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镉渣的回收利用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153.28 KB
- 文档页数:3
废铜回收情况汇报范文近年来,废铜回收行业一直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废铜回收总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废铜回收情况,特进行了以下汇报。
一、废铜回收总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废铜回收总量逐年增加。
其中,2019年全国废铜回收总量达到了XX万吨,较上年增长了XX%。
这主要得益于废铜回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对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
二、废铜回收渠道。
目前,我国废铜回收渠道主要包括废旧金属回收站、废品回收企业、废品市场等。
其中,废旧金属回收站是废铜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回收站的收购和整理,废铜可以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
此外,废品回收企业和废品市场也在废铜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废铜的回收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有效的市场。
三、废铜回收利用情况。
废铜回收后,主要用于再生铜生产、铜合金生产、电工电气产品生产等领域。
其中,再生铜生产是废铜回收的主要利用方向,通过废铜的回收和再生产,可以减少对原生铜矿的开采,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四、废铜回收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铜及铜合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废铜回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废铜回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五、废铜回收行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废铜回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废铜回收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行业内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废铜回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保管理,推动绿色回收发展。
此外,废铜回收行业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防范和打击非法废铜回收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六、未来发展展望。
总体来看,废铜回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废铜回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同时,废铜回收行业也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环保管理和市场监管,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摘要要冶锌工业资源消耗高,二次资源利用率低,有相当大一部分可利用资源变成了污染物。
冶锌工业废渣是冶锌工业排放量最大,至今没有充分利用的二次资源,从冶锌工业废渣中回收铜、镉、锌等元素并进行综合应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对湘西冶锌工业废渣中铜镉渣的研究,提出了“常温常压氧化氨浸—萃取—置换”的新工艺。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氧化氨浸试验研究:本组试验研究了氨水浓度、铵离子浓度、(NH4)2S2O8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试验条件:氨水浓度3.4mol/L、铵离子浓度5.0mol/L、(NH4)2S2O8浓度30g/L、液固比5:1、浸出时间60min,铜的浸出率达98.57%,镉的浸出率达99.02%,锌的浸出率达94.92%。
(2)浸出液萃取工艺研究:以LIX-84I 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对氨性浸出液中的铜萃取分离,测定了萃取剂对铜的最大负载量(43.5mg/mL),研究了萃取相比、有机相的体积浓度(萃取剂浓度)、料液初始pH 值以及萃取时间对铜萃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萃取剂对铜萃取的理论级数,试验优化萃取条件是:有机相和无机相的相比(O/A)为1:3,有机相的体积浓度为14%,料液初始pH值为11,萃取震荡时间为90s,在温度为7℃下萃取,理论萃取级数为1,经过一次萃取后,铜的萃取率为99.36%;以硫酸为反萃取剂对铜反萃取,试验研究了硫酸浓度、震荡时间、反萃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铜的反萃理论级数,优化试验条件为:硫酸浓度200g/L、反萃震荡时间为90s、有机相和无机相的相比(O/A)为1:1,理论反萃级数为1,经过一次反萃取,铜的反萃率达到99.93%。
(3)置换回收镉的工艺研究:分别考察氨性溶液体系和硫酸盐体系中锌粉置换分离回收镉的效果。
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选取在硫酸盐体系中用锌粉置换回收镉,镉的置换率可达99.50%。
在有效分离铜、镉和锌的基础上,制得了达到GB437-80 一级标准的CuSO4·5H2O,纯度较高的海绵镉和合格的锌电解液。
铜渣贫化回收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迟晓鹏;刘浩宇;夏俊;翁威;衷水平【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24()1【摘要】铜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然而我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是典型的“卡脖子”资源。
铜主要通过火法冶炼铜精矿制得,冶炼过程渣量大、渣含铜量高达0.5%~5%,远高于我国铜矿的可采品位(0.2%)。
