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减少压缩机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
- 格式:doc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16
1一、小组概况-------------------------------2 二、选题理由-------------------------------3 三、现状调查-------------------------------3 四、目标值确定-----------------------------5五、原因分析-------------------------------6 六、要因验证-------------------------------7 七、制定对策-------------------------------10 八、对策实施-------------------------------10 九、效果评价-------------------------------12 十、巩固措施-------------------------------14 十一、体会及下步打算----------------------142一、小组概况表1 小组概况制表:殷丽丽时间:2012年2月4日二、选题理由3文留增压站有三台G3516型压缩机组,担负着采油一厂文一、文三联合站伴生气的增压外输任务。
该机组于2003年11月投产以来,至今为止已运行了九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机组陆续出现转速不稳,导致停机甚至启动失败。
经过调试及对部分部件进行维修,均未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任务。
为了保证正常的增压外输任务实现站场安全生产,我们选择了“减少压缩机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作为2012年度活动的课题。
没有说清楚什么是“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未找到主要症结,叙述缺少数字。
三、现状调查1、现场调查我区文留增压站使用的G3516型发动机,自2003年投产以来已经运行九个年头,已到了故障频发的阶段。
而近年来转速不稳的现象频繁出现,根据卡特彼勒《G3516发动机操作与维护手册》中规定,发动机转速偏离值不大于20转/分。
减少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次数一、系统简介1、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对变电站远程监控的一套电子系统,参见图1.1。
2、RTU: “REMOTE TERMINAL UNIT”的简写,意为远程终端装置。
主要作用是应用微机、通信技术完成对设备的监控,包括对设备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等。
3、RTU子站:RTU子站是一个与变电站设备直接相连的终端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设备信息的采集和遥控指令的执行。
4、远动系统:是指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位于变电站的部分。
它主要由RTU及RTU子站等设备组成。
5、一体化:“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简称。
其特点是将继电保护和测控功能集成在一个装置里。
它实现测控功能的部分相当于RTU子站。
6、一体化远动系统:是指使用了一体化分机的远动系统,如图1.1中虚框部分所示。
图1.1 包含一体化远动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框图二、小组概况1、企业设备故障处理方针:缩短设备带“病”运行时间,降低维护费用。
2、存在问题:我局共有15个变电站,其中9个变电站使用一体化远动系统,而其2003年全年发生故障124次,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且维护费用超过万元,对我局的生产成本也构成了较大挤占,如表3.1所示。
3、选定课题:减少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次数。
四、现状调查我们对2003年全年造成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如表4.1所示。
然后再根据表4.1绘制出排绘列图,如图4.1所示。
图4.1 造成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的问题排列图从排列图可以看出,485总线通信中断是造成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的主要问题,他们所占比例达74%。
五、确定目标100%75% 50% 25%0%74%84%90%94%频数(次) 累计频率N=124通信中断我们目标设定为将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次数由每年124次下降到72次,如图5.1所示。
