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野马寻踪记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5
野马归野合上《野马归野》这本书,意犹未尽,一个个画面、一行行文字、一段段回忆,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还在对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为马群在野外恶劣环境中的惊险生存抗争而胆战心惊,为那几个被夺去生命的马儿哀伤心中有千言万语,不说不快。
《野马归野》一书讲述了两种不同的马。
奈木扎是一匹内蒙古的杂交家马,白鹰是世界上稀有的普氏野马的后代。
奈木扎虽然是家马,但十分渴望野马的生活。
奈木扎终于逃了出来,从内蒙古跑到新疆,遇到了普氏野马群,头马就是白鹰。
没有人类的照顾,这群马历经了千难万险,最后白鹰中途退出,它需要人类,一直从新疆跑到内蒙古,成为循规蹈矩的家马。
而奈木扎因为不是普氏野马,被观察野马的队伍带走,最后因为不自由,毋宁死,自缢身亡了。
拥有自由,就可以在草原自由驰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受管束,不受呵斥。
但是自由是有代价的,拥有自由就意味着脱离人类的照顾,自生自灭。
而如果想不愁吃喝,不再有危险,还会被关爱,就不能随心所欲,缰绳攥在人的手里,命运也攥在人的手里。
奈木扎选择了自由,在辽阔的草原,在浩瀚的戈壁,自由自在地飞奔,虽然险象环生,但它不后悔。
一个风筝想要自由,自己弄断了线。
却因为没有了线束缚它,随风而去,成为了风的奴隶。
它以为自己挣脱了线会自由,却没想到从火堆跳进了火坑。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更不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我们声称要自由,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小鸟在天空翱翔、是鱼儿在水中畅游、是骏马在草原驰骋如果,小鸟呆在鸟笼里、鱼儿呆在鱼缸里、骏马呆在马厩里,那它们生命的意义何在? 不自由,毋宁死。
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我们应该多一点怜悯,少一点冷酷;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杀戮;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漠然,还动物一个自由的空间。
自由,或许并不需要被诠释。
它只是需要被理解、被尊重。
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做任何事情,而是可以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哲理故事】骏马远征记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口有片宽广的草原,那里生活着一群自由奔放的野马。
每天,这些野马奔跑着,踏着绿草,吃着青青的草叶,享受着阳光和风的拥抱。
村民们看在眼里,心中也充满了羡慕。
有一天,一个年老的村民决定捕捉一匹野马回来,让它成为自己的坐骑。
于是,他顶着烈日,冒着风吹浪打,一直在草原上追赶野马。
最终,老人终于追上了一只最快速的野马,成功地将它绳索捆绑在了树上。
野马奋力挣扎了一会儿,最终被绳子束缚住,无法再自由奔跑。
当老人带着这匹野马回村时,村民们都羡慕地看着它。
这匹野马却不停地挣扎着,踢着脚,不愿意接受人们的驯养和约束。
短暂的时间之后,野马终于放弃了挣扎,渐渐地习惯了人类的驯养。
它学会了听话,接受了人们的驱使,成为了老人的坐骑。
过了几个月,老人决定出售这匹野马。
于是,他将野马带到城里的一个马市上。
马市里,有很多来自各地的商人和买家,他们都看中了这匹野马的骏马血统和出色的体力。
最终,一个商人以很高的价钱买走了这匹野马,带回家作为自己商队的驮马。
野马又一次脱离了人类的驭养,在很多奔波和辛劳后,它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自由之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野马适应人类的控制和驯养,最终被带入了封闭的城市环境中。
它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奔跑的草原,即使表面上得到了一些好处,但内心却失去了自由的快乐。
人们有时候也像那匹野马,不顾一切地追求物质的财富和权力,却忽略了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我们追求成功和名利,追逐外在的成就,却忘记了内心的追求,忘记了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对自由的渴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快乐。
