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同步教参物理八上——温度与温度计
- 格式:docx
- 大小:284.11 KB
- 文档页数:14
3.1 温度(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课主要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以及温度计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温度概念的引入及定义;2. 摄氏度的制定及温度计的制作原理;3.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 掌握摄氏度的制定过程,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温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概念的理解,摄氏度的制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如何准确快速地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用温度计、实物温度计。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室用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温度变化,如热水和冷水的接触,引发学生对温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温度、摄氏度的概念,以及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验室用温度计为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快速地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知识拓展:讲解温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保存、医疗救治等,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的制定、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说明摄氏度的制定过程。
(2)画出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根据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象。
2. 答案:(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的制定过程是通过冰点和沸点的实验来确定的。
(2)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示意图包括感温泡、毛细管、刻度盘等部分,感温泡用于感受温度变化,毛细管用于将温度变化转化为液体的高度变化,刻度盘用于读取温度值。
温度一、新课引入(1)带领学生欣赏冬天吉林省特有的自然景观,引入本章教学探讨课题——物态变化。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冬天的吉林市特有的自然景观吧。
配文:初冬,一夜之间,小城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自然界中这种奇特的现象举不胜举,真可谓千姿百态。
教师:面对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观,你想知道什么?(如树枝上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是怎样形成的?北方其他的地方也有这种景色吗?树枝上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是什么东西?)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好,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弄清楚物质有几种状态,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讨物态变化。
板书:物态变化走进生活,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引入本节课教学内容——温度计。
教师:请大家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他们的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教师:你认为物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与温度有关。
教师:对,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温度和温度计。
板书:一、温度计二、新课讲解(1)实验探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提问:烧红的铁钉谁都不敢拿,冬天雪地里谁也不愿光脚走路,这是因为他们一个太热,一个太冷。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板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师:生活中许多设备上都安装有温控器,你在哪儿还见过其他的温控装置呢?学生: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灶。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其实,他们都是用来指示温度的温度计。
教师:下面先请大家来做一个小实验:自制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老师给你的器材有小瓶,细管。
对照投影上的提示完成。
【探究实验】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谁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小瓶放入热水中时,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中时,细管中水柱下降。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讨论法、使用交流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类比法等。
六、教学准备自制温度计相关器材、广口瓶、细塑料管、烧杯、热水、冷水、冰块、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冰雪天气,学生看了谈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雪是怎样形成的,请认真学习好第三章物态变化,先看第一节温度。
多媒体展示炼铁炉和冰雪天气,得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实验引入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
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推进新课一、温度计1、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入一根塑料管,并使管内红液柱的液面位于露出部分中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计》教学设计及教后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测量原理。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温度计、水杯、冷热水、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学生笔记本、铅笔、尺子。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出物体的温度是什么概念。
步骤二:温度计的原理与结构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探讨温度计的原理。
2.学生发表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进行讲解。
3.展示温度计的结构:教师展示温度计的实物,并请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
步骤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说明温度计的单位:讲解摄氏度的定义及其与华氏度、开氏度的关系。
带领学生理解温度计上刻度的含义。
2.演示温度计的使用过程:教师示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详细说明操作步骤。
3.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自行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步骤四: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保养:教师讲解温度计的保养注意事项,并告知有关措施。
2.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集思广益:请学生逐组依次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5.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复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调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生总结:学生在笔记本上归纳整理温度计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后的教学设计1.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检查学生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结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在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巩固练习•布置温度计的相关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再次运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知识梳理】一、温度与温标1、温度(1)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表示冷热程度,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不存在大小或多少之分,因此,在语言表述时只能说温度高或温度低,温度上升或下降等.2、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摄氏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100度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例如“-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不能写成52C或读作摄氏零下52度。
(2)热力学温标: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把-273.15℃叫做绝对零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通常取绝对零度为-273℃),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华氏温标(了解):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32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212度,中间等分180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度。
二、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利制作的。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温度计:(1)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2)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3)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三、温度计的使用1、实验室温度计(1)使用前:估计待测液体温度,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然后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①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③读: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
月日课题 4.1温度计1 第学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准备: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电脑平台。