图5.1 本次QC 活动目标六、目标可行性分析1、目标值分析我们对2003年全年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折线图,如表6.1、图6.1所示。
降低变频器故障停机次数一、小组概况二、 选题理由动力车间制冷空调温湿度等工艺指标的保障供给率≥98%。
车间文件要求为保证制冷空调温湿度等工艺指标的达标供给, 制冷空调等设备每月故障停机≤10次,每次停机不能超过10分钟。
设备运行现状选 题降低变频器故障停机次数变频器驱动我车间制冷空调等设备的运行,2004年3月—5月变频器故障共89次,每次故障都造成设备不同程度的停机,打乱正常工序,影响制冷空调温湿度等工艺指标的保障供给。
三、现状调查小组成员将2004年3月----5月变频器故障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共有89台次变频器故障停机记录。
1、2004年3----5月变频器故障情况调查:2、故障项目分类统计表:根据以上统计表作出排列图: 100% 累计20%40%60%80%过电压跳闸 过载故障 欠电压故障 温度过高 其它故障四、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1、目标确定导致变频器故障高的主要问题是“过电压跳闸” ,平均故障22次/月,占变频器故障的74.2%。
小组将这一问题列为本次活动的主攻方向,决定通过本次活动,要将变频器“过电压跳闸”故障由平均22次/月,降为平均2次/月。
活动目标:变频器“过电压跳闸”故障≤2次/月 2、目标值确定依据⑴车间文件规定制冷空调等设备故障停机≤10次/月;⑵从排列图看出,变频器“过电压跳闸”故障是A 类问题,我们只要解决此类问题,就可以将变频器故障停机次数降为(10+9+2+2)/3=7.7次/月;⑶如果我们的活动目标能达到,则变频器故障次数将降为(7.7+2)=9.7次/月<10次/月。
3、目标可行性分析五、原因分析1、变频器控制系统介绍:下图是我厂变频器控制系统示意图,10KV 电压经过变压器变压为380V 电,380V 电供给变频器,变频器通过改变频率控制电动机运行。
变频器的运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①雷电波及杂波干扰、②主电源波动干扰、③马达负载变化、④变频器力矩特性设置。
降低微机保护的故障率一、小组概况小组成员情况制表:冠军制表时间:2008年1月13日二、选题理由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我局的电网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的电网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继电保护的动作可靠性直接关系我们电网稳定运行。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继电保护装置仍存在部分缺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局电网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网运行对微机保护的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使我局微机保护装置的健康运行水平上一个台阶。
我们QC小组确定了以“降低微机保护的故障率”为课题展开活动。
三、现状调查:我局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其系统保护装置用保护单元与测控合二为一,该装置将正常的RTU功能和故障时的继电保护功能融为一体,另外有通信接口与上层管理机通信,形成一个监控保护网络。
保护装置除具备常规保护的功能外,装置还具备遥测、遥信、遥调等功能,但该装置也存在抗干扰差等方面缺点。
我们QC小组根据往年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针对微机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查。
请看以下实例:2005年6月21日,变电站运行人员在我局35KV振屯变电站巡视时,发现17板线路在没有送电的情况下,显示器却有361A的电流显示,后经检修人员检查确认是保护箱的电源板损坏所致。
烧毁点361A2008年1月—3月,我QC小组对微机保护装置缺陷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微机保护装置缺陷情况调查表电压等级35KV 10KV 合计装置数量(套) 30 42 72存在缺陷的装置数量(套) 6 13 19 存在缺陷的装置百分比20% 30.9% 26.4 调查时间2008.1 2008.1调查人冠军、王国强、雷晓东叶刚、靳开颜、宁制表:宇辉制表时间:2008年3月15日10KV 、35KV 保护装置缺陷所占的比例制图:雷晓东 制图时间:2008年3月16日 四、 设定目标根据我局电网实际情况,考虑到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我们设定了目标:五、目标可行性分析:1、 