只有在自由的草原上奔跑,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9.?骆驼寻宝记?【重点难点提示】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学习创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4.掌握续写的写作要领 ,学会续写作文。
难点1.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2.理解童话是梦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的儿童文学样式。
3.童话中形象的塑造。
儿童文学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梦想故事、历史故事等。
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
她接近儿童心理 ,充满智慧和梦想 ,富于思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以启迪少年儿童的智力 ,培养他们纯洁的心灵、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艺术兴趣。
童话童话是一种用丰富的想像、梦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
它以叙事的手法来表现中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常采用拟人、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 ,深入浅出地给儿童以教益和启迪。
想像想像属于形象思维。
是作者在已有的材料和生活经验的根底上 ,概括的事物 ,推测未知的事物 ,补充缺乏的环节 ,在更广阔的领域创造出更完整的艺术形象。
梦想为表达主题的需要 ,在一定条件下创造虚幻的境界。
好的梦想 ,有深厚的现实根底 ,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作品反映的生活境界、精神境界更广 ,含义更深邃 ,感染力更强。
夸张这里指艺术夸张 ,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写作过程中 ,作家为了强调和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 ,往往借助于艺术想像对它进行放大描写 ,以到达引人注目 ,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
但必须以客观现实生活为根底 ,做到夸张其辞 ,而又符合情理 ,不失其真。
拟人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赋予自然界的物体以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 ,使之人格化 ,用以渲染气氛、衬托性格、抒发感情或寄寓理想。
野马归野读后感《野马归野》是一部以马为主角的动物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斯普林。
小说以野马为主人公,讲述了野马在人类社会中的遭遇和成长故事。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野马的命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在小说中,野马被捕获后被带到了一个农场,开始了与人类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野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他不断地逃跑和反抗,最终成功逃离了农场,回归到了荒野中。
小说通过野马的命运,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压迫的反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完《野马归野》,我深受触动。
野马在人类社会中的遭遇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人类通过捕获和驯化野马,剥夺了它们的自由,这让我感到深深的不公和愤慨。
野马对自由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他们不断逃跑和反抗,最终成功回归到自己的家园,这让我对自由和尊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小说也让我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时,往往忽视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态平衡。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剥夺和压迫它们。
