹ꎬ刘微微.知识隐藏: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ꎬ2020(5):121-138.[29]王瑞花.基于扎根理论员工知识囤积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8(11):107-112.[30]王天力ꎬ郭宇红.知识隐藏的 回飞棒效应 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9(9):197-204.[31]潘伟ꎬ张庆普.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ꎬ2016(3):25-35.[32]王成军ꎬ谢婉赢.组织动机氛围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21(21):101-107. [33]高天茹ꎬ贺爱忠.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ꎬ2019(3):15-27.[34]甘文波ꎬ沈校亮.虚拟社区用户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ꎬ2015(11):168-174.(编辑㊀何琳)ReviewandfutureprospectsoftheresearchonknowledgehidinginChina basedonCiteSpaceTangXiaojiaoAnhuiMedicalCollege Hefei230601 ChinaAbstract Knowledgehidinghasbecomeahotresearchareaofknowledgemanagement andin-depthresearchonitcanpromotethecontinuousinnovationofknowledgemanagementandknowledgeservices.Basedonthevisualmetrologicalanalysisofdomesticliteratures thisarticlerevealsthehotspotsandevolutionarytrendsofknowledgehidingresearchinChina.Atpresent theresearchonknowledgehidinginChinahasmadeabundantachievementsinthebasicconcepts theoreticalmethods applicationfieldsandinfluencemechanisms butthereisstillalargespaceinacademicpractice.Inthefuture furtherexplorationandresearchcanbecarriedoutfromtheaspects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researchmeasurementscale theexpansionofresearchmethodsandtheexpansionofapplicationfields.Keywords knowledgehiding influencingfactor knowledgemap CiteSpace。
第15卷第2期V ol.15No.22024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 2024我国研究生就业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张艳宁1,薛晨2,黄媛3(1.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陕西西安,710000;2.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00;3.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发展方向,以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中国知网中的176篇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CSSCI高质量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6.2.R4信息可视化软件为研究工具,对研究生就业研究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热点主题众多,选用理论较为集中;研究主线明确,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时效性较强。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要坚持把研究生就业放到研究生教育总体发展中去审视和探索;努力实现跨区域研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紧跟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丰富研究成果。
[关键词] 研究生;就业;就业质量;CiteSpace[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4)02−0049−10一、问题的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情况能够反映人民幸福生活的满意度,也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本科教育不同的是,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研究生扩招陆续带来了人才市场供需矛盾、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全匹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研究生就业积极性下降、服务国家重点建设行业与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研究生高质量就业的步伐。
1772023.07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量更新阶段,国内学者对公共空间的研究逐步转向社区公共空间。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2],其更新与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实现健康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从对物质空间的追求转变为对人的需求,尤其是弱势群体需求的满足。
鉴于相关文献数量庞大,定性研究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清晰直观地概括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前沿、热点[3]。
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结合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定量梳理社区公共空间脉络,系统总结研究前沿、热点、成果,以期为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带来清晰的思路与启示。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为数据源,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2022年5月15日。
其中,CNKI 以“社区公共空间”为主题词,学科领域不限,获得有效中文期刊文献1 169篇。
借助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和陈超美博士团队研发的CiteSpace 软件(5.8.R3 64-bit)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4]。
2国内研究总体情况2.1期刊发文总量期刊发文数量反映着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受关注程度、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
国内学术界对社区公共空间领域的研究兴于2012年,随后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20年达最大值(196篇)后缓慢下降,但根据对数据的预测,2022年的发文量仍会是历史新高。
2.2文献学科分布根据学科分布可发现,排名前五的学科中,除了建摘要 在城市更新、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背景下,社区无疑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而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进行休闲、活动、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随之受到广泛的关注。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为检索源,借助陈超美博士团队研发的CiteSpace 软件进行图谱量化分析,分别从期刊发文量、学科分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客观总结,以期为未来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启发。
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研究热点及趋势展望——基于
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谢冬凌;郑菲
【期刊名称】《传播与版权》
【年(卷),期】2024()4
【摘要】近年来,国内衍生“智库热”现象,学界涌现一股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研究热潮。
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新闻出版行业智库’or‘媒体智库’or‘新闻出版专业智库’or‘出版智库’”作为检索词,将检索到的CSSCI 和北大核心期刊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6.2.R2(64-bit)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文献的发文量分布、核心作者、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进行可视化分析。