课题确定后,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天然气产销厂2012年度优秀QC小组成果推荐材料减少压缩机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小组名称:输气管理二区QC小组发布人:殷丽丽单位: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输气管理二区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日目录一、小组概况-------------------------------2二、选题理由-------------------------------3三、现状调查-------------------------------3四、目标值确定-----------------------------5五、原因分析-------------------------------6六、要因验证-------------------------------7七、制定对策-------------------------------10八、对策实施-------------------------------10九、效果评价-------------------------------12十、巩固措施-------------------------------14 十一、体会及下步打算----------------------14一、 小 组 概 况表1 小 组 概 况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职称 组内分工 1 殷丽丽 女 29 本科 助工 组织实施 2 王守风 女 39 大专 工人 现场实施 3 张起科 男 47 本科 首席专家 方案策划 4 徐水星 男 40 大专 工程师 方案论证 5 祝卫忠 男 41 大专 技师 现场实施 6 杨立军 男 39 中专 工程师 资料收集 7 蔡小虎 男 37 大专 工程师 现场监督 8 刘雅静 女 27 本科 助工 现场实施 9 王峰 男 27 本科 工人 现场实施 10桑杰女37本科工人现场实施制表:殷丽丽 时间:2012年2月4日二、选 题 理 由输气管理二区 QC 小组组建时间 2012.1课题注册时间 2012.2注册编号 输二2012-01活动次数 16次活动小时/次 2小时课题类型 现场型活动时间 2012年2月~11月活动出勤率 100%表1:小组成员简介文留增压站有三台G3516型压缩机组,担负着采油一厂文一、文三联合站伴生气的增压外输任务。
该机组于2003年11月投产以来,至今为止已运行了九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机组陆续出现转速不稳,导致停机甚至启动失败。
经过调试及对部分部件进行维修,均未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任务。
为了保证正常的增压外输任务实现站场安全生产,我们选择了“减少压缩机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作为2012年度活动的课题。
没有说清楚什么是“转速不稳故障发生率”,未找到主要症结,叙述缺少数字。
三、现状调查1、现场调查我区文留增压站使用的G3516型发动机,自2003年投产以来已经运行九个年头,已到了故障频发的阶段。
而近年来转速不稳的现象频繁出现,根据卡特彼勒《G3516发动机操作与维护手册》中规定,发动机转速偏离值不大于20转/分。
我区人员从对压缩机维修经验分析来看,进气门、汽缸进气滤网是燃气进入汽缸的主要通道,其经常清理的气门积碳图缸盖积碳图(清理后)堵塞严重阻碍了汽缸内的燃气配比,影响了汽缸的正常燃烧,从而影响了整台机组的运行状况,造成了压缩机各个汽缸工作不平衡,发动机转速不稳定,其平均偏离值在60转左右,达不到规定要求。
而造成进气门积碳,汽缸进气滤网盐堵主要还是由于燃料气有杂质的燃料气进气滤网堵塞问题所在。
2、数据调查Qc小组成员于2012年4月-7月,对文留增压站压缩机停机故障排除情况进行了一个统计记录。
表2 压缩机停机故障排除统计表序号日期设定转速实际转速偏离转数正常偏离范围分析原因1 4.7 910 973 63 0-20 末级调压阀回座不密封2 4.16 910 965 55 0-20 进气门积碳3 4.20 910 952 42 0-20 汽化器薄膜阀回座不密封4 4.25 910 969 59 0-20 燃料气减压阀气孔堵塞5 5.9 920 970 50 0-20 混合比不合适6 5.12 920 986 66 0-20 末级调压阀回座不密封7 5.24 940 982 62 0-20 氧含量传感器故障8 6.10 920 985 65 0-20 进气滤网堵塞9 6.17 920 973 53 0-20 进气滤网堵塞10 6.23 920 968 48 0-20 进气门积碳11 7.3 920 982 62 0-20 进气滤网堵塞12 7.10 930 982 52 0-20 电磁阀脏堵13 7.21 910 957 47 0-20 汽化器薄膜阀回座不密封制表:王峰时间:2012年7月25日由发动机瞬时转速来看,转速瞬时波动值在60R/min左右。
压缩机转速不稳原因分析图(图表1)制图:杨立军时间:2012年8月5日从分析原因事件统计表分析图来看,不管是进气门积碳还是滤网堵塞或者机组其它元件密封不好、堵塞、脏堵,都是因为燃料气气体有杂质,它占原因总数的大部分。
综合以上调查:燃料气有杂质是造成压缩机转速不稳的主要问题。
上面的分析图是关联图吗?用处不对。
再增加一些数据,划出排列图就更好了。
四、目标值确定1、目标值结合机组运行状况与机组操作说明书相关参数,将G3516机组的转速瞬时波动值由原先的60R/min降至小于20R/min 。
602020406080100转速波动值RPM现状目标2、目标依据:根据卡特彼勒《G3516发动机操作与维护手册》中规定,发动机转速偏离值不大于20转/分。
单位要一致。