小说通过野马的命运,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这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读完《野马归野》,我深受触动。
小说通过野马的命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它让我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由和尊严。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对很多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激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尊严,也将呼吁人们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读《野马归野》有感读《野马归野》有感读《野马归野》有感1家马“奈木扎”是一匹有着蒙古马、汗血马、普氏野马和东洋马杂交的马。
它性情顽劣,让它的主人非常生气,痛打了它一顿。
那次以后,表面上它非常听话,非常温顺,实际上却在预谋着逃跑,获取向往的自由。
终于,它等到了机会,趁主人换新的笼头时头也不回地逃走了,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里。
它在享受了一段自由时光后,因为离群的寂寞感,便来到了白鹰野马群里。
后来,它成了野马群的马王。
但没过多久,人类就因为怕让野马血统不纯正,就麻醉了它,带走了它。
不自由,毋宁死,便吊死了自己。
野马“白鹰”正好和奈木扎相反,它从小被人类保护着,便依赖人类,最后心甘情愿地成为了一匹家马。
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我想告诉大家,爱护动物吧。
动物并非我们人类想象的那么低级,那么无能,动物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性的生命,我们要重新认识动物,平等友善地对待动物,和动物做朋友。
一句话,在我们的动物朋友面前,我们要多一点慈悲,少一点狠毒,多一点怜悯,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杀戮,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漠视。
读《野马归野》有感2奈木扎出生在一户蒙古牧民家,但它不是一匹普通的蒙古马,它是一匹有着蒙古马、汗血马、普氏野马和东洋马混合血统的杂交马。
它虽然早早地被套上了马笼头,钉上了马掌,但它内心深处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愿望,那就是在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戈壁,自由自在地奔驰。
它身上流淌着野马的血液,野马所奉行的信条是:不自由,毋宁死。
因此,它将叛逃的念头深深藏在心底,表面做出非常驯服的样子,服从主人的任何指令,赢得主人的充分信任,以寻找叛逃的机会。
终于,趁主人为它换新笼头时,它向鸟一样飞向了广袤的草原……然而,当被曹人杰发现要带回人类身边时,它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宁可自杀也不愿向命运屈服。
奈木扎是伟大的,当游客骑在它的背上肆意取乐的时候,当主人的皮鞭狠狠地抽打在它身上的时候,当它在卡拉麦里荒原经受饥饿、干渴折磨的时候,当人类的吉普车拖着它前行的时候,它都没有放弃坚持。
野马归野的好词好句
- 野马只会用狂风梳理长发,困了就用草原做床,醒了就走进天空。
- 竹批双耳,风轻四蹄,马头后面是地平线,马头前头是恋爱的雨季。
- 野马高扬鬃须的年代,那个高可凌云的峰峦让攀缘者仰止,这就是那个伟大的被称为是野蛮的时代。
- 现在是文明社会,它主要的标志是真正的野马灭绝了,地上长满了道路、墙壁、城市、沙漠、垃圾。
- 从前野马,坚信,奔跑的理由,奔跑为了吃草,为了吃草奔跑,吃草为了奔跑,为了奔跑吃草,奔跑为了奔跑,为了奔跑奔跑。
这些好词好句展现了野马的自由奔放和桀骜不驯,也表达了对野马的赞美和怀念。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野马归野的内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暑假读的一本好书—《野马归野》
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野马归野》,作者是沈石溪,他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大王。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群普氏野马为了生存与自然抗争的故事,书的内容让我明白了动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野马归野》主要是写了一匹名叫奈木扎的不可驯服、有着东洋马、汗血马和蒙古马和普氏野马混合血统的杂交马。
