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_19-21
- 格式:pdf
- 大小:537.47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案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本册教材生字词,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2.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3.教学难点(1)长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写作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二、具体教案1.第一单元教案(1)课文《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与时间赛跑的精神风貌。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析主人公形象。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课文《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第二单元教案(1)课文《荷花》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析荷花的形象。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课文《小池》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池的宁静与美丽。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析小池的形象。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第三单元教案(1)课文《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与时间赛跑的精神风貌。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析主人公形象。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课文《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19教学目标1. 了解《19.修剪大师》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情感变化。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19.修剪大师》。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课堂黑板、彩色粉笔和擦子。
4. 多媒体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课件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修剪大师的好奇心。
预(10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短概括《19.修剪大师》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故事的思考。
归纳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总结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情感变化。
创作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练,每组选取一个场景设计自己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相互交流、讨论。
拓展延伸(10分钟)1. 老师介绍相关的修剪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结(5分钟)1. 教师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让学生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表现。
2. 学生在创作练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修剪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的故事或资料,拓展对修剪艺术的了解。
2. 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的修剪练,体验修剪艺术的乐趣。
课后作业1. 阅读并复述《19.修剪大师》这篇故事。
2. 自由绘制一幅与修剪艺术相关的画。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互动和参与?2. 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3. 学生是否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4. 学生是否对修剪艺术表现出了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6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学会7个生字,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山茶花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山茶花的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山茶花,师简介山茶花。
(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山茶花图片互相交流。
) 师:山茶花很美,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山茶花的美丽源于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生词。
2.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用各种方式抽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把句子读通流利。
2.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句子旁打“?”。
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五、共同学习123节。
1.生质疑。
2.山茶花很美,读课文23节,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用“——”划句子。
3.指名读自己划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4.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指导读课后3个句子。
六、指导写生字。
1.认读“极、绝、汪、纱”2.观察这些生字:怎样记写?3.指导写“极”。
4.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词。
2.读课后3句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茶花美在哪里。
二、读懂课文4—6节。
1.生自由读课文4—6节,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作上记号。
2.全班讨论:山茶花为什么会这么美呢?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和反问号所表达的感情。
4.读“下了那么…。
.不美呢?”并讨论:需要回答吗?为什么?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5.你想对花骨朵说些什么?三、精读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全班讨论: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读第四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生自由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精选5篇】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非常有意义的。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精选篇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
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1)重点:①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德育点:①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4)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全册教案5篇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二、教学重点: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三、教学难点: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四、教学关键: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阅读课阅读、摘抄方法的指导。
五、教具准备: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难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老师出示厦门美景,学生说说这是哪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意识。
2、激发兴趣:人称厦门为“国际花园城市”,那在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景物还有许多,作为厦门的小主人,你们要怎样向来厦门的客人介绍呢?(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
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知道这些课文是怎样介绍景点的。
(二)、明确说和听的要求:1、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将,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交际阶段:1、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生命的美好,并学习了体会含义较深句子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2、结合生活实际。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9课、20课,继续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来体会句子,感悟生命。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再把课文默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并划出精彩的、含义深刻句子或难懂的句子。
1、检查词语(注意多音字)。
开火车,齐读。
2、检查课文。
(节选两段)3、把你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其他同学在句子一侧划“?”。
三、重点突破。
1、展示含义较深的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这是作者最后一段中对生命的感悟,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句,其它的句子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怎么理解这一句呢?这就要用到上节课学到的方法了。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2、课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感悟生命的呢?你能否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小花生长3、哪一个事例最能打动你?用心品读,说说你的感受。
(重点品读一个)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
A.飞蛾求生。
学生谈感受。
“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是什么样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震惊呢?找出来读一读。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的生命多么脆弱呀,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没命了,然而,飞蛾在生命面面临严重威胁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的生命也只许有几个月,可谓短暂,然而它对生命的珍视,却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敬重。
小小的飞蛾竟然如此,何况是人呢?B.瓜苗生长。
学生谈感受。
指导抓住“冲破”“竟”“不屈向上”读出瓜苗生命的顽强。
砖缝中的小瓜苗在……,那么冷风冷雨中的小花又是怎样的呢。
C.出示20课最后一段。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非常有意义的。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CAI课件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积累词语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春风春光春色春汛春雨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雷春潮报春春节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和日丽春花怒放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习古诗,享受春天1、板书课题,一齐读课文题目。
2、解题。
(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3、作者简介:学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教案第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教案一、导入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通俗易懂、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在他的笔下,一个与你们有着同样年龄的小姑娘又编织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童话。
二、自学1.提要求自学,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两次让水的感人故事。
2.生字词学习3.让我们再次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神奇魅力。
三、深入课文(一)第一段自由读,看看帮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画出来。
1、学生读文2、圈画并重点理解词语:旱灾、干涸、干枯、焦渴而死3、师小结:这些词说明什么?在此情况下什么最重要?水意味着什么?(二)第二、三段在灾情如此严重时,一个小姑娘意外的得以了一罐水,她是怎么做的呢?请与同桌一起读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1、学生合作读文,画出水罐变化的语句。
2、屏幕出示5个表示水罐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3、体会5次变化本质水罐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它越变越好,越变越有价值,越变越珍贵)那么是什么样的巨大而神秘的力量,使这个普通的木水罐,一次次发生看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来找一找吧!4、再读课文,分析原因第一次自由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部分,想想是什么原因使空水罐有了水。
读文——自由发言——师板书:对母亲的爱从哪几点看出小姑娘很爱妈妈?(夜里、累、倒)第二次我们接着往下读,想想小姑娘明明摔倒了,水罐为什么没洒?(默读)(指读——自由发言——对母亲的爱——指导朗读)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很爱妈妈?(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第三次(指读)小罐为什么变成银的?谁来读水罐第3次变化的部分?对小狗的描写,文中先后有2句,能找出读一读吗?师小结:多么善良的小姑娘,自己很口渴,妈妈也急需这些水,可她还是把水分给小狗一点,小狗得救了,谁知道这次是什么使水罐发生变化吗?(对小动物的爱心)第四次谁来读读,水罐怎么又变成金的了?每亲正病着,渴着,为企么没喝水?(指导朗读,母亲的话)这是位多伟大的母亲啊!(生概括:是母爱的力量使水罐变成金的)师小结:母爱的伟大,并板书(对孩子的爱)第五次水罐最神奇的一次变化在最后,想想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2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
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二、例文示范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三、方法点拨1、约请时要有礼貌;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
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3、培养想象能力,能展开想象感受机器人导游的有趣教学难点: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二、感悟“有趣”(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二)、第三自然段。
19 剃头大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表弟胆小理发仇人双倍虽然2.监督(监视)常常(经常)央求(恳求)处置(处理)随意(随便)优秀(优良)3.优秀的顾客仇人一样的目光时髦的发式磨得锃亮的剃刀翘起的长发老掉牙的推剪剃头的天赋优美的姿势第二课时1.(1)夺门而出(2)规规矩矩(3)耿耿于怀(4)坑坑洼洼2.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他每夜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3.再去剃发店受折磨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给他围上头发纷纷飘落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一张熊皮落满了黑头发4.因为小沙害怕理发。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那刀快得像是刻意杀一百个人,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总把碎头发落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嗤嗤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5.因为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因为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所以姑父每夜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6.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生动有趣的是“我”给小沙理发。
我最喜欢文中的小沙。
因为他天真、幼稚、调皮、可爱。
7.“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
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主题。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