五、原 因 分 析,经过调查主要问题是燃料气有杂质,为什么又把转速不稳 做为主要问题呢?2012年8月5日,小组成员对压缩机转速不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归纳整理后做如下因果图(图3)。
材料人操作机组方法失误技术培训针对性差技能考核不到位机组配件质量不佳维修工技术水平低 开停机不遵守操作规程机组配件磨损机组进气不畅机组状况老化 燃料气有杂质 机燃料气又成了未端因素了?图表2 小组活动目标制图:刘雅静 日期:2012年7月28日压 缩 机转 速 不 稳因果分析图(图表3)制图:殷丽丽 时间:2012年8月5日六、要因验证2012年8月15日~9月20日,小组成员分头对5个末端因素进行了逐一验证:表 3 验证一末端因素机组状况老化验证人蔡小虎验证时间2012.8.15 验证地点文留增压站验证过程文留增压站三台机组于2003年正式投产,距今也运行了九个年头,虽然机组运行了37000多小时,已经到了故障多发期,机组状况老化,此原因不可控。
验证结果非要因制表人:桑杰时间:2012年8月15日表 4 验证二末端因素机组配件质量不佳验证人蔡小虎祝卫忠验证时间2012.8.16~8.22 验证地点文留增压站验证过程对机组顶部进行拆卸后,我们发现气门、气门座圈、活塞、活塞环、缸盖、缸头等部位没有发现由质量问题引发的部件烧损、破坏、变形、断裂等质量问题。
虽然存在一定情况的磨损,但这些磨损都在参数正常范围之内,加之我厂装备科有完善装备验收制度,验收人员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因此确认不存在机组配件质量问题。
验证结果非要因制表人:刘雅静时间:2012年8月22日表 5 验 证 三末端因素 开停机时不遵守操作规程 验 证 人 蔡小虎 祝卫忠 验证时间2012.8.25—8.30验证地点文留增压站验证过程验证时发现8月28日有一名操作工,在机组开机与停机时,未按照开停机操作规程进行开停机。
一经发现,我们及时与技术组和主管领导取得联系,组织学习操作规程。
经过学习操作规程,但仍然消除转速不稳的出现。
验证结果非 要 因制表人:王守风 时间:2012年8月30日表6 验 证 四末端因素 技术培训针对性差 验 证 人 蔡小虎 祝卫忠 验证时间 2012.8.31~9.8验证地点文留增压站验证过程对3名维修大班人员及12名小班人员就G3516发动机结构原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修复操作技能现场跟踪,据此,归纳整理后发现:除3个新分人员对配件的结构原理掌握不清,其他人均对操作规程与保养规范熟知。
我们一直坚持职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并且在各岗位都签定了师徒合同,严格执行了考核培训制度,通过考核情况看,新上岗工人培训一个月后就能独立操作。
验证结果非 要 因制表人:蔡小虎 时间:2012年9月8日理论培训技术培训表7 验证五末端因素燃料气有杂质验证人蔡小虎祝卫忠验证时间2012.9.9—9.20 验证地点文留增压站验证过程由于我区输气系统的变化,压缩机所使用的燃料气出现了异常,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机组频繁停机、全站停机,启动失败已经非常频繁。
究其原因,在2003年前后,一气厂还在正常生产期间,具备优质的燃料气——干气,故设计院在设计蓝图时采纳了我厂的建议,取消了本该配备的燃料气独立过滤器。
后来,一气厂停产,压缩机的燃料气采用脱水站来气,汽化器内出现大量矿物盐,随着净化站的及时运营,这一问题得以缓解。
目前,净化站来气为榆林气源,沿途没有分离,我们观察到里面伴随微量粉尘,燃料气里有杂质不仅会造成机组元件密封不严,堵塞气门等,同时也致使汽缸内的燃气配比,影响了汽缸的正常燃烧,从而影响了整台机组的运行状况,造成了发动机各个汽缸工作不平衡,发动机就会转速不稳定,导致停机。
若改善了燃料气的气质问题就能大大降低转速不稳的出现几率,从而减少由于转速问题引起的停机故障,所以燃料气有杂质是压缩机转速不稳的主要因素。
验证结果要因制表人:杨立军时间:2012年9月20日验证结论:“燃料气有杂质”是压缩机转速不稳的主要原因。
七、制定对策2012年9月21日—25日,小组针对要因制定了对策(表8)。
表8 对策表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时间完成地点负责人燃料气有杂质建设燃料气独立过滤器保证燃料气气源气质良好在中开站来气管线上加一素瓷过滤器,从而对燃料气进行过滤,除去燃料气里的积液和粉尘。
2012.9.25文留增压站蔡小虎制表人:殷丽丽时间:2012年9月25日八、对策实施,实施过程描述太简单,这是主要技术点,要充分叙述。
1、准备工作对近一年来的燃料气日使用量进行统计,找出最大量作为过滤器处理量参考,根据处理量和处理效果开始进行选型,选型基本确立后,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论证,最终通过了目前使用的这种过滤器。
2、现场安装购臵过滤器后,技术人员对燃料气流程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切入点。
如图所示:添加过滤器最终碰头需要切断燃料气,这样全站停机几个小时,会放空大量天然气,造成巨大浪费。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过滤器碰头期间,利用临时流程将伴生气导入作为临时燃料气,切断干气流程,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施工,又保证了压缩机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