它被养在蒙古汉子乞颜哈察的家里但与主人不和,逃了出来,正巧碰上了刚刚实行野放的白鹰野马群,出于马类合群的本能,奈木扎融入到了普氏野马群当中。
当时它们遇到最其中最惊险的事就是在一个叫一品锅这个地方遇到了一头饥饿的老黑熊,偏偏这个时候白鹰的妻子娜玛要产子了,为了让小马顺利出生,白鹰和一匹叫甲士的马去迎战老黑熊,结果白鹰不是凶狠的黑熊的对手,马尾的毛被扯下一点,而奈木扎踢中黑熊的脑门把黑熊踢倒在大泥坑里,刚产出的小马驹趁这时机很快学会走路,跟着马群逃走了。
奈木扎的勇敢行为使白鹰离开了野马群,而有野性的奈木扎留了下来。
不过,可惜的是野马奈木扎最后被我们人类惨忍猎杀了,但它对自由的向往和它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不已,它为了自由可以放弃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努力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精神,我们才能奋发,我们才能成功。
我喜欢读这本书,因为从这本书让我更了解其实我们人类现在对动物还是比较残忍的,我们活吃动物,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也造成
人类赖以生存下去的生态圈受到威胁,所以人类应该爱护动物。
其实动物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低级,那么无能,动物也是有血有肉、友情、有情感有生命的,我们要让它们永远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和它们做永远的好朋友。
野马归野读后感《野马归野》是一部由美国作家珍妮弗•布莱恩创作的小说,小说以美国西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困难和成长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匹名叫雷霆的野马,它在一次意外中被捕获,并被带到了一个牧场。
在那里,它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最终找到了回归自由的道路。
在小说中,雷霆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匹野马,更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它在牧场上遭受了各种各样的压迫和束缚,但它从未放弃对自由的向往。
它不断地挑战自己,努力逃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机会。
这种对自由的执着和坚持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除了对自由的追求,小说还描绘了雷霆在牧场上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
在那里,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和障碍,但它从未退缩。
它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动物相处,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如何克服困难。
这些经历不仅让雷霆变得更加强大,也让它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最后,小说中的结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霆最终成功逃离了牧场,回归了大自然。
它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也找到了真正的自由。
这个结局让人感到欣慰,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最终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通过阅读《野马归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的珍贵和重要。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被各种各样的束缚和压力所困扰,但我们不能忘记对自由的向往。
只有拥有了自由,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困难中坚持,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最终我们都能找到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野马归野》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希望的小说,它让人深刻地思考了自由、困难和成长。
