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雏鸡如何接运
- 格式:pptx
- 大小:83.30 KB
- 文档页数:8
运输鸡苗注意事项鸡苗从孵化场到育苗基地,有可能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只有做好运输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鸡苗安全的运输、健康的到达。
这样可以减少损失,也可以尽快的开展育雏工作。
下面是运输鸡苗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好运输车辆和雏鸡盛装器具运输雏鸡的箱子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以在箱子四周及上盖多打一些通风口,直径两厘米左右,箱子内部最好分格子,底部铺上防滑垫,按天气情况每格放入20-25只鸡苗,既保证保暖和通风,也防止路途动荡挤压死亡。
现在大多数孵化场都准备的有专用的运输箱。
长途运输的时间较久,因此要选择带有通风装置或空调的运货车,保证排散鸡苗散发的大量热量,并使鸡苗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减少途中的损耗。
2. 做好运输鸡苗的准备工作(1)一般要选择了解鸡苗的习性和运雏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长途运输。
(2)鸡苗装车前,要对负责运输鸡苗的车辆、包装盒、工具和服装进行清洗消毒,尤其是车厢内部消毒要彻底,消毒之后适当通风,防止消毒液的味道刺激雏鸡。
雏鸡到场之后要快速的把雏鸡转运到预温好的育雏室内,减少转移过程中的应激。
3. 鸡苗装车注意事项(1)选择健康的鸡苗,认真清点数量;在车厢的底部装上通风板条,将温度调至25℃-28℃之间。
装车时,将包装盒按顺序码放,鸡盒之间、鸡盒和车体之间留有通风空隙,重叠高度不要过高;留出工作人员能够进出的过道,以便途中随时检查和调整。
(2)气温低时可以进行加盖保温,但是注意不能盖得太严了,装车后要立即起运,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车。
4. 安排好鸡苗运输时间(1)鸡苗适宜长途运输的时间要求是越早越好,在绒毛干燥可站立到出壳后36小时前是最佳的运输时间。
如果路途遥远,在途中需要进行补水。
另外,如果天气炎热,则可在傍晚运,次日早晨到达,避开高温应激。
(2)鸡苗运输时间不宜太长,短途运输控制在8-12个小时,长途运输控制在24-36小时内,并且在出苗前最好给苗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方可进行接运。
青脚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手册这类品种较为乱些,其资料基本大同小异,提供与你仅供参考:这类品种较为乱些,其资料基本大同小异,提供与你仅供参考:表4:X90%的意思是:考虑到配方受原料限制时,可将标准降低10%来参阅设计,只是采食量大了,但营养素还是平衡的;表2中(X95%)是:按标准降低5%设计的配方,你做个参考吧。
很高兴您能够关注桂林同发禽业对青脚麻鸡的事业,下面是同发禽业育种部给出的关于同发禽业父母代种鸡的管理手册,您可以按照一下说明来饲养同发禽业的父母代青脚麻鸡种鸡,这样的话您可以能获得更好的收益,降低您养殖的风险。
1.进雏前的准备(0-6周龄)制定育雏计划:根据育雏室与育成舍的饲养密度以及市场需求要进行鸡种的选择,安排进雏时间,确定进雏数量,选择育雏人员。
鸡种选择:选择鸡种首先考虑市场需求,充分考虑消费市场和养殖户对商品代肉鸡品种的需求;再根据需求确定应该培育和引进的肉鸡品种。
父母代种雏要从正规祖代种鸡场引进,种鸡场各种手续证件齐全,无沙门氏菌、禽流感等危险害后代的传染病。
进雏时间: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各地都有淡旺季的市场波动规律、引种时间争取商品雏销售旺季时,种鸡达到产蛋高峰期;肉仔鸡则争取鸡肉销售旺季时引雏和出栏。
育雏数量:引种数量要考虑市场容量和本场的育雏条件以及育雏计划。
育雏育成舍和成鸡舍的比例是1:2。
不要盲目进雏,否则数量多,密度大,设备不足,饲养管理不善影响鸡群发育增加死亡率。
选择育雏人员:因为种鸡育雏是封闭式饲养,且育雏质量对于种鸡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在育雏时要选择有责任心、有育雏经验育雏人员。
2.育雏室的消毒:消扫,笼养要消理粪便残留饲料、羽毛和粉尘等要转移到2公里以外的地方,不要堆放在场区内或撒在鸡场周围。
消毒鸡舍内部、笼具、料盘等所有设备用高压水枪加消毒剂冲洗并使其彻底干燥。
熏蒸消毒要在进鸡前15天至一个月进行,熏蒸消毒前所有器具都应放在鸡舍内一同熏蒸消毒,至少在进鸡前一周开始通风换气,以除残留的甲醛气味,防止雏鸡中毒。
目录前言一、饲养制度及饲养方式二、雏鸡品质三、进雏鸡前的准备工作四、雏鸡的接运及育雏管理五、日常管理六、给饲管理七、饮水管理八、通风九、光照十、垫料及棚架网材料十一、疫苗接种十二、病、死鸡的处理十三、正确的记录十四、附表十五、鸡场消毒程序前言AVIAN500、AVIAN48是同COBB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国际著名的肉鸡品种,我们编写这本管理手册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最佳生产性能)。
