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2009.11 特别提示: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
答卷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卷时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
预祝你取得好成绩!的语言向外地朋友自豪地介绍:“……他是揭西人!”(可从成就、影响、地位等角度介绍,100字以内。
)(3分)备选人物:侯祥麟、曾毅、张汉青、杨之光、刘佑局、蔡松琦、高小莉、张武展、林有秀、张武帮、李志明示例:杨贤足,原中国联通董事长,他以非凡的毅力、卓越的才能带领联通走出困境,走向辉煌,改变我国电信发展的垄断局面,荣获“200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奖”。
他是揭西人!(100字)二. 阅读与鉴赏(4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8至21题。
(一)(4分)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①縠(hú)皱:即绉纱,比喻水的波纹。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8. 在这首诗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传扬的名句,宋祁还因此诗获得“红杏尚书”的雅号。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请你试品析“闹”字之妙。
(4分)(二)(8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 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C. 怀民亦未寝.(睡觉)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译文:11. 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3分)【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才,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八年级语文能力竞赛初赛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语言积累和课外知识〔每空格1分,共36分〕1、: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也。
5、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7、《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剧烈悲壮的句子是,。
8、明月松间照,。
9、,。
山光悦人性,潭影空人心。
10、面对光阴的流逝,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似曾相识燕归来。
11、潮平两岸阔,。
12 ,化作春泥更护花。
13苏轼曾用“,〞盛赞西湖无论晴雨都千娇百媚。
14舒影横斜水清浅,。
15、在诗歌史上,酒是诗人灵感的源泉,请写出古诗词中与酒有关的两句诗:,。
16“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1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心系百姓的政治抱负。
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也写了与此意境相同,表达他身居简出,却胸有济世情怀的两句诗是:,。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诗人屈原的名句。
其中的“求索〞,是通过追求来比喻、寄托追求理想的情怀。
19、“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副对联是评价〔作家〕的,他的代表作是。
20、《水浒传》主题曲中有这样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水浒传》原著中,有很多事件都表达了这几句歌词的意思,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1〕〔2〕21、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出于《》22、“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的这一名言,鼓舞了无数身处逆境的仁人志士。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1.按照正确、清晰、规范的要求,临摹下而名家字帖的内容。
(3分)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4分)你踏着隆冬的脚步,带着人们的渴盼,捎着新春的信息,来了。
飘yi①_的雪呵!你的舞姿是那么轻ying②_舒展,你的心灵是那么晶yi'ng③_纯洁。
你为大地送来温馨、和谐和慰jU④_,你给人们带來丰收、欢欣和喜悦。
① _____ ② 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3、默写。
(共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吋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⑷徳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屮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5)坐潭上,叫面竹树环合,寂窭无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6)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八年级语文能力知识竞赛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面括号前面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在括号内写汉字(4分)锐不可当()寒噤()奔丧()噩()qiè ( )意匀chèn( ) lòu( )空 jié ( )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独出心裁名副其实偷机取巧B.精益求精家喻户晓重峦叠嶂C.微不足道井然有绪迥然不同D.真知灼见别据匠心与生俱来3、按时间顺序重新调整下列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
(3分)正确的顺序是()①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②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③燕子翩然归来④各种花次第开放⑤果实成熟⑥北雁南飞⑦植物孕育果实⑧草木萌发⑨在秋风中叶子簌簌地落下来⑩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动一处)(2分)①永定河发水的时候,来势很猛,以前河堤两岸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②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5、读下面三个句子,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语意会有什么不同?(3分)①“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②“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③“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6、根据下面语言环境,在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
(2分)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翰的海洋;白云;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团旗。
7、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4分)①,浑欲不胜簪。
②夜久语声绝,。
③会当凌绝顶,。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8-10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息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年级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年级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萧然,感极⽽悲者矣,”出⾃代的的《》,⽂中表现作者远⼤理想抱负的是,。
2、我国有丰富的⽂化底蕴,唐宋时期著名的⼋⼤家是:苏洵、、苏辙、、曾巩、柳宗元、、。
3、我国明清时代是⼩说的⿍盛时期,其中号称四⼤名著的是《》、《》、《》、《》。
4、罗曼·罗兰的《名⼈传》叙述了、和的苦难和坎坷的⼀⽣。
5、⽂天祥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他的诗歌名“,”激励了⼀代⼜⼀代中华⼉⼥为保家卫国⽽勇于献⾝。
你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物还有(⾄少写出两⼈)、。
6、《海底两万⾥》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部,第⼀部是,第三部是。
7、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物。
①先忧后乐——()②不为五⽃⽶折腰——()③悲欢离合——()④醉翁之意不在酒——()8、“⼀个是阆苑仙葩,⼀个是美⽟⽆瑕。
若说没奇缘,今⽣偏⼜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事终虚假?”这⾸诗揭露了《红楼梦》中⼀对青年男⼥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瑕”指的是。
9、《西游记》中运⽤了充满天马⾏空的和⼤胆奇特的。
如:10、“滚滚长江东逝⽔,浪淘尽英雄。
是⾮成败转头空。
青⼭依旧在,⼏度⼣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11、“⽂房四宝”指、、、。
12、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是指、、、。
13、“⼈有悲欢离合,。
