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在校吃零食情况的调查(填写答案类)
- 格式:docx
- 大小:11.28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零食是指作为食用的且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重要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
在学生中,零食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对学生们吃零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这些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随机选取1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分发问卷进行调查。
每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为100人,总共调查了1000个学生。
问卷涵盖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等内容。
调查结果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零食是一种装满糖分、高热量食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仅有约60%的学生知道零食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
2.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学生对零食的消费频率各不相同。
大约有3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25%的学生每周吃零食2-3次,20%的学生每周吃零食1次。
还有15%的学生每月吃零食1次,剩余的1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吃零食。
3.学生对零食的偏好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甜食的偏好更高,百分之60的学生喜欢吃甜食类零食。
其次,有35%的学生喜欢薯片、口香糖等零食,而只有5%的学生倾向于吃坚果类零食。
4.学生购买零食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选择从超市或便利店购买零食,占总数的70%。
此外,有15%的学生选择从同学或同班同学那里购买,还有10%的学生选择从家人或亲戚那里购买。
5.学生吃零食的原因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吃零食是因为感到无聊或在休闲时间需要娱乐。
另外,有30%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甜食的学生来说。
有15%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剩下的15%学生则认为吃零食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6.学生对零食的健康认知令人担忧的是,只有30%的学生意识到过量摄入零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7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吃零食会增加他们的体重。
结论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存在欠缺,不了解零食中营养元素的不足。
莫把零食当主食——关于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一、现状现在,中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
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
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
有一些中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班40名学生里82.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
仅有3.37%的中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
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
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学生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学生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
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第二,高糖食品。
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学生、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
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
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为了详细调查有关在校中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现象,笔者不仅在班上开展了一些“问卷调查”,还暗中查访学校小卖部及学校周边零食店,以期能获得完备的一手资料。
现就以多次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1、生活水准的提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0%的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父母要么是有固定的高收入者,要么家庭中都有合法的经济的来源。
平时的节气,特别是春节期间,子女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
据统计,103名学生中,“压岁钱”达500元以上者有25%。
2、家长的溺爱。
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常年没有回家,很少对子女的身心有贴心的关怀,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愧疚。
这样的学生达到40%以上。
3、环境的影响。
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大人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学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学生有句口头禅:他都在吃嘛。
有这种想法的在9%左右。
4、深受请客风的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请客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头脑里,也产生了今天你请我吃了一包,明天我就得请你吃一袋,以还人情。
5、受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
调查中看到学生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广告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却不过问它的营养!6、享受型。
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不可忽视它的影响力。
追求物质的享乐,是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吃零食也不在话下了。
7、放松心态。
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特别是甜食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心里感到轻松自然,于是,久而久之,所谓“放松”也成了学业沉重的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之一。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
那么,如何看待中学生吃零食这一现象呢?中学生吃零食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二、中学生吃零食存在的危害1、影响食欲。
如果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必然会造成孩子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的破坏,严重影响子女的食欲。
最后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2、影响味觉。
零食中的酸、甜、咸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对孩子味觉的破坏,如某些牌子的方便面里,有极其辛辣的调料,经常食用,会导致孩子的味觉迟钝,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足以引起食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饮食的需求也较为特殊。
零食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大部分中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甜食类的零食,如巧克力、糖果和蛋糕等。
这类零食的甜味能够给他们带来愉悦的口感和满足感。
此外,有一部分中学生喜欢咸味的零食,如薯片、坚果和饼干等。
这类零食多为方便携带,可以满足他们在学校或课间的口腹之需。
二、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过度依赖零食的现象。
他们往往在无聊、压力大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选择吃零食来缓解情绪。
这种消费习惯可能会导致中学生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三、中学生零食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选择零食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广告宣传的影响。
中学生普遍容易受到各种零食广告的诱惑,这些广告往往夸张其口感和美味,让中学生产生购买欲望。
其次是同伴的影响。
中学生往往会受到同学的影响,如果某种零食在同学之间流行,他们也会跟风购买。
最后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零食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普遍喜欢健康的零食,中学生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零食。
四、中学生零食的健康问题中学生过度依赖零食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肥胖问题。
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会导致中学生体重增加,增加患肥胖的风险。
其次是牙齿问题。
大部分零食含有高糖分和粘性物质,容易导致蛀牙和口腔疾病。
此外,长期食用高糖分的零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中学生零食的合理选择为了保护中学生的健康,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零食选择。
首先,中学生应该适量摄入零食,避免过度依赖。
检查书范本违反学校纪律在课堂上吃零食调查在学校教育中,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一环。
然而,有时候仍然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违反学校纪律,比如在课堂上吃零食。
这种行为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能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氛围。
本文将调查检查书范本违反学校纪律在课堂上吃零食的情况,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首先,我进行了一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0%的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的情况较为普遍。
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吃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学生表示他们在上午或下午较长的课程中容易感到饥饿,吃零食可以帮助他们缓解饥饿感。
还有一些学生表示他们吃零食可以提高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听讲。
