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5
3000字论文标准格式模板范文优秀3篇篇一:论文范文参考篇一我的中国梦当中国梦在遥远的北京被唤醒时,全国人名都热情洋溢地为此奔走,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实现整个名族伟大复兴,经济高度繁荣,科技快速发展,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高度提高,让世界看到,中国正在一天天地登上世界的各个舞台,发挥着原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很多地方都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国家。
在很久以前的唐朝,唐人就已经在各个领域做得很出色,无论是军事,科技还是文化,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如说四大发明就来自于那个时候。
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中国梦已不再局限于那样的一个程度,已经超越只满足民生所需、减少战乱,而是要让全国人名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地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要。
将中国梦阐释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中国梦的实现进行了里程碑式的规划。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与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执政党息息相关。
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要实现的过程就无比艰辛,,虽然说发展改革的时机到了,时间也会比较的长。
而作为我们个人,就是要汇小流以成江海,凝聚个人力量。
首先,我们要相信党的领导,对国家绝对忠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像一盘散沙,而是像一个有无数沙子组成的混凝土一样坚强,怀有共同的目标,怀有一样的理想,真真实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点点滴滴,不违背祖国,不辜负党的期望;第二,要普及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要把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想法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也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完成,我们需要动员全体所有社会人一起来规划建造我们自己的家园,如果思想得不到提高,行动上就永远跟不上节奏,活着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知道要走出去,可就是迷失了方向;第三,社会主义领导层要不断打开视野,积极寻找治国之策,因为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繁荣,有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我们政府的策略,尤其是现在的这个阶段,我们的成果已经得到一定的认可,但和世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距离,只有我们的领导者能够既能保持一些方面的持续发展,又能放眼看世界,向欧美等归家吸取先进的治国治家之策,才能保持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经济卫生等各领域不落后。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
A4 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或听老师的安排)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
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xxx,是xx级xx1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C/S的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论文是在朱xx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
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
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
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
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
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论文引用模板论文引用模板「篇一」(1)期刊[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3)论文集[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5)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8)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1998-12-25(10).(9)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论文引用模板「篇二」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目录【单独一页】【摘要和关键词中英文单独一页】最初咖啡馆VI设计制作姓名, 计算机应用技术摘要:在品牌营销的今天,没有VI设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像是一个失去灵魂的赚钱机器。
所以,VI设计已成了一种潮流,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设计拟为最初咖啡馆做一套VI设计,在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历史背景,明确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结合色彩学、图案学等VI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设计。
经过反复揣摩与多次实践,确定企业标志与最终设计方案,本文重点就该作品的创意来源,设计思路,标志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VI设计;最初;品牌VI Design of Initial CafeZhangs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Abstract:In the brand marketing of today, if a modern enterprise have no VI design, as a moneymaker of losting soul. Therefore, VI design has became a trending,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is is a design for Initial cafeI Limite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Have a clear idea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businesss philosophy. Combined with color science and design science what i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VI design, and start the design. After repeated thinking and several times practice, having determined the corporate logo and the final design,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creative source of work, ideas of design and logo design.Key words:VI design;Initial ;cafe Brand一、引言(一)VI设计概念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CIS系统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