”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出⾃(⼈名)的《》。
14、对对⼦:上联:绿草青青重环保下联:15、花盆⾥长的是仙⼈球,这是⼀种喜阳耐旱的植物,可主⼈偏偏⽤⼀把伞给它遮挡阳光.这种呵护太过分了吧!由此你联想到:(不超过15字)⼆、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拼⾳汉字完全正确的⼀项是()A、匿.名nì、渗.透shèn、绰.号chuò、炽.热chìB、眷.念jiàn、忏.悔qiān、伫.⽴zhù、酷.肖hàoC、蓬.蒿féng、咫.尺zhǐ、⼲涸.gū、挑衅.xìnD、譬.喻pì、忌讳.hùi、络.⼦gé、蹲.距zū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抑扬顿坐、翻来覆去、暗然失⾊、不可名状B、海誓⼭盟、长吁短叹、盛⽓凌⼈、冥思遐想C、相形见处、精巧绝纶、沧海桑⽥、莫衷⼀是D、引经踞典、随机应变、顾明思义、肃然起敬3、从短语的结构关系上看,下列有⼀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油光可鉴B、粗制滥造C、龙吟凤哕D、美味佳肴4、选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项()A、能否全⾯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
八年级语文知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70分,每小题2分)1.“孟母三迁”这个传说,说的是孟柯的母亲为了孟子而三次搬家的故事。
搬家的目的是什么? ( B)A.避免纠纷 B.适于求学 C.免于牵挂 D.节省房租解析: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A、渔夫B、皇后C、王子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B)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解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赏析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B )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C)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8、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D )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解析:熟记《红楼梦》中的人物,然后根据提示,木板就指代板儿。
轻打一下就是袭人,袭击别人的意思!最后贾琏呢,应该主持人还有表情,假装可怜。
八年级语文能力知识竞赛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面括号前面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在括号内写汉字(4分)锐不可当()寒噤()奔丧()噩()qiè ( )意匀chèn( ) lòu( )空 jié ( )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独出心裁名副其实偷机取巧B.精益求精家喻户晓重峦叠嶂C.微不足道井然有绪迥然不同D.真知灼见别据匠心与生俱来3、按时间顺序重新调整下列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
(3分)正确的顺序是()①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②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③燕子翩然归来④各种花次第开放⑤果实成熟⑥北雁南飞⑦植物孕育果实⑧草木萌发⑨在秋风中叶子簌簌地落下来⑩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动一处)(2分)①永定河发水的时候,来势很猛,以前河堤两岸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②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5、读下面三个句子,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语意会有什么不同?(3分)①“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②“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③“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强调的重点是。
6、根据下面语言环境,在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
(2分)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翰的海洋;白云;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团旗。
7、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4分)①,浑欲不胜簪。
②夜久语声绝,。
③会当凌绝顶,。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8-10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息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第I卷基础积累和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猝然(cñ)恐吓(xià) 杀戮(chuō) 锐不可当(dǎng)B、呵责(kē)颓唐(tuí)提防(tí) 嗟来之食(jiē)C、星宿(sñ)驯化(xòn) 迸裂(bìng) 言简意赅(gāi)D、毛坯(pī)憎恶(zēng)踱步duï惟妙惟肖 (xiào)2、给下面人名按姓氏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佘赛花②仇春霖③单连生④解晓东⑤姚明⑥曹雪芹⑦巴金⑧鲁迅A、⑦⑥③④⑧①②⑤B、⑦⑥⑧②③①④⑤C、⑦⑥③⑧②④①⑤D、⑦⑥④⑧③①②⑤3、下列各句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贪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唤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张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B、重视学风建设,一定要抵制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偷机取巧等浮燥风气,倡导热爱科学、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
C、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谓;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概。
D、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廖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4、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脱胎换骨: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B、留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超凡脱俗:此处指超越凡人,不落俗套)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
(谜语: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迷)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5、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而鲜为人知。
八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测试(一)一、基础知识(15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提防(dī)阻遏(è)瓦砾(lì)荒谬(miù)B、寒噤(jìn)赃物(zhānɡ)溃退(ɡuì)箱箧(jiá)C、诘问(jié)蹒跚(pán)琐屑(xiè)尴尬(ɡò)D、取缔(dì)颓唐(tuí)愧怍(zuò)焦灼(zhuó)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8分):锐不可挡()张惶失措()月明风晴()荡燃无存()微不足到()大挺广众()长途拔涉()深不可侧()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学校对面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商店。
D、学校研究并通过了新的规章制度。
4、选出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B、妈妈做了一道丰盛的晚餐,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C、雕刻大师的这个作品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二、积累与综合实践(25分):(一)默写(20分):1、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汉乐府)2、牧人驱犊返,。
(《野望》王绩)3、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4、坐观垂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5、日暮相关何处是?。
(《黄鹤楼》崔颢)6、,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7、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8、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9、霜落熊升树,。
(《鲁山山行》梅尧臣)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苏轼)(二)综合实践(5分):为了保障车流顺畅和行人安全,城市里在一些交通繁忙的地方建起了人行天桥,可是你不难发现,不少行人却在繁忙的马路上横冲直撞,对天桥似乎视而不见。