研究发现,近十年受到政策的影响,学界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且重点关注出版智库高质量发展建设路径、出版智库的知识服务研究、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与协同发展、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智库转型等主题和热点。
【总页数】6页(P57-62)
【作者】谢冬凌;郑菲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高校智库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我国水利信息化研究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3.我国高校课
程思政研究的脉络、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的CiteSpace软件知识图谱分析4.我国幼儿体育课程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
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5.我国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验教学法在《管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2016GKSYJGB06)。
[作者简介]覃军,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分析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分析覃 军(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 来宾 546100)摘要:为直观了解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现状,探索今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中近五十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文献计量法对管理心理学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聚类研究。
研究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管理心理学、企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管理人员等领域。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热点 可视化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021—0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管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学科,囊括了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中近五十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一、研究设计1.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CNKI),以“管理心理学”为关键词、发表时间为1961年至2019年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18篇文献,剔除学术会议论文和外文139篇,确定有效样本文献779篇。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美国费城Drexel 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Java 应用程序的Citespace 文献计量软件。
Citespace 是利用图谱、表格和曲线等直观呈现文献研究进程、知识结构关系和被引、共现情况的可视化技术工具。
国内众创空间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
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夏爽;吴杨
【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1)2
【摘要】利用可视化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2015-2021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众创空间(主题和关键词)相关的296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众创空间文献研究总量整体呈倒“V”趋势,文章大多发表在B类期刊以下,整体水平有所欠缺;主力发文机构为高等院校,且发文机构和作者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共同体;众创空间研究领域包含了创客、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创业、价值共创、高校等;未来众创空间的研究趋势主要聚焦于理论框架、模式研究、多视角发展策略等方面。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夏爽;吴杨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众创空间可视化研究:进展与演变
2.国内网络学习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
3.国内外
智能调度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对比研究4.国内外慕课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2012—2020)的可视化分析5.众创空间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我国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与进展——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秦 迪(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利用Citespace 工具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 )1428篇医养结合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的时间纵向分布规律,从作者及研究机构方面展示出我国医养结合的研究资源分布状况,以热点主题分布切入剖析当前我国医养结合研究进程中的前沿热点和变化趋势。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医养结合研究在2013之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比较丰富,涉及老年人口、医养一体化、养老需求等多个方面,但是研究资源相对分散、文献质量总体上有待提高。
未来我国医养结合方面的研究需要从积极开展医养结合的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角、加大学术合作力度等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融合;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医养结合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怀。
最早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之后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养”需求不断加深,政府对医养护相结合的重视,使相关研究日益升温。
那么,十多年来我国学界关于医养结合的研究进展得如何?目前关于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和所呈现出的发展特征又是什么?近年来,已有学者对医养结合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性分析。
刘芬芬、陈宇(2015)认为,医养结合的研究主要从必要性和意义、运行模式、实施困境、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研究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1]。
同春芬、王珊珊(2016)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医养结合的研究现状后,提出医养结合研究存在着国内研究数量相比国外偏少、整体研究质量偏低、研究内容具有地方局限性、缺少一般性理论升华等特征,认为今后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多样性和科学性、探索多学科多理论的研究视角交叉运用,以扩大研究视阈、应强调案例研究的深入性、理论系统化和外国经验本土化[2]。
我国听障儿童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摘要:对CNKI 数据库中1992~2022年听障儿童研究的62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发现:研究热度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学科背景分明,所在机构各有特色;研究热点为指向听力筛查的系统化发展、基于助听干预的听觉言语康复、听障群体的语言多样性;研究前沿为早期筛查及预防、学前融合教育、眼动研究。
未来我国听障儿童研究应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康结合、丰富实证研究。