通过主人公雷霆的经历,我们学会了如何追寻自由,如何在困难中坚持,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品质,也是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所需要的力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最终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野马归野》读后感450字1、《野马归野》读后感450字自由是生命的向往——《野马归野》读后感自由是生命的向往,是生活的希望,自由也是所有物种的期盼,每一个物种心中都有一股不可泯灭的野性,他们都渴望自由,马也不列外。
在作家沈石溪的一部小说《野马归野》中,讲述了一匹名叫奈木扎的`家马,它从小就向往自由,狂傲不驯。
它不愿在人类的拘束下生活,为此它给主人惹出许多乱子,并经常想方设法的逃出人类的掌控,可总是被主人千方百计给追回来。
它是一匹坚强不屈的马,每次被捉以后,又谋划着下一次逃跑;它是一匹追求梦想的马,为了加入马群,它帮助陷入缺水危机的马群,取得马群的信任,与野马群首领斗智斗勇,成功当上了新首领;它还是一匹坚持不懈的马,为成功逃跑,它一次又一次努力挣脱牢笼,奔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在远离自由的情况下,我们都会逃离这里,奔向自由,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反问自已:为什么奈木扎会这么自由?是一种精神一种渴望奔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那些在笼子里囚禁的动物,不惜生命代价,去撞击,去击打,企图逃出那冰冷的笼子。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常说:善待动物。
难道我们就这样善待动物吗?我们要给动物一个自由,一个生存的环境!2、《野马归野》读后感400字自由是生命的向往,是生活的希望,自由也是所有物种的期盼,每一个物种心中都有一股不可泯灭的野性,他们都渴望自由,马也不列外。
在作家沈石溪的一部小说《野马归野》中,讲述了一匹名叫奈木扎的家马,它从小就向往自由,狂傲不驯。
它不愿在人类的拘束下生活,为此它给主人惹出许多乱子,并经常想方设法的逃出人类的掌控,可总是被主人千方百计给追回来。
它是一匹坚强不屈的马,每次被捉以后,又谋划着下一次逃跑;它是一匹追求梦想的马,为了加入马群,它帮助陷入缺水危机的马群,取得马群的信任,与野马群首领斗智斗勇,成功当上了新首领;它还是一匹坚持不懈的马,为成功逃跑,它一次又一次努力挣脱牢笼,奔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新疆林业2019.1十全十美的第一天盼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自从首批野马2001年野放以来,一直盼望着有机会能够陪野放野马一起去搏击旷野,亲自去见证野马回家的历程。
2018年10月10日,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终于有机会在卡拉麦里保护区乔木西拜野马野放站多住些时日,看望和守护野放野马,去了解9月27日15匹放归野马的适应情况及野放野马现状。
之前每次来,都是来去匆匆,当天去当天回,让人深感遗憾。
如今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每天就盼呀盼,为此兴奋不已。
特别是来的前一天夜晚,激动得难以入眠,清晨天不亮就起来了,想早早出发,去见见久别的野马朋友们,去探秘它们的野放生涯。
一切准备就绪,早饭后我们就向乔木西拜出发了!阳光无比明媚。
进入卡拉麦里保护区后,只见无边无际的戈壁荒漠上,大大小小的山包起伏连绵,紧贴地面的低矮秋草大部分已枯黄。
远远可以看到零星几只黄羊,少则两三只,多则十几只,在起伏的山丘间采食。
当我们停下车去拍照时,黄羊警觉地察觉到,灵活而纤巧的身影闪电般飞奔而去。
马上就要见到野马了,心中的激动无法抑制,感觉心儿早已长出翅膀,飞到了久违的野马身边!如果在路边就能见到野马群就好了,记得9月27日放完野马回来的路上,就在路边不远处看到了一个十几匹的野马群。
到了乔木西拜,匆匆卸下行装后,我立即与值班人员艾代一起奔赴暂养大围栏去看9月27号放归的野马。
夺妻大战精彩上演野马放入大围栏后,公马们不顾路途困顿劳累,也不顾运输途中碰出的伤口疼痛,这些寂寞太久、精力过盛的光棍汉们,立刻展开了夺妻大战,比之前在野马繁育基地围栏中争夺光棍老大位置时来得还要迫切,还要激烈。
几匹公马通过打斗竞争,实力较强野放野马寻踪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张赫凡34新疆林业2019.1的准噶尔223号暂时处于上风,初战告捷,成功夺取了27号来乔木西拜的9匹母马,坐上了野马帝王的宝座。
而其他几名手下败将当然不服气,也想争上王位,妻妾成群。
因为这是一个公马的最高理想,打败对手,夺取王位,是证明其实力,体现“男子汉”尊严之举。