邛崃市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内容预览:邛崃市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注意:将所有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hài)疟(nüè)子双曲拱桥(qǔ)锐不可当(dǎng)B.地窖(jiào)蹿(cuàn)跳精疲力竭(jié)荷(hé)枪实弹C.瞥(piē)见赃(zāng)物眼花缭(liáo)乱鞠(jū)躬尽瘁D.肃穆(sù mù)荒谬(niù)巍然屹(yì)立晨曦(xī)初露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殷实殷其雷殷红殷切B、丢三落四落叶落枕着落C、折本折断折腾折磨D、风雪载途装载载体载誉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弧线点缀珠光宝器晓风残月B、衬托繁锁飞瀑流泉驻足欣赏C、丘壑神密闲倚画屏雅俗之别D、鉴赏桥墩徒劳无功雕镂琢磨4、下面加点的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的像倾听的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B、设计者和匠师门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C、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成处理中,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D、重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形容条理分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一举夺下华东重镇。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邛崃市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注意:将所有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hài)疟(nüâ)子双曲拱桥(qǔ)锐不可当(dǎng)B.地窖(jiào)蹿(cuàn)跳精疲力竭(jiã)荷(hã)枪实弹C.瞥(piē)见赃(zāng)物眼花缭(liáo)乱鞠(jū)躬尽瘁D.肃穆(sù mù)荒谬(niù)巍然屹(yì)立晨曦(xī)初露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殷实殷其雷殷红殷切B、丢三落四落叶落枕着落C、折本折断折腾折磨D、风雪载途装载载体载誉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弧线点缀珠光宝器晓风残月B、衬托繁锁飞瀑流泉驻足欣赏C、丘壑神密闲倚画屏雅俗之别D、鉴赏桥墩徒劳无功雕镂琢磨4、下面加点的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的像倾听的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B、设计者和匠师门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C、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成处理中,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D、重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形容条理分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一举夺下华东重镇。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D.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与共的重担,来回奔忙。
6、选出下列填入横线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1)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2)三座大殿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3)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4) 我父亲因为年老体衰,提前在家。
A、恐怕矗立鉴赏赋闲B、总是矗立鉴赏悠闲C、往往耸立欣赏赋闲D、恐怕直立鉴别赋闲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沙漠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看到一个个同学发奋努力学习,使我很受教育。
8、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D.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C、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B、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D、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0、.对下面图中的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说明得准确的句子是( )A、大拱的两旁,有四个小拱。
B、大拱的肩上,有四个小拱。
C、大拱的顶上,各有两个小拱。
D、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11、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环境描写的一项是()A.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C.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12、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手法的使用,说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外貌描写)B.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语言描写)C.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语言描写)D.有一蒿没一蒿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动作描写)13、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判识有误的一项是()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打比方)B.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作诠释)C.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举例子)D.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据)1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1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走进主人公保尔的心灵世界,领略他那积极乐观、不向困难屈服的人生精神。
17、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18、下表是某市在今年5月底就初中生阅读情况(达标要求:年阅读量80万字)所作调查抽样统计(两类学校每个年级各抽样500人),请选出统计表下的各项分析表述不当的一项( )A.就初一、初三而言,达标人数所占的百分点,城镇中学均高出农村中学一倍以上。
B.就初二而言,达标人数所占的百分点,农村中学比城镇中学低一倍。
C.无论农村中学或城镇中学,达标人数所占的百分点,初一均高于初二、初三。
D.无论初一、初二或初三,达标人数所占的百分点,农村中学都低于城镇中学。
19、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20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21、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岁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22-25题。
【甲文】水调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2.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念无与乐者人知从太守游而乐B.遂至承天寺寡助之至C.告之于帝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愿人长久23.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抒写了作者独特的心境。
下列苏轼的咏月名句中,最贴近本文所写心境的一句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4.“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中的“人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照”用得很有特色。
下面诗句中写法与此相同的一句是( )A.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苏轼)B.月明千里照平沙。
(苏轼)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25.对诗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写出了苏轼的矛盾心理,既想要弃绝人间,另觅家园,又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态。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对月亮的怨恨、责问实际上表现了苏轼对亲人不能团聚的苦闷惆怅。
C.《记承天寺夜游》中并未直接叙述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
D.《记承天寺夜游》中清冷皎洁的月光是作者所追求的舒适悠闲生活的写照,体现了苏轼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而毅然决裂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