关键词:听障儿童;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3)10-0028-06(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听觉障碍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1]。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世界听力报告》指出:超过1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约有4.3亿人因听力损失需要康复服务,共有3400万儿童存在听力损失。
据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共有8296万人,其中听力障碍(含多重)共有2780万人,0~14岁听障儿童42.7万人,0~17岁听障儿童58.1万人,每年新生聋儿约2.3万人[2]。
儿童期的听力损失会影响言语、语言发展,对其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听觉障碍一直受到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关注,然而,较少有研究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研究文献进行总体分析。
基于此,借助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2~2022年国内听障儿童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揭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期为听障儿童预防、发现、干预和教育提供启示。
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版本为6.2R2,对国内有关听障王彦超贾玲∗∗∗第43卷第10期绥化学院学报2023年10月Vol.43No.10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Oct .2023收稿日期:2023-06-13作者简介:王彦超(1998-),男,山东潍坊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贾玲(1984-),女,辽宁开原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认知与干预。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创设计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上》2024年第05期摘要:文章基于傳统的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数据库有关文创设计的核心文献从年发文量、来源期刊、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地梳理和总结,以呈现文创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分析发现,中国文创设计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需要广大专家学者进行跨单位、跨区域、跨学科的科学合作。
随着科技发展的持续演进,未来将会更加关注于广义文化的精准聚焦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挖掘与研究,从而为国内文创设计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文创设计;CiteSpace;可视化;研究热点;趋势;知识图谱文创设计是将文化元素以一种创意的形式融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在满足物质性功能的基础上,兼备精神性的附加功能,给用户带来情感共鸣和文化共振[1]。
国内对文创设计领域的研究于2013年后逐步兴起,至2015年后呈直线式递增趋势。
一直以来,国内文创设计都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观念设计”为导向,以“文化传承”为目的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2]。
然而,随着文创领域发展,文创设计呈现出设计手法单一、创新力不足、形式老旧单调、载体局限狭隘、用户体验感欠佳等问题。
厘清国内近年来文创设计的研究思路、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有助于突破当前文创领域的局限性,促进国内文创设计在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上的突破与创新。
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九年来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国内文创设计的现状、前沿和趋势,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一)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文创领域发展过程、发展前沿与未来趋势[3]。
该软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一种动态化和多元化的可视化手段,将庞大的文献数据及其演进历程,展现于一幅知识网络图谱中[4]。
492018年9月上总第323期报 刊VIEW ON PUBLISHING我国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热点及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文/荣霞科学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期刊编辑出版。
到目前为止,期刊编辑出版已发展40多年,为理论发展及实践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然而,如何充分挖掘已有文献的内核信息,为未来研究提供线索与指导,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可视化分析。
通过对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知识图谱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期刊编辑出版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一、研究涉及1.研究工具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等理论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学术文献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即CiteSpace。
该软件功能强大,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多个领域,涉及探测、分析科学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及知识基础等方面。
CiteSpace软件的分析功能主要包括作者合作分析(Author)、机构合作分析(Institution)、国家合作分析(Country)、关键词分析(Keyword)、文献共被引分析(Cited Reference)、作者共被引分析(Cited Author)、期刊共被引分析(Cited Journal)等。
本研究主要针对与其中一项功能——关键词分析,以探求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
CiteSpace进行期刊编辑出版可视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首先,格式转换。
CiteSpace不能直接识别中国知网下载的数据格式,因此,必须对下载文献进行格式转换(CiteSpace自带格式转换工具)。
其次,设置时间跨度。
将时间跨度设置为1983年到2017年,时间间隔为1年。
再次,设置阈值。
CiteSpace中阈值设置包括三个参数——c、cc、ccv,分别代表文献被引频次、文献共被引频次、文献共引系数,本研究中将(c、cc、ccv)分别设置为(2、2、20)。
最后,选择网络裁剪参数。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Pathfinder和Minimum Spanning Tree。
网络剪裁参数选择的目的在于降低网络密度,提高可读性。
2.数据来源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国知网已刊发的期刊编辑出版相关领域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统计关键词词频,并得出研究热点及突显词。
但是,在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对关键词进行统一过滤与筛选。
本研究以CNKI全部期刊为检索数据库。
在CNKI中选择“高级检索”类型,选择“篇名”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期刊编辑出版”“期刊&编辑&出版”,截至2017年12月30日,我们共检索出240篇相关文献。
进行软件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将无效文献剔除,如会议通知、征稿启事等。
本研究共搜集文献240篇,将无效文献剔除后,剩余215篇,其中每篇文献信息内容包括文章标题(Title)、作者(Author)、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作者单位(Institution)等。
【摘 要】 本研究基于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采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论文数据,绘制时间与空间知识图谱及内容知识图谱,以揭示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