因此,研究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工艺对提升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铜/铜锍在渣中的赋存状态、铜损的主要形式,重点综述了现阶段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工艺技术,包括火法贫化法、浮选法、湿法处理等,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目前,电炉贫化处理量大,技术成熟,但其通常使用煤炭等作为还原剂,由于其密度小于铜渣,反应时大多漂浮渣层表面并燃烧,反应不充分,也不利于大气环保。
另外,工业上常使用金属铁棒还原炉底结瘤的磁铁矿,但其密度大于铜/铜锍,在渣液中沉降速度快,对渣层的还原不彻底。
因此,开发环保、高效的还原剂逐渐成为火法电炉贫化研究的重点。
浮选法是处理天然铜矿的常用手段,但铜渣存在硬度高、伴生关系复杂、粒度分布不均、微细粒多等浮选难点,同时铜渣高温浮选导致捕收剂失活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在处理低品位铜渣时,湿法浸出是常用手段,但化学试剂和废液环保问题难以解决;生物浸出具有性质稳定、对环境无污染,且浸出后金属含量较低等优点,但其浸出周期长、效率低。
根据目前贫化工艺的难点,对未来贫化工艺开发与优化进行了展望,如增加外场聚集四氧化三铁以改善铜/铜锍沉降环境、开发环保高效的火法贫化还原剂、探究还原剂对不同铜渣渣型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耐高温的铜渣浮选新药剂等。
【总页数】11页(P293-303)【作者】迟晓鹏;刘浩宇;夏俊;翁威;衷水平【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福建省新能源金属绿色提取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1【相关文献】1.氰化尾渣综合回收铜铅锌研究现状及展望2.铜渣中铁、锌、铅回收研究现状及展望3.铜渣资源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4.铜渣中有价金属元素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1回收再生铜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使用再生铜资源的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电子电器的制造和电力行业的应用。
经过进一步的测算,对再生铜资源的再利用会使用户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现在,回收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艺和设备的发展;二是资源延续利用技术的应用。
2再生铜资源的工艺和设备
再生铜资源回收利用的工艺进步以及设备技术上的进步,在风机制造等行业得到应用,已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多种加工工艺,包括焊接、切割、旋转及打磨。
这种新型设备结合了传统设备的灵活性和自动化设备的精确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类型铜材料的加工要求。
3再生铜资源的延续利用
在对再生铜资源的再利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
我们采用多种新型技术,实现资源的延续利用,可以将废旧的铜料熔化,再造为满足客户要求的不同特性的铜料。
4再生铜资源的未来发展
来自不同行业的研究者和企业家正在探索再生铜资源的发展潜力。
未来,再生铜资源的利用将更加灵活,它将更加重要地发挥着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节约能源的作用。
随着再生技术的日益成熟,回收再生铜资源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将会在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
铜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进展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原料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抗磨耐磨性能、延展性能及可塑性,在电子电器、交通设备、机械制造、能源运输和建筑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时代开始,从矿石中进行冶炼提取金属时遗留下来的玻璃状物质残渣被认为是废物,在造锍熔炼和火法吹炼过程中产生的铜渣就是其中一种。
据估计,在铜的生产过程中,每产出1t铜会制造大约2.2t铜渣。
2017年我国精铜产量为895万吨,铜渣产生量超过1600万吨,堆放的铜渣数量已超过5000万吨,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铜渣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会对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冶炼设备的不同,可将铜渣分为闪速炉渣、转炉渣、电炉渣、真空炉渣、反射炉渣、鼓风炉渣等。
表1为几种不同冶炼炉渣的化学组成。
表1几种铜熔炼炉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单位:%由表1可知,铜渣中主要的金属元素是铜和铁,根据原料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处理工艺的不同,也可能含有镍、钴、金、银等其他有价金属元素,而铝、钙、镁等元素与硅酸盐矿物紧密结合。
作为人造矿石,铜渣中通常含有超过0.5%的铜,高于一些正在开采和利用的原生铜矿石的铜含量,是一种十分优质的铜资源。
对于低品位铜渣,可作为类似天然玄武岩(结晶)或者黑曜石(无定形)的产品出售。
经过加工的空冷粒化铜渣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剪切性、耐磨性和稳定性,是一种优秀的无机材料。
并且由于铜渣中CaO含量较低,铜渣颗粒具有火山灰性,随着CaO含量的增加或在NaOH的活化下,可以表现出胶凝性能,能够作为硅酸盐水泥的添加料或替代品。
将铜渣作为一种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材料生产成本。
倾倒或堆放这些炉渣会造成金属价值的浪费,并导致环境问题。
这些炉渣可以充分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不是随意堆放或者丢弃。
因此,一些研究者对铜渣的资源化进行了探索,开发出了多种利用方式,如回收有价金属、生产水泥、砂浆、填料、道砟、磨料、骨料、玻璃、瓷砖等。
废铜回收报告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资源稀缺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废旧金属回收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环保行动。