论文目录提纲范文模板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
想要拿出一篇响当当的论文,写好提纲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论文提纲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论文详细提纲范文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2.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维度2.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2.4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第3章承担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3.1企业生态系统理论3.2利益相关者理论3.3竞争优势理论第4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4.1制度背景4.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4.3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第5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设计5.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5.2变量设计5.3模型构建第6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分析6.1描述性分析6.2相关性分析6.3回归结果分析6.4稳定性检验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7.1研究结论7.2对策及建议7.3研究的局限性本文结论论文提纲万能模板1. 引言 8-121.1 研究背景 8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8-91.2.1 理论意义 8-91.2.2 实践意义 91.2.3 研究目的 91.3 研究主要方法 9-101.4 本文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0-11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1-122.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定价的研究综述 12-18 2.1 国外研究动态 12-142.2 国内研究动态 14-16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16-183.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的相关理论基础 18-30 3.1 天气指数保险的内涵、外延及其产品特征 18-20 3.1.1 天气指数保险的内涵 18-193.1.2 天气指数保险的外延 193.1.3 天气指数保险的产品特征 19-203.2 天气指数保险的产生背景 20-223.3 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劣势与应用范围 22-293.3.1 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分析 22-243.3.2 天气指数保险的缺陷分析 24-273.3.3 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范围 27-293.4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产品的理论与工具 29-304.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原理和定价方法 30-374.1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原理 30-314.2 天气指数保险定价方法 31-364.2.1 精算定价法(actuarial approach) 31-324.2.2 衍生品定价法(derivatives pricing approach) 32-35 4.2.3 无差异定价法(Indifference Pricing Approach) 35-364.3 主要定价方法间的比较以及本文使用的方法 36-375. 天气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举例 37-555.1 天气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试点推行的概况 37-535.1.1 家庭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icro-level) 38-455.1.2 中间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eso-level) 45-495.1.3 国家层面的天气指数保险(macro-level) 49-525.1.4 其他国家的天气指数保险应用举例 52-535.2 国外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53-556.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实证——以四川省玉米为例 55-63 6.1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情况 556.2 四川玉米天气指数产品的设计 55-566.3 四川省玉米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 56-616.3.1 第一种纯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6-586.3.2 第二种纯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8-616.4 研究结论 61-637.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建议 63-667.1 我国目前天气指数保险存在的突出问题 637.2 我国发展天气指数保险的政策建议 63-66参考文献 66-75后记 75-76附录 76-81致谢 81-82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范文中文摘要Abstract中文文摘目录绪论一、选题的背景与缘由二、研究综述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四、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原因分析第三章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一、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面有效发展三、开展各类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四、充分发挥教师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指引教师专业发展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本科生论文提纲范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第二节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一、研究思路二、文章框架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一、研究方法二、概念界定第四节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一、可能的创新点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一节就业结构演变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第二节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一、国外相关研究二、国内相关研究第三章就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关联机制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演化规律一、就业结构演变规律二、城镇化演变规律第二节就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一、产业结构通过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发展二、技术进步通过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第三节