分析发现,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从时间上看,研究在1983 年开始集中涌现,1992年开始呈现波浪式发展样态;从内容上看,研究热点有“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著作权”等。
基于研究结果,文章给出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以期推进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 键 词】热点;趋势;可视化;期刊编辑出版【作者单位】荣霞,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8.17.013502018年9月上总第323期特别策划报 刊VIEW ON PUBLISHING二、时空知识图谱及其分析1.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谱CiteSpace共有五类视图显示方式,本研究涉及其中两类视图显示方式——聚类视图(Cluster view)和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
聚类视图能够根据研究领域内研究频次的高低显示研究热点,而时区视图则能将研究领域共引网络中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关系以时区形式显示。
为考察期刊编辑出版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分析1983—2017年的文献数据(如图1所示)。
图1显示,1987年开始出现关于期刊编辑出版的研究文献,且文献数量在之后的十年内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此外,根据图1可知,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相关领域的出版文献数量自1992年开始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由此可得出,社会各界研究人员已经对该领域进行积极的关注。
同时,该领域研究同样受其他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该现象主要源于政策导向及科学研究的现实条件。
一方面,国家及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文件规范期刊编辑出版,如新出联〔1992〕6号《关于印发<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92)新出技1802号《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为该领域健康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另一方面,该时期新兴学科及学科细化也为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 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的作者分布随着我国学者对期刊编辑出版相关主题关注度的提升,从事该主题研究的学者队伍逐步扩大。
表1统计了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其中刘雪立、付建祥、翁志辉、雷晓梅、陈火祥等,为期刊编辑出版相关主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为找出国内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的核心研究主题,本研究统计了各个研究主题的论文发表数量(如表2所示)。
表2显示,期刊编辑出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期刊编辑、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学术期刊、编辑部、医学期刊、期刊编辑出版、著作权、知识产权及出版模式这十个研究主题。
该数据结果表明,期刊编辑出版方向研究领域比较广泛且集中性较高。
表2 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主题排名表三、内容知识图谱及其分析1.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热点基于知识理论维度,研究热点即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CiteSpace中以中心性及频次反映相关领域研究热点。
其中,中心性衡量节点重要性高低,频次即关键词出现次数,两个指标共同反映节点重要程度。
某关键词频次越高,中心性越高,则表示该关键词在该领域中越重要。
表3、表4列出了期刊编辑出版领域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期刊编辑”“编辑出版”“著作权”“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等,这反映了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关注领域的聚焦和变化。
图1 期刊编辑出版文献统计图512018年9月上总第323期报 刊VIEW ON PUBLISHING以反映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用圆表示该领域关键词的节点,圆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圆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反之则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越低。
节点年轮表示该文献出现的时间,节点年轮色环颜色的深浅度对应该年份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色环越厚,频次越高,反之则频次越低。
将从CNKI 下载的期刊编辑出版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数据转换,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聚类来源包括五个方面——标题、摘要、作者信息、关键词、节点类型,剪切连线设置为路径探测算法,文献信息经软件处理后得到聚类图谱。
聚类结果分析显示(如图2所示),国内外研究中“科技期刊”的中心性最高,其次是“期刊编辑出版”“编辑出版”“出版发行”“编辑出版工作”“编辑人员”,再次是“科技期刊编辑”等。
图2 期刊编辑出版领域聚类图谱2.期刊编辑出版研究趋势突显词即在相关领域较短时间内使用频次较高或出现次数较多的词,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与预测研究趋势。
根据CiteSpace相关分析,我们得到了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突显主题及对应的凸显率和被引历史(如图3所示)。
“科技期刊”“期刊编辑”“著作权”是期刊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关于“科技期刊”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2013 年,关于“期刊编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2011年,关于“著作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1—2013 年,并且研究趋势表现为逐年递增状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国内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期刊编辑及著作权等相关领域。
图3 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突显词四、结论本研究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下载的1983—2017年与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时间分布谱图表明,期刊编辑出版研究最早开始于1983年,自2004年以来处于增长时期,在2014—2015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受到国内各个领域及学科研究人员关注。
我国期刊编辑出版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
除此之外,相关领域研究对国外经验涉足较少,期待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能给予较多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第二,国内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前沿时区图谱显示,该领域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科技期刊、期刊编辑以及著作权等相关领域;期刊编辑出版相关领域研究较窄,研究主题有待拓宽;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有待于加强;该领域研究人员与机构较多,但缺乏“领军式”机构及研究人员。
第三,关键词共现图谱表明,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的热点是“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期刊编辑”“著作权”。
同时,关键词共现网络呈现松散、密度不高状态,需要该领域研究者|参考文献|[1]潘明佳,陈常青. 中医药科技期刊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 天津科技,2017(11).[2]蔡建东. 国外CSCL理论的演进与前沿热点问题——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2(5). [3]张子石. 基于CiteSpace的网络学习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5(8).续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