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历届传播学考研真题汇总_00--10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问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不仅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
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开始,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
因此,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虽然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是他们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与宗教或政治团体的单纯机关媒介也不同。
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
依据包括三个方面:(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其实是指大众传播就是对乌合之众的传播,即指生活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互不相干、成分复杂,他们之间不存在亲情的纽带,只有法律的关系,每个人都以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投身社会,因此在心理上都陷入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状态中,又成为孤独的群体。
在大众社会中,尽管有群体网络,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彼此隔离、十分孤独的。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2007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简答题1.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局限2.霍尔的受众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3.文化工业的特征4.知沟理论。
二.辨析题1.议程设置理论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难以奏效,而在"想什么"方面却惊人成功2.是说媒体的商业经营与公共服务的三.论述题引子: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等,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试从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之.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问答题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4、便士报的意义二、辩析题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
2006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辨析题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
三、论述题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四、分析题
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武汉大学新闻理论真题2002年武汉大学新闻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4小题,共30分)1、进奏院状(5分)2、“警察局新闻”(5分)3、“拒检无能运动”(10分)4、线性传播模式(10分)二、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列宁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要点。
2、简述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的意义。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评述邵飘萍新闻活动的主要成就。
2、试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2003年武汉大学新闻理论试题一、概念评析(每题15分,共45分)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新闻的定义2、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
新闻价值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者的主观完全符合客观。
新闻客观性二、观点讨论(每题15分,共45分)1、应该由传播者的理性判断来决定什么是新闻;应该由受众构成的媒介市场来决定什么是新闻。
新闻把关2、商业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公共管理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新闻事业的性质(商品性或公共性)3、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网络不会取代传统的媒体,更多的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合。
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媒介特征)三、专题研究(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新闻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新闻传播效果2、结合历史与现实,阐述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规律。
舆论监督3、试述新闻道德的主要内涵,并请你谈一谈当前中国新闻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给出理论化的解决方案。
新闻法制与道德2004年武汉大学新闻理论试题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客观性往往导致肤浅,轻率的报道,成为媒体逃脱责任,寻求平衡的手段。
因此,对公众而言,它往往表现为负价值。
新闻客观性2、新闻的商品性是新闻的内在特性。
因此,我们应该让纯粹的市场力量来支配新闻业的运作。
新闻事业的性质3、用影像和声音传播的新闻是唯一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新闻形式。
媒介特征二、观点讨论(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一事物的固有特性,如重要性,新鲜性,有趣性等;有人则认为,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的产物,即新闻作用于接受者的产物,表现为对受众需要的满足。
武汉大学2014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了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二.问答(没有给出明确的问题,就是这段话哦)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三.论述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武汉大学2013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正误1.自由主义新闻的要义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被知晓应该部分的由公众决定,而不仅取决于主编和业主们的偏向。
(15分) 2.新闻是用事实说话。
(10分)二、简答1.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15分)2.新闻客观性的主要理论与实践要求。
(10分)三、材料解析(25分)材料大意——记者应当只能是事件的记录者,应当客观公正,不应当为任何表面的舆论所影响。
正如药家鑫一案中所体现出的媒介审判问题一样。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复杂的局势下,媒介应当是正义、公正的代表。
应当进行道德评判、惩恶扬善,肩负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请你对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传播学部分一、观点辨析1.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系统。
(15分)2.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论述(20分)论述社会制度以及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材料解析(25分)以郭美美和微笑哥等网络事件为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武汉大学2012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人的自我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1、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2、简要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1、“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涉及到当代社会的一些紧迫问题,景观研究立场不同,但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学者都对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问题充满兴趣。
传播学10年:一、辨析题(15分*2)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
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
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20分*2)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
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25分*2)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
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四、材料分析题(30分)1.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
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
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
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内容,是必然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公共责任的发挥。
(有一小部分内容没有回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2.结合新媒介的传播特点,联系相关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09年:一.辨析题(每题10分)1.传播效果研究在百余年间经历过几次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传播技术时代变迁的结果,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受众的媒体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需求.3.大众传播传播的信息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种符号对人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二.简答题(第1和2题是15分,第3题是10分)1.请你简要说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说一下你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2.霍尔的三种受众解码理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追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三.论述题(每题25分)1.批判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一些阐述性属性文字我省略了)2.有人说媒体对新闻选材的构建,背景的构建,中心议题的构建等比提供有偏见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有效一些,请你结合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谈谈你的看法.三.分析题(30分)一些关于奥运和西方偏见报道的阐述性文字后,说明国家现在在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请考生谈谈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讨论一下大众媒介的宣传的功能和作用08年: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07年: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武汉大学2008年传播学考研试卷
一 辨析 30分
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
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
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
二 简答 45分
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
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
三 论述 50分
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
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
四 分析 25分
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
武汉大学传播理论真题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20×3)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论述(40)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观念的自由市场2、沉默的螺旋3、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上的分歧。
三、辨析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郭庆光的,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请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其中“把关”题目还要谈及其缺陷。
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历年考研真题目录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历年考研真题 (1)2015年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 (1)2017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 (2)2015年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论述题1、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2、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商业化运作导致大众传媒蜕变变成了文化工业,并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导致受众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请对此观点进行论述和评价。
三、材料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
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2017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新闻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20天20题)(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
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
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
)(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
(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
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
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
传播学10年:一、辨析题(15分*2)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
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
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20分*2)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
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25分*2)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
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四、材料分析题(30分)1.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
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
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
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内容,是必然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公共责任的发挥。
(有一小部分内容没有回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2.结合新媒介的传播特点,联系相关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09年:一.辨析题(每题10分)1.传播效果研究在百余年间经历过几次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传播技术时代变迁的结果,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受众的媒体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需求.3.大众传播传播的信息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种符号对人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二.简答题(第1和2题是15分,第3题是10分)1.请你简要说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说一下你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2.霍尔的三种受众解码理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追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三.论述题(每题25分)1.批判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一些阐述性属性文字我省略了)2.有人说媒体对新闻选材的构建,背景的构建,中心议题的构建等比提供有偏见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有效一些,请你结合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谈谈你的看法.三.分析题(30分)一些关于奥运和西方偏见报道的阐述性文字后,说明国家现在在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请考生谈谈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讨论一下大众媒介的宣传的功能和作用08年: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07年: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分析题(30分)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略)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06年:一.简答题(40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4、便士报的意义?二.辨析题: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
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三.论述题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四.分析题给了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05年:一.问答(12×4)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二。
辨析(8×4)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三。
应用(20)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四。
论述(25×2)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回答要点如下: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
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
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04年: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拟态环境2、知识沟3、知情权4、可信性研究5、大众文化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三、分析题(20分)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
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四、操作题(20分)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200户,1000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请问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年:一、解释观念的自由市场沉默的螺旋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三、辨析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四、论述题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
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02年:一名词解释3*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01年:一.简答(20*3)1. 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3. 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 论述(40)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00年: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99年: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综合2010:一简答(10*3)1 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及构思方式2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3 闻一多《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特点二论述(15*2)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结合屈原的作品谈谈你的认识2分析贾平凹《静虚村记》的艺术风格法律经济部分1 分析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152 冲突规范的含义及其特征153分析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其加强措施20作文40 以“感受建国六十年”为题作文,诗歌除外2009:1、结合《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对“情”和“采”关系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