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一、通过城镇完善的社保制度优化就业二、通过城镇居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就业三、通过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调整第四章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化第一节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演化一、就业结构时间变化二、就业结构的空间演变第二节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演变一、人口城镇化时间变化二、人口城镇化空间分异第三节就业结构偏差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一、就业结构偏差二、就业结构偏差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分析第五章长三角就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与人口城镇化格兰杰因果检验一、数据说明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三、研究结论第二节就业结构影响人口城镇化的中介作用分析一、中介作用及其检验方法二、就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分析第六章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第一节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面板回归分析一、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的提纲二、理论模型、选用指标和数据说明三、实证结果分析第二节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空间回归分析一、理论基础及模型选择二、实证分析第七章主要结论及启示第一节主要结论第二节启示论文目录提纲范文样本目录 5-8CONTENTS 8-11摘要 11-14ABSTRACT 14-17第一章绪论 18-30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8-19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1.2.1 复合储能技术的提出 19-211.2.2 微电网复合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21-27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7-30第二章多端口复合储能接入技术 30-522.1 微电网中复合储能接入形态 30-322.1.1 微电网对储能的应用要求 302.1.2 多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构建 30-322.1.3 多端口复合储能拓扑的统一形态 322.2 三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及定功率传输控制 32-432.2.1 三端口复合储能拓扑选择 33-342.2.2 三端口变换器的功率传输原理 34-382.2.3 三端口全桥复合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原理 38-40 2.2.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定功率传输策略 40-432.3 实验研究 43-512.3.1 三绕组高频变压器设计 43-442.3.2 移相PWM控制的实现方法 44-452.3.3 三端口储能变换器定功率传输控制的实验研究 45-50 2.3.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控制实验 50-512.4 本章小结 51-52第三章三相四开关容错型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 52-81 3.1 容错型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 52-583.1.1 三相四开关容错拓扑的提出 52-533.1.2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53-563.1.3 储能变换器容错前后的.性能差异 56-573.1.4 储能变换器容错切换策略 57-583.2 三相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技术 58-673.2.1 基于HSD模型的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原理 58-603.2.2 储能变换器的HSD模型 60-623.2.3 变换器典型故障向量 623.2.4 基于电流状态残差演变特征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62-64 3.2.5 实验验证 64-673.3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容错运行技术 67-803.3.1 四开关变换器输出不平衡机理 67-693.3.2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对四开关变换器的影响 69-703.3.3 等效SVPWM控制方法 70-713.3.4 具有直流中点偏移补偿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 71-723.3.5 等效SVPWM算法的实现 723.3.6 仿真分析 72-773.3.7 实验验证 77-803.4 本章小结 80-81第四章微电网储能柔性支撑统一控制技术 81-1064.1 三相四开关APF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81-884.1.1 三相四开关并联型APF拓扑 81-824.1.2 APF电能质量控制实现方法 82-834.1.3 三相四开关APF电源电流跟踪补偿策略 83-844.1.4 储能变换器的定功率控制和电能质量统一控制策略 84-88 4.2 电压不平衡下APF电流参考值生成 88-914.2.1 电压跌落引起的微电网电压不平衡 88-894.2.2 基于线电压合成的APF电流参考值生成策略 89-904.2.3 仿真验证 90-914.3 三相四开关储能型APF实现技术 91-984.3.1 主回路参数设计准则 91-944.3.2 软硬件设计 94-984.4 实验验证 98-1054.4.1 微电网实验平台 98-1004.4.2 四开关储能APF实验装置 1004.4.3 基于电源电流直接跟踪的APF补偿效果 100-1024.4.4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的影响 102-1034.4.5 储能变换器有功调节与APF兼容控制 103-1054.4.6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定功率控制 1054.5 本章小结 105-106第五章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管理的多目标优化技术 106-1235.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建模 106-1095.1.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优化目标 106-1085.1.2 多目标优化的约束条件 108-1095.1.3 微电网复合储能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1095.2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算法 109-1135.2.1 微电网储能多目标函数预处理 109-1115.2.2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111-1125.2.3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评价指标 112-1135.3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算例分析 113-1225.3.1 储能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及优化影响因素 115-1185.3.2 基于目标函数适应度离差排序法的目标函数权重确定118-1195.3.3 储能优化配置结果比较 119-1225.4 小结 122-123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23-125参考文献 125-135附录 135-136致谢 136-13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37-13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39。