由于环境、饲养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手册只能提供指导和参考,并不保证饲养效果。
同时,本手册的内容如与国家法令或政府部门规定有冲突的,概以法令/规定为准。
一、饲养制度及饲养方式1.“全进全出制”一个鸡场同时进同一批同一品种同一日龄同一来源的鸡,养到一定体重时,这些鸡一起出场上市,这样做既有助于对整个鸡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又便于管理,以达到消灭病源体(细菌、病毒、霉形体等),杜绝新老鸡互相传染疾病之目的。
2.厚垫料平养及棚架网上平养肉鸡的饲养方式有很多种,如垫料地面平养、笼养,网上平养等,我们推荐用棚架网上平养或地面厚垫料平养。
即在鸡舍内水泥地面上50-60cm加设鸡架(棚架),在鸡床上铺设专用网片,或在地上铺上一层5-10cm厚的垫料,肉鸡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在其上采食、饮水。
二、雏鸡品质1.高品质的雏鸡来源于健康的种鸡群。
要求种鸡群没有鸡白痢、鸡伤寒及霉形体感染,同时种鸡群进行过科学的免疫接种。
2.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体重在32克/只以上,鸡只健康活泼。
三、进雏鸡前的准备工作1.鸡舍及设备的严格清洗和消毒。
消毒好的鸡舍应空置一到两周,使病源菌的生命周期不能持续。
具体做法是:(1)鸡只出场后搬出所有的饲料桶(槽)、饮水器具和保温伞等设备。
(2)电器等清扫后采用无腐蚀性的消毒方法,饲料桶(槽)、饮水器具等用消毒药水浸泡。
(3)有必要时可喷洒有机磷农药进行杀螨、蝇等,以防虫媒病发生,同时投喂灭鼠药进行灭鼠。
(4)清除垫料和尘埃、粪便。
怎样运输初生雏鸡,要注意哪些事项?雏鸡在运输途中,要防冻防热,通风换气,专人负责。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怎样运输初生雏鸡,以及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哪些事项,供养鸡的朋友们参考使用。
一、怎样运输初生雏鸡一般在出壳后8-12小时运到育雏舍最好。
长途运输时,初生雏鸡待羽毛干后就可以迅速运出,在24-36小时运到较好,最迟不能超过48小时运到,以避免损失。
超过48小时,初生雏鸡由于饥饿、脱水,强雏变成弱雏,会降低成活率。
运输初生雏鸡要有专用雏箱,一般的运雏箱规格为60厘米×45厘米×18厘米(长、宽、高)的纸箱、木箱或塑料瓦楞箱。
箱的上下左右均有1厘米洞孔若干,箱内分成4个格,每格装25只雏鸡,每箱可装100只雏鸡,如用其他纸箱应注意留通风孔,并注意分隔。
每箱装雏鸡数量最多不超过150只为宜,防止挤压。
车箱、雏箱使用前要消毒,为防疫起见,雏箱不能互相借用。
二、初生雏鸡运输途中的管理汽车运输时,车箱底板上面铺上消毒过的柔软垫草,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箱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隔开,雏箱两层之间也要用木条(玉米秸、高粱秸、竹竿均可)隔开,以便通气。
运输防止中途停歇,每辆车选两名懂修理、技术熟练的驾驶员。
路途远可用飞机运输。
冬季、早春运输雏鸡要用棉被,棉毯遮住雏箱,千万不能用塑料包盖,更不应将雏箱放在汽车发动机附近,否则将雏鸡闷死、热死。
三、运输初生雏鸡的注意事项运输途中,要时时观察雏鸡动态,防止事故发生。
最好用空调车运输。
夏季运输雏鸡要携带雨布,千万不能让雏鸡着雨,着雨后雏鸡感冒,会大量死亡,影响成活率。
阴雨天运输雏鸡除带防雨设备外,还要准备棉被、棉毯,防止雏鸡着凉。
夏季运输雏鸡最好在早晚凉爽时进行,以防雏鸡中暑。
运输初生雏鸡时,行车要平稳。
转弯、刹车时都不要过急,下坡时要减速,以免雏鸡堆压死亡。
雏鸡的运输应注意哪些问题雏鸡的运输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细致性工作。
随着蛋鸡商品化生产的发展,雏鸡长途运输频繁。
对于孵化厂和养鸡户来说,都要掌握运雏技术,做到及时、卫生、安全地完成运雏工作。
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给养鸡户或鸡场带来经济损失。
接雏人员要求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运雏经验。
接雏时应剔除体弱、畸形、伤残的不合格雏鸡,并核实雏鸡数量,请供方提交有关的资料。
如果孵化厂有专门的送雏车,养鸡户应尽量使用,因为孵化厂的车辆发送初生雏,相对符合疫病预防和雏鸡质量控制的要求。
如果孵化厂没有运雏专车,养鸡户应自备。
自备车辆时,要达到保温、通风的要求,适于雏鸡运输。
接雏车使用前应冲洗消毒干净,符合防疫卫牛标准要求。
装雏工具最好选用纸质或塑料专用运雏箱,箱长为50-60厘米,宽40-50厘米,高18-20厘米,箱子四周有直径2厘米左右的通气孔若干。
箱内分4小格,每个小格放25只雏鸡,每箱共放100只(指冬、春季节,秋季90只;夏季80只左右)。
专用运雏箱适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一年四季皆可使用。
尤其纸质箱通风、保温性能良好;塑料箱受热易变形,受冻易断裂,装鸡后箱内易潮湿,一般用于场内周转和短途运输,但塑料箱容易消毒和能够反复使用。
夏季运雏要带遮阳防雨用具,冬、春季运雏要带棉被、毛毯等。
从保证雏鸡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考虑,适宜的运雏时间应在雏鸡绒毛干燥后,至出壳48小时(最好不超过36小时)前进行。