其中,废铜的回收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废铜回收的重要性、当前废铜回收的现状以及推动废铜回收的措施。
一、废铜回收的重要性废铜是指那些被废弃或者损坏的铜制品,如电线、电缆、管件等。
废铜回收具有以下重要性:1. 资源节约:铜是一种珍贵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回收废旧铜制品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压力。
2. 环境友好:废铜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大量的废弃物产生,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与传统的铜冶炼相比,废铜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3. 经济效益:废铜回收行业涉及到了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加工等环节,为社会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此外,废铜回收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废铜回收的现状当前,废铜回收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个人回收:部分个人通过收集废旧电线、废旧电器等方式进行废铜回收,然后出售给回收点或废铜加工企业。
这种形式简单直接,但由于规模较小,往往受限于交通、存储等因素。
2. 回收企业:废铜回收企业是废铜回收的重要力量。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规模较大的回收站点,能够接收大量的废铜物品,并在回收过程中进行分类、拆解、加工等环节,提高废铜的价值。
3. 政府支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推出废铜回收的相关政策,鼓励市民和企业参与废铜回收。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也督促相关企业加大废铜回收力度。
尽管废铜回收的形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 缺乏规范:废铜回收行业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回收过程中存在乱象,如废铜来源不明、回收过程中的污染等问题。
2. 供需不平衡:废铜回收的市场供需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废铜的回收量不断增加,但在一些地区,废铜加工企业的处理能力却有限,导致部分废铜无法及时得到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随着我国铜产量逐年增加,堆积的铜渣也越来越多,铜渣资源化的任务就显得更艰巨了。
根据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中国铜产量为606万t,按每生产1t精铜约产生2.2t铜渣计算[1],仅2012年我国的铜渣量就达到一千多吨。
迄今没经济高效的铜渣综合利用技术,铜渣基本是以堆放保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目前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重点是其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铜渣的典型成分[2]是Fe为30% ~40%,Cu为0.5% ~2.1%,SiO2为35%~40%,Al2O3≤10%,CaO≤10%,还有少量的锌、镍、钴等金属元素。
铜渣主要矿物成分是铁橄榄石(2FeO·SiO2)、磁铁矿(Fe3O4)及一些脉石组成的无定形玻璃体。
铜元素主要以辉铜矿(Cu2S)、金属铜、氧化铜形式存在,铁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3].特别是铜渣中铁、铜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很高回收价值,若实现铜渣中铜、铁资源的有效回收,不仅提高了铜工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缓解我国钢铁产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铁矿石资源压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铜渣资源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铜渣中的铜回收,铜企业做了更多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如最早用的电炉贫化方法[4]和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炉渣真空贫化技术[5],使渣含Cu量降到了小于0.5%,而直接弃渣。
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熔融的铜液滴快速富集,科研人员考虑加电场作用,文献[6]研究了电场富集法,铜的最高富集率可达到80%以上。
电炉贫化法、真空贫化技术和电场富集法都是物理分离铜渣中的铜,这只是对金属铜液滴有效果,而这些方法对铜渣中的氧化铜和硫化铜则不适用。
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回收氧化铜和硫化铜,R.G Reddy等[7]采用还原法回收金属铜,对CuO进行还原,尽量限制FeO被还原。
金属铜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但是没有解决硫化铜的回收问题。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铜渣是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铜固体废弃物。
传统上,铜渣被视
为废弃物,只能用于填埋或堆放。
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意识
的提高,对于铜渣的综合利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铜渣综合
利用的研究情况、难点以及新技术论文。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铜渣中铜的回收和铜渣的资源化利用。
铜渣中铜的回收是指将废渣中
的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目前主要方法包括浮选、磁选和火法冶炼等;而资
源化利用则是指将铜渣转化为可利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陶瓷、制砂、铜渣掺合料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铜渣综