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5篇)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第1篇: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速国道干线与城市内部道路均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速度快、交通承载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低等特点,难以满足现代道路交通体系的数字化要求,迫切要求构建便捷、高效、实时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本文以ArcGISEngine开发环境为基础,对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与ArcEngine组件式平台拟进行概要阐述,并按照软件设计的相关原则,对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功能模块设计。
关键词:ArcGIS;Engine;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开发当前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规模不断增大,以机动车保有量为代表的道路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纷纷通过限号形式来减缓道路载荷。
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道路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数据自动化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利于构建时空一体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ArcGISEngine作为GIS嵌入式二次开发平台,可摆脱ArcGIS提供组件式多类型开发应用程序接口API,同时可与MicrosoftVisualStu-dio系统编程集成开发环境相融合,基于进行多类编程语言下的模块式开发。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从应用层面分析,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受众群体分为交通管理方与车辆应用客户方,其中本文所探讨的基于ArcGISEngine的应用系统主要为交通管理方的C/S客户端,具体车辆客户端则可采用基于Android、ios或WindowsMobile 平台的APP软件;从系统设计的原则分析,应坚持安全性、共享性、可拓展性与可维护性的原则,提升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发展。
作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道路空间与属性信息为基础,在确保系统不同用户权限的条件下,提供地图量测、空间漫游、数据维护等功能,检索酒店、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相关位置,并根据摄像头监控热点交通流量、密度数据,同时借助GPS定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公交、出租等公共车辆提供位置相关服务。
论文目录模板(合集五篇)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 ......................................................... . (1)引言....................................................... ......................................................... . (2)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 . (2)(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 (2)(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2)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 . (3)(一)筹资风险....................................................... ......................................................... .. (3)(二)投资风险....................................................... ......................................................... .. (3)(三)经营风险....................................................... ......................................................... .. (4)(四)收益分配风险....................................................... ......................................................... .. (5)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 .5(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5)(二)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 .6(三)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 (6)(四)财务管理不完善, 缺乏理论指导....................................................... .. (6)(五)财务决策欠科学................................................................................................................ . (6)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7)(一)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环境适应能力....................................................... . (7)(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7)(三)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7)(四)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 . (8)(五)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 (8)五、结束语....................................................... ......................................................... (8)参考文献....................................................... ......................................................... .. (10)致谢....................................................... ......................................................... (11)目录一、引言 (1)㈠立题依据和目的..........................................................................................1 ㈡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2)二、产业经济基本理论 (2)三、区域经济基本理论 (3)㈠区域经济基本理论 (3)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㈢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分析...........................................................................3 ㈣经济环境分析.............................................................................................4 ㈤我国能源结构分析及预测 (4)㈥内蒙古煤炭供求状况分析 (4)四、内蒙古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5)五、战略构成 (5)六、内蒙古煤炭行业发展战略 (5)㈠科技发展战略 (5)㈡煤炭企业改革战略.......................................................................................5 ㈢环境发展战略 (6)七、对策和建议 (6)㈠调整煤炭工业的建设方针,搞好综合开发和重点产煤基地建设 (6)㈡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6 参考文献…………………………………………………………………………………………7 后记 (8)黄强《桃花扇》中“桃花”系列词语典故和场景的运用(《戏曲研究》第57辑) 八股文的文学因素(《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推举唐宋八大家的重要动力(《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1期)推举唐宋八大家的重要动力(《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1期)现有宋人经文考辨(《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1期)明清以股文为古文的理论取向(《晋阳学刊》20xx年第5期)八股文是朱元璋和刘基所定的吗(《江淮论坛》20xx年第6期)董含《三冈识略》“李笠翁”条考辨(《文学遗产》20xx年第2期)笠翁一家言初集述考(《文献》20xx年第4期)朱熹:“代圣贤立言”的启蒙者(《东南大学学报》20xx年第3期)明清小说多续书原因新探(《明清小说研究》20xx年第2期)中国古代“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5期)境界与功名之间(《读书》20xx年第6期)顾农谢灵运新研三题(《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读《己亥杂诗》二题(《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2期)自然高妙余味无穷(《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2期)读诗闲话三则(《名作欣赏》2003年第2期)读词杂记(《中华诗学》第20卷第3期)《枯树赋》:庾信的哀叹与希冀(《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读词偶笔四则(《名作欣赏》2003年第10期)读阮籍《咏怀诗》杂记二则(《书品》2003年第5期)林下之游的终结与向秀《思旧赋》(《文史知识》2003年第11期)读最新修订本游编《文学史》(《书品》2003年第1期)三种传统的诗歌鉴赏方法(《名作欣赏》20xx年第4期)陆云生平事迹二题(《文学遗产》20xx年第3期)陶渊明:在家常生活中安顿精神家园(《书品》20xx年第4期)左思《三都赋》及其序注通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xx 年第1期)读鲍照诗札记三题(《中国典籍与文化》20xx年第1期)《腾王阁序》答疑(《名作欣赏》20xx年第1期)有节制有节奏的感情喷发—刘琨《扶风歌》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xx年第1期)陆机生平著作考辨三题(《清华大学学报》20xx年第4期)陶渊明的“僮仆”(《文学遗产》20xx年第6期)“江东步兵”张季鹰(《文史知识》20xx年第7期)《兰亭集序》真伪问题的再思考(《文学遗产》2021年第1期)田汉云清代朴学研究的重要拓展(《中国文化》第20卷)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6期)董国炎学术交叉与学术错位——论胡应麟小说学术史成就(《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金圣叹的鉴赏论(《河汾新论》2003年第6期)大行散乐作场图探讨(《文学遗产》20xx年第1期)武侠小说起于运河流域说(《明清小说研究》20xx第4期)论古典小说的转型及其经验(《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3期)论小说韵文的类别与价值(《明清小说研究》20xx第3期)论口述史小说的发生与发展(《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4期)孙悟空新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xx第4期)许建中浩气壮歌梅花岭生死不改爱国心——笔谈《史可法》(《剧影月报》2003年第2期)一部特色鲜明的文学史——评《中国文学精神》(《中华读书报》20xx年5月26日)论凌濛初“二拍”的叙事模式与道德说教(《袁世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xx年1月)凌濛初“二拍”的叙事模式及其社会蕴含(《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1期)从市井到官场的角色转换——西门庆形象再论(《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2期)《错立身》、《小孙屠》所用曲牌的曲律学考察(《文学遗产》20xx年第6期)宋濂与台阁体(《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汪俊“苏黄相争”与江西诗派的产生(《江苏文史研究》20xx年第3期)陆永峰伏中上人与《三伤歌》(《新国学》2003年第4期)中国佛教与道教(《普门学报》第17卷)试论宝卷与变文之关系(《中国俗文化研究》20xx第9期)戴健明下叶吴越刊刻中心与通俗小说(《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2期)晚明优人与戏剧之场上传播(《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5期)试论《雨花香》与《通天乐》的劝善思想(《扬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6期)论明代公案小说与律治之关系(《江海学刊》20xx年第6期)贾立国论清真词的空间结构(《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曹明升宋词雅俗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及传播(《云南社会科学》20xx年第3期)苏轼与“词风转变”(《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第4期)清人评点宋词探微(《郑州大学学报》20xx年第3期)清代词学中的破体、辨体与推尊词体(《中国文学研究》20xx年第3期)清代词学批评中的“周柳”合论(《晋阳学刊》20xx年第5期)清人对宋词离合之法的总结与体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第2期)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海南大学学报》20xx年第2期)清人对宋词用韵研究的得失与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目录第一章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学论文格式模板【篇一:学术论文模板_论文格式范本[1]】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姓名(1. 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2.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12摘要:4个整句以上,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得出现“本文”、“作者”等词汇。
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
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篇幅: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
关键词:列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缩写词请给出全称,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引言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扼要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引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1 一级标题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
如“1”,“1.1”,“3.1.2”等,编号到三级为止。
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标题不得排在页末。
模板中的各级层次标题为建议名称,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做相应的修改㈡㈦111111111111。