尽管这些学生有自己的理由,但他们的行为仍然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规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纪律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吃零食的行为对学习的影响,并明确表示这是违反校规的行为。
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吃零食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还有可能引发其他不良行为,如噪音扰乱课堂秩序。
其次,学校可以提供适当的饮食服务,确保学生在上课期间不会感到饥饿。
学校可以增加午餐和午休时间的长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餐。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个小吃店或者提供健康的零食选择,让学生在饥饿时有更好的选择。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吃零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并请求他们在家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营养。
同时,学校也可以要求家长在学生上学前或者放学后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零食,以确保他们在课堂上不会感到饥饿。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惩罚措施。
对于那些违反校规在课堂上吃零食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以起到震慑作用。
这种措施可以是警告、扣分或者其他惩罚方式,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的行为违反了学校纪律,对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
中学生食用零食现状调查初中2017级7班江小凤辅导教师周礼华一、主题的确定:我们学校地处丰都县高家镇镇上,高家镇位于丰都县南部,距县城约30千米。
辖文溪村、建国村、厚池坝村、茶园溪村、大树湾村、花眼岩村、八岩村、方斗山村、古井湾村、向家庄村、石龙村、金家坪村、河田村、河岩村等十几个行政村。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有贪吃零食的习惯,甚至达到了“只吃零食不吃饭”的程度。
有些孩子因为吃太多的零食没有吃饭而导致生病、输液等现象。
许多家长也抱怨这种不良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利用广播进行教育,但效果甚微,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将准备在2014年11月份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学生食用零食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健康观,并了解食用零食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了解学生食用零食现状以及食用零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以此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环保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环保意识教育,并从中体验自我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引导同学们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学会探究,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4、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的科学态度。
5、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环保意识,真正意义上改变学生爱吃零食的习惯,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的对象、时间及地点:1、对象:丰都二中师生及校园周边人员。
2、时间:2014年11月06 日——12月06日,活动具体时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及上学、放学及中午的课余时间。
3、地点:学校校园、学校周边四、活动内容及过程:第一步:活动准备1、活动前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分工,活动安排,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等指导。
2、小组分工。
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组6个人,各小组选一个小组长,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分工。
3、进行问卷调查:(1)你是否有去吃过街边零食? [单选题] (2)你选择街边零食比较关注: [多选题] (3)你一般隔多少时间去购买一次零食? [单选题] (4)你每月普遍用于买零食的钱是多少? [单选题] (5)你觉得街边零食的卫生安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隐患吗? [单选题](6)你喜欢吃零食吗?填写调查表。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吃零食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尤其是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零食的需求更加旺盛。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对于零食的习惯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中学生的“吃零食”习惯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发放了1000份问卷,他们来自于不同类型的学校。
我们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并保证问卷的匿名性。
三、调查结果1.零食种类中学生吃零食的种类种类丰富多样,但以辣条、薯片、饼干等为主。
这些零食的重口味特征或许能带给他们独特的口感享受。
2.吃零食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每周吃零食的频率在3-4次之间,约占50%;而每周吃零食的频率为1-2次的中学生约占40%;只有极少数中学生每周吃零食的频率超过5次。
3.时间和地点中学生吃零食的主要时间段为课间休息和晚自习间隙,约占调查对象的80%。
而吃零食的主要地点则是教室(60%)和家里(30%)。
4.好处与问题绝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吃零食可以提供能量,并且增加学习的效果。
然而,也有约30%的中学生意识到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有害,并且可能引发不良习惯。
5.零食选择在选择零食时,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方便携带的食品,如小包装的薯片和饼干。
而健康型零食的选择较少。
四、讨论1.增加营养型零食的宣传考虑到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营养型零食的宣传,引导中学生选择更为健康的零食。
2.提高零食的品质许多中学生吃的是劣质的零食,其中添加的调味剂和防腐剂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零食市场的监管,提高零食产品的质量。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学生吃零食的频率一般较高,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应该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吃零食,并且要选择相对更健康的食品。
五、结论中学生对于零食的需求是旺盛的,他们更偏向于选择具有方便性和口感特色的食品。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中学生群体中,有高达80%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
这表明,吃零食已经成为中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们喜爱的零食种类多种多样,包括薯片、糖果、巧克力、饼干、
果冻等。
其中,薯片和糖果是最受欢迎的零食种类。
关于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吃零食是为了消遣娱乐,缓解
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可以增加能量和满足口腹之欲。
调查还发现,中学生吃零食的频率较高,有超过6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其中20%的学生每天至少吃两次以上。
这说明,中学生们对零食有着较强的需求和依赖。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10%的学生承认自己吃零食过量,导致身体变得肥胖。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放学后容易购买高糖、高脂肪的零食,这给他们的健
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学生在吃零食方面存在着普遍的习惯。
虽然吃零食可以带来一定的享受,但也需要注意适度,避免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
为了维护健康,中学生应该在选择零
食时更加关注其营养成分,并合理安排吃零食的频率和数量。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问题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
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
此项调查是对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番禺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三、调查方法及时间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洛浦沙滘中学的1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50份,有效问卷144份,完成率达到96%,时间为11月26日。
四、调查分析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 ,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 %,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 %。
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
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一、现状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
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
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
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
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
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
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青少年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
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第二,高糖食品。
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
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
关于中学生在校吃零食情况的调查(填写答案类)尊敬的老师:您好!本学年我们开展了“零食与健康”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使我们得到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恳请您给予配合。
谢谢您的合作!
调查班级:任课教师:
1、你班多少学生在校吃零食?
2、学生吃的零食一般是哪一类的?
3、您对学生不喜欢吃饭持什么态度?
4、您赞成学生吃火腿肠(含防腐剂)之类的食品吗?
5、您的孩子也经常吃零食吗?
6、您的孩子每月大约要花多少钱买零食?
7、您怎样看待学吃零食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