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查体医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62 MB
- 文档页数:18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原始反射,随着中脑神经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矫正反应),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出现大脑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射原始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延髓、脑桥立直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间脑平衡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1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这些反射在应该出现是不出现或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均属异常,有临床意义。
01吸吮反射 0-3月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
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
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
持续存在(6-8月后)或消失后重新出现,提示脑损伤。
02觅食反射0-3个月,一般1月左右消失。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3-4月后婴儿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觅食反射就慢慢消失了。
意义:同吸吮反射。
生后3月仍然存在为不正常,会导致易张口,舌肌后缩,颈立直差,1岁以上存在提示摄食障碍。
03拥抱反射(Moro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
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
检查方法:共五种①落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手放在小儿后头部,将头抬起离床面30度,然后将手下落10-15度(手不离开头部);②拉手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拉小儿两手上提,当小儿肩部离开床面是(头不离开床面)然后突然松开。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反应:分两型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
2023-11-05contents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法•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目录01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年龄,有助于判断生长发育阶段及可能出现的神经发育问题。
患儿基本情况年龄不同性别的小儿在神经发育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关注。
性别了解患儿的出生情况,包括是否足月、出生时是否有窒息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
出生史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是否嗜睡等,可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状况。
意识状态运动发育感觉功能观察患儿的肌肉力量、姿势、运动协调性等,可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
了解患儿的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功能情况,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及部位。
03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0201既往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有过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家族史,对于判断病因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治疗情况了解患儿之前的诊断、治疗情况及效果,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
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02体格检查观察患儿是否清醒,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敏感。
意识状态测试患儿的专注力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
注意力观察患儿的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烦躁、哭闹等异常表现。
情绪表现精神状态头围测量使用软尺围绕患儿的头部进行测量,观察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颅骨形状观察患儿的颅骨是否平坦、有无畸形。
颅脑外形与大小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检查患儿颈部是否强直,有无弯曲或伸展受限。
克尼格征检查患儿的膝关节是否弯曲,以及脚跟是否能够着地。
听力检查通过声音刺激测试患儿的听力。
视力检查使用视力表或简单的方法测试患儿的视力。
面神经检查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等症状。
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肌张力检查患儿的肌肉紧张程度,观察运动是否灵活。
运动协调能力观察患儿做动作时是否协调,有无颤抖、手足徐动等表现。
通过触觉刺激测试患儿的感觉反应。
触觉使用温度计测试患儿对温度的感觉反应。
温度觉感觉系统检查浅反射通过轻触患儿的皮肤不同部位,观察反射反应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