1.1 二级标题 1.3.1 三级标题正文部分表格:㈠下面是双栏表格示例:表1 双栏表格示例栏目1)栏目2)插图: 1图题说明为中文,置于图下。
作者提供的图用计算机绘制,线条要清晰、均匀、虚实分明,准确无误。
图注放在图题下面。
函数和谱图请提供黑白矢量图(指放大缩小清晰度不变的图)或位图(分辨率600 dpi)。
作者最好提供实际印刷大小的图片。
图分单栏(7.3 cm宽)㈡和双栏(15.3 cm宽)放置,图片的大小最好在7 cm之内。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Word文档]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直观地说,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完整版的论文格式模版,欢迎参考阅读!一、论文内容要求1.毕业论文字数根据专业及课题不同要求在8000字以上,论文内容应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不低于8000字。
2.论文撰写前应翻译完整的外文文献1,2篇(中文字数不低于3000字),要求翻译的内容与课题相关;撰写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2000字以上。
3.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制图标准。
4.论文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5.文稿中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微缩。
二、论文各部分要求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关键字,(5)目录,(6)前言,(7)论文正文,(8),(9)附录,(10)致谢。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完成日期。
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论文摘要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反应式、数学表达式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引用参考文献。
写作论文摘要时应注意能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结果和结论。
英雄”的另类书写——以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例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904班解博文指导教师:樊淑敏摘要: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塑造了一群生活在底层的溃兵形象,在对人物形象颠覆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另类的英雄主义。
与以往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在“革命英雄主义”指导下的“高大全”英雄不同,《我的团长我的团》则塑造了一群处于边缘化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抛开政见的“民族英雄”,也是“流氓”、“无赖”式的痞子英雄。
和光辉、正面、奉献、牺牲、崇高的英雄主义不同,《我的团长我的团》诠释了一种“屡败屡战”、“为了活着”、“自我救赎”式的另类英雄主义。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后现代思潮以及政策开放、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引言什么是英雄,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古今中外对于英雄这一词的解释非常多。
在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刘邵在《人物志》中解释:“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这么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①]隋代思想家王通[②]在他的著作《中说·周公篇》中解释:“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词源》中解释为:“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物。
”在西方,美国哲学家悉尼·胡克(Sidney Hook)在《历史中的英雄》中这么解释到:“所谓历史上的英雄就是那样一个人:在决定某一问题或事件上,起着压倒一切的影响;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这样的影响归因于他,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行动,或者,他的行动不像实际那样的话,则这一问题或事件的种种后果将会完全两样。
”[③]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古今中外对于英雄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涉及英雄这个词语,给人的印象都是崇高、光辉、正面的,在必要的时候,英雄会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
而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却塑造了一群“另类”的英雄,书中的角色虽然与崇高、光辉、正面挂不上钩,但他们却无愧“英雄”的称号。
《我的团长我的团》以滇缅抗战为背景,描绘了一群生活在底层、外表猥琐、衣衫褴褛的溃兵形象,颠覆了传统战争题材崇高英雄形象,给我们还原了那个时期发生过的历史。
剧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国民党的溃兵,他们被战争折磨的几乎绝望,他们互相憎恶却又相依为命,不病不饿不死成为了他们每天的生存目标。
他们骨子里却偏偏渴望一场胜利,在生存的困境下他们在团长龙文章的带领下与日寇进行斗争,从中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最后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铁血悲壮的卫国挽歌。
文献综述随着同名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改编成的电视剧的热播,对《我的团长我的团》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但其研究的文献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传播、营销角度来分析《我的团长我的团》改编成电视剧后热播的现象。
如:郭安菲的《如何营销得力?——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营销模式分析》、万小谈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叙事与传播研究》。
第二类是从文学思想方面研究《我的团长我的团》所表达出的人文思想和精神。
如:陈鸿秀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对民族文化心理及审美情趣的反拨》、程娟珍的《生命的本真——探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叙事特点》。
第三类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人物塑造与以往的不同。
如:董昱,陈鑫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人物塑造的突围与变奏》、麻春雅的《当代军事题材小说中英雄形象的异质性——以〈红日〉、〈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例》。
综观以上三类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对《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研究基本上都概括了,但对于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颠覆理念和另类“英雄主义”这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少。
本论文以人物形象颠覆、历史颠覆以及作品中表达出的另类“英雄主义”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以后研究能有所帮助。
一、人物形象的颠覆综观整个十七年文学中文学作品的创作历程,典型在这个时期被过分甚至无限制地夸大,集中表现为一个个风靡一时的革命战争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名词:英雄。