合利用方法,如高效回收、废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废渣中的环境污染物
处理等。
铜渣综合利用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铜渣成分复杂,含有大量
的非金属元素,如硫、砷、锌等,这些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会影
响废渣的再利用。
其次,铜渣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如何
高效回收这些金属也是一个难题。
另外,废渣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需要考
虑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此外,
废渣的后处理也是一个难题,需要针对废渣中的污染物设计合适的处理方法。
2024年废铜回收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废铜回收市场是指对废弃铜制品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市场。
随着对金属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废铜回收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废铜回收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政策环境等。
2. 市场规模废铜回收市场的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产量和消费量。
2.1 产量废铜产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废弃铜制品的回收和废铜加工产生的废渣废料。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废铜回收市场的产量逐年增长,其中中国是废铜回收的主要国家之一。
2.2 消费量废铜回收市场的消费主要用于再生铜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
全球废铜消费量与产量基本匹配,但在一些国家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废铜消费国,其消费量高于国内产量,因此需要进口一部分废铜。
3. 供需情况3.1 供给方面废铜回收市场的供给方主要是回收企业和废金属加工企业。
随着废铜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回收企业的增多,供给量逐年增加。
此外,废铜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促使供给量增加。
3.2 需求方面废铜回收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再生铜制品的生产制造企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再生铜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4.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废铜回收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4.1 政府规范各国政府对废铜回收市场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和环保要求。
这些规定常常包括废铜回收许可证的申请、废铜回收企业的准入条件等。
4.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也对废铜回收市场有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通过减免或调整废铜回收企业的税收政策,鼓励回收企业的发展。
5. 环境问题废铜回收市场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包括废铜加工产生的废水和废气污染、废弃铜制品的处置等。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推动废铜回收市场的绿色发展。
6. 结论废铜回收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推动废铜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
江西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现状及相关建议一、我省主要固体废弃物利用现状江西省工业废渣产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金、轻工煤炭等几大行业。
1.1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废渣主要包括铜渣、钨渣、稀土渣、铅锌渣、钽铌渣、锂渣等。
铜渣:铜矿主要分布在九江城门山、瑞昌武山、德兴等地,废渣包括剥离的废石、铜尾矿渣、冶炼铜渣。
(选1吨铜精矿需要140吨铜原矿,产生139吨铜尾矿渣)每年铜开采产生的废石约7500万吨。
铜尾矿渣约4400万吨。
铜冶炼渣约37.5万吨。
目前我省铜尾矿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主要用于有价金属的回收,但是,回收后的大量的铜尾矿渣未被利用消化掉。
大部分堆弃、封存。
目前有省内企业将铜尾矿渣用于预拌混凝土、墙材、非晶玻璃等建材产品制备。
钨渣:钨矿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崇义、全南、安福、分宜、泰和,钨冶炼主要集中在赣州市。
钨矿开采到铜冶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剥离的废石、钨尾矿渣、冶炼钨渣。
全省钨尾矿渣的年排放量约690万吨。
选1吨钨精矿产生150吨尾矿。
每产出1吨钨初级产品同时排出0.8t钨冶炼渣。
钨尾矿渣目前主要用作建筑用砂,但是利用量不大;钨冶炼渣主要用于提炼有价值的伴生金属,提炼后用于烧水泥的助剂。
稀土渣:我省的稀土矿主要分布在赣州市,主要集中在龙南、定南、寻乌、信丰、安远、赣县、全南、宁都等八个县。
目前的开采方式产生的稀土渣量较少,每年约2万吨,可用于陶瓷产业。
铅锌渣:我省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赣东北地区、赣北地区和赣中地区。
从铅锌矿开采到铅锌冶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剥离的废石、铅锌尾矿渣、冶炼铅锌渣。
全省每年由于开采铅锌矿产生的废石量约120万吨。
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约600万吨,铅锌冶炼渣产约480万吨。
这些尾矿渣目前利用率不高,主要用于铺路,少量用于制砖等,剩余大部分就地堆放。
钽铌渣:我省的钽、铌资源占据我国坦、铌储量的70%以上。
我省的坦、铌矿主要分布在赣中地区和赣东北地区(宜春、葛源)。