三、教学过程:①复习提问(课堂导入):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②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③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学生活动内容老师活动内容看天气预报,说说哪个城市最热?哪个城市最冷?为什么?因为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地方热,温度低的地方冷。
出示我国从南到北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一、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农作物只有在适宜的回答:能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右手感觉热,左手感觉冷。
说明人对温度的冷热感觉并不正确。
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井水“冬暖夏凉”温度下才能生长、成熟。
各种食品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才能制成并供我们食用。
那么你能确切地说出某一个物体的冷和热吗?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
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
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
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知识梳理】一、温度与温标1、温度(1)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表示冷热程度,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不存在大小或多少之分,因此,在语言表述时只能说温度高或温度低,温度上升或下降等.2、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摄氏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100度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例如“-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不能写成52C或读作摄氏零下52度。
(2)热力学温标: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把-273.15℃叫做绝对零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通常取绝对零度为-273℃),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华氏温标(了解):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32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212度,中间等分180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度。
二、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利制作的。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温度计:(1)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2)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3)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三、温度计的使用1、实验室温度计(1)使用前:估计待测液体温度,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然后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①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③读: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
④记:记录结果必须带单位,用负号表示零下温度。
2、体温计的使用:(1)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2)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其他温度计不用甩),消毒后才能进行测量。
3、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
其步骤为:(1)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2)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3)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4)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5)根据题意求解。
四、热膨胀与热传递1、热膨胀:物体热膨胀的一般规律: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膨胀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膨胀的最小.但是水在4℃以上跟一般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但在0℃到4℃之间却是热缩冷胀.2、热传递(1)热传递的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相等为止.(2)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3)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诊断自测】1. 物体的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2. 摄氏温度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度,它的一等分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摄氏度。
3.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或。
4. 体温计和一般的温度计不同,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使玻璃管内的水银退回玻璃泡内,而其他温度计使用前不允许.5. 如图所示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考点突破】类型一:温度计的读数例1如图是用常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物体的温度示数,它们分别是:甲:℃,乙:℃。
<答案>-22;36.8<解析>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22℃;图乙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
它的读数为36℃+0.8℃=36.8℃。
类型二:体温计的使用例2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 36 ℃和40 ℃B. 40 ℃和40 ℃C. 39 ℃和40 ℃D. 39 ℃和39 ℃<答案>C<解析>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
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6℃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9℃。
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40℃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9℃,即显示病人的实际体温40℃。
所以C正确。
例3 一支温度计标度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
用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插入沸水时,示数为95℃。
(1)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示数为23℃,则实际温度为多少?(2)如果当时室内气温为25℃,此温度计上示数该为多大?(3)若测某一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的温度是多少?<答案>(1)20;(2)27.5℃;(3)50℃<解析>由题意知,该温度计0~100℃之间共有95格-5格=90格; 所以每个格表示的温度是:格格格/910595C C 0C 100︒=-︒-︒; 该温度计的0℃在第五格处,室温在第23格处,所以室温和0℃之间有:23格-5格=18格 所以室温为:C C ︒=⨯︒=2018/9101格格t 。
(2)当时室内气温为25℃,设温度计的示数(格数)为t 示则:)5(/91025格格示-⨯︒=︒t C C 解得:格示5.27=t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27.5℃(3)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 ,则:5595-=-︒-︒t t 格格C 0C 100 解得:t = 50℃例4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答案>C<解析>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C 。
【易错精选】1. 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 .4℃B .0℃C .-40℃D .略高于-40℃2. 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3. 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 .0℃B .2℃C .4℃D .6℃【精华提炼】【本节训练】训练【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是℃,乙温度计是℃,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差℃。
训练【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训练【3】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训练【4】有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示数是96℃。
当它的示数是29℃时,实际温度是℃。
基础巩固1.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0℃B. 10℃C. 40℃D. 100℃2. 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人的正常体温C.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3.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如图所示,南极的最低气温大约是-89.2℃,读作 ( )A. 负89.2 度B. 零下89.2 度C. 负89.2 摄氏度D. 零下89.2 摄氏度4. 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大于1KB. 温度升高等于1KC. 温度升高小于1KD. 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5. 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示数偏高的是 ( )A. B.C. D.6.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 100℃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7. “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态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C. 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D. 金属镓的熔点低于30℃,沸点高于490℃8. 在北方高寒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 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的小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9. 某人直接用一只示数为37.6℃的体温计,先后测体温分别为37℃和38℃的甲、乙两人的体温,则测得的数据分别为 ( )A. 37℃和38℃B. 37℃和37.6℃C. 37.6℃和38℃D. 37.6℃和37.6℃10. 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 ~ 0.5% 的酶制剂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