冬天和早春应选择在中午前后气温相对较高的时间起运;夏季运雏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在运雏途中,一是要注意行车的平稳,起车和停车时速度要缓慢,上下坡宜慢行,以免雏鸡挤到一起而受伤;路面不平。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育雏期(0周龄~6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1)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2)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3)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4)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5)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1)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的种鸡场购进雏鸡。
(2)雏鸡的雌雄鉴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3)雏鸡的运输:初生鸡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2.初生雏鸡的饲喂(1)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
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2)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3.雏鸡的管理(1)密度:平养1周龄~3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为1周龄~3周龄50只~6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日龄~42日龄时达到20℃~22℃。
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3)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
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4)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
初生雏的选择、处理和运输初生雏的品质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前期死亡、增重以及免疫接种效果都有重大影响。
经测定,初生雏重和1~6周龄增重呈中等正相关。
而5、6周龄时体重与其产蛋期的各生产性能指标又具有密切相关。
就是说,如果某一蛋鸡的5、6周龄体重能达到体重标准或更高一些,则预示该鸡群在产蛋期将早开产、产蛋多及死亡低。
因此,要养好后备鸡,首先要有好的雏鸡。
一初生雏的选择1.初生雏的标准品质优良的初生雏从外表看应是活泼好动,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其品种要求,眼亮有神,腿脚结实站立稳健,腹部平坦柔软,卵黄吸收良好,绒毛覆盖整个腹部。
肚脐干燥,愈合良好,叫声清脆响亮,握在手中感到饱满有劲,挣扎有力;如脐部有出血痕迹或发红呈黑色、棕色或为钉脐者、腿和喙、眼有残疾的均应淘汰,不符合品种要求的也要淘汰。
另品质良好的初生雏,特别是种雏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 血缘清楚,符合本品种的配套组合要求。
(2) 无垂直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3) 母原抗体水平高且整齐。
(4) 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标准。
以上四个条件,只能在接雏前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方可得知。
2.初生雏选择的方法选择方法可归纳为“看、听、摸、问”4个字。
看:就是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
健雏活泼好动,眼亮有神,绒毛整洁光亮,腹部收缩良好。
弱雏通常缩头闭眼,伏卧不动,绒毛蓬乱不洁,腹大松弛,腹部无毛且脐部愈合不好,有血迹、发红、发黑、钉脐、丝脐等。
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
健雏叫声洪亮清脆。
弱雏叫声微弱,嘶哑,或呜叫不休,有气无力。
摸:就是触摸雏鸡的体温、腹部等。
随机抽取不同盒里的一些雏鸡,握于掌中,若感到温暖,体态匀称,腹部柔软平坦,挣扎有力的便是健雏;如感到鸡身较凉,瘦小,轻飘,挣扎无力,腹大或脐部愈合不良的是弱雏。
问:询问种蛋来源,孵化情况以及马立克氏疫苗注射情况等。
来源于高产健康适龄种鸡群的种蛋,孵化过程正常,出雏多且齐的雏鸡一般质量较好。
反之,雏鸡质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