被圈养了这么多年,给野马包办婚姻的工作人员一直没给这6匹公马成婚的机会,如今机会终于来了,公马们个个斗志昂扬,决心誓死一拼。
于是,战火不断,硝烟弥漫,公马们个个战得身上伤痕累累。
为避免打斗造成的伤亡,工作人员不得不把它们分开,将其余的公马分到较小的围栏内隔离,其中有3匹能够和平相处的公马在一起,另2匹与准噶尔223号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分别被单独隔离。
另外还有一匹才被从野外救护回栏的野外公马被单独隔离。
前不久,它好不容易才争得的一个媳妇,还没生儿育女,就被一挑战者抢走了。
为捍卫自己尊严,保护自己媳妇不被夺走,它与抢劫者发生了激战,左前肢光荣负伤。
我见到它时,它走路一瘸一拐,眼神里充满哀伤,不时地隔着围栏铁网向外张望,有时在围栏边焦虑不安地跑动,它一定是想冲出去,去找夺妻者打斗,把自己的媳妇夺回来。
野马的夺妻战一般都发生在春夏季野马的发情期,到了秋冬季一般竞争打斗较少,很多家族群汇集在一起,形成大群,彼此和平共处。
在野马发情繁育期,想夺妻的公马一般不跟公马光棍群走,多是自己单独行动,如大漠独行侠,悄悄跟在繁殖群后面,总是在离繁殖群不远处采食和活动,伺机向繁殖群头马发起挑战。
一旦夺妻成功,就荣耀地成为一个王者,成为一匹真正的野马英雄,豪气无比,快意淋漓。
想当王者的公马紧跟繁殖群,就是不争夺该繁殖群的母马,也可等那些到了发情期情窦初开的美少女马被头马逐出群体时,乘机占为己有。
因为野马到了两三岁婚恋期,就会被头领父亲毫不留情地赶出家门,让其独立去闯荡江湖,成家立业,不再依赖父母。
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抱得美人归”,比直接通过血战夺妻当然美多了!可是随后它又会面临接二连三的其他光棍汉的挑战,直至战败群雄,保稳自己的王位;或者被战败,被新头领取代,含辱含恨而去,去悄悄养伤,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伺机再战,哪怕头破血流,甚至为此丧生,也永不服输。
“准噶尔223号现在当上头领也是暂时的,一旦把这些母马放归野外,准噶尔223号肯定会被野放多年的野马打败,特别是在野外出生长大的真正野马,非常厉害,家马根本打不过它们。
”在野外跟踪监测野放野马十多年对野马习性了如指掌的艾代说。
“那现在野外十几个繁殖群的头领有圈养后被放归的公马吗?”我问到。
“没有,全是野外出生的公马当的头领。
”艾代毫不犹豫地回答,“野外出生的马是纯野生的,没有经过人工圈养,一出生就在卡拉麦里保护区自然环境中,从小就开始适应野外环境,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当然最强,不像圈养后放到野外的野马,需要较长时间去熟悉和适应野外环境。
”“光棍女老大”终于嫁了出去在乔木西拜野放站大围栏内休养生息了约半个月时间,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放归野马们装运时眼眶、尾根等处碰出的皮毛伤都已结疤。
受伤最多的是应激反应最强、多次装箱失败的“女光棍老大”准噶尔214号,本身就烂的嘴当时碰得鲜血直流。
放归那天,到了目的地,箱子被打开时,它竟安然无恙、昂首阔步地奔向了卡拉麦里大地。
这匹折腾最多也最经得起折腾的野马,不得不让人佩服它有如此强大的耐受力和生命力。
记得去年装箱时它也曾受惊不进马箱,为了避免受惊后碰撞过猛造成伤亡事故发生,保证野马的安全,中心工作人员就干脆将它放弃不装,不放它归野了,等下次野马放归时再和野放的其他野马一起出去。
由于初来乍到,还不熟悉野外的食物和环境,野马不习惯也不喜欢吃有些干枯的野草,为了保证它们的膘情和健康,使新来的野马尽快恢复和适应新环境,工作人员给它们投喂了他们平时最爱吃的苜蓿草。
母马们吃饱喝足后就站在草库边晒太阳、打瞌睡,看上去体态臃肿,懒洋洋的,就在投草的山坡周围35新疆林业2019.1和水槽周围慢悠悠地走动,一点儿也不愿往远处走。
当我见到它们时,它们正在投有苜蓿草的高坡上低头吃草,见到我来,抬头瞅瞅,大多数接着低头吃草,不躲避。
那些与我相伴最久的老马们,如准噶尔56号,依然像往常一样会主动过来与我亲近,像见了老朋友一样。
毕竟被圈养了二十多年,野马摆脱对人的依赖,恢复野性生涯,还需要一个过程。
母马中还是今年已14岁的准噶尔214号警觉性最强,见了人就会跑着躲开,也许是被多次装箱受惊吓留下的后遗症吧,怕再被人捕捉,再去受痛苦的折磨。
它右侧的嘴唇烂得更厉害了,烂唇外翻耷拉着,牙龈肿大,使它烂嘴的这面脸显得更丑了。
然而此“丑女”终究还是不愁嫁,如今如愿以偿,嫁给了比自己小1岁刚刚当上头马的准噶尔223号。
也许是野马的发情期已过,虽然当了十多年“女光棍”后才结婚,让自己的大好青春“寂寞无开主”,如今也算是一个“中年妇女”了,但新婚后并没有见它对新婚丈夫有什么爱意,没见它主动去亲近准噶尔223号。
同样,它也没有得到新婚丈夫的热烈追逐,全然没有其他新婚野马那种热情似火的爱恋。
当然,准噶尔214号丑的只是半面嘴脸,从正常的那侧看去,其实它也并不丑,与其他没有毁容的正常野马没有什么区别,也可称得上是一个“大美女”呢。
希望它的丈夫不要“以貌取马”,能让它及早些变成一个幸福的野马妈妈,儿女成群,为野放群的壮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野驴成百上千,未见一马,驴群当先午饭后,艾代开着他们平时巡护用的一辆皮卡车,带我去找野马。