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④]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
因此,那时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都明显带有了“神化”的色彩,英雄被塑造成形象高大、胸怀宽广、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人物。
这其中塑造的比较突出的人物便有:《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日》中的沈振新。
《我的团长我的团》塑造了一群草莽、痞子式的英雄,尤其是其中的团长龙文章,在整部作品中都透着一股猥琐劲和疯癫劲,那种“流氓”和“无赖”的形象和“高大完”全不沾边,是对人物形象的颠覆。
(一)“流氓”、“无赖”式的痞子英雄这两年当由《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军事题材小说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进入人们视野后,许多经典人物以草莽、痞子的“英雄”形象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中,使英雄不再是神的化身。
如《亮剑》中塑造的李云龙形象突破了传统电视剧、电影、小说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类型化、脸谱化,颠覆了十七年文学以来的“高大全”英雄形象,树立起了一种平民化、草莽化的新英雄形象。
而《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形象的塑造却是对“高大全”英雄形象的彻底颠覆。
“草莽英雄形象具有出身底层、行为粗俗、语言豪爽粗俗等共同特质。
”[⑤]《我的团长我的团》对英雄出场的设置没有延续以往的正面出场,而是以狼狈为镜头作为对各个英雄的第一印象。
书中开篇便是孟烦了在一场败仗中以一条瘸腿为代价装死求活。
接着由他引出在收容所中的其他人物,一群无所事事的溃兵。
而作为书中最“传奇”的人物团长龙文章,他的出场设置使他比全部人都落魄:他被当作日本兵来对付,在缅甸一所燃烧着的仓库里“正要被迷龙开瓢被孟烦了穿刺被豆饼勒死,并且被不辣在肩膀上打出一个洞”,“与其说肮脏不如说一身硝烟,他的衣服上溅着血迹”,没有霸气,没有威严,只是厌倦和不屑。
在收服溃兵们的过程中,龙文章边包扎伤口边说“如果只有一条裤衩,那干嘛不用裤衩干死日军呢?”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重,“他向那五句中国兵的尸体下跪”并且“做了足有半支烟的功夫。
”为了激起溃兵们敢于和日军作战的决心,他带头把自己浸泡进黑漆漆的液体里,并像个山魈一样冲向日军。
在打仗胜利的时候他会说“你们诸位现在就是我的爷爷,我是你们众人的灰孙子!”在他冒充团长事发被庭审的时候,他每每答非所问,拐弯抹角,他会花三十分钟来述说那些两三个字便可以代表的战争中丢失和惨败的地方,他可以当众表演招魂并被虞啸卿拿东西摔了一身,他可以当众坦白他当年在部队“偷了一驼子货”并用这货换了一个中尉官衔。
在他被认命为“川军团”的团长后,他在第一次见溃兵们时可以“悻悻地把只虱子扔进自己嘴里,”并把自己的团称为“炮灰团”,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让他们的“炮灰团”生活能过好,他能通过做几顿好饭强行拉兵入伙,他会主动让迷龙办“黑市”来改善全团的生活,他会带着东西骑着个没坐垫的自行车去行贿。
在日军第一次攻打“禅达”的时候,龙文章在虞啸卿跟前像“小丑似的,不轻不重地打着自己的脸”,甚至是书中最后庆祝“南天们战役”龙文章上表彰台都“用一个下等人的方式爬上了台”。
由此可以看出,《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形象的塑造,不管是其外在形象上的穿着打扮,还是在办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无赖手段,甚至是这个形象的性格塑造,无一不体现着痞气。
所以说龙文章形象是对“高大全”形象的彻底颠覆。
(二)抛开政见的“民族英雄”受十七年文学和建国初期政治领导文艺的传统的影响,我国的有关英雄形象人物的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英雄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们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信群众并依靠群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鲜明的政治立场一直在军旅题材作品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以往的军旅电视剧中国民党军人大多被塑造为残忍,暴力坏人的形象。
”[⑥]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因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作品中关于国民党抗日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一直都非常敏感,而正面表现国民党军人抗战到底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缓和,国共双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抗日战争中两党各自的贡献和功绩,双方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而文艺、影视作品的发展正慢慢反应了这种变化。
而文艺、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英雄形象也慢慢由“革命英雄”转为抛开政见的“民族英雄”,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慢慢地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中国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主角全是国民党的军人,而且是溃败下来的非正规军人,但在面对日寇入侵,面对国家危难时,这群混吃等死的散兵游勇却表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他们在和日寇作战中表现出的顽强不屈,他们在民族危难时表现出抛开党派政见的合作御敌和各自的默默奉献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亡的保障。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多次出现了一群书虫的背影,表现出了在这部主要描写国民党军人抗战的作品中,其他阶层的人也都为抗战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书中,孟烦了和阿译总是看到“一个瘦骨伶仃的长衫家伙,他比我和阿译都年轻,无疑是一个学生,从我们中间蹒跚而过。
我们无法不注意到他背上背着的几十公斤用木头钉制的一个携行书架,对他的身体来说那完全是一道书墙,我们也无法不注意到他裹在脚上的破布,布和鞋都早走烂了,污迹斑斑中是血迹斑斑。
他看起来像是再多走一步就要死掉,但他一直走出了我们的视野。
”“到哪儿都能看见这样的人,没一跟汗毛不是难民,却一再声称自己不是难民,而是某所学校的学生、某座工厂的工人。
蚂蚁搬走大象,他们则把整座工厂、整个图书馆搬运过整个中国。
”接下来的团长龙文章和“小蚂蚁”的一段交往虽说没有完全抛开党派政见,但都表明了各自为国家奉献的决心。
“小蚂蚁”被龙文章打了之后还在说,“谢谢。
我错啦。
幸亏你们提醒。
其实我来滇边,本来是想去沦陷区打游击的,但是我又怕,因为那边特别难。
现在我明白啦,难的地方也是中国的地方,得有中国人在。
”之后的龙文章带着小分队突入到日军占领区的“铜钹”营救“孟烦了”的父母,在“铜钹”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合作打了两仗,并且再次看到了加入游击队中的“小蚂蚁”,使得一切的距离便再也不见,“红和白到底有多远距离?一起打了一仗,不,两仗,所有的距离再也无法保持,所有装出来的犊子全部完蛋。
”在从“铜钹”往回走的最后路程里,“小蚂蚁”在争着当排头兵的过程中被一颗子弹永远留在了滇西的密林里,而游击队也为了掩护小分队顺利撤退全体牺牲。
不管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故事所基于的背景历史还是剧中人物的塑造,都表现了过去有意被忽略的领域,是对历史的一种正视,对以前历史表达和人物塑造的一种颠覆,从另一方面来说,深化了抗战题材文艺、影视作品的民族化主题,而剧中所塑造的各人物则是更表达了民族英雄的范围。
(三)边缘化的小人物“所谓的边缘化人物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体系中本来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社会形势发生改变之下, 他们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中心地位开始逐渐走向社会边缘的特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