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 第三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一】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答:不能。
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砍伐树木;毁林开荒;农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
(1)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二】○观点一: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
观点二: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观点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
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答:三个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人类要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认识到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欲。
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是靠人类自身。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H、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1)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严峻的资源形势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我国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能力目标:掌握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保护环境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我国的资源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
学习难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自学导学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的。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但、。
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十分严重。
4.资源问题也是问题。
5.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型社会、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1.家园,物质基础。
2.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3.浪费,损失。
4.发展。
5.当代人,后代人,和谐共处。
6.可持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四、课堂研讨(1)近几十年来,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哪些?(2)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将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3)请你列举三种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4)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语。
参考答案(1)①人口过多过快增长。
②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③我国环保法律不够完善,执法部门管理力度不够。
④人们的节约、环保意识低。
⑤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导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损失。
《实施可持续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资源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并勇于同不符合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空气、土地、森林、水等资源,水是生命之源,这节课就从水资源开始。
(多媒体展示)公益广告:《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不要让人类看到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
同学们,看了这段公益广告,我们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感受到危机感。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和我国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新课讲授呈现目标(多媒体显示)1、我国资源国情是什么?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影响?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5、小组读课文、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6、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水资源居世界第4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6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草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师:结合这则材料分析,谈谈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板书: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生: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九年级政治教案课题2.4.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
2.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自然资源总量人均拥有量耕地面积3126森林面积8107草原面积276淡水资源655矿产资源380提问:看了表格内容,你有何感想?一、我们共同的家园(板书)1.我国的资源国情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我国资源的特点。
小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2.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举出实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不和谐带来的危害。
小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不和谐带来的危看表格谈感想。
讨论我国资源的特点。
用材料背景引出本课内容。
了解我国资源现状,辩证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害。
小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55页的三种观点:观点1.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观点2.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观点3.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
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小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的“相关链接”小结: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情境探究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内容和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的内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这个中心展开,包括“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资源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并勇于同不符合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作斗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本课难点。
二、学情分析当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受已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只是通过网络、影视等媒体了解到一些问题的表象,对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还不清楚。
特别是我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获取这些信息渠道较少,很难理解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因此要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问答法、讲授法等方法教学。
(1)多媒体教学。
通过丰富的图像、音频、文字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受更加深刻。
(2)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3)讲授法:学生对于有些理论认识不清,或感受不深刻,结合图文资料,教师进行讲授,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重点、要点。
四、教学准备、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填写导学案。
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含义、要求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资源现状;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含义、要求必要性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课前预习: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什么?3、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4、资源问题说到底就是问题。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6、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7、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学习过程1、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一】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答:不能。
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砍伐树木;毁林开荒;农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
(1)、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二】P55答:三个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人类要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认识到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欲。
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是靠人类自身。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H、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市级优质课教案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特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明确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做的工作。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违反计划生育、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等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积极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坚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教学过程:一、1、导入:展示严峻的资源、环境方面的照片。
资料和图片反映了人类正面临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危害性?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人新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根据出示的教学目标,请同学们自主设计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
教师归纳如下:(1)、P54问题: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我国的资源现状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是什么?二、1、教师出示情景: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
”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1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
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
如果它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资源日益告急。
1985-1997年,我国自然湖泊总数减少了19%,总面积缩小11%。
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正在危及华北、华东。
1952~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82亩减少至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第四课第3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目标: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明确我国的资源国情。
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含义、要求。
理解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中学生要自觉树立人口、资源、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
难点: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发展问题。
基本问题:1、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
4、我国的资源国情。
5、人与自然的关系。
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8、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9、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知识梳理:1、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P54N1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大、多,但占有量少,难度大。
P54N1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不够,由此造成的、十分严重。
P54N1 4、我国的资源国情:(1)自然资源大、多,但占有量少,难度大。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不够,由此造成的、十分严重。
P54N15、人与自然的关系。
P55N1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问题。
P55N2(2)人口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
P55N2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又不损害。
P56N18、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人类与自然,认识到自己对、和应负的责任。
P56N19、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推动整个社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文明建设。
P56N2自主检测:1、为了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我国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
九年级思品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第一篇:九年级思品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夏邑县实验中学王永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四框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因此,本框题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形势及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这些目标的确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培养。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重点的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
第四课第三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备:审核:家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
二、重、难点
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学生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
三、预习案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P54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自然资源、,但
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十分严重。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55
3、原因:人口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4、内涵及要求:P56
(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损害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求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P56
四、导学过程
1、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一:【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
答:不能。
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砍伐树木;毁林开荒;农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
(1)、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P55
活动二|、阅读恩格斯语,说一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三、【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P55
答:三个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人类要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认识到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欲。
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
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是靠人类自身。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C、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E、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F、“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
3、(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原因、含义和要求
活动四、【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答:选择第一种,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的牲畜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走可耻续发展之路。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P56
活动五、【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答:A、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B、节约和回收废纸、碎玻璃等;C、不送或少送贺卡;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E、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F、用淘过米的水浇花;G、用“中水”洗车等等。
五【检测】
1、目前,国家将一次性木质筷子和实木地板作为单独的税目征收消费税,主要是为了()
A、禁止木材消费,保护耕地资源
B、解决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问题
C、扩大人们对木制品的消费需要
D、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
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
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
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发展生产力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3、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重要国情是()
A、种类多,总量少,易开发。
B、总类多,人均占有量少,不易开发
C、种类少,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少
D、种类多,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少,开发难度大
4、说到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是()
A、可持续发展问题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C、发展问题
D、社会前进的必然产物
5、可持续发展要求()
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②向自然界索取一切
③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责任④认识到自己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材料分析题
6、科学家们认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减排”)是制止目前全球变暖趋势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动员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实施什么战略?
(2)请你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能“节能减排”的措施。
7、材料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课本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每到期末,都有大量使用后的旧课本被废弃。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按每人每学期课本重1.5公斤算,如果每本课本连续使用5年,就可以节约300万亩的木材、52800万吨水和633.5万吨煤。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举出两条课本循环使用的好处。
(3)请你为学校提出两条循环使用课本的合理化建议。
六:学(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