车在起伏的山坡上前行,有时走在经常找马轧出的车辙形成的道路上,有时会转向无路的山坡上,地阔天广,信马由僵,在浩瀚起伏的卡拉麦里低矮小山丘群里冲浪,时而冲上坡,时而俯冲而下,每次上下高坡陡坡时,都会让我感觉惊险刺激,心惊肉跳,当然,也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普氏野马、蒙古野驴、盘羊及鹅喉羚等珍稀濒危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
进入保护区,等于踏进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透过车窗,有时会遇见站在坡上的鵟、猎隼类的鸟类,当我们去靠近拍摄时,它会扑闪着翅膀飞向天空。
偶尔还会看见野兔、狐狸什么的突然探出脑袋来,见到车或人后,又迅速地躲避,一溜烟消失了。
三五成群的鹅喉羚也不时地会在坡上或坡下闪现,当我快速去拿相机对焦时,它们又忽地飞窜而去,苗条纤细的身影如大地上灵动的音符。
远远的山坡顶上,野驴的身影频频闪现。
经验丰富的艾代,一两公里开外就能辨出是野驴还是野马,而我,却多次把野驴误认为野马,也许是寻野马心切吧。
一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如羊肠小道般弯弯曲曲的马道,平时野马总是沿着它们踏出的马道,井然有序地排着整齐的一路纵队向前行进。
顺着马道,我们来到一个水坑前,坑里是一滩混浊的积水。
野马们平时都会到水源地喝水,夏天天热时,一天喝两三次水,采食也主要是在水源地周围。
现在,到了秋天,野马对水的需求量减少,一般每天喝一两次水,上午十一二点或者下午五六点钟是饮水的高峰期。
水源地周围有很多马粪、驴粪及它们的蹄印,当然也会发现狼爪印及鹅喉羚等小型荒漠类野生动物的足迹。
艾代在水源地下车,站在高坡上,用望远镜向围围搜索野马的影子,四面仔细望了又望,并没有发现野马的踪迹。
他说,到了秋天,野马喝水的次数减少,它们的活动范围会扩大,会跑到更远处找草吃,这时要想找到野马就会比夏季难些,需要开车走更远的路。
第一个水源地周围没有发现野马,我们就朝着另一个水源地方向驶去。
刚走了不远,在一个山谷间,看到大群野驴的身影。
艾代走下车,站在坡顶用望远镜望去。
“哎呀,快来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大野驴群。
”他高兴得喊起来,把望远镜给我让我也看看。
我一看,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还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野驴,成百上千头呢,好几个群,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朝我们这边张望,这可让我大开眼界了,野驴们在进行一场36新疆林业2019.1盛大的聚会呢。
野驴比野马要机警得多,远远地看到有人或车就跑起来,上千头野驴,好像得到了什么号令,突然会汇集成一大群,紧密团结在一起,洪水般地向远处汹涌而去,飞起的四蹄如暴风骤雨般叩击大地,扬起滚滚尘烟,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壮观无比!让人看得心潮澎湃,目瞪口呆。
以前我来过几次,从没见过今天这种阵势,没见过这么多的野驴,连艾代也说,他已有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野驴群了。
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庞大的野驴群呢?在9月27日举行的普氏野马回家欢迎仪式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是因为受到破坏的卡拉麦里保护区地质环境得到基本恢复,部分区域实施了生态修复,铁丝网围栏等阻隔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迁徙的屏障已清除,卡拉麦里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境基本得到恢复。
蒙古野驴等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大群活动的景观重现,西部荒漠区“观兽天堂”回归。
保护区有蒙古野驴2300匹左右,鹅喉羚4000~6000头。
运气真好,喜见30多匹最大野马群在一片弥漫的滚滚尘烟中,野驴群渐渐从我们的视线消失,我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下面,我们接着要驱车去找最期待的野马群了。
车子大约行进了约二十分钟,又一波惊喜来袭,前方约一公里处,一片开阔的坡底地,一大群野马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在一个坡上,艾代把车停下,用望远镜一看,大大小小的野马约三十多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