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的要点共3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35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 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题目: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导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因此我们在照顾他们的健康时要特别小心。
药物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儿童用药的独特性1. 儿童生理特征: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低,因此剂量和用药频次需要根据芳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2. 液体制剂的选择:对于芳龄较小的婴幼儿,我们应优先选择适合其芳龄段的药物液体制剂,确保剂量准确、易于吞咽和消化吸收。
3. 药物副作用: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某些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产生特殊的副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二、选择适当的药物1.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选择儿童安全的药物非常重要,我们应优先选择经过儿童临床试验和批准的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潜在有害的成人药物。
2. 儿童用药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治疗指南和儿科临床实践经验,确保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三、注意用药的正确方式1. 儿童药物剂量的计算:在给孩子使用药物前,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参考药物说明书和专业文献,准确计算儿童的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2. 药物的适当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考虑孩子的芳龄、能力和个人特点。
3.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在空腹或与某些食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其吸收和效果,因此在用药前需要注意饮食的安排。
四、药物的保存和处置1. 药物的保存:儿童用药要求药物储存环境干燥、阴凉,防止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2. 过期药物的处理:药物的有效期有限,过期药物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清理过期药物,并严禁乱丢乱倒。
总结回顾:在小儿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和不同芳龄段的药物适应性,优先选择合适、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提高儿科医疗质量,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儿童用药遴选和配备管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儿童用药遴选制度,做好儿童用药的配备管理。
开展儿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在本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成立儿童用药工作组,定期对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中儿童用药进行评估和调整。
遴选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时,可不受“一品两规”和药品总品种数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
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等医联体要建立儿童用药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儿童用药目录的统一衔接,促进儿童用药在医联体内共享使用。
各地要落实《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调剂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2〕244号),配合药监部门开展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调剂使用的审批工作,加强调剂用药的药事管理,进一步满足儿童就医和用药需求。
二、强化儿童用药临床合理使用医疗机构要落实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诊疗方案和药品说明书等,加强医师处方、药师审方、护士给药等各环节管理。
要准确掌握用药适应证,以及不同年龄儿童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剂量计算、药物不良反应等,合理开具处方并经审核合格后进行调配。
对于住院儿童患者,要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对于门诊儿童患者,要向家属详细交代用药注意事项,嘱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告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必要的复诊或紧急送医建议等。
符合法定情形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时,医疗机构要制定管理制度,医务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三、加强药师配备并提供儿科药学服务医疗机构要加大药师配备力度,围绕儿童患者需求和临床治疗特点开展专科药学服务。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重要的时期,而儿童临床最常见疾病是感冒、咳嗽,如果用药不科学,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有些儿童由于不当用药还会出现致残、致死。
为保障儿童科学用药,呵护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家长们一定要掌握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才能对儿童用药有着基本的了解,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本文对儿童用药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阐述,仅供参考。
1.儿童用药家长要掌握的要点儿童生理功能(脏器、组织)未发育完全,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力,表现出药物代谢酶分泌缺少,影响了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同时水电解质代谢能力差,影响药物吸收、代谢和正常的排泄。
作为特殊群体的儿童,与成人相比,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明显更差,所以,儿童临床用药时也不能粗暴的使用成人用药缩小剂量使用。
儿童用药一定要在药师指导下选手以,不能盲目用药,才能保障儿童的正常的生长发育。
针对儿童用药,家长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内容如下。
(1)遵循世卫组织给药原则。
家长要了解世卫组织提出的儿童给药基本原则,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儿童能口服给药不选择肌肉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
(2)成人药物儿童不能服用。
并非所有药品都能用于儿童治疗,有些药品即便有着相同的名称,其治疗的适用人群也有差异,其中有针对婴儿的药物,针对幼儿的药物,针对成人的药物,不同人群药物中有着不同的配比。
同时,在确定药物后,针对儿童群体给药也不能统一剂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重,也要选择不同的用药剂量。
尤其是儿童生病后不能随意拿成人药物为儿童服用,一定要使用儿童专用药,才能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3)遵医嘱给药。
家长为儿童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给药,既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减少用药剂量。
给药时间上不能随意延长疗程,也不能缩短疗程,更不能认为已治愈随意停药。
用药频率、时间、次数和剂量等均在医嘱指导下用药,避免剂量过大引起不良后果,例如:中毒。
也要避免剂量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
科普一下儿童用药的知识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宝宝出现感冒、发烧、腹泻、便秘等症状都是新手爸爸妈妈经常遇见的问题,部分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存在用药不谨慎、药量不准确、服药方式不正确等多种问题,进而导致部分儿童出现用药反应不良的问题。
儿童用药安全已经是影响儿童健康生长的一大隐患,本文从为什么儿童用药要谨慎,现阶段影响儿童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等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科普儿童用药相关知识。
一、为什么儿童用药要谨慎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提高了对于儿童用药安全的关注程度,但是部分家长仍然缺乏用药安全意识,认为儿童用药只要按照成人用药缩减药量就可以使用。
但是儿童不是缩小的成年人,全世界每年死亡的儿童有2/3是因为用药错误的原因导致的。
现阶段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成年人的2倍,新生儿的用药不良反应率是成年人的4倍。
根据我国耳聋康复研究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滥用药物、错用具有耳毒性药物是导致儿童发生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耳聋只是用药不良反应的一部分表现,严重的可导致儿童发生死亡。
年龄越小的儿童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越为严重,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整个家庭的和谐幸福。
儿童是特殊群体之一,因为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等与成年人不同,对于药物有其特有的反应和敏感程度。
如出生后10-15天的新生儿,胃酸水平与成人相比处于相对缺乏状态,需要经过逐渐的发展完善,至少2周岁以上才可以达到成年人水平。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受到胃酸水平、胃肠道面积、胃肠道酶的活性、转运时间、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儿童胃酸的相对缺乏对儿童胃肠道吸收药物产生一定影响。
婴幼儿的脏器尚未发育完全,影响肝脏部位肝药酶的产生量,肝药酶与药物代谢速度相关,2周岁以下的儿童肾脏流血量与成年人不同,肾脏的滤过率明显低于成年人。
大部分药物需要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儿童容易发